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元明清那些爱 >

第5部分

宋元明清那些爱-第5部分

小说: 宋元明清那些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总的来说,小说中对苏小妹的描写,除了将其身份降了一级——把她从苏轼的姐姐降为苏轼的妹妹之外,基本上完全是按生活中真实的苏小妹来演绎的,所以说这个冯梦龙笔下的苏小妹应该是有着生活原型的,是一处具有“实写”风格的文学创作。
  到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苏小妹这个人物并非就是完全的子虚乌有,是来源于生活的。那个娶了苏小妹的秦观要按现实中的排行算,就应该是苏轼的小姐夫,而不是妹夫。
  可是人物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故事呢?
  冯梦龙的小说里说苏小妹渐渐长大,名满京华,连王安石都来为儿子向苏小妹求亲,可苏小妹根本就看不上,为了不得罪这位当朝宰相,苏洵只得说女儿虽然才学好,但长得丑。虽然小说最后也说明这只是托辞,其实小妹长得并不丑,但也没说她长得有多漂亮,这也就是说苏小妹长得怎么样并不是关键,而她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气才是她能获得美满爱情的关键。
  说苏小妹读了秦少游的诗很是喜欢,苏洵知道了小妹的心思就打算把苏小妹嫁给秦观。秦观未得功名之前,就化装成一个疯道士趁苏小妹到庙里上香的时候来考察这位未来的老婆,看她是不是真的是个知识女性,因为这种才女才是秦少游这种才子所追求的对象。苏小妹面对疯道士刁难她的对子,随机应变,完美地回击了秦大才子的挑衅,当然这时候她并知道这个疯道士就是她要嫁给的老公!后来她知道了,就在洞房花烛夜的当晚,给秦少游出了三道难题,答不出来,就不准进洞房。
  秦观什么人,“苏门四学士”,当世有名的大才子啊!心得话,怎么能让一个女人给难倒呢?当即就摆开架势接招。果然不愧是大才子,前两题不花多长时间就迎刃而解了。可是最后一个对子,苏小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看上去简单,可要对得俗容易,要对得雅致精巧就不容易了。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这新郎官抓耳挠腮过不了关,旁边这偷看的苏轼苏东坡也跟着着急。毕竟还是苏东坡比较聪明,他看秦观边想边走到院子的水缸边儿,就扔了块石子到水缸里,秦观受这一激,立马想出了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与上联果然是一幅绝对,因此上,苏小妹就欣然撤去“围城”,就放秦观进洞房、进婚姻的“围城”里去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2 金风玉露不相逢,空余人间恨无数(4)
我想,当秦少游掀起了苏小妹的红盖头的时候,这对才子佳人的故事就算是修成了正果。就像童话故事里说的那样,“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冯梦龙的说法是“自此夫妻合美,不在话下。”其实是一个意思。但就像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只能在童话里一样,秦观与苏小妹的幸福生活也只能在故事里。
  封建时代的女子哪有故事里的苏小妹这么幸运,事实往往是,不到被揭开红盖头的那一刻,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是会嫁给痛苦还是会嫁给幸福,连苏小妹这样的才女也不例外。所以南宋那个有名的才女朱淑真就因为所嫁非人,也就是嫁给了痛苦,才写下了有名的《断肠集》。生活中的苏小妹,也就是苏轼的姐姐八娘,虽然没有留下一本《断肠集》,但她的命运比那个留下《断肠集》的朱淑真还要惨。
  根据苏洵的《族谱亭记》和《自尤》诗两篇作品可以知道,苏小妹被嫁给了他的表哥程之才。这个表哥虽然名叫程之才,其实一点儿都没才,更不要说像秦少游那样有那么大的才了,以至于婚后两个人一点共同语言也没有。这夫妻俩若没有一丝一毫的共同语言,这样的婚姻那真的是“死水微澜”了。因为苏小妹与程之才夫妻间没什么感情,所以公婆对苏小妹也不好。
  后来苏小妹生下一子,生下孩子后自己却染上了病,但程家居然不给她医治,苏洵知道后很生气,就把小妹接回娘家调养。过了一段时间,程家居然又以其“不归觐”为由,把苏小妹的孩子给抱走了。这爷爷家要抱孙子走,外公也没办法,苏小妹情急之下,旧病复发,三天后就病逝了。苏洵因为这件事与程家断绝来往,并后悔地说:“汝母之兄汝伯舅,求以厥子来结姻。乡人嫁娶重母族,虽我不肯将安云。”就是说这门表亲间的婚事我开始就不情愿,无奈亲戚的面子难驳,这才铸成了如今的大错!
  从苏洵的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他已经意识到近亲结婚不是什么好事儿了,这苏洵钟爱的才女苏小妹就是给这近亲结婚给害死的。早知道,像小说里那样,嫁给江苏高邮的秦少游岂不是好!
  可惜,苏小妹结婚的时候,事实上秦观这时候才六岁,他还根本不认识苏家的任何人,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蜀中,有一位比他大十三岁的苏小妹,会在此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里,会和他的命运纠缠在一起。如果有来生转世,我想苏小妹一定是会愿意遇见秦观、爱上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观最有名的词句了。我觉得这就像是为他和苏小妹写的,他们俩之间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一朝一暮的相会,在死后却被民间传说赋与了上千年的情缘,这样的情,才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了!
  所以让我们祝愿,祝愿所有美丽聪慧的“苏小妹”,不论生在何时,身在何处,都不要再错过她生命里的那位“秦少游”!
  说到许下美好的祝愿,我相信自有它冥冥中的力量。要不然李清照就不会遇见赵明诚,那一定是她前生许过的最痴心、最美好的愿望,而且那一刻一定有一颗流星划过,让那愿望终于在来生得以实现。
  请看下回: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爱就一个字,一生说一次!”
   。。

3 一路青山携绿水,琴瑟款款两温柔(1)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读李清照的词,我个人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个女子不寻常”,而首先一个不寻常就是“她比男子有酒量”!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被称为“一代词宗”的,这个“词宗”主要指她是婉约词的词宗。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最善于写婉约词的女词人,居然这么喜欢喝酒。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李清照所有的传世作品中,提到过喝酒的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有人的会说了,诗人嘛,酒助诗兴,喝点酒也是正常的。但你要知道,李清照的喝酒可不是附庸风雅的浅尝辄止,她可真的是喜欢喝,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甚至是刚起床一大早,她都有可能喝上两杯。要知道,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古代,可不像西方人一样喜欢有事没事儿拿着杯葡萄酒当饮料喝。所以喝酒在李清照,那绝对不是端个酒杯装装样子的,况且她的酒量还不小。
  有的人一听,又会说了,这也正常啊。因为大多数女性对酒精反应虽然是非常过敏的,但有些女人对酒精就没什么反应,所以我们日常生活里也有个经验,就是女同志一般不太会喝酒,但要是会喝的,往往酒量就特别大,这李清照啊,八成就属于这一类。
  可这种猜测也是错误的,因为李清照虽然喜欢喝,但她并不是对酒精麻木的那一类人,她经常喝醉,而且很容易喝醉。所以在她的词里会经常提到“醉”这个字。
  她喜欢喝酒,还经常喝醉,这从她的少女时代开始,一直到她的老年,一贯如此。那么有人就会奇怪了,李清照她为什么这么喜欢喝酒呢?是患了一种病吗——嗜酒症?还是她天生性格内向,精神压力大,喜欢借酒销愁?要不一个女同志,怎么能这么个喝法呢?
  李清照为什么这么喜欢喝酒?我想,只有透过她自己的词,我们才能解答清楚。
  我们选取了她人生不同阶段的四首词,来看看这个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和酒之间到底是个怎样的关系。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搞清楚她与酒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搞清楚她与前后两任丈夫之间的关系。
  这四首词都是她的名作。两首《如梦令》是写她少女时代的生活,《醉花阴》是写她的婚后生活,而著名的《声声慢》则是写她亡夫之后的晚年生活。四首词是这样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识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语,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于第一首《如梦令》,大概实在是太有名了,以至于有过很多的模仿之作,我就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我还记得其中一条是这样的:“昨夜饮酒过度,沉醉不知归路。兴尽胡乱走,误入密林深处。呕吐,呕吐,惊起男女无数。”也不知是哪位短信高手的原创,实在还是有几分精彩的。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首改编的现代版《如梦令》里,唯一没动过“手术”的一句,就是“沉醉不知归路”,正是写醉酒的一句。事实上现代版的改编也正是抓住了这个醉酒入手的,我以为编短信的人算是抓住了这首词内在的精髓。一般人解读这首词,都赞它白描手法的高妙,以及最后对“争渡”瞬间的精彩刻画。但我觉得不然,这些只是小小的艺术技巧,只是小道。我觉得这首词真正的奥妙应该在于这些美妙的瞬间是怎样发生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瞬间都是美妙的,只要你能把那个瞬间从时间的模块里给抠出来。所以哪怕只是发呆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你只要抠得出来,它也可以上升到“思想者”的高度,雕塑大师罗丹不就干过这个事儿吗?所以李清照这样的才女能描摹出“争渡”这个瞬间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让人奇怪的是,这一切竟是在酒醉后发生的,而且作者记载的还不是一个人醉酒,而是一群人的“酒后驾船”行为。你看“争渡”嘛,也就是不只一艘船,就算是一艘船上有两三个人(因为她们前面在边划船边喝酒,一艘船上一个人那喝个什么劲啊?),那么两三艘船至少也有六七个人。既然说“沉醉不知归路”也就是说她们都有些醉了,但凡有一两个清醒的,也不会“误入藕花深处”啊!

3 一路青山携绿水,琴瑟款款两温柔(2)
要知道,这可是一帮十四五岁的少女。女孩子结伴出来游玩是正常的,尤其是唱着《采莲曲》泛舟在荷塘里,那是非常经典的“江南可采莲”的景象。《神雕侠侣》的开篇就写少年时期的程瑛与陆无双在荷塘里划船,她们也边唱边笑,边剥着莲篷、吃着莲子,就跟李清照她们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她们没喝酒。事实上,这也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让这个经典的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