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演义-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手机访问 m。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落英听雪】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Page 1………
蔡东藩及其 《中国历代演义》
柴德赓
中国历史悠久,史料非常丰富,单是一部廿四史就有三千几百卷,其余的史书更不知多少倍于此数。在史料丛杂、头绪繁多的情况之下,学者虽穷
年累月,未必能尽读这么多的书;就是读了,这些书本身的错误不少,亦未
必都有用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写出几部史实可靠,观点正确,既有系统,
又有重点的通史,让大家对祖国的历史有个共同的正确的认识。这方面工作
正在进行,且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不过,历史知识的传播,不是一种、两种体裁或一部、两部著作所能全
部担负的。体裁不同,内容便受限制;对象不同,要求随之而异。作为一般
的历史读物,既要有丰富的正确的历史知识,也要文字生动活泼,才不致阅
不数卷便打呵欠。因此目前迫切盼望多出一些通俗历史读物,来满足广大读
者的需要。像近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是很受大家欢迎的。这
方面目前仅仅是开始,工作当然是繁重的。
至于长篇的历史演义小说,像《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一类的书,
也是大家所欢迎的。这一类书范围既广,故事性也强,如果观点正确,写作
技巧好的话,也能给予群众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为了丰富群
众的文化生活和历史知识,在新的历史演义小说还没有出来以前,是否可以
考虑重印一些比较可取的旧的演义小说呢?我看是可以的。这里特别提出来
谈谈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演义》这部书。
蔡东藩的《中国历代演义》,原名《历朝通俗演义》,是一部五百万字
以上的历史演义。他从秦始皇写起,一直写到一九二○年,共写了两千一百
六十六年的事情。全书共十一部、一千○四十回。计有:
前汉演义 (原名前汉通俗演义附秦朝)一○○回
后汉演义 (原名后汉通俗演义附三国)一○○回
两晋演义 (原名两晋通俗演义)一○○回
南北史演义 (原名南北史通俗演义)一○○回
唐史演义 (原名唐史通俗演义)一○○回
五代史演义 (原名五代史通俗演义)六○回
宋史演义 (原名宋史通俗演义)一○○回
元史演义 (原名元史通俗演义)六○回
明史演义(原名明史通俗演义)一○○回
清史演义 (原名清史通俗演义)一○○回
民国演义(原名民国通俗演义)一二○回
另有许廑父续的四十回。
这十一部书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出版的,作者也不是顺着朝代次序写的。
最先写的是《清史演义》,出版于一九一六年。按成书的次序:
一、清史二、元史三、明史四、民国
五、宋史六、唐史七、五代史八、南北史
九、两晋一○、前汉一一、后汉
写完最后一部《后汉演义》,已经到了一九二六年九月。上海会文堂新
记书局陆续印行这十一部演义,都是有光纸石印插图本,当时这部书的销行
量非常大。到一九三五年,会文堂新记书局又把它全部改为铅印本,加上许
……… Page 2………
廑父续的 《民国演义》四集四十回,总的书名称《历朝通俗演义》,分装四
十四册。另刊《历朝通俗演义改版印行缘起》一册,把全书的序文和每部书
的回目搜集在一起。
蔡东藩先生在十一、二年的时间内,连续写出了十一部演义,
字数超过五百万,这是一件惊人的事情。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有介绍一下的必要。
蔡东藩,名郕,浙江萧山临浦镇人,生于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三年),
卒于一九四五年,年六十九。蔡东藩二十岁前已中秀才,清末以优贡生朝考
入选,分发江西省以知县候补。他到省不久,因看不惯官场习气,称病归里。
辛亥革命前一度入福建,亦不久即归,一直住在临浦镇家里。他在《中国历
代演义》中常自称作于临江书舍,临江即浦阳江在临浦一带的别名。
蔡东藩在辛亥革命前著过什么书,我们还不知道。辛亥革命那
一年他写了一部 《中等新论说文范》,这部书由上海会文堂书局出版,
题古越蔡郕著述,邵希雍评校。邵希雍字廉存,号伯棠,山阴人,是蔡东藩
的好友。蔡在此书自序中说:
邵君廉存,予畏友也。前著 《高等小学论说文范》,尝以稿示予。阅其
文,磊落有奇气,假借文字,陶铸国魂,予语之曰:“此所谓发爱国思想,
播良善种子也。”邵君曾以鄙言弁卷首。付印后,风行全国,岁销以万计。
本年夏,予游闽中归,与邵君道故。邵君拟再著《中等论说文范》一书,苦
事烦,不遑赓续,属予成之。予不文,学识又谫陋,当以未能谢。秋初,又
以书见招,再三敦勉,觉无可却。甫属稿,而三户闻已兴起矣。就时论事,
勉成数十篇,并级数语以作弁言。窃谓为新国民,当革奴隶性;为新国文,
亦不可不革奴隶性。前此老师宿儒,终日咿唔案下,专摹唐、宋诸大家文调,
每下笔,摭拾古文一二语,即自命为韩、柳,为苏、王,而于文字之有何关
系,绝非所问,是谓之优孟学也可。今此后生小子,入塾六七年,自谓能作
三五百字文,实则举报纸拉杂之词,及道听途说之语,掇拾成篇,毫无心得,
是谓之盲瞽学也可。之二者,于文字中,皆含有奴隶性者也。夫我伸我见,
我为我文,不必不学古人,亦不必强学古人;不必不从今人,亦不必盲从今
人。但能理正词纯,明白晓畅,以发挥新道德、新政治、新社会之精神,为
新国民之先导足矣。窃不自量,本此旨以作 文,不求古奥,不阿时好,
期于浅显切近,供少年学生之应用而已。这篇序文,说明了他和邵希雍的关
系以及他自己对文字的主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在辛亥革命那一年的思
想情况。邵希雍为 《中等新论说文范》做一序,亦有所说明。序云:
吾同学友蔡君东藩,究心教育有年矣。本岁春,宦游闽中,甫逾月即
归,危崖勒马,智士也。夏初与晤申浦,纵谈当世事,蔡君以教育急进为第
一义,余深韪之。适余拟续著《中等论说文范》,苦促无暇晷,与之商,未
果。入秋余又病,招蔡君至,申前议。蔡君语余曰:“吾续子文,续体例,
不续辞意,子无消我也。”余曰:“唯唯。”书成后,属余评阅。余学识未
出蔡君右,安敢评论蔡君文。但蔡君不自赞,余当赞之,附以总评,缀以眉
批,并加圈点。
蔡东藩和邵希雍的交谊,从这两篇叙文中充分得到反映。蔡之所以能和
会文堂发生关系,主要由于邵的介绍。武昌起义后不久,邵希雍逝世,会文
堂书局因邵著的《高等小学论说文范》需要修改,就请蔡为他修改。这样,
蔡和会文堂的关系益趋密切,至一九一六年,他的《清史演义》就问世了。
……… Page 3………
从《中等新论说文范》这部书中,可以了解蔡东藩对辛亥革命是曾经欢
欣鼓舞地歌颂的,可是过了四、五年以后,他失望了,政治热情冷落了。自
从写了《清史演义》为社会所欢迎后,他对写演义的兴趣逐渐浓厚。但他毕
竟是个爱国的人,有时也在演义中发发牢骚,聊以自慰。他家有藏书,也搜
集报纸材料。他博学能文,动笔很快,差不多大半年写一部书。记得他编书
时每月从临浦邮局寄出一部分文稿,又从邮局取回几十元稿费,这种低廉的
稿费,替会文堂换来了大量的财富。到一九三五年全书铅印时,那时蔡东藩
还健在,会文堂就没有请他自己再写几句话,却找了个与这部书毫无关系的
卢冀野,在每一种演义之前,写了一篇与本书不相干的序言。卢冀野甚至于
连蔡东藩作书的先后次序也不细看,当他是从古代开始,顺序写到民国的。
书店老板对于作者的无视,实在是不公平的。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蔡东藩的家乡临浦镇沦陷了,他离开家乡,辗转避
难。直到一九四五年春,这位给我们留下五百万字历史演义的作者,没有看
到抗战胜利便与世长辞了。
关于《中国历代演义》这部书应该怎样估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本书的编制体例
《中国历代演义》是《三国演义》那一类的历史演义,说得更具体些,
是毛宗岗改本《三国志演义》那一类体裁的演义,有正文,有批注,有总批。
这些批和注,都是蔡东藩一手写成的,他把罗贯中、金圣叹、毛宗岗三人的
工作集于一身。从正文说,廿四史头绪纷繁,要写成一部联贯的长篇演义,
是不容易的。特别像两晋时期前后有十六国,五代时期出现了十国,事情很
零碎,很难贯串。蔡东藩的办法,是以历代王朝兴亡为主,每一朝以中央政
府为中心,按年代顺序,记述一代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也涉及经济、文
化,而以人物活动来体现。这中间,当然属于帝王将相的事情和统治集团内
部的斗争居多数。对当时和国内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对外斗争,根据旧史,
大多涉及。至于写农民群众同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他和旧史记载一样,是
站在统治集团一方面的。凡是讲到一个重要人物,他必举出他字什么,什么
地方人,大致述及其为人,有所褒贬。作为历史知识讲,这一千○四十回、
五百多万字的演义,内容是够丰富的,叙述是有系统的;至于全面、正确,
当然还有很大距离。就文字而论,比较通俗;但融化旧史文字,仍不免有艰
深之处。
批注是帮助读者理解史事的,大至可分三类:第一类是解释名词或说明
史事前后关系的。如《南北史演义》十三回讲到十六国中的五凉、四燕、三
秦、二赵,每个名词下都注明是哪几国。此外如地名、官名、人名或年代也
有一些注解。至于后事和前史有关系的,如已见前一演义,或已见本书前若
于回也择要注明。这是用胡三省注《通鉴》的旧例,对读者是有帮助的。可
惜这种小注,还不够多。第二类是对史事作一些考证,或注明史料出处的。
这种注分量比较少,但对读者有启发。第三类是专为批评演义内容是非,或
故为惊人之笔,或提醒读者注意的,这一类分量最多。如《唐史演义》第廿
七回,讲到张公艺书百“忍”字以进高宗一节,注云:“不没公艺。治家宜
忍,治国不专在忍,王船山曾加论辩,可为当世定评。”《明史演义》第廿
七回,讲郑和下西洋一节,注云:“郑和三次出洋,……论其功绩,不亚西
洋哥仑布。”这是对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