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忙无闲人 >

第6部分

农忙无闲人-第6部分

小说: 农忙无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到底是儿子重要些,高氏知道杨伯志的想法后,有些心疼道,“他爹,咱说好这是等以后唯一那小子成亲的时候才用的。”家里头也就这么一根金贵木头,还是当年杨伯志好不容易从深山里找到的,以前洪涝灾害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都没舍得卖掉,如今这么轻易就给闺女当嫁妆了,高氏有些不舍倒也情有可原。
  杨伯志摆摆手,叹了口气道,“咱大丫自病了一场就把那些农活家务活给忘得一干二净,与虎子相比起来,那是承蒙薛家不嫌弃,只要大丫能在那个家里日子好过些,咱用掉这根黄杨木不吃亏。”杨伯志那是担心杨梅一嫁过去后,问题多多的,遭人嫌弃低看,于是动了这种“贿赂”的心思。
  薛家爹娘虽然是个讲理的人,但听说那薛家二儿媳妇不是个省心的,还有薛老太那些亲戚等等,都不是省油的灯,保不齐有什么鸡飞狗跳的糟心事呢,还是用好嫁妆先声夺人好了,高氏这么一想,也就点头同意了。
  杨伯志和高氏一同把那根黄杨木给扛到村尾的田木匠家里,请他给打一个柜子,剩下的看能不能再打一些桌椅,准备都给闺女陪嫁过去。
  田木匠的手艺好,为人又比较和善,附近村庄的人也爱找他打家具,知道杨伯志夫妻俩上门的来意,憨笑应道,“老哥老嫂就放心吧,我打出来的一定令你们满意。”
  “诶哟,这黄杨木的价值不菲呢,你们夫妻俩对大闺女可真好。”田木匠的媳妇林氏第一眼瞅到这根黄杨木的时候,心里忍不住咋舌,为了个一无是处的闺女可真是舍得,这可是下了血本啊。
  杨伯志脸上乐呵呵,不甚在意道,“这木头用了才显出它金贵,留着不用它也就只是根木头。”
  林氏闻言捂着嘴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它就跟那金子一样,留的年岁越久越值钱,再说把你不是还有两个孩子吗,难不成你家有三根黄杨木啊?”说到最后林氏的语气里有些尖酸刻薄。
  林氏这话一出,高氏听得有些胸闷,怕本来坚定的心开始动摇,勉强扯出一抹笑道,“当然不是,不过这当爹娘的总是忍不住对第一个孩子好些。”说完拿那手肘撞撞杨伯志,示意他走人。
  杨伯志也不喜这林氏说的话,朝田木匠点点头后就跟高氏一道走出去。
  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氏跟杨伯志小声说道,“他爹,你说田木匠这么憨厚的人,怎么娶的媳妇说话那么膈应人。”
  “那你说我这么憨厚的人,怎么娶的媳妇那么明事理。”杨伯志不想谈论这种婆娘之事,便把话带开。
  高氏嗔骂道,“都快成老头子了,说话还不知羞。”虽然她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却是很受用的。
  杨梅一知道爹娘把那根黄杨木拿去打柜子之后,撒腿就往田木匠家跑,想去阻止爹娘,开玩笑,村里能有几根这种金贵的木材,自家的日子本就紧紧巴巴的,那根黄杨木说是镇家之宝都不为过,再者要用来打家具那也是留给弟弟成亲的时候打,用在她身上实在是没这必要。
  高氏眼尖看到杨梅一飞奔而来,知道缘由后,怕她往田家去,赶紧拦住她,让她回家再说。
  杨梅一死活不同意,要先去跟田木匠退了这活。
  两方僵持着,杨梅一的力气本就大,高氏和杨伯志累得够呛才把她拉到家做思想工作。
  后来杨梅一在爹娘的语言轮番攻击下终是妥协,只是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回报爹娘之恩情。
  不少路人都看见杨伯志和高氏扛着黄杨木经过,于是两人给大闺女打家什这事很快在稻香村传开,眼看亲家这么给力,莫氏和薛爹合计一番,把原先决定给儿子打婚床用的榆木换成花梨木,大有不低了人家一头的意思,黄杨木已经算是杨家最珍贵的了,平时生活条件又比不上薛家,薛家这么应对,杨家只有偷乐的份,看来薛家还是比较重视自家丫头的。
  这根花梨木是薛谦书当官的时候费了不少钱从京城给运回来的,本意是送给薛爹薛娘打家什用在两老屋里,知道两人的意思后,出言阻止,说什么都不同意,还下了最后通牒,要是用花梨木打婚床,他就不成亲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莫氏欣慰儿子孝顺之余,又怕他真的反悔婚事,催薛爹赶紧让人打婚床,照旧用的榆木,不过又多打了一些精致的物什,比如几个可爱的根雕小动物,雕花的梳妆匣等等。
  

  ☆、008成亲

  十二月初五这天,高氏带着杨梅一到粮香镇上扯了几尺红布,顺带买些盐油,今天两人没坐牛车,走到村口的时候,刚巧碰到同样回村的红杏娘和红杏,红杏看到杨梅一,立刻笑着打招呼。
  杨梅一亦笑吟吟问道,“婶子,红杏,你们这是去哪回来呢?”以前的杨梅一跟红杏关系比较好,现在的杨梅一也就把红杏当朋友般对待。
  红杏抢着答道,“我们从麦香村回来呢。”麦香村是红杏娘的娘家。
  红杏想和杨梅一说些体己话,便挽着杨梅一的手先走一步,留下红杏娘和高氏在后头边走边说。
  红杏娘瞅到杨梅一怀里抱着红布,便问高氏道,“梅一娘,给你家梅一扯布做嫁衣呢?”
  高氏笑着点点头,“听说你家红杏也定亲了?”
  说起自家的红杏,红杏娘喜滋滋道,“是啊,她比你家梅一还小两岁呢,我本不想这么快把她嫁出去的,但架不住上门求亲的人太多,于是我就从中给她挑了个最好的,不然等到跟你家梅一这样的年纪,可就没那么好的挑了。”我家红杏可是在最好的年纪嫁给最好的人,红杏娘说完一脸的骄傲。
  高氏看她得瑟那样,敷衍道,“呵呵,好吧。”暗地里却撇撇嘴道,你要说你闺女嫁得好也用不着拉我闺女出来衬托吧,不就嫁给邻村地主家的儿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再说谁知道这以后的事,将来还指不定谁家闺女嫁得更好呢。
  这厢红杏和杨梅一手挽手,一路闲聊。
  “梅一姐,其实你跟虎子哥挺合适的,你嫁给他挺好的。” 
  红杏这姑娘长了一张圆圆的肉脸,笑起来眼睛眯眯的,整个人看起来憨憨的倒也可爱。杨梅一比较喜欢红杏笑起来的样子,连带着自个的心情都跟着很好。
  “我见都没见过他,你就能确定好不好了?”杨梅一摇头笑看着她。
  红杏立刻说道,“你怎么会没见过他呢?虎子哥跟我大哥关系不错,小时候你来我家玩的时候见过一次的。”语气里有些急切。
  “是吗?可能那时候太小,我忘了。”杨梅一打哈哈对付过去,她要拥有杨梅一的记忆也不至于混成现在这样了。
  “嗯,说得也是。”红杏不疑有他,很快接受了杨梅一的说辞,转而说起另一件事,“梅一姐,一直没机会跟你说,我,我也要嫁人了。”饶是再活泼的姑娘,说到嫁人这事,也会羞得低头。
  “嗯,我听我娘说过了,好像年底是吧?”红杏的定亲比她还晚,出嫁日子却比她早。
  红杏抬起头,轻轻点了一下,“嗯,我成亲那天你一定要过来哦,还有,咱现在可以先一起绣嫁衣。”语气轻快中仍带着一股羞意。
  两人似姐妹的关系在一起绣嫁衣这多好,按照杨梅一的性格,这种事当然是立马答应,不过以前的杨梅一已经被换过芯了,对于现在的杨梅一来说,绣活这玩意是个什么鬼?
  “咳咳,红杏,我绣嫁衣的事还不着急,而且我动作比较慢,你就快要成亲了,还是赶紧先弄自己的吧。”杨梅一脸不红心不加快地婉拒,想想还真是有些羞愧呢。
  “梅一姐,咱一起绣来得及的,你忘了,你还教过我不少次绣活呢,你不嫌弃我动作慢就好了,我还想着到时候你指点一下呢。”红杏笑着说道。
  看着红杏一脸真挚的样子,杨梅一觉得这谎话快要扯不下去了,硬着头皮道,“红杏,不瞒你说,你也知道的,我上回病了一场很多活都记不清了,其中也包括这绣活,我,我已经忘了。”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实话实说是最好的办法。
  红杏当然知道杨梅一的事,没想到这绣活也不会了,再看着杨梅一的时候就带了一丝同情,拉过杨梅一的手,语气怜惜地道,“没事,你不会的地方我来教你,还有,我不会把这事告诉别人的。”在这个稻香村里,杨梅一是她红杏最好的朋友。
  “虽然我忘了针线方面,但是花样方面我还是记得的,到时候咱可以一起讨论。” 于此相对应的,杨梅一也渐渐把她当最好的朋友。
  红杏笑得眼睛更眯,“好,咱一起绣出漂亮的嫁衣。”
  *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转眼新的一年开春就过去了。
  稻香村因冒着细草而浅绿的土道上,一群人正浩浩荡荡经过,这群汉子长得凶神恶煞,抬着花轿走得飞快,唢呐吹得震天响,这知道的以为是娶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抢亲。
  充当吹唢呐和轿夫的汉子是薛谦书以前的战友,几个关系比较铁的战友知道他要成亲后,不辞劳苦从外地赶来,有的已经退伍,有的还在军营,就是没有跟他一样,当了官却回乡的。
  杨家外头的唢呐、鞭炮声开始响通天,屋里头忙活的人知道这是新郎到了,这才开始急起来,杨梅一不假他人之手非要自己往脸上化妆,王秀娥是催了又催,新娘子才总算倒饬好,还别说,她还真有几下子,这画得还真好看。
  这妆画得恰到好处,秀气的眉眼,红润的脸颊,唇色绯红,双目犹似一泓清泉,再加上新奇却不失得体的发髻,整一张如春水映梨花的面容呈现出来。
  眼看杨梅一就要上轿,高氏红了眼眶,最后嘱咐一句道,“大丫,这嫁到婆家了,不比在自个家里,能忍的就暂时忍忍,要有眼力劲些,知道不?”哎,还有些不足的闺女就这么出嫁了,还真是令人担忧呢。
  盖着盖头的杨梅一点点头,应了声,“嗯。”这里头饱含着诸多不舍。
  杨兰一拉着杨唯一在一旁看着也是满脸不舍。
  杨伯志不想面对这种场面,早早借着迎客的由头呆在院子里。
  没过多久,王秀娥领着薛谦书走进来,大伙转而好好打量这个传言亦不少的新郎。
  薛谦书长得高大挺拔,轮廓分明的五官,只是常年的军营生涯令他肤色略显黝黑,但这倒为他增添了更多男子气概,再加上隔着布料突出的结实臂膀和胸膛隐约可见,乌木般的黑色瞳孔此时却透出一抹温和。
  今日的他穿的不是大红衣服,而是一件青紫长袍,最显眼的是脚上穿着棕褐色不知什么动物皮的长靴,宛若一位气宇轩昂的世家公子。
  盖头底下的杨梅一啥都没看到,只隐约听见大伙的议论声,似是赞扬,这倒是神奇。
  一根红绸把两人牵到一处,薛谦书握着红绸的一端,杨梅一握着另一端在王秀娥的搀扶下上了花轿。
  托着战友们的福,薛谦书是骑马来的,一群人再次吹起唢呐,浩浩荡荡往薛家走去。
  待迎亲的队伍走远了,有些妇人开始揉揉耳朵。
  有个妇人拍拍胸脯道,“诶哟,我就没见过比这声音还大的唢呐声,真要把人耳朵给震聋了,这到底是使了多大的劲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这就叫气魄。”人群中有人嗤笑妇人头发长见识短。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花轿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