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第9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诞生。我们认为新宪法的实施,只是完成我们建设新中国的最后目标的初步。但这对我们中国三千年来**政体和封建社会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我愿我们全国同胞,凭着信仰和虔诚,共同一致,努力前进。”
当那充满浙江口音的讲话,随着电波传遍全国时,人们终于长松了一口气,在政府主席的讲话中,关心政治的人们在报纸上查翻看着刚刚通过的宪法,制宪大业自民初至今已经拖延33年了,现在随着这部宪法的通过,人们终于看到了还政于民的希望。至于报纸角落里提到的知名记者于车站为其好友刺杀的新闻,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在这一个大日子里,没有人会在意某一位记者的死亡,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好友决裂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一天,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大日子,一个决定未来的大日子。
正如同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在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了这部甚至有违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的宪法之后,亦定下了明年3月召开国民大会的决议,以选举总统、副总统,也就是在这一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北方——他会参加总统竞选吗?
而关注者,不仅局限于中国,甚至就连处于占领下的日本,亦对此极为关注,因为每一个日本人都非常清楚,日本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实际上是由中国的宪草委员负责起草,至于日本法律界的代表,不过只是参与其中罢了,而这部中国宪法多少对日本的宪法产生影响,毕竟起草者几乎同为一群人。
不过,对于正在起草中的日本宪法,以及正在进行中的大审判,日本人实际上并不怎么关心,在许多日本人看来,现在的日本不过只是板上之肉,作为失败者,就要有失败者的觉悟,无论是制定日本的宪法亦或是对战犯的审判,不过都是胜利者的权力,至于其它,反倒是不重要了。
尽管如此,在日本各地举行的日军暴行展览,依然刺激了不少日本人,日军在中国、在东南亚以及太平洋,残杀了数以十万计的平民,受占领军司令部控制的报纸每日都会在报纸上连载屠杀照片,在电影院中,每一部电影放映前,都会播放一段记录屠杀的电影。
“八嘎!”
清晨,在真理子为丈夫准备着早餐的时候,听到丈夫发出一声愤怒的斥骂声。
“怎么了太郎?”
“这些该死的陆军,竟然这么残暴,日本现在之所以这样就是被陆军害的!”
清川太郎这位曾经的海军少佐,一边骂,一边像是泄愤似的用力的咬着早餐,因为曾协助中国海军进行接舰训练的原因,现在的他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这份工作使得他得到充足的配给,而无须担心挨饿或者米价高涨。
而现在,看到报纸上报道的有关陆军的暴行,他整个人都被惊呆了,曾经那些被国民称之为“英雄”的人,一个个不过都是手上沾满平民鲜血的刽子手,他们所谓的赫赫战功,不过是以屠杀平民作为代价,尽管对于日本人来说,传统的意识中,战败者就要任由胜利者索取,但那些骇人听闻的屠杀依然惊呆了所有人,即便是同样为军人的清川太郎,亦很难接受这一点。
“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这么残暴!”
真理子看了一眼报纸,她的声音不大,但手却微微颤抖着,看到照片上那被日军用刺刀挑起的婴儿,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如此残暴的行径,他们是怎么干出来的。
“真的应该感谢中国人!”
真理子认真的说道,
“如果不是他们以德报怨,也许,他们会把所遭受的一切同样加诸于我们身上!”
是的,确实应该感谢中国人,随着大审判的继续,随着一桩桩屠杀的揭露,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在内心里如此想到,尽管在另一方面,数百万日本人受到审判、数万人被处决,但在被揭露暴行的面前,这一切似乎成为了中国对日本的一种保护。
在来到办公室的时候,清川注意到市政厅内今天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太正常,这是怎么回事,通过别人的聊天他才知道,原来是市政厅的中国翻译张天时昨天去审判厅作证了,原来作为东北人的他曾目睹过日军屠杀他的乡亲。他知道那个年青的翻译,是一个工作极为努力而且富有同情心的人,他总是无法拒绝小乞丐的乞讨,对每一个前来办事的日本人都充满了同情,总是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可谁曾想到,他的家人被日本兵杀死了呢?
在楼梯口,清川看到片山课长和民政课的几名公务员,都在清川的面前,似乎是在同他说些什么,片山课长更是不时的深鞠躬,于是便走了过去。
“非常抱歉,我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弥补我们所犯下的罪恶。”
片山表现出极为抱歉的样子,一边说,他一边鞠躬。
“尽管我从未当过兵,也未去过中国,但是在战争期间,我们却支持战争,那时候,我们竟然认为军队是为了帮助亚洲同胞,可没想到,他们竟然犯下那么多的暴行,真的是让人不能原谅”
这样说着,片山再一次鞠躬,他身后的同事同样纷纷鞠躬,听着他们的道歉,张天时的神情一黯然,他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曾经痛苦的记忆。
“张长官,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反思我们在战争期间犯下的罪恶,贵国待我国持之以德报怨,而阁下亦真诚帮助我国人民,贵国与阁下待我国可谓是仁至义尽,我在这里发誓,将来如果你和贵国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不论多么难办的事,我一定尽力完成,以报答贵国和阁下的仁心义举”
“片山课长,我们都是亚洲人,应该真正携起手来,并肩走向繁荣与富强,而不是欺凌某一方”
在张天时的言语中,清川只感觉到内心一阵感动,在战争期间,在日本,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支持过这场不义之战,如果严格追究起来的话,除去极少数的一部分人之外,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可以被视为战犯,他们都在鼓吹着这场战争,支持着战争,为战争摇旗呐喊。
可现在,中国人不仅没有追究这一责任,甚至还要求英美不要继续扩大对战犯的审判,因为日本的战后重建需要这些人,直到现在,中国人依然在为日本的未来考虑着,他们向日本提供援助,提供食物使日本人免于饥饿,对日本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不知道反思,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可就大大的坏了!”
想到国民党总干事在广播中的讲话,清川似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会真诚的与中国合作,不是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而是因为中国人的宽容,想到这,清川不禁后悔起自己当初的决定了,在半年前,他曾接到邀请,中国海军邀请他到中国海军工作,而他以不熟悉中国,从未离开日本为借口拒绝了。
“哎,我当初为什么要拒绝呢?”
浓浓的愧疚感使得清川甚至感觉有些窒息,过去,他曾用被征服者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人,认为他们是占领者,可在过去的半年间,这种感觉却在慢慢的改变着,他明白了,中国人对日本是何等的仁慈,正如他们最初的承诺一样——不施以报复。
如果他们将陆军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犯下的罪行一一报复于日本人的话,那么日本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做为胜利者,原本,日本可以任其索取,原本他们可以强、奸女人,抢夺财物,可是他们却没有那么做,甚至帮助日本人进行战后的重建,帮助失去家园的日本人建设房屋,
“我终于知道中国是如何伟大了。”
这时野田在一旁用相当认真地口吻说。
“我们日本,向中国学习了一千三百多年,可是依然无法与中国相比,仅就是这种胸怀,我们那怕再三百年也无法的与之相比,中国之伟大,不仅仅在于国家,同样在于他的国民,施以仁,这怕就是中国人最伟大之处!”
野田的话或许有些过于严肃,但几乎每一个人都颇为赞同的点头赞同着,在中国占领日本之后,他们曾一次又一次目睹过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帮助,那种自上而下的仁心,是日本远无法与之相比的,甚至是日本人不具备的。
“现在,我倒是有些庆幸,日本被中国占领了,至少,在中国人的领导下,日本再也不会走上一条错路!”
第1263章 黄金时代
“二次世界大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格局,首先是英国被彻底的排除出了世界事务的领导地位,这很简单,只需要一次会议,在开普敦会议期间,在一张桌子周围,通过几个小时彬彬有礼的会谈,就达成了。
再就是,苏俄成为了历史,当然,或许,现在苏维埃的国旗依然在南亚次大陆飘扬着,在新德里的红场上,苏印的领导人们每年都会检阅他们的部队,但世界领导事物的领导地位,却不是他们所能得到的。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结束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看到了三个国家的崛起,战后的世界几乎所有事物都是围绕着三大国进行。
美国因其强大的国力与经济,而成为西半球的主宰者,在战后的时代中,一直充当“秩序守卫者”的角色,在联合国的旗帜下,继续以悍卫着自由。
通过战争控制了整个欧洲的德国,直到今天仍然拒绝欧洲大陆国家加入联合国,而是通过欧盟对欧洲各国实施着政治上以及经济上的控制,在西欧法国、比利时、荷兰以及丹麦,尽管根据《日内瓦停战条约》德军撤出,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但作为中立地区经济政治却受到德国的影响。
而在亚洲,人们则见证了一个奇迹,曾几何时,苏俄的国家建设是令人惊讶的,但相比之中,中国的建设与国家实力的提升越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在通过谈判以及制宪解决了国内的政治问题后,实现真正统一的中国立即焕发出令人惊讶的生机,在短短的十年之间,中国的工业实力便一跃与德国并驾齐驱,尽管仍落后于美国,但是中国在尖端科技上却将两国远远的甩在身后,其发明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以及数控机床最大程度的改变了工业发展的方向,中国制造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将人类的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当“东方一号”人造卫星,在太空轨道上翱翔时,几乎全世界所有的人们都在仰望着太空中那个象征科技未来的奇异光点。也正是在那一天,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战后十年》爱德华?默罗
战争的结束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建设,意味着新生的开始,当全世界的军人们扔下武器,脱掉战靴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解决美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推销美国的商品,使美国在与德国的对抗中处于有利地位,当然也是为了帮助那些陷入贫困中的国家,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根据这一“世界复兴计划”,南美各国以及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都向华盛顿申请经济援助,甚至就连同作为三强之一的中国亦向美国申请经济援助。
在最早获得援助英国,其举国上下更是对美国感恩戴德。丘吉尔更是赞扬欧洲复兴计划,称之为“历史上最慷慨的行动”。伦敦《经济学家》周刊说是“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这样正直慷慨去支援别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