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瞎眼太子追爱记 >

第14部分

瞎眼太子追爱记-第14部分

小说: 瞎眼太子追爱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烟雨庄前一道小溪,如今下了过雨正水流潺潺,绮年的水车便安置与此处。水车选址之处水流湍急,绮年指着立着的两根粗壮圆木桩子道:“这是前日胡管事差人帮忙夯下的桩子。”又指着旁边立着的一个硕大的圈形车舷道:“等下只需将这水车固定在木桩上即可引水了。若不是这烟雨庄竹林茂盛,怕是民女也法做出这么轻便的水车。”
  昭佩走到那个水车前仔细的看,绮年这个水车做的极其巧妙,几根细竹条一起用竹篾进行绑扎固定,第二组竹杆一般紧挨着前一组钉在一起,另一头与前一组的距离约莫有5寸左右,纵横交合纹丝不错。
  车舷的制作相对简单些,将几根细竹条绞在一起顺着车轮的方向捆扎成两个大圈形成车舷,然后在每组车杆靠近车舷的位置用竹片编制受水板,受水板通常要编制成凹型受水板,便于水流冲击带动水车转动。
  只是这水车的竹筒不知为何,却是小且细密,似乎与这水车车舷尺寸不大般配,昭佩不由伸出手去拨弄了一下竹筒,绮年看看昭佩正细细打量水车,便走过来道:“这溪水尚浅,水量时大时小,若是竹筒过大,怕是枯水时节水车取不得水,因此民女才将这竹筒做的小又密了些。”昭佩抬眼,两人相视一笑。
  圆木上的转轴也是早早做好的,胡管家已经带了几个汉子将那车舷架在木桩上。装好以后,车舷正好半垂于水中,却不触底。绮年带来几个粗壮的农妇用力用力下拉,水车吱吱呀呀的缓慢转了起来,水边顺着之前引好的沟渠一直流到附近的稻田中去。
  这水车不需人力畜力,水量虽不大但是一直未停歇。绮年微微有些惭愧道:“这水车还尚需改进,民女觉得取水量少了些。”
  方皇后凝神半天开口道:“这溪水不似河水,本就水流不大,当年本宫跟着皇上征战之时,曾在邵阳遇见百年不遇旱灾,几乎是颗粒无收,当时若得此大□□,兴许能免了旱岁苦啊。”
  言毕看着绮年道:“此事本宫会奏请圣上,必会为你讨赏。”绮年连忙跪下口称不敢。
  昭佩贪玩,自打入了宫还是头一次出来,上前道:“母后,难得出来一趟。水车你也见了,人也看了,如今快到晌午了,不如在这庄子用膳吧?”方皇后看着昭佩,微微一笑:“就依你所言。”
  胡管事大喜,忙引着皇后太子妃去前堂宽坐,吩咐人抓紧置办饭菜。方皇后道:“我们娘几个来本就是叨扰了,随便挑些新鲜的做几个就是了。”
  几人在前堂坐下便有人端上了新下的茶,喝了一口齿颊留香。望着屋檐下滴滴答答的水珠,竟让昭佩顿时生出不想走的心思。
  方皇后见绮年在门口立着,便喊她过来说话。昭佩无趣便向皇后告了会假带着莲蓬小翘在庄子里四处溜达。半响胡管事气吁吁的来寻昭佩道:“请太子妃进膳。”
  折腾一上午,昭佩有些乏了,到了膳堂眼前一亮,桌上菜不多,却荤素搭配色泽鲜亮。方皇后已在桌前坐定,正与冯姑姑说话,许是心情大好,见了昭佩玩笑道:“还不快些来,本宫许久没闻到这般饭菜香了。”昭佩净了手要给方皇后布菜,被她制止道:“今日就我们娘几个,也不兴那些规矩,快些吃罢。”
  莲蓬机灵,卷好了一个春饼先呈给方皇后,昭佩已经自己动手吃了起来。只咬了一口,昭佩便叫,“好吃!”
  恰逢初春,这厨家用枸杞芽儿、荠菜、马兰头做了春盘,鲜香满口。方皇后亦挑了一口枸杞芽细细的品,“这枸杞芽做的好,倒是吃出本宫小时候常吃的油盐炒枸杞芽,春季里没什么鲜,那时本宫就好这一口。”
  昭佩道:“母后,这几菜烧的都好吃呢!”不知做饭的是谁,这几个菜果真如方皇后之前说的,尽捡着春野新上的菜来做。水溪里刚刚冒出嫩芽的蒲菜,用鸡汁浸了浇上猪油淋香,刚发的新韭酱爆了鲜蹦的河虾,黄鱼煎的两面金黄又拍上蒜瓣铺上刚发的草头浇上高汤,吃一口是说不尽的鲜美清爽。
  许是知道今日用膳的都是女眷,厨家另外烧了一道甜汤,倒也不复杂,用小芋头滚上藕粉红糖煮的软糯,汤上撒了一把干桂花。
  最后上的米饭也是农家常吃的,大米苞谷粒一起放在竹制的小碗里蒸熟,竹香米香入口难辨。这顿饭莫说喜辣的昭佩,就连向来讲究惜福养身的方皇后都多吃了不少。
  撤下饭菜上了一瓯清茶,入口爽润,通体舒坦,顿时觉得这餐饭吃的圆美。
  冯姑姑见方皇后兴致高,上前道:“奴婢许久没见娘娘这般舒爽,不如喊那个厨家来领个赏?”
  昭佩惯会撒娇卖痴,凑到皇后身边道:“今日母后是我请来的,若是要赏,还是我来好了,母后要赏,不如赏给我好了!”方皇后笑得眉眼不见,一指头戳在昭佩脑门上道:“今日都是给太子出来扛活,要讨赏回府要去。”
  冯姑姑差人去喊厨家,片刻胡管家带着两个人进来叩头道:“回皇后娘娘、太子妃的话,做饭的不敢使别家,今日的饭菜都是拙荆带着小女做的,可是哪里不对娘娘跟太子妃的胃口,给娘娘太子妃请罪!”
  方皇后道:“胡管家快些起身,不过是太子妃今日尝的饭菜不错,要赏做饭的厨家,哪里称得上请罪?”
  冯姑姑上前扶起胡氏跟他家女儿,竟是吃了一惊,那小姑娘不过十三四的容貌,竟出落的格外清秀水灵,忍不住赞了声:“好标致的姑娘!”
  昭佩见胡氏带着女儿两个人虽布衣荆钗但浆洗的干干净净,心里生了几分好感,赏了一小袋银果子又额外送了个小姑娘一朵花钿,留着问了几句话见方皇后有些乏了,这才准备打道回宫。
  胡管家倒是个机灵人,临走也没送别的,庄前竹林里新发的笋、庄后茶树上新炒的春茶包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送了上去。
  昭佩路上喊了绮年同车,本想好好聊聊,却晃晃悠悠的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前段时间秋千出门旅游,回来又生病喝了两周中药,终于可以继续写文了,请大家放心,不会坑的!

  ☆、第 18 章

  昭佩将方皇后送至宫门口这才折返回府,停了马车便道:“绮年这几日受累了,你就坐本宫的车,让莲蓬送你回去。”
  绮年方要推辞,昭佩笑笑:“这几日将你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带出来已是不妥,这点礼数是应该的。”
  听了这话绮年沉吟了下,从随身带来的包裹里取出一叠纸递过去道:“这是民女所做东西的草稿,还请太子妃过目,兴许有能用得上,多谢太子妃给民女个机会能一展所学,家母不喜这些,以前只是想想罢了,如今看来,物件要想实用还得反复试验才成。”
  昭佩颔首,“这水车已是不错,你若有心改进,差人与我讲,择日我们再去试试,这些手稿我留下了,若是有得用的,必会禀告太子。”
  送走绮年日头渐西,雨水也停了,昭佩让厨房将带来的笋炖个汤给太子,自己取出绮年所赠的手稿细细过目。
  约莫半个时辰萧绎从宫中回来,眉宇间隐有不快,昭佩笑着迎上去:“夫君这庄子可真是好,景色上佳饭菜也香,莫说是我,就连母后中午都多吃了一碗,这么好的地方,夫君改日也去瞧瞧才好!”
  萧绎今日得了消息,兀布国同意配合明元国出兵,除却金银财帛要了十万贯,另索要农桑、织布、铸铁、金木工匠各十名。萧绎心中不快,金银量多,却是事小,铸铁农桑却是国之利器,一为民本,一为国防,兀布前些时候便在边境屯兵八万,明元应了,便一同攻打巴彦,明元不应,退而与巴彦一同攻打明元,左右都能捞的了好处,简直就是趁人之危行苟且之事!奈何形式比人强,萧绎今日已让使臣应了兀布国的要求,却心中按捺不住心中怒气翻涌。
  见了昭佩融融笑颜萧绎心中忽就松快了些,朝堂上的事情萧绎不欲让昭佩得知担忧,便接了昭佩的话道:“难得母后跟娘子喜欢,过几日我得了空闲,再带你们去。”
  昭佩一根手指戳上萧绎的胸前,撒娇道:“你说的好像我只知道贪顽,我可是时时想着为夫君分忧来着!”说着将绮年的那叠手稿塞进萧绎怀里,拖着他坐下,“你瞅瞅这些,这些个水车、三脚耧,真真是与别个不同呢!”
  萧绎细细看了,这些图纸有的别具匠心,有的却是不甚实用,但张张工具图画的细致入微,连毫分都标的丝毫不差,“这些个图纸都是王仲悟家的女儿画的?”萧绎心中暗叹,忍不住问了一句。昭佩伏在他肩上,傲娇的说:“那是自然!多亏本宫有识人之能,今儿那个水车,做的才叫精巧!”萧绎赞道“这个姑娘,竟比她爹还要强些。”
  这活昭佩不甚赞同,“未必!若没个心思慎密精与农桑的爹,哪里教的出这样的姑娘,怕是你不知道知人善用罢了!”
  萧绎这句话没听进去,看着这些图纸,想到兀布国所求农桑工匠,心中一动。只一想王绮年是个女子,这些个想法便压了下去。
  萧绎合上这些图纸,站了起来,“这些个农具我看着都不错,不如找人做一做试试,有些东西看着精巧却不实用,让那赵氏看着匠人制作,兴许能找些法子改进不是更好?”
  昭佩抚掌,“夫君竟和绮年说到一起了,那姑娘也说,物件要想实用还得反复试验才成,只她家母不喜,这才画了些手稿。”
  萧绎笑笑,“即是如此,有劳娘子费心,那个王家姑娘让母后下个旨意重重赏了。”昭佩点头,这女子封赏向来是在皇后那边,此事少不了她穿针引线。
  昭佩张罗着摆饭,那笋片被厨下拿火腿烧了汤,鲜甜异常,一桌子菜两人没怎么吃,汤却喝了不少。
  第二日一早,萧绎刚去上朝,昭佩便带了那些手稿去如意宫觐见皇后,想替绮年讨个赏。
  皇后见了那些手稿,一时也犯了愁,有心想让绮年进宫当个女官,有觉得有些可惜,赏个封号又与礼制不合。想来想去两人最后决定将绮年宣进宫中要亲自问下。
  话说绮年前几日虽得了旨意去做水车,昭佩大张旗鼓的又将她送了回来,回到家中几位姐妹却看她愈发不爽。绮年庶女做久了生性敏感,这几便除了早晚问安便在屋中足不出户,免得惹事上身。 
  那日做的水车虽然在太子妃跟皇后那里博了一声彩,只绮年却觉得尚有不足之处,深觉得自家爹爹常常念叨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却是大有深意。得了闲便在屋中将水车的图纸反复揣摩涂改。
  绮年正改的入神,忽然听到身边婢女小丫轻声来唤,道是母亲身边的喜鹊来请,让绮年去走一趟。绮年叹了口气,洗净了手便去母亲住的荣福堂去了。
  进了荣福堂只见除了母亲端坐于前,嫡姐嘉容侍立身侧,并无他人,绮年不知何事,施礼道:“不知母亲有何事吩咐?”
  王氏四十开外的年纪,生了一子一女,王仲悟醉心与勾股农林之事,后院除了一个生了两个姑娘的于姨娘也无他人,按理说这主母做的也算清净。绮年生母早已不在,如今绮年十四五的年纪,生的依稀是当年那个女子的模样,又想起如今绮年竟凭着那些山野农夫的水车农具入了皇后与太子妃的眼,心里一阵添堵。
  王氏心中翻江倒海,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