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钢铁风暴 小说作者: 搞个锤子-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 姜立点头, 这次来西安自然不是简单的为冯庸送行, 只是顺带罢了。
陕西有名的葫芦鸡, 酿金钱发菜,温拌腰丝,枸桤饨银耳一桌子菜摆得满满当当的, 还有几道专门为姜立准备的奉天特色菜。 可见杨虎城的厨子为了这一桌饭了是废了不少心思的。
“倒是要多谢杨老哥的款待了。” 姜立笑着拉开椅子桌了。
“从文老弟在打我脸了不是, 到西安来了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 客气什么。” 杨虎城故作不悦地说道。
“不知杨老哥对如今民国形势如何看待?”酒过三旬。 菜过五味。一通闲扯之后。 姜立暗骂杨虎城这家伙真沉得住气, 于是主动开口问道。
“从文老弟问得有些广泛, 愚兄不好如何作答啊。” 杨虎城脸帮作深意地说道。
“ 这里就咱们两个, 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对于南京, 咱们都是旁枝末系, 是要被削弱的对象。 但是眼下日军大举入侵, 为国家计。 咱们又不能跟南京起大规模冲突, 避免将力量消耗在内战中, 杨老哥以为然否?” 姜立说道。
杨虎城紧盯着姜立的眼睛, 见姜立不像是在试探,于是也点头道,“是这么个理, 愚兄也认为现在大敌当前, 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把日军赶出国门, 再坐下来解决内部矛盾。肉在锅里。 不管谁输谁赢, 都还是民国自己人拿了。 若是让日本人把锅给砸了, 所有人可都没好日子过了。 愚兄我可是磋陀了不少岁月, 不知从文老弟对于眼下时局可有良策?”
“ 良策不敢说, 倒也有一两点看法, 这次也是专程为了以后能跟杨老哥和平相处而来, 有什么事相互说好, 总比以后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强。” 姜立也不客气地说道,“ 当今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是日本, 至于南京, 虽然欲除我等而后快, 但我们也不能意气用事, 真跟南京斗起来让日本人拣现成的便宜。 我的15路军是以抗日起家的, 老家在奉天, 今后也想重新再打回奉天去, 但凡有日军出现的地方, 15路军绝不避战。 但是这战得打, 日子也得过, 跟日军全面开战的时间我估摸着还有几年。”
“愚兄可是听说日本现在已经开始大举增兵上海, 另外奉天的日军也南下锦州, 从文老弟为何认为战争全面爆发还有几年?” 杨虎城问道。
“因为从锦州南下的日军后继乏力。 我离开奉天时拆掉了大部分南满路, 在吉林, 黑龙江还有不下十万人的抗日武装, 日军想要重新修好铁路, 清剿完东北的抗日力量至少得花个两三年的时间。 否则单凭上海一点作为突破口, 就只能打成添油战, 无法将战争范围扩及整个民国。 奉天的日军南下锦州,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想控制南面要隘, 避免在占领吉林, 黑龙江时受张学良东北军的偷袭。”
“有些道理。” 杨虎城不可置否的点头说道。
“ 虽说还有几年, 但是对于眼下的民国来说, 时间却绝对算不上充裕, 所以我跟杨老哥都要抓紧时机为全面抗战作准备,这也正是我来的目的。”
“愿闻其详。”
“我把奉天兵工厂从奉天拆到了兰州, 相信杨老哥也有所耳闻了。 一年左右的时间, 新的兵工厂就能在兰州新建完毕, 依次投产。 届时军火也可以接济陕军一部分, 双方一起扩军, 同时一起出资修建一条通往中原的铁路, 一是方便日后陕西与甘肃出兵中原, 同时也方便那些受战难流离失所的百姓, 工厂撤往西北, 保留抗战的元气。 杨老哥应该清楚一旦与日军开战, 动则数十万人的大混战,一旦打起来, 对于后勤上的需求有多严苛, 一旦军械, 物资, 补充兵员运不上去, 就意味着战争的失败, 跟东部比起来, 咱们西北的交通实在是太落后了。”
姜立鼓动着说道, 修建一条经过陕西的铁路 如果杨虎城不点头同意显然是修不下去的。 而这条铁路去是日后抗战的关键, 否则姜立在甘肃扩军再多,没有足够的补给 跋山涉水赶到日军阵前也只是送死而已。 如果杨虎城不同意, 姜立便要想方设法对陕西下手, 甚至是战争, 当然, 以杨虎城在历史上闯下的名声, 这人也是爱国识大体的。
“ 从文老弟说得在理, 不过陕西的日子也不好过,不怕从文老弟笑话, 愚兄维持17路军也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这修铁路可是烧钱的玩意, 从甘肃一直通往中原, 动则上千万, 愚兄可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来。”
姜立在兰州大建兵工厂一事瞒不住他, 听闻姜立想拉着他一起修铁路, 杨虎城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他不像陆建璋, 陈树藩那样混蛋, 自然也没敛积上千万的家财, 铁路修一公里便是几万块的花 销, 他还要17路军, 后面还要扩军, 哪里有闲钱做这事。
“如果由甘肃方面出资修建这条铁路呢?”姜立面色淡然地说道。
嘶! 杨虎城倒抽了一口冷气, 惊声问道,“ 从文老弟的资金充裕到了这种地步?”把整个陕西一年的收入拿出来也修不成这样一条铁路。
“资金来源的事暂时就不方便跟杨老哥透露了, 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 姜立摇晃着酒杯说道。
195章 会杨2
“ 如果从文老弟愿意出资修这条铁路, 愚兄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资金遇兄一点办法都没有, 日后在人力上倒是绝不会拖从文老弟的后腿。”
杨虎城肃声说道, 对于姜立的人品杨虎城高看了几分, 如果姜立真有这么一笔钱, 不说别的, 几千万如果砸在扩军上立马就能拉扯几个师的部队出来, 原本15路军兵力就比他的17路军要多,再扩充几个师, 几乎是17路军的倍数。 但姜立却愿意将钱花在修铁路这种废力不讨好的事情上。 而目的却是为了抗战的方便。 杨虎城再蠢笨也不会认为姜立会为了图谋陕西花这么大代价, 甘肃去中原, 甚至更东边的地方确实路途遥远艰险, 但到西安这点距离还算不上有多艰难。
“好, 那便一言为定,今后兰州兵工厂出产的兵器按八折的价格给杨老哥!”
姜立听后大喜, 果然是杨虎城, 盛名之下必无虚实, 陕西财力确实有限, 毕竟不是谁都像他这样搬空了奉天的积蓄, 还得了大大小小两批黄金 。 陕西的底子比起奉天要差远了。 只要杨虎城首肯, 姜立便能放手全力修建这条通往东部的命脉, 也是日后15路军抗日的生命线。
“ 愚兄也是民**人, 知道轻重。 道是多谢从文老弟日后在军械上的供应了。 ” 杨虎城向姜立拱手称谢道。
“不必了, 所谓礼下于人, 必有所求。 还有件事得杨老哥允许才成。”
“从文老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这般吊人胃口不是君子所为。” 杨虎城故作生气地说道。
“哈哈。好, 杨老哥是爽快人, 我有什么就说什么了。 是为了陕西延长油厂的事, 不知延长油厂那边一年能给杨老哥多少的利润, 我支出多百分之十, 杨老哥将延长油厂, 油矿那边的权益让给我可好?” 姜立大笑着说道。
“延长油矿? 那边并不在我的手里, 给几个没什么名气的商人给占了。 若是从文老弟需要, 我派人打个招呼, 从别人手里讨要过来便是。” 杨虎城说道, 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不不不, 杨老哥, 到了咱们这种层次的人做事也得讲规矩, 延长油矿是别人的财源, 除非那边的人是罪有应得, 不然还是让我的人用市价买下来吧, 若是坏了口碑。 以后再跟其他人谈生意就不好谈了。” 姜立摇头说道。
“噢, 这是小事。 不过从文老弟这么在乎延长油矿是为了什么?”杨虎城感兴趣的问道,若只是提炼些洋油来卖杨虎城才不信姜立的眼皮子会这么浅, 对方修条铁路就敢扔几千万出去, 会专程为这样一个小油矿跟他开口?
“延长油矿的产能小是由于开采不得法, 另外也缺乏足够的设备。 解决了这些问题产能还是能提升上来的。 既然是油矿, 当然是用来提炼柴油, 汽油的。 我从美国那边引进了一批设备, 另外从奉天带了二十几架飞机过来, 没有汽油那些玩意可开不动, 航空汽油这玩意现在还能向洋人进口, 日后跟日军打起来, 东面的通道就给日本人掐断了, 总不能让那些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飞机成了废铜烂铁。 玉门关那边也是有石油的, 不过暂时路途太远了, 延长油厂这边还有些人才, 利用起来相对也方便一些。”
姜立如实地说道, 日后要与杨虎城长期合作, 有些方面还是说实话的好, 免得给杨虎城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没问题, 这件事包在愚兄身上。” 杨虎城点头, 对姜立的认识又多了一分, 在其他各省军阀都在相互混战, 收刮地皮的时候, 姜立已经在为抗战作诸多准备, 修铁路, 重建兵工厂, 办油厂, 每一项都是与战争息息相关的事, 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 杨虎城也仔细钻研过姜立在奉天城与日军的战事, 怪不得姜立能取得如此辉煌, 让所有人都为之咋舌的战绩, 姜立在背后的付出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 这姜立专程从兰州赶到西安来, 你说不光是为了向外面撒钱吧?”与姜立的碰面结束之后, 杨虎城又把自己的参谋长王一山叫过来, 帮着自己参谋。
“这些方面司令都同意了?” 王一山问道。
“除了与甘肃联合建立西北银行, 统一发行货币的事情说要考虑之外, 大多数都同意了。”杨虎城点头说道。
“总体上来看, 姜立所提出的对主席没有坏处, 同意也无妨。 至于统一发行货币一事, 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卑职也听说了兰州那边现在正在大兴土木, 要重建什么东北大学, 还要重建兵工厂, 甚至有不少实业工厂进入到了天水, 陇南一带, 这段时间有不少洋人都从西安过境, 也是赶往兰州的, 看来姜立暂时确实对陕西没什么想法。” 王一山认同地说道, 哪怕是在陕西进行地质勘测, 有什么矿要开采, 也是为了陕西增加收入不是?
“ 既然姜立暂时没有恶意, 你说我要不要把孙蔚如撤回来?” 杨虎城问道。
“卑职认为暂时不必动了吧, 把孙蔚如放在兰州, 军晌兰州那边解决, 也算是为主席减轻点负担。” 王一山眉头一皱道。
杨虎城会心一笑, 王一山的吝啬在17路军里面是出了名的,这事问他能同意才怪。 不过合作归合作, 该争取的利益还是要争取的, 暂时也确实没有必要将孙蔚如撤回来。
…………。。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宽敞平坦的草地, 宽阔的道路, 蜿蜒小河上都覆盖着一层浅浅的雪, 北方的春天来得总是比往常要迟一些。
“一望无垠的白色, 又找回了当初几分熟悉的感觉。” 离开剑桥市多年,曾贻经,王孝丰, 朱家仁都是从这里毕业, 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 几人都有些晃然。
“没想到还有再踏足这里的一刻, 真是造化弄人呢, 可惜了巴蕴华, 他若是还在世, 恐怕会为这个一直梦想的机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