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竹寄影月华明-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峨眉派风舞墨拔出宝剑“秋水映尘”,与何清辉对招五六十回合,依旧难以取得上风。
这一个时辰内,利刃对接,剑雨纷纷之后,风舞墨等人见对敌破阵不易,悻悻告退。
望着不速之客们依次下山离去的背影,武安纬、罗云鹏、柳忞等人见师父负手伫立,其他弟子也不敢先行离开。罗云鹏不免有些得意,对一脸冷寂的何清辉道:“师父,这些人领教了我们的厉害,以后应该不会再来骚扰了。”
何清辉并不答话,他暗中运气咽下到嗓眼的血,心里知晓虽然自己穿了护心甲,依然被风舞墨剑端的戾气牵动了旧伤。
过了好一会儿,何清辉转身瞥见角落里的粉衣女童,目光一凛,快步走过去抱起她,不悦道:“诗珣,你怎会在这儿?是谁带你来的?”
女童摇摇头:“我听到动静,自己跑过来的。”何清辉敛眉露出怀疑的神情,女童用小手抚摸着父亲的眉心,嗫嚅道:“爹与师哥刚才打赢了他们,为什么不开心呢?我喜欢看到爹笑的模样。”
她这一说,何清辉顿时舒眉一笑,他将女儿往上抛了一抛,转身对众弟子道:“安纬、云鹏、云石,随我到白鹤居来。其余人可以散了。”他又朝管家唐灿道:“唐先生也随我来。”
白鹤居内,何清辉与武安纬、唐灿等人围着八仙桌,一指桌上横铺的山庄地图道:“这回即便空泉道长这些人肯善罢甘休,暗中怂恿他们挑衅的人,说不定会再次生事。所以从今天起,我需要你们负责守在山庄的东、西、南、北各角,准备好羽箭弩机等防御工具,各带三名仆役夜晚轮班守卫,切记谨慎!”
武安纬他们领命而去,一旁的女童望着父亲郁闷的表情,问道:“爹,还会有坏人来庄上吗?”
何清辉拉过女儿,将她抱坐上桌沿,对她道:“如果有一天爹爹离开你,让别人……比方说,让徐妈或某个师兄带你离庄,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难过害怕么?”
女童撅着嘴巴扑在父亲怀中,因不安扭动道:“我不要离开这里,更不准你离开我!”何清辉紧搂着女儿,轻拍她的肩膀,哄道:“好了,爹在说笑呢,爹永远不会离开你。”
何清辉淡淡笑道:“诗珣想不想娘亲?”女童低头玩着手镯道:“当然想。爹说娘在天上能看到我,可我却看不到她,好在梦里见过她对我笑。”
何清辉喃喃道:“不错,你娘一直在天上庇佑你……你还记得她教你的笛筝曲子吗?”
女童眨了眨漂亮的眼睛:“记得一点。”
何清辉抚摩着爱女柔软的刘海,在她耳畔道:“从今晚起,你搬到爹的白鹤居睡,我会尽快教你弹奏一首古筝曲子,你一定要牢牢记住弹法,但这件事千万不可告诉别人,包括你的奶娘。否则,你娘在天上会生气的。”
“好的。”女童棋子黑的瞳仁里闪出一丝疑惑,“爹爹要教我什么曲子?”
何清辉道:“此曲名《玉蝴蝶》。”
☆、开盒寻秘却枉然
(一)开盒寻秘却枉然
十一月的初雪过后,鹤鸣山各处峰峦间晚风冷冽,天际凉月星霜。
这一夜,鹤鸣山庄外,遥遥传来琴箫和鸣的幽咽曲音。
十余个蒙面人影霍然出现在鹤鸣山岭外的小道上,他们的唇下指间奏出三弦琴与骨箫交杂的诡异丝竹声,一道道束音成线般的声波恍如妖鬼沉吟叫嚣,在听者的脑海心田肆意翻腾,又仿佛阴阳界的一群死灵在呼唤着异域的风情诱惑。
鹤鸣山庄的守夜弟子中有人连忙摇响警铃,但听闻曲调须臾后,他们原本警惕的目光变得恍惚,暗淡的眼神中开始泛起越界轮回般的疯狂与痴迷。仅仅片刻后,魔音制造者们如入无人之境般飘至山庄外,为首的人戴着惨白色的面具,他一挥长袖,诡异的声音戛然停止,那些被扰心神的守夜者软软放下手中刀剑,一一晕倒在地。
同一时刻,白鹤居内室的何清辉也因诡谲的音乐而出现幻觉,其体内血液开始不受控制地悸动着,他暗道不妙,闭目盘膝以玄心内力相抗,才抵消了一部分幻觉。
他趁着神智还算清明时,立刻叫起了熟睡的女儿诗珣,替她匆匆穿上护身甲和长摆棉袄,最后将一带链六角小盒挂在她的脖子上,何诗珣揉揉眼,迷迷糊糊问:“发生什么事了?”但见父亲叮嘱自己道:“外面有危险,家传盒子务必藏好,棉袄夹层藏有银票。”
何清辉又将在外屋守夜的七弟子柳忞唤进屋来,打开壁柜将一个备好的褡裢挂在他的肩上。柳忞接过师父递来的灯盏和玉指环时,感到外面的凄凉曲调如冥域的催魂使者般逼近屋宅,不由地打了个寒噤,又看何清辉转动床脚,打开床板下的暗道,让自己和阿珣沿梯子进入。
何清辉郑重道:“老七,有敌人来者不善,你立即带阿珣从这个密道逃走,遇到岔路口一律向右拐可逃生,然后带着我的玉指环去东阳卢家庄,先自报家门投奔卢老爷,再让他送你们去江陵百秀庄。为师若能逃过此劫,自然就去找你们,但你千万不可冒险回山庄。”柳忞只得应允,牵住师妹的手转身离开。
此时此刻,门外的庭院中,越来越多的蒙面人陆续出现,继续制造着波诡云谲的夜殇曲。
何清辉等他们的脚步声远去,忙掩盖好暗道入口,转身拿起宝剑和护身暗器,准备迈出屋子,却感觉身子渐渐无力。
在一片浓重的脂水气味里,明亮的火舌如一条条赤金色的龙蛇,沿着木窗、廊柱迅速攀援,向所及之处一路疯狂吞噬!
夜半,汹汹火势被冷雨渐渐浇退,当清醒后的人们顶着浓烟泼水灭火后,这场突如其来的烈火已将山庄财物毁去大半。入侵者制造的这场罪恶之火,烧光了山庄的大部分宅院,也烧死烧伤了不少在魔音里昏迷倒地的人们。
外出采购药材的武安纬以及两个赶车仆役意外地幸运地逃过一劫。
死里逃生的一些仆役在武安纬的带领下,请来几位当地镇上的老大夫给大伙治伤,然后含泪收敛了一具具被烧毁的尸身。直到最后,他们吃惊地发现何庄主父女和柳忞竟一起失踪了!
大家开始四处寻找三人的踪迹,有人在院内发现庄主染血的佩剑,又有人在山庄后花园一处深水潭旁的草丛里,找到了诗珣小姐掉落的香囊,还有人找到一个打碎的琉璃灯,似乎原是庄主白鹤居内的。有些人开始疑心是失踪的柳忞勾结外敌纵火劫人。
武安纬含悲请外人简单修缮了几间房屋,半个月后,庄内存活的仆婢以及死者家属领完工钱和补偿金,陆续离开山庄。一年后,武安纬仍四处寻不回师妹诗珣,便离庄云游,从此杳然无踪。
鹤鸣山庄被弃置后,当地人称其附近数里的山岭在入夜之后,时而会飘荡当年浴火死难者的哀怨呼声。从此,原本僻静雅致的鹤鸣山庄竟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鬼庄”。
花开花落春复秋,凡尘已度十三载。
四月初,川中渝州,九霄山庄。
一辆灰幔马车在青山脚下的砖石路边缓缓停下,车上先后走下两人。其中一位褐衣人年近四十岁,背部有些微驼,是临县小有名气的周锁匠,他背着个铁皮工具箱,跟随前面一位名叫柏忠的葛衣中年男子前往家宅。
柏宅被主人取名“九霄山庄”,它占地七八亩,远看似是个普通庄园:山院外是一丈余高的青瓦白墙,里面有悬山顶的宅屋六七间,屋前设有假山花坛,屋后种植了若干株桑榆。眼下正值春光明媚时,庄园的枝头草间处处可闻莺啼燕语。
周锁匠走到后院一处不起眼的小石屋外,听柏忠介绍说,柏家现任主人是四十余岁的柏椿龄,现正在屋内等待他们。
石屋里,柏椿龄披挂一身藏青长袍,正倚着案桌打盹。桌上正摊着一幅旧画并一个方盒,盒内有刮污物的马蹄刀,还有可加固卷面画芯的水油纸。
柏椿龄听到门外柏忠的禀报后,忙伸了个懒腰,又命屋内小厮去泡香茶,亲自出门迎接。
周锁匠接过茶盏道谢,柏椿龄以目示意柏忠和小厮离开,他二人告退后,阖上屋门。周锁匠望着面前中等身高,一身富态的中年人,拱手笑道:“不知柏爷找周宿前来,有何吩咐?”
柏椿龄客气道:“久闻先生是渝州方圆百里的锁王,柏某此次请先生来,确有要事相求。”他一抬右手:“请随我来。”
周宿随他进入一间府库,仰望几排木架上摆放的古董字画,有些狐疑:“柏爷,在下不过一介锁匠,您叫我过来,不是为了参观这些收藏品的吧?”
“呃,柏某是希望周先生开启一个复杂的机关盒。”柏椿龄请周宿坐在木椅上,然后从角落里拿出一个古旧的粽形铜盒,将它递给周宿。
此盒有成年男子拳头大小,盒的六面均为钝角三角形,每面顶端分别刻有“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等小篆字样,其中壬子、壬戌两面各有一个锁眼。
周宿的瞳孔猛然一缩:这是一种内置机关的六壬盒!
他再将铜盒各面按壬子至壬戌面顺序,观察各面中央文字图案,壬子面雕有一把古琴,壬寅面是柳树与蝴蝶,壬辰面为火焰,壬午面刻着“长倚昭华笛里声”,壬申面刻着“借与青楼忍泪听”,壬戌面则是“仙吕”。
而三角面的底部则依次刻有若干奇怪的数字:
“壬子:二、四、十一;
壬寅:三、七、十一;
壬辰:十二、十四;
壬午:一、二;
壬申:三、九;
壬戌:四、十一、十二。”
此外,铜盒五个角均有一细钩,分别系挂着长条状铜片,顶端刻着从一到六的数字,上有细小楷书诗句,其中最后一面铜片正反面均有诗句,而诗句按编号顺序依次为:
“玉楼春,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凉州令,佳人携手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
“渔家傲,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
“玉楼春,红莲绿芰亦芳菲,不奈金风兼玉露。”
“阮郎归,便从今日赏芳菲。韶华取次归。”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周宿赞道:“好精致的铜盒,不知柏爷如何觅得?”
柏椿龄低声一叹:“此盒是五年前在拆先父老屋的墙壁时无意中发现的,怀疑其内藏有家宅的秘密所在。此盒有两个锁眼,如果强制用刀剑劈开盒,难免铁盒内会有齿轮之类的机括将涉密的纸条或布帛搅碎。柏某曾亲自花费许久工夫,也无法打开盒子。”
周宿放下工具箱,从里面抽屉取出细铁丝、石墨、桐油、磁石等精巧工具,席地而坐,对着柏椿龄备好的灯盏细细钻研起六壬盒的双面锁。通过反复试验开锁与静听,周宿发现了铜盒难以开启的原因——每次在小心撬开其中一个锁眼后,另一个锁眼就会由机簧反方向锁上。
周宿用袖口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对柏椿龄说明了锁眼的特殊牵制情况,柏椿龄露出失望神情:“我想铜盒上的数字与图案,也许暗示了如何打开铜盒的步骤。奇妙的是,我将这些数字按照顺序与铜牌上对应的诗句挖字,倒汇成几句有意思的句子。”他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好的信纸,摊开给周宿看。
周宿照着纸上的字迹,念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