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京华风云 >

第394部分

京华风云-第394部分

小说: 京华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粟裕担心说:“日本人利用缅甸人和我们作对,今后作战我们的困难会增加。缅甸人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会随时袭击我们,这个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否则祸害无穷。”这时外面的枪声停止了,电话铃声响起,作战参谋接完电话说:“报告军座,警卫部队报告,大约有50多缅甸人参与袭击,被打死了十几个,剩下的被抓获,警卫团长报告抓获的缅甸人怎么办?”
谭震毫不犹豫说:“就地处决,妈的可恶的缅甸狗。”“军长!这样处理是否不妥!”粟裕问。谭震说:“穆副司令长官告知,异国作战、异国的敌人绝不可有怜悯心里,非常时期必须采用非常之法,对于参与抵抗的缅甸人一律就地处决。”
谭震似乎想起什么接说:“这个恶人就由我来做吧!命令警卫部队在同古展开搜索,对于持有武器的缅甸人一律处决。另外命令全军所有部队,凡是认为缅甸人有不轨行为的,一律实行无情打击,可以先斩后奏。”
“这样恐怕会滥杀无辜,我们是否向司令部报告?”粟裕担心说。谭震笑说:“这种事情怎么能汇报,我们岂不给司令部出难题。为了对日作战安全,我们必须这样做。”至此形成了潜规则,全军乃至第二军都心照不宣。更恐怖的是以绅士自我标榜的英国人,他们对缅甸人更是憎恨,屠杀缅甸人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后来根据战后统计,缅甸人在两年时间,死亡了将近100多万人。
又打退了日军一次“进攻”,此时团长翟彪在作战隐蔽所里悠闲地抽着烟。这时一名作战参谋从报务员手里接过电报说:“报告团座!旅长命令我们迅速撤出战斗,向旅部集结。”翟彪有些不相信的接过电报快速的看了一眼说:“撤退,我们打的不懒呀!干嘛撤退!”参谋长说:“情况可能有变,执行命令吧!翟彪只好无奈说:“命令一营殿后,其它各部迅速撤出战斗。”
大约一个小时后,日军的一支重炮营上来了。日军联队长接到迂回部队的电报:该部已经到达指定位置。联队长随即发布命令总攻开始,伴随日军重炮轰击,高桥率领他的大队率先发动攻击,高桥发誓要把耻辱洗刷掉,部下也是士气高昂,高声喊叫的向前冲去。
可是非常意外,高桥率领冲锋部队进入射程,对面确没有实施阻截。士兵们小心翼翼的进入前沿防守阵地,居然看不见一个人影。高桥立即把情况报告给联队长,联队长也有些发懵,随即命令高桥大队小心前进,不要中了埋伏。当日军进入虎关和迂回部队汇合,已经是三个小时以后的事情,此时日军才搞清楚中国军队撤退了。
日军占领虎关后,了解了在同古有一个军的中国军队,因此司令官牟田口廉命令日军部队在虎关设防。与此同时,他接到了东线177师团报告,该师团先锋部队在普胜遭到中国军队拦截。接着该部另外两支部队同样遭到中国军队拦截。牟田口廉命令177师团务必突破中国军队防线。随即陈毅部和日军的遭遇战也拉开了帷幕。
腊戍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司令官杜律明瞄着地图说:“我们和日军在虎关遭遇,小试锋芒后,从虎关撤退。亚历山大司令官十分恼火,指责我们为什么在虎关撤退。他的部队像兔子似的溃败,竟然理直气壮地指责我们这是什么道理?”
史迪威笑说:“亚历山大将军意图非常明显,他想让我们为他赢取时间,在阿兰纽从新设防,我们从虎关撤军他自然大为恼火了。”杜律明说:“仰光一线英军损失了5000千人,而且还是在我们的接应之下,我非常担心英军在伊洛瓦底江的防守,现在我对英国人非常不放心。”
史迪威摇头说:“对英国人我们也没有办法,英国人给第一军的后勤给养,几乎都落入日军的囊中,下一步我们必须组织力量空投了。至少几个月后大型运输机才能进入瑞丽机场,我真担心后勤会出现问题。”
杜律明说:“暂时的困难我们能克服,我最担心的是英军的防守问题。我对亚历山大将军建议第一军第二师进入仁安羌协助防守,可是他不同意,英军目前面临的压力很大,他没有道理拒绝我们。”史迪威分析说:“缅甸是英国人传统的殖民地,大概是英国人的利益在作祟,对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坦率说我们和英国人的摩擦刚刚开始。”
“报告!第一军第三师先头部队在普胜和日军遭遇,目前正在爆发激战。”众人闻听急忙汇集到沙盘前,史迪威说:“日军果然在这一线出兵了。穆副司令长官长官判断十分准确,显然日军的目标是腊戍、八莫一线,其目的是切断我们的退路,实施战略包围。”
两个小时后,他们接到第三师报告,林溪、万古帮同样遭遇日军部队。

第四百九十四章 遭遇战3

雨夜的山路湿滑难走,山道上人嘶马叫,暗夜中骡马拉着山炮,炮团士兵跟随在山炮两侧,不时的伸手把陷在泥坑的轱辘推出来。考虑到缅甸的复杂地形,穆亚平没有给远征军配属重炮,只是给第一军、第二军分别配属了一支炮兵旅,因此每个师都能分到一支野战炮兵团。
山路上还有众多的卡车,卡车上拉着武器弹药和给养,卡车的灯光绵绵延延数公里,在山路上形成了无数个光点。此时陈毅坐在吉普车上,雨水从半截车门上部飘进来,脚底下湿乎乎的。看到大军行动十分缓慢,陈毅的心情十分焦虑,好在派出了先头部队,他们轻装前进,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没有问题。陈毅心情正在烦躁之中,突然前面传来跑动声,尤其是踩动泥水的声音非常清晰。
“报告师长,前锋部队来电!”一名身穿雨披的作战参谋出现在车门旁。吉普车停下来,陈毅接过电报,只见电报上写道:前锋部队在普胜发现日军,目前正在激战。陈毅把电报交给参谋长说:“第7旅先锋团在普胜遭遇日军,目前正在爆发激战。”接着他对站在车外的作战参谋说:“把情况立即向司令部报告!”
“日军的行动好快!如此恶劣的天气,第19团恐怕来不及构筑工事,”参谋长拿着电报说。“第一旅到达什么位置了”陈毅问。参谋长打开手电照在军用地图上,地图上明显标志着部队的行军情况及他们所到达的位置。“第一旅的位置在米山,距离普胜大约有20公里,”参谋长说。
陈毅分析说:“估计他们遭遇的也是日军的先头部队,命令第7旅全速前进,务必于明天凌晨到达普胜。同时命令第8旅、第9旅加快速度,我估计林溪和万古帮也是日军抢占的目标。”参谋长说:“根据英军提供的情报,日军在萨尔温江对面泰国境内集结了一个师团,日军的企图也十分明显。不过日军仅仅动用一个师团就大胆的实施包抄,是否兵力太单薄,难倒日军判断我远征军没有在这一线设防?”
陈毅沉吟片刻分析说:“日军不可能想不到我在东部设防,腊戍是战略要地,他关系到我远征军后方的安全。我猜测日军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日本人认为一个师团足够了。”其实他们判断有误,此时日军245师团正在泰国西北部、泰缅边界的湄公河西岸的清盛集结,这个情况无人知晓。
雨夜朦胧,山野似乎发出低声的呻吟。夜色中一支部队在快速前进,队伍里不时地发出“快点、跟上”的口令声。士兵们身披雨衣,步枪挂在脖子上。身上的负重除了弹药还有干粮袋。由于裤子全部湿透了,士兵们全部挽着裤管,胶鞋踩在地上发出“吧唧、吧唧”的响声。
作为全团先锋营,营长温安邦走在队伍中间。他是一名老红军,今年32岁。当年由于负伤他留在南方参加了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几年了和日军作战,温安邦大小战斗参加了数十次,可是由于条件太恶劣,武器装备太差,确枪少弹只能对日军采用游击战术。
部队拉到大巴山整体换装,眨眼之间兵强马壮。接着摇身一变,所部成为中国远征军。和日军进行正规作战,一直以来都是温安邦梦寐以求的事情。曾几何时有这样的条件,充足的弹药、先进的武器,此时此刻他心中战斗的激情十分高涨。别说他有这样的心思,恐怕第3师全体官兵都憋得嗷嗷叫了。
黑暗中尖兵报告,前方出现了集镇。经过询问向导,前方正是普胜。温安邦命令部队立即进驻普胜,再往前走地势变得开阔起来,普胜处于萨尔温江冲积地带,因此地势变得相对平坦。普胜说是集镇,人口不多。当地居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暗夜中同样一支部队向普胜而来,这是一支日军的先头部队,177师团山本独立大队。根据师团长高桥命令,山本率领大队同样是轻装。夜渡萨尔温江耽搁了不少时间,尽管是雨夜,但萨尔温江到普胜的路程地势平坦,因此他们的行军速度很快。前方出现了普省的轮廓,山本大队长命令部队加快速度。
日军搜索部队率先进入普胜,普胜只有一条街道,居民和商铺散落在街道两旁。突然前面出现一队身影,“你们是什么人?”日军搜索尖兵发出询问。没有得到回答对方却开了火,伴随一阵弹雨,日军几名尖兵倒在血泊中。不用再迟疑,短兵相接的战斗瞬间爆发。
双方迅速抢占有利地形,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枪声就是命令,温安邦率部遭遇日军后,他立即命令全营投入战斗,山本大队长也不相让,命令日军向里面突击。战斗打响半个小时后,19团大部队到达,全团迅速展开,攻击力度大增。
一开始山本认为对方兵力不多,他试图把对方赶出普胜,可是伴随战斗的展开,他感觉不对了。显然对方不断增加生力军。又较量了十几分钟,山本只好命令部队撤出普胜,可是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展开追击。山本率部后撤了几里地,对方停止追击方才停止脚步。
此时,温安邦率领全营人马向前冲击,这时传令兵上来告知:团长命令停止追击,温安邦只好率部回撤。“营长,为什么不追击了,趁着日军溃败,我们把它们撵到江边,有可能吃掉这股日军。”属下一位连长不满说。“这是团长的命令,为什么不追击你去问团长吧!”其实温安邦也不理解,连长伸伸舌头不知声了。
一见面团长不满说:“遭遇日军情况不明,你却擅自率部出击,万一日军有埋伏怎么办?记住我们的任务是在普胜构筑防线,阻截日军进攻。”“嘿嘿!团长,好久没有和日军较量了,我这不是手痒痒了吗?”温安邦为自己辩解。“马上在前沿构筑工事,每一个单兵掩体都要挖猫耳洞,前方日军情况不明,我们必须坚守到大部队到来,”团长不容置疑。
秋本遭到一闷棍心情有些郁闷,对面这支部队武器先进,身穿花衣裳,而且战斗力十分强悍。他知道中国派出了远征军,可是眼前这支中国军队和他脑海里的中国军队大不一样。早在几年前秋山还是中队长时,参加过武汉会战。在他印象中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可是眼前这支中国军队却让他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短兵相接的战斗是大日本皇军的强项,可是这次正好相反,为什么这样?秋山有些不解。布置完防守阵地,接着他命令向联队长发报。若按和中国军队交战的经验,对面出现一个师他也敢发动攻势,可是暂短的交火让他心生怵意。忽然他大脑灵光一闪,难倒对面是西北方面军?有关西北的中国军队,目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