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潋滟江山 >

第4部分

潋滟江山-第4部分

小说: 潋滟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满也学着样儿走过来跪下,认真念着:“求观音娘娘保佑我快快长大,完成爹爹的心愿,帮姑姑报仇,还有,要保护姑姑。”念罢重重磕头。
陶花听他两次念及自己,无比欣慰,拉着他到角落里半躺着睡了。刚开始两人都觉得冷,紧紧裹着棉袄,睡到半夜却又热了起来,陶花在梦中只觉大汗淋漓,仿佛正在烈日下的草原奔马,身旁尚有耶律澜相伴,她侧头对他说:“我也不想骗你,可是……”
话还没说完,听见一把童声大喊:“姑姑快起来,着火了!”
她睁开眼一看,只见整个庙宇一片火海,小满正在用力推她。火光中模模糊糊看见一个黑影刚走到庙外,陶花咬牙,拿起手中弓箭飞快射出三箭。木箭火中穿过带上火苗,那人躲过第一箭,后两箭一齐中了,当即失去平衡,往后跌进火中。本来箭伤并没能让他立死,这一入火中他立刻杀猪一样叫起来。
庙宇内的木柱顶梁正纷纷倒塌,直逼到陶花和小满所在之处,到处火光耀眼,间中还有那人凄厉的喊声。他在火中没有便死,挣扎着四处扑逃,又看不清方向,竟然满身是火向陶花扑过来。这一扑正倒在她面前,火光清清楚楚照着他半边脸孔焦黑,骨肉分离十分可怖。
陶花也吓得失声,颤抖着紧紧抱住小满,忽觉手上一湿,还以为是有了水源可以灭火,转头一看,却是小满尿了裤子。他到底是小孩,听来的故事再多、性子再沉稳,也还没有亲眼见过这么残酷的死法。
陶花的惧意去了些,起了保护幼小的念头,将他搂得更紧了。湿漉漉的尿顺着裤子下去,到干涸的地上分成两条直线,陶花一愣:这庙里的地面本来是土质,这里分明是有个缝隙,否则水流不会成两条直线。
   

第二章:同途(4)

  她立刻伸手到地下探摸,在半掌深处摸到一块石板,陶花叫小满一起帮忙,两人手脚并用把上面的覆土挖开,拼尽全力一抬,那石板被挪开了。她往下一看,里面黑洞洞的竟有空间,两人顿时欣喜若狂,进入那个洞穴,又把刚刚挪开的石板托到头顶合上。
陶花抱紧小满躲在洞内,听得地面上断垣残梁跌落之声不绝。两人都有些后怕,紧紧相拥,彼此的剧烈心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也不知道火烧了多久,陶花困倦不堪,迷糊了一觉沉沉醒来时,只觉外面万籁俱寂,没了声音。她试探着掀起石板一角,见大火已熄,就跟小满一起挪开了石板,探身出来,只见到处断壁残垣、焦黑一片。感激之余,陶花回身看了一眼刚刚藏身的洞穴,看见角落处放着两个箱子。她不由好奇,又重新下去拆开来看看。
一个箱子里满满都是书,陶花翻看几本,她并不识汉字,只看见许多工件图谱。另一个箱子里放着一件金丝背心,陶花听父亲说起过,这种金属为线密密织成的盔甲自西域传来,中原叫做锁子甲,质地越细密防护功能越好,上等货色可刀枪不入。这一件乍看之下不见有孔眼,那必然是织得极密的宝物了,最难得的是拿在手上并不觉厚重,不知用的是什么材料。
箱子里还有几个小木盒子,那木盒子上明显有机关,陶花观察半响,想起刚刚翻过的工件图谱中有一本跟这个外形类似,找出来细看,那图谱中演示了如何使用,原来是一套弩箭。试了一下,力道速度都很大。小满孩子心性,立刻喜欢得不得了,拿着出去猎飞鸟小兽了。
陶花拿了一个弩箭盒贴身放着,又把金丝背心给小满穿上。整理完毕,两人走出废墟,看见“飞雪踏”在远处悠闲吃草,只觉得脱大难,如获新生。
出来之后先觉得饿。小满虽然认得些野菜,这却是寸草不生的冬天,带的干粮只剩半块馒头,两人你推我让半天,最后一人一口分了。分到最后一口时,本来该是小满,可他坚称自己已经吃饱,无论如何塞进了陶花口中。
小满的裤子虽然已经干了,陶花摸着却还是单薄,在包袱里找出一条自己的大红棉裤,挽了挽裤腿给他换上。
之后两人愈发谨慎,远远沿着河寻找桥梁。经历了这场大火后,倒是再没有遇见追兵,一直到晚上找到一座石桥,桥上守着周国士兵。大周与契丹交战多年,没有通关文书过不了边防关卡。若是只有陶花自己,尚可搏命一闯,带着小满却不能胡来了。

   

第二章:同途(5)

  两人已经饥肠辘辘,所幸这里是关口,不远处就有民居给过往旅客提供饮食住宿。他们就住了下来,白天到石桥附近观察士兵数量和换岗时间,晚上仍是同床而居互相多一份警惕。如此过了数日,依然找不到一个过关的好办法。
陶花越来越愁,蹲伏在草丛中观察桥上士兵时,也都紧锁眉头。小满笑着到她眉间一捋,“姑姑,你就是愁白了头发,也没用,不如放开胸怀吧。”
正说话时,听见远远马蹄声急促,一骑红马正向石桥方向疾驰。后面有十数人紧紧追赶,全都是清一色黑衣,左臂上一条赤色火龙,跟曾攻击过陶花的那人一模一样穿着。这些黑衣人全都弓箭在手,一人带着至少两匹战马,显然是长途追逐、志在必得。
陶花在一侧举起弓箭,大有救人之意。小满却急拉她手臂,微微摇头。
这些时日的相处,两人早已有了默契信任,她也知道这孩子机灵得很,当即放下弓箭,静候其变。
桥上的岗哨走下来,远远观望,其中一人说:“那不是……咱们理当过去相救。”
旁边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立刻拦住他,“你没看见后面的追兵是赤龙会么?”
红马越跑越近,陶花渐渐看见前面马上是一个白衣少年,身量还没有长足,满头满身都是斑驳血污,看不清细致面目,依稀只觉容貌俊朗,英挺不群。
他在马上大叫:“石桥渡的弟兄,帮我杀两个追兵!”
刚刚说话的兵士立刻摘下弓箭,对那军官说:“吴将军,恕我今天不听您劝告,若是因此惹怒了赤龙会,您绑起我交给田太师就是。”
吴将军却举目远眺,“我反正什么都没看见,你就看自己的造化吧。”
他此言一出,旁边几个兵士全都摘下弓箭,纷纷向后面的黑衣追兵射去。
白衣少年在马上长笑一声,勒马折返,迅即无比地冲入追兵当中,探右手抢过长刀一挥,将那长刀的主人劈落马下,接着刀口横扫,顷刻间又有两个黑衣人落马。
如此不到一盏茶工夫,就只剩下了两人。那两人互望一眼,趁着他刀在前人身上的时候一起落刀下来。

   

第二章:同途(6)

  少年展左手一抓,生生用蛮力将其中一个抓落下马,同时一夹战马,想要跃向一边避开剩下一刀的时候,却见那人蓦地顿住,手中长刀落地,连人一起跌下马去。他看了看那人胸口的箭,远远向石桥方向一拱手,提马缓步过来。这边几个兵士连同军官也一起迎上前去。
陶花在瞬间看到他空手入敌,连杀数人,功夫比人还俊,不由全神贯注呆望,满面仰慕之色。
小满却迅速起身,“姑姑,现在正可过桥!”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守桥的士兵都向少年走过去,桥上正正无人。
陶花立刻在草丛中站起,与小满一起跃上“飞雪踏”,向石桥飞奔而去。士兵们回头呼喝,奔跑已然不及,眼睁睁看着红衣女子带了小童飞马过桥。
陶花奔下石桥两里多远,放缓了马匹,心情也一下放松了,随口置评:“爹爹说得没错,中原大地果然是人杰地灵。”
小满何等聪明,当即问道:“姑姑是在赞叹刚刚那个男子吧?”
陶花本来只是随口一说,被他这么揭开就有些不好意思,只好为自己开脱,“我在契丹就没见过这么俊的功夫。”
小满哼笑,“契丹人在马上长成,功夫好的遍地都是,姑姑你看不进眼罢了。”
陶花没听出他的微微嘲讽,认真想了想,“也对,我在契丹总跟澜哥哥在一起,师兄弟们也都是全力练箭,不怎么练近身功夫。”
“契丹太子习文,那是治理天下的功夫,比一时胜负的武功更加长久。”
陶花已经听出了小满不喜欢刚刚那人,于是故意撇嘴逗他,“说不定他文才更好呢,爹爹说过,中原多得是文武双全的俊才。”
小满果然就被逗到了,气嘟嘟说:“他再好,咱们也不理他!”
陶花微觉奇怪,问他缘故,他却是不肯说。
两人正磨嘴皮子的时候,背后却有马蹄声响,一回头竟是刚刚那白衣少年追了过来。

   

第二章:同途(7)

  小满顿时大喝:“快走!”
陶花虽然刚刚为了这少年与他斗嘴,此刻却也十分听话地提马狂奔。这里是平原,是硬碰硬考验骑术和马匹脚力的地方,她本以为“飞雪踏”很快可甩脱追兵,谁知这少年竟是直追了她十多里远。想起刚刚的黑衣人追这少年时,每人都多带了马匹,轮番骑驰,显然他的骑术和马匹也都不凡。
想到此,陶花不敢再侥幸,由背上摘下弓箭,回身发出几箭,全都是堪堪擦过他的额角耳边,是为了警告他不要再追。他却只是微顿,并未停下。
小满在风中大声说:“姑姑,你这样吓不退他。一旦被他追上,咱们两个可决不是敌手。”
这句话顿时警醒了陶花,确实,如果被后面这少年追上,那真的是难以逃脱。
陶花不再犹豫,发了狠三箭连发,全往他左肩去了。她的三箭连发学自名师又苦练多年,既快且准,少有人能躲,何况是在马上。
那少年果然了得,竟然连躲了两箭,最后一箭才中到肩头。他一中箭即伏低停马,也知道是对方留了余地,不然劲力再大些,他必落马摔伤。他也就不再追赶,只是遥遥望着前面两人离去。
   

第三章:落霞(1)

  第三章:落霞
过了石桥渡便进入大周边界,陶花带着小满一路前行,路上越来越热闹,顿顿都有店铺吃饭。两人想着已经离开契丹,也就不再似原来小心。
小满体贴懂事,跟陶花一起吃了几顿饭,已经知道她的口味,以后就总是把她爱吃的留给她;天气冷暖寒凉、雨雪风霜,也都是他想着告诉她穿备些什么衣物;路过州府各县,有些什么风土人情需要留意小心,他也一件件提醒她。陶花却注意不到,她心思疏落,从不去注意这么细致的小事,所以她一直觉得是她在照顾小满。
中原山河壮丽,风物宜人。这两个孩子一路相依为命,走走停停,过了好多天才到汴梁京城。小满进城之后,找了几个小贩打听汴梁府在何处,又问过府尹是不是姓顾,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便顺着指引走过去。陶花见他十分笃定,也就没有过问。
转过街巷,远远望见汴梁府门,气派非凡。契丹国自游牧民族发展而来,虽然早已开始建筑定居城市,却远没有大周京城的热闹。陶花四处张望,带些羡慕说:“要是留居汴京,也不错。”
小满听出了弦外之音,微显惊讶地侧头问她:“难道你还想去别处?”
陶花点头,“我在汴京也没什么亲友,把你送到也就放了心,再到别处去看看。”
小满听见她这么说,完全停下脚步,“你要去哪里?等我安顿下来了,一起陪你去好了。”
陶花张口结舌,她有心想说我总带着你这个小孩多累赘啊,终于只是苦笑,“我也没什么地方去,就是想各处走走。”
小满在原地沉吟一刻,“我看你这一路也劳累不堪,先跟我在汴梁府休息一阵好了。”
陶花微觉好奇,问了一句:“这位府尹大人是你的亲戚?”
小满摇头,“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