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我很谦虚。”
“是吗广老师笑,大家也笑。
打这起,大淼再也不觉得语文老师漂亮了。
不久,同学们都开始写作文了,大淼还被留堂罚写字。
所有的人都认为大淼不会读书也不聪明,包括疼爱他的奶奶,只有一个人认为他是天才——年年考第一的姐姐小磊。
小磊曾经写过一篇作文,题目就叫《我的弟弟是个天才》。因为有一次,小磊教大淼数学,小磊正想讲,大淼拿起笔就画:小磊目瞪口呆,这是天才干的事啊!
“GENIUS(天才)。”姐姐一激动,就说英语了。
大淼的成绩处在小于6O分的范围,且固执地坚守着不肯突破。大淼不仅读书不好,而且顽劣异常。打架、砸玻璃……闯祸是家常便饭。
他和邻居的中学生在他们楼下踢足球,把二楼一户人家的窗户玻璃给砸了。男主人气急败坏地跑下来:“谁踢的?”
眼睛却死盯住大淼,好像就是大淼干的。大淼也绝,同样死死盯着人家,好像就不是他干的。
这样的学生,是被称为“差生”的,在中国的学校里,其“地位”可想而知。开家长会,他的家长从来没有准时回来过,总是被留下来,听老师的控诉:成绩差、不遵守纪津、作弊、打架、揪女生小辫等等。老师总结道:“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不争气。”
妈妈、姐姐回来,脸型走了样,尤其是母亲。大淼一直觉得对不起母亲。母亲是中学老师,就在他就读的中学里上班。正是因为他,母亲在讲台上无法像别的老师那样理直气壮。
“你说,你说你到底干了什么?”
“我没干什么。”
“你是不是抄作业,考试作弊?”
“谁都作弊,我看考第一的也在翻书。”
“你是不是揪女生小辫?”
“她坐在我前面,两个小刷子晃来晃去,我叫她不要晃,她晃得更带劲了,我就……”
“这么说,你们老师一点也没冤枉你了。对了,你还调戏女生?你才多大点的人,就这么流氓?”
“绝对没有这回事。”大淼想,这真叫冤。
那是一节语文课,同桌女生手臂过了他们的三八线,这是他们老早就在桌上刻的国际边界,老死不相往来。大淼毫不客气地用手臂捅回去,她以前曾无数次地捅过他,大淼终于逮到了机会。女生正在写字,被他一捅,火了,打了他大腿一巴掌,大淼奋勇还击——同样打了她的大腿。语文老师看见了,大喝:“曹大淼,范小华,你们在干什么?你们两个给我站起来!”
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莫名其妙地站了起来。
“小小年纪就……你拍拍他的大腿,他摸摸你的大腿,这是干什么?”
两个孩子脸“刷”地红了,虽然什么都不懂,却已懂得为不懂的事情害臊。面红耳赤似乎进一步说明他们心中有鬼,老师冷笑:“你们也知道脸红。”
大淼这一代男生,在许多问题上异常晚熟。现在老师将两个孩子心中最后的一点纯情也撕去,隐隐约约开始懂了起来,又懂得不透。就这样,同学们就“小两口”地起哄开来。大淼沉迷于武侠小说,就希望自己有一天法力大增,将这帮小混蛋打得落花流水,看谁还敢起哄。
谁也不乐意去开家长会。一张家长会的通知单在饭桌上推来推去,大淼希望妈妈、姐姐去,两个女同志嘛。最怕父亲去,父亲是退役军人,每次开完家长会回来,问也不问,就饱以老拳:“我叫你不争气,我叫你惹是生非!”
此刻已是窘,大淼不懂,也无所谓,心想:没有人去更好。这时候,奶奶从里屋出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大淼这么分析他们家:他怕父亲,父亲怕母亲,母亲怕奶奶,奶奶怕他。父亲疼姐姐,母亲、奶奶疼他。
这位善良的老太太显然是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她说:“不就是开个家长会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淼从那一刻起就打算孝敬奶奶一辈子。
奶奶似乎对她疼爱的孙子一无所知,当班主任气愤地数落完大淼一打的不是后,这位历经磨难的老太太竟会笑眯眯地问:“老师,我们大淼平时跟谁一起玩啊?”
“他能跟谁一起玩?还不是一群跟他一样的差生。”
奶奶于是胸有成竹地说:“所以呀,我们大淼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会受影响的。”
班主任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道:“你提醒了我,以后不能让他们在一起玩了。”
“唉,这就对了。”奶奶说。
“他们跟大淼在一起,会受影响的。”老师说。
可怜的奶奶好像还想辩解些什么,好为孙子讨回公道。
班主任一句话就把她打住了:“您到底是不是他亲奶奶啊?!”
当然后来老师和别人不再找家长了,直接找大淼本人。
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长大了,大淼也觉得无奈。
三、我应该读书了大淼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善。突然某一天早上醒来自言自语:“我应该读书了!”像冬眠苏醒一般,急切地要寻找什么。
当时姐姐小磊已经上了北大,大淼扬言要上清华。当然没有人把它当真,同学们说:“这小子又吹牛了。”老师。
父母语气委婉、态度和蔼地说:“知道努力就好。”
大淼真的开始读书,晚上不看电视、不下五子棋。大淼交代奶奶,有他的电话,一概说他不在。奶奶点头答应,可电话一响,态度就不自然了:“找大淼啊,大淼他、他不在啊!哈哈哈。”奶奶竟忘乎所以地笑起来,把大淼给出卖了。
大淼气呼呼地从房间里跑出来兴师问罪一番又回房读书。大淼确实开始发愤了,小磊有一次很温柔地悄声打探:“老弟,最近该不是受什么刺激了吧?”
当然大淼还是会讲些笑话逗女生们抖着肩膀“咯咯咯”
地乐,跟男孩儿打打小架,和老师吵吵小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在高考前的关键时刻,大淼照样打球。他的几个漂亮的投篮动作引起体育老师的注意:“你丫,可以考虑考体院,那儿收分低。”大淼笑笑,又是一个漂亮的投篮动作,“这玩意儿,玩玩可以,哪能拿来当专业呢?”气得体育老师七窍生烟。
然而仅仅因为大淼的学习成绩排名一直上蹿,他的形象立刻由“差学生”变成了“好学生”,在校的“政治地位”
芝麻开花——节节高。大淼觉得有新社会当家做主的感觉,要是早知道读书对学生这么重要,早读了。老师们都说大淼开窍了,又说男孩子就是男孩子,起步晚,后劲足,不像一些女孩子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如同雨果的一番见解:一个人浪荡不驯,如果他们有钱,人们会说,这些是佳公子;假如他们是穷人,人家则会说,这些是二流子。同样,大淼成绩差时,大家说他是没出息的小混混;现在他成绩好了,大家说那是才子的个性。他的缺点也变成了优点。谁不爱才呢?
据说大淼上了清华后,他的大名时常被班主任提起:“以前我教过这么个学生……”可爱的老师像讲故事一样夸大了大淼的劣与优,在素昧平生的师弟师妹们听来,简直近乎神话:大淼一个十恶不赦的地痞流氓悬崖勒马改邪归正,成了国家栋梁。以至于在美国,遇见他中学的小师弟说:“噢,你丫,我知道,就是从人渣变成人才的那个。”大淼说,我什么时候是人渣?又什么时候成了人才?莫名其妙!
大淼刚上清华,小磊已大学毕业出国留学了。大淼又像赶班车似的考TOEFL 和GRE ,大学毕业也跟着留学。
当时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说:“每年都走一批人,虽然见怪不怪了,但总觉得自己都是在替别人培养预科生。”
有同学安慰老师说:“老师,您得换个思考模式,您得想美国不是替我们国家培养博士、硕士吗?”
老师说:“我何尝不希望如此呢?可惜没有什么人回来。”
“慢慢地,这个现象会改变的。再说就比例而言,出去的人越多,回来的人也会越多。”
临走的前一天,他与父亲有一次谈话。
“这些钱,你带着。”父亲将换好的美金放人一个信封里,装进大淼的口袋,“出门在外要好自为之。”
“噢。”好自为之,实在是一句很难懂的话,叮咛还是警告?担心还是提醒?他知道他给父母带来许多麻烦,但他还没给美国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他好自为之什么?
父亲叹口气:“抗美援朝那阵子,我和美国兵打了一仗,现在你们两个孩子都到美国去,想想真不明白啊。”
大淼就要走了,而且直接进人他父亲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大淼开玩笑道:“那就别想了。再说我们又不是去抗美援朝。”
父亲没有笑,很严肃地交代说:“大淼,你自己当心啊。”
大淼狠狠地点点头,以示郑重。
走的当天,约好三点出门,父亲说他睡个午觉,三点送他。大淼知道父亲有午睡的习惯,中午他吃过饭,到邻居家与他家的中学生打球。两点多回家,刚进家门,发现他们全家都整齐地排排坐在沙发上,父母都穿上了干净的好衣服。
母亲说,父亲中午没有休息,吃过饭,吸了支烟后,就坐在沙发上等出门。
大淼很想走近父亲对他说句什么,走近了又什么也没说。父亲笨拙地艰辛地将行李搬下楼去。大淼说,我来我来。父亲仍是固执地要搬。下了楼,母亲匆忙地拦的士,一切都没有刻意,只有无需言语的默契。
父亲是一个小干部,绝对的清官。小磊说,要是现在中国的干部都像父亲这般清廉就好了。大森说,对,父亲清廉是好的,如果中国的干部都像父亲这样只是一个清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小磊听完,说,有点道理。大森说,那还用说,男人和女人在智力上是无法平等对话的。小磊抿着嘴,大淼又立刻补充道,当然我姐是例外的。
小磊、大淼记忆中,父亲这辈子只是创造了不少的四字口号,且刷成标语,贴在大街小巷的墙上。有一年,大淼到农村考察,看见农户的土墙上贴着四个字标语:“少生孩子、多养鸡鸭。”大淼想,不知道是否受了父亲的影响。
母亲是个中学教师。中国的中学老师永远是最敬业的一群人。母亲常年带毕业班,年年与学生共度黑色七月。大淼这辈子只经历了一次高考,母亲却经历了几十次。因此,大淼认为母亲艰苦卓绝,任何事都抗得住。
母亲无数次地加班补课,经常是那种没有加班费的加班补课,逼迫着学生周末来,学生来得心不甘情不愿。母亲常说自己吃力不讨好,说完了又想着下个星期六的补课计划。
所以母亲的周末、寒暑假全献给学校了,很少会出去玩。
母亲去过香港一次,最远到过新疆,没有出过国门。
这些也正常,可惜母亲教的是地理,主要教世界地理。
她讲起世界地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时常能穿插许多世界各地的趣味故事,像是真的去过似的。母亲也像不少可爱的中学老师一样,以学生的光荣为光荣,以学生的阅历为阅历,经常对她的学生说:“这些地方,老师都没有去过。不过,老师的一些学生去过了,老师也很高兴,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去。”母亲课教得好,学生都尊敬她,许多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