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风云-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旅长王震说:“听说晋军独立第2旅在此坚守了整整15天,战况相当惨烈。据说原始的部队都打光了,作战时换了两茬人马,这种视死如归的作战精神,在山西晋军部队体现出来足以说明,穆司令已经把山西军队打造成一支全新的部队,看到眼前这一切令人感动。”
陈伯均赞同说:“民族危难之中这就是热血男儿的血性,可是你发现没有,晋军部队和东北军、中央军大不同,他们精神面貌似乎与我们有相同之处,官兵之间十分融洽,凝聚力、战斗力十分强大,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支全新的部队,察哈尔的血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有个想法,今后我们一定要在军事化、和正规化方面下功夫。”
王震说:“我们应该提出建议,今后派基层军官进入军校培训,同时也要吸纳军校生,逐渐改变我们基层军官的素质,我已经向彭总提交了一份建议,并向中央提出申请,在延安建一座军事学校。”
陈伯均说:“老伙计,这件事情你应该以咱俩的名义上报,”王震笑说:“贺师长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若怪罪下来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这件事情我和你通通气,到时候就让我承担。”话音刚落,一名作战参谋从坑道内出来禀告:“报告旅长,贺师长和萧副师长、政委关向应到前沿阵地了。”二人闻讯马上迎接。
“贺师长,前沿阵地十分危险,日军的轰炸机会随时光临,日军的冷炮也经常发射,为了各位首长的安全,还是不要进入前沿阵地。”一见面陈伯均有些焦急说。贺龙说:“难道小鬼子是千里眼、顺风耳,什么时候我们变的娇气了,晋军第2旅顽强的防守了15天,没有丢失一寸阵地,若是我部防守出了差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八路军的名誉问题。你敢担保日军不再次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陈伯均保证说:“贺师长我向你保证,他们能做到的我同样能做到,我一定让小鬼子寸步难行。”副师长萧克说:“陈旅长,你对日军的特点了解多少,他们是如何进行空地配合、装甲步兵配合、步炮配合作战的?同志,我们对面是一群武装到牙齿的、作战非常勇敢、同样有不怕牺牲的全新的敌人,面对这样的敌人仅凭热血是不行的,因此你这种麻痹思想要不得,”陈伯均无言以对。
王震说:“我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同时向晋军部队学习先进的战法。”贺龙说:“独立第2旅向我们转交了一份战场报告,而且每一天日军发动进攻及防守情况都记载的清清楚楚,我想当你们看完这分报告后,就会清醒的认识到对面的日军有多么强大。”
副师长萧克把一份材料交给陈伯均说:“这样的防守作战,你不仅没有遇到过恐怕难以想象,要求排级以上军官都要了解真实的战场情况,并针对日军的特点,鉴戒晋军的防守经验做好防御工作。”
政委关向应说:“同志们!不要以为我们身经百战,就可以藐视一切。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武器装备强大,就可以骄傲自满。记住和日军作战、异国的敌人,我们以往的作战模式已经完全不同。日军以武士道精神贯穿其身,并且誓死不降。作战时日军的伤兵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一群变态的杀人机器。这样的对手已经完全颠覆了起码的人伦道德,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适应新时期的作战特点。”
贺龙说:“政委说的很好,要让每一名战士都要了解日军的作战特点,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适应对日军作战,尽快提高我们对日作战能力,我已经上报战区司令部并获得同意,命令我们组织小股部队对日军实施破袭战,目的就是尽快提高我们对日军的作战能力,同时锻炼我们正规作战的素质。”
副师长萧克补充说:“给你们旅两个月时间,至于如何作战你们自己拟定作战计划,然后上报师部。两个月后358旅上来和你们换防,你们可以搞一场竞赛,到时候以你们的战果作为评判结果。”陈伯均、王震闻听,脸上流露出期盼的神色,并纷纷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大同北方战区司令部。傅作义说:“日军发动了南线攻势,这段时间日军加大了防区内的空袭密度。据可靠情报,日军在沽源正在修建野战机场,看样子日军要长期进行空中打击。”
林说:“如果日军在南线进攻失败,下一步对整个山西大范围的轰炸就会展开,他们会对所有的军事设施、工厂进行轰炸,遏制咱们的战争潜能。看样子穆司令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把工厂向西部转移,把军工企业建在偏僻的大山里,这样的举措充分彰显了穆司令的战略眼光。”
傅作义说:“要说穆司令的战略眼光,我是顶礼膜拜。战争爆发截止到今天,我更加领会了穆司令的战略意图,我甚至怀疑他不是凡人,可是他又是那么平凡,我傅作义将永远追随他。”
林若有所思说:“穆司令是一位全才,他在山西乃至大西北的建树,毕将永远摘入史册,而他打造的新式军队,假以时日必将无敌于天下。尤其是他提倡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说的太精辟了。他倡导的大纵深防守体系,开辟了军事领域的先河,并为弱势一方战胜强势一方树立了典范。”
傅作义佩服说:“林副指挥不愧军事造诣深厚,领会的如此深刻,难怪穆司令如此器重你,他看人太准了。”林脸上出现了惊喜,但瞬间恢复常态说:“傅总,你过誉了,我只不过是想的复杂些罢了。咱们还是关心南线战事吧!很快太原会战就会打响,战况同样会十分惨烈。但是对于太原会战我们不用担心什么?”
傅作义问:“谈谈你的想法?”林接说:“穆司令把三十五军、新四军全部布防在太原东侧,其目的有两点,其一是保证太原左翼安全,其二是阻击日军向北进攻,免除日军对大同的威胁,同时防止日军迂回包抄太原。而把独立第四旅放置在太原城内,同时预备了两万补充兵源,就是准备和日军打巷战。”
傅作义点点头表示赞同,林接说:“把青海独立师布防在太原右翼,也是正确的选择,由于这一代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日军大兵团根本无法展开,防守压力不大。况且三十二军一旦撤退,会进入右翼加强防守,因此右翼大可放心。”果真如此吗?在太原会战进入第二阶段,恰恰是右翼出现了重大问题。
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战娘子关1
日军大本营考虑到察哈尔战局的艰难,慈改变原定南北会师太原的作战计划。继而集中第二方面军的重兵由娘子关攻入山西。日军大本营判断,山西中国军队在察哈尔集中了重兵,哪嘛娘子关一线、太原地区兵力肯定空虚,这是日军大本营上下所有人的共识,因此察哈尔防线进攻兵力保持不变,继续保持强大压力,牵制山西的重兵,使其无法向南部调兵。
日军大本营命令华北第二方面军,集中两个军,一个战车旅团,400架作战飞机,两支重炮旅团,一支从国内新调上来的工兵联队,共25万兵力向娘子关发动进攻。穷凶急恶的日军面对山西中国军队的大纵深防守体系,决定动用化学武器,一种有毒的化学炮弹,这种炮弹爆炸后可以释放出黄色的气体,可以使人昏厥失去抵抗能力。
日军决定违背国际法,不许使用化学武器的决定。关键是这种情况,穆亚平等一点也不知情,因此造成了娘子关防御作战的困境。百密总有一疏,穆亚平确实疏忽了日军使用化学武器。也不能说穆亚平不重视日军的卑鄙手段,但是他的眼光一是盯着哈尔滨的七三一部队。坦率说日军这个时候七三一部队还没有成型。穆亚平的计划是,一旦日军的七三一部队成型,他要安排二虎捣毁他们。而日军在战场使用的化学武器,其实是一种麻醉计,虽然不能致人死命,但是按照国际交战原则,这种武器也是禁用的。
九月25日、26日,日军出动1200架次,分别对娘子关、太原进行了大范围空袭。在空袭期间日军从国内调上来的工兵联队,主要担任排雷任务。针对张家口出现的雷区,日军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且找到了通过雷区的办法。日军的两支工兵大队专门对付磁铁地雷和反步兵地雷,一支工兵大队专门对付反坦克地雷。日军完善的军工、科研体系的确效率很高。
日军为了高效进行娘子关作战,第二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亲临石家庄坐镇,统领第四军、第五军作战。日军进行大范围轰炸时,日军第四师团一马当先,率先向娘子关攻击前进。前进时日军工兵高效的排除了沿途的地雷,为战车部队扫清了障碍。9月27日,日军第一战车旅团一个大队,沿着铁路线攻击到井径矿区,日军先头部队距离娘子关已经不足百里地。
这天,娘子关前沿阵地日军轰炸机正在狂轰滥炸。师指挥部内,师长谭鹏正在接听电话,他要随时掌握各旅的情况。谭鹏的第一师位于娘子关前大约5公里处,作为娘子关的前沿阵地,他们要首当其冲面对日军的重兵进攻。外面不断传来爆炸声,震的耳鼓嗡嗡作响,两天来谭鹏不住的打电话,他的嗓音有些沙哑。
“什么用机枪打飞机,亏你想得出来,我命令你老老实实的呆在坑道里,不要想若菲菲,用机枪打飞机纯属胡扯。,我知道官兵们看到日军飞机猖狂十分气愤,我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对空射击。”谭鹏气愤的放下电话。参谋长说:“师座!弟兄们看到察哈尔打得太好了,心里早就憋着劲儿那,他们恐怕按耐不住了。”
谭鹏说:“求战心切是好的,但是也不能胡来,让日军轰炸机逞威吧!早晚有一天日军的飞机会遭到我们的痛击。穆司令说了,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空军部队,顶多5年时间,我们将夺回制空权。穆司令让我们耐心等待。因此我们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做好对空防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报告师座,日机轰炸结束了!”一名参谋报告。
“走咱们出去看看!”谭鹏说完走了出去。师指挥部外面一片狼藉,周围布满了弹坑,不少碗口的粗的杂木被连根撅起倒在一旁,枯草败叶在燃烧并升起大团大团的烟雾。“报告师座!根据侦察,日军的先头部队占领了井径。”一名作战参谋从指挥部跑出来禀告。“看样子我们明天就能和日军交火,我们设置的雷区并没有延缓日军进军的速度,”参谋长说。
这时前沿阵地突然响了几声爆炸,“怎么回事,立即向前沿阵地查询,”谭鹏询问。不一会儿一名作战参谋跑出:“报告师座,一支从井径矿区撤下来的部队,强行进入雷区,被困在雷区里了。”“胡闹,他们为什么不走山路绕过来,这支部队有多少人?”谭鹏问。参谋回答:“前沿阵地报告,他们不听劝阻,强行夺路结果误入雷区。他们人数大概有2000人,说是撤往山西投奔我们。”
廖辉说:“命令他们缴械,然后把他们带出来,让他们主官前来见我。”自从七七事变以来,娘子关每天都有老百姓经此逃入山西,也有零星的部队进入山西,而今天遇到了一支人数最多的部队。平时谭鹏派专人引领老百姓和进入山西的散兵游勇绕过雷区进入,而今天这支杂牌部队居然不听劝阻强行通过,显然是仗着人多势众,意图引起关注。
大约一个小时后,几名骑着战马的军官来到师部。为首的一名身着中将军衔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