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那棵樟树-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韭罚侥囊徽鞠拢员呔褪谴笱C帕恕�
大学的校门非常的雄伟,跟周围的高楼大厦比起来也丝毫不逊色,正中四个镏金的大字“华中大学”赫然映入眼帘,果然就是那个蔡书舟的通知单中写的那个学校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学啊,蔡书舟不由得一阵激动,多少年来的日日夜夜的奋斗,多少年来的梦寐以求,就是为了踏进这个被称为所谓大学的地方的大门么,可是就是这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别的大门,该阻挡了多少为之奋斗的最后没有成功的人呢?蔡书舟想起了蔡书舤,跟自己差不了几天的堂哥,那瘦弱的身体过早的就在深深的黑黑的矿井里穿梭了,他可能是一辈子或者起码几十年是进不了这个门了。
老蔡带着蔡书舟报完名,寝室里安顿好铺盖行李之后,已经是大下午了。老蔡也早已是想好不回去了,在学校里睡上一晚,第二天再回去。其实老蔡还是经常来省城的,前几年做木材生意的时候,就来过省城,玉桂也跟着一起来过好几次,所以并不怎么生疏,只是这大学校园还是第一次来,打算晚上或者第二天好好逛逛。
秋天的日子,白天总是很短。蔡书舟把报名剩下的钱换完一个月的饭票之后,就所剩无几了。爷俩吃完晚饭,天就出不多黑下来了,不过学校里到处都是路灯,蔡书舟带着老蔡就一起围着学校的马路到处闲逛了起来。要说这华中大学的校园还是很美的,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整个一个校园就在一座山里面,到处都能闻到一股桂花的清香,眼下刚好是桂花开放的季节了,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艳的旗帜竖啊竖起来,
。。。。。。”
老蔡这一高兴竟然还唱起了多年前的小曲来,这可是蔡书舟怎么也没想到的,蔡书舟看到这情景,禁不住感动了起来。是啊,老蔡本应该早就能在大学校园里来的,可惜被那场害死人的文化大革命给搅黄了,以至于影响了他后来的整个人生。
想到这,蔡书舟又忍不住问起了父亲,要是当初没有文化大革命,或者后来被推荐上了大学,再后来或者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现在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老蔡说那肯定就不一样了,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自己可能就考上了名牌大学,因为自己学的是理科,说不好可能上了清华,说不准以后就是工程师,再者因为是受毛主席的思想影响,比较廉洁,大公无私,说不好受重用,就成为高级干部了。。。。。。
就这样爷俩就为这点事一直边走边说着,不知不觉走了大半个校园了,后来实在是走累了,就折回宿舍,打了热水洗了脚,爷俩挤在一起就睡着了,不一会,老蔡就打起了很响的鼾声。
这个宿舍一共是四个高低床,睡八个人,其实宿舍里跟老蔡这样的家长还有好几个,都是大老远带着孩子来上学的,都是这样爷俩挤在一起将就过一夜,第二天就赶回去的。
第二天一早,老蔡就醒了,起来后洗涮了一下,就到宿舍附近的树林子里转悠去了,快到吃早饭的时候回来,这时候蔡书舟也起来了,一起去食堂里吃了早餐,蔡书舟说要陪老蔡继续逛校园,老蔡说不了,基本上逛得差不多了,要早点回去,家里蔡锋清、蔡书艇他们还等着他回去带着去报名呢。蔡书舟说是一起去汽车站,老蔡不让,说蔡书舟也是刚来,怕找不回来,还是自己一个人去算了,免得麻烦。就这样,老蔡就自己坐车去了汽车站,回去了。
大学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这种生活,跟初中高中的生活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学习任务根本就不紧张,每天最多是上午有些课,下午去听一下公共课,然后有时间就钻到图书馆去,看自己爱看的原来看不到的那些书籍,周末的晚上还有露天电影看,可舒服了。
说起露天电影,那是蔡书舟的最爱了,从小就来看了不少的,只是后来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这玩意儿在乡下就绝迹了,镇里和县城的电影院早垮了,有的被改成了录像厅,惨淡经营着。没想到到大学里竟然能重温小时候那美好的露天电影之梦,真是太幸福了。
寝室里,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凳子,好像专门是为看露天电影准备的,每到周末一吃完晚饭,大家伙就一起拿着凳子去露天电影场看电影,男男女女,一排排的,热闹的不行。
每当这个时候,蔡书舟总会忍不住有些失落,特别是看到校园那静谧的林荫小道,和很多的手牵手的情侣,以及那些漂亮清纯的女生,蔡书舟就会想起县城里的那个邓天香,现在在哪呢?
50 邓小平南巡
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步适应,蔡书舟明显的感觉到了时间的空余的无聊,特别是对于那个天香女生的思念,更是折磨着蔡书舟。
是啊,自从学校那会拿了分数条以后,蔡书舟就跟那邓天香就没联系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拿分数条那天,邓天香倒是说了不久要去电视台实习,因为她高考的成绩不理想,好像是400分还不到,所以只有靠她的特长去谋份工作了,主要是他父亲县里好像有些关系,活动活动,就差不多的。蔡书舟突然想起来,当时分手的时候好像是互相留了地址的,于是蔡书舟就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最终还是没找到,也就作罢了,只有等寒假回家的时候,再回去慢慢找吧,把思念藏在心里是当时唯一的办法。
不过,这个时候蔡书舟已经当上系里的学生会生活干事了,每天总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忙着,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的把对天香的思念给冲淡了。蔡书舟不久还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书画学会等,这样一下子就充实了好多,总像个大忙人似的,忙得不可开交。
只要一忙起来,时间总是不知不觉的过的很快。大一的春天一开学,蔡书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写起信来。因为寒假回家的时候,蔡书舟实在是耐不住思念之苦,在家里拼命地找了好几天,终于在一本历史课本的里找出了那张纸条,那是邓天香家的地址,蔡书舟把自己埋在教室里一板一眼的倾诉起来,由于书画学会里练了的这几个月,钢笔书法自然是提高了不少,写起字来也是更加的有力,再加上那些真切的语言,相信那女生收到以后,一定会关在家里哭上好几天的,蔡书舟去把信投进学校的邮筒的时候,不禁得意的笑着。
思念归思念,不过这个时候,学校一开学,就马上有了政治学习的任务,一下子发了好多小册子的材料下来,就像当年6。4风波的时候一样,这次是学习前不久的邓小平南巡的内容了。
对于邓小平的这次南巡,蔡书舟应该是有着一定的政治敏感性的,只是当时没有预料到会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是没什么声音的,媒体也没怎么报道,不知道怎么春节刚过,这种学习就劈头盖脑的过来了,看来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博弈了的,不然不会前后的反差这么大。
这次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邓小平沿途考察之后的一些讲话,很多提法都是第一次提出来,有一种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感觉,比他原来的那些提法更明确更坚定了。
首先一条是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再就是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说是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不要像个小脚女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再就是关于姓社姓资的问题,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因为毕竟还是公有制为主体。
还有关于计划和市场的问题,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常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还有关于共同富裕的问题,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还有关于防左防右的问题。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