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求职赢家的秘诀 >

第3部分

求职赢家的秘诀-第3部分

小说: 求职赢家的秘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上苍有眼,也许是我的执著有效,一天下午,当我在人才市场接受一家公司问询时,对方又提到文凭的重点非重点问题,情急之下我对招聘人员大声说出:〃我没有北大的文凭,但我可能有北大的水平!〃         

。§虹§桥书§吧§  

第11节:对号才能入座(2)         

  这句话被邻近另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听到了,他们把我叫了过去,他们的主管问我何以说出这样的话。见有人主动关注自己,我一时激动,就将这期间受到的学历和性别等〃歧视〃一吐为快。对方耐心地听着。我隐隐约约感到这家公司不是唯学历至上的公司,同时我也得知他们要招人事部专员。但一想到自己的学历的确没什么分量,专业不〃专〃。我突然想凭胆量加深他们对我的印象:   

  〃贵公司可以先试用一个月,干不好,我分文不收,自动走人。〃不知是不是全靠这句话,该公司同意让我第二天去厂部复试。这时我仔细地看了看他们公司的名称:深圳华雅钟表有限公司。   

  复试共三个环节,人事部黄小姐……行政厂长李先生……总经理叶先生。黄小姐这一关比较轻松,因为前一天与他们招聘人员在人才市场上相谈甚好,已有铺垫。行政厂长李先生面试时,他对我在检察院的工作经历颇感兴趣,追问不断。我敏锐地挖掘出一些亮点并结合应聘职位抛出一颗〃炸弹〃:   

  我说在一个公司内部,行政人事部就相当于〃立法〃机构,同时又是〃执法〃部门。这跟我过去办案执法有许多相通之处呀……李厂长对此点头不止。此外,我还说,人事部和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打交道,而我的沟通能力较强,搞过采访工作,很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就这样,本来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的我,却从过去的经历中淘到了人家最需要的东西。   

  李厂长特别问我,为何要放弃检察院的铁饭碗而不远千里来广东打工。我说〃不是我不愿意在检察院工作,而是我不喜欢那种环境,我看不到未来的前景。假如我是在深圳检察院工作,那我可能会珍惜,会好好干……〃你看,我这话说得多真诚和实在!事实也是这样。总之,言为心声,真诚自然能打动人!   

  〃那你到广东来,觉得个人的前景有多大?〃李厂长又这样问道。我说:〃我现在还不知道,因为不知道,说明前景可大可小,这需要看我自己的奋斗和机会,不像在家乡,我现在就知道60岁时是什么样子。〃李厂长又问我有何职业规划,我说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争取晋升等。他没有过多地为难我,第二关也顺利过了。         

。▲虹▲QIAO书吧▲  

第12节:对号才能入座(3)         

  最后轮到叶总面试,叶总名叫叶志明,是华雅的董事总经理,也是二老板。他身材结实强壮,满脸络腮胡,是一个一眼就让人记住相貌特征的人,他也是我南下第一个接触的香港人。   

  落座之后,只见叶总找出一大张白纸并拿出一支笔来。我原以为他要当场出考题,其实不是。我见他很费劲地开了口,原来他说普通话费劲,后来我才得知他的英语好过粤语,粤语好过普通话。叶总有许多词汇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这时他就只好用笔在纸上写给我看,有时我听不明白,他就一边重复一边做手势。   

  面谈中,叶总问我:〃你是布依族?〃〃是的。〃〃布依族有什么特点?〃〃能歌善舞,会做蜡染等工艺品。〃〃他们主要分布在哪里?〃〃主要在贵州的西南部。〃〃贵州属于四川的什么地方?〃〃贵州不属于四川,是两个省。〃〃西南民族学院是一所什么学校?〃〃它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其他大学一样,只是它招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所以叫民族学院……〃   

  一切都在聊天中展开,叶总的问题也大致从简历中来,主要是了解我,而不是考我。他问得较多的是我大学的课外经历(注意:不是学习情况)和我在检察院的工作情况。问我如何去采访人,办过什么案子,怎样与犯人打交道等。   

  交谈中,叶总还重复了李厂长的问题。问我为何原来干得好好的,却要到广东来。我除了重复以前的回答,这次还补充了一句:〃深圳的工资水平远比家乡高,来这里我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多挣点钱,让生活过得更好。〃我觉得这样说,更能给他留下〃真实可信〃的印象。   

  最终,叶总说我虽然没有人事工作经验,但我的综合基础素质不错,公司愿意为我提供一个机会。他鼓励我边学边干、干好工作。经过40多分钟的口谈〃笔试〃,叶总最后说了一句〃OK〃,就在我的求职申请表最终审批一栏麻利地签上了他的名字。我终于成功了!   

  总结这次南下,我还算〃幸运〃,在我最需要工作的时候得偿所愿。不过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市场变化之快。一年多前,当我还在大学读书时,没有经验就被广州一家外企录用(后面专门介绍);而一年半后,我在家乡已工作了一年,按理说这时的我更加成熟了,经历也多了,但南下深圳之后,发现找工作困难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后来我明白了,这是竞争空前地加剧了。自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百万人才下珠江,无数精英从全国各地奔涌而来,人人盯着深圳、广州……虽然我自己也有进步,但市场变化更大,而且是很深刻的变化……所以大学生在求职时,不要只看到自己过去在学校或局部地区的优势,而要放眼全局来估量自己,才不至于因盲目自信而受挫。         

。§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13节:对号才能入座(4)         

  小提示   

   分析这次应聘,我认为有四点帮助我获得了成功:一是我及时调整了目标定位。二是我在大学的课外经历中所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在检察院的相关经历。特别是在大学期间的经历对方很关心。所以我觉得大学生在求职时,在校期间的表现很重要,不是考分和成绩,而是实践。三是我的真诚,我先后说了〃干不好分文不收!〃〃南下也想多挣点钱〃,甚至我还说出已到深圳快20天,前期因眼光过高求职不顺,再找不到工作我就准备回老家下次再来的大实话……事实上,华雅这次招〃人事专员〃是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但我的成功应聘也说明一些企业的招聘标准并不是不能改变的。除了经验,他们也看重素质、未来的潜力和可培养性、人品等,单凭某一方面的优势或弱势就一定获聘或落选在职场上都是不常见的。这一点在我后来的经历中多次被证明。   

   当前,大学生求职普遍面临着〃经验关〃的障碍,我认为缺乏直接经验就要强调相关的间接经验,此外就多用素质、潜力、人品等去冲淡经验的不足,这样也会赢得机会。   

   市场总有每个人的位置。事实上,在〃华雅〃录用我的同时,一家广告公司又希望我去做广告文案策划。同一个人,相隔不到一月,求职命运就由难转易,其关键就在于要对号入座。   

  求职大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我为何会成为〃求职大赢家〃,这个过程其实一言难尽。如果要用简单的话来概括,那是因为我求职的次数多了,加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求职能力大大增强,求职技巧更加丰富和贴近市场,这样我才逐渐步入顺境。我成功的基础又是什么呢?我是如何在职场起步的呢?   

  在已公开的报道中,大家只知道我从1992年南下广东之后才慢慢走上职场成功之路。事实上,在这之前,在高中、大学时期,我早已有了求职的实践和规划。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是很超前和罕见的。而正是当时的那些实践锻炼为我后来成为〃赢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毕业后敢南下广东,勇闯职场的唯一理由和优势。这一点是值得所有大中专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虹桥▲书吧▲。  

第14节:世上没有人会突然成功(1)         

  学生时代的职业意识培养和相关的实践训练是很多大学生就业最缺乏的〃资本〃,这也是许多人毕业之后茫然无措,事到临头无所适从、备感求职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高中阶段,为了高考,大家整天忙于战题海、考高分,而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一些东西。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几乎还是一个空白,而在大学教育中至今也才刚刚〃萌芽〃不久。   

  回头看我,我是自发地走在了别人前面。所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先行一步。要在学生时代就培养起初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这是日后在职场竞争中取胜的一个关键。   

  小提示   

   世上没有人会突然成功!   

   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思进取,玩乐至上,白白虚度四年光阴,在临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些人不仅是不可原谅的,而且还应受到谴责。大学生要想在职场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大学四年就一定要尽量丰富自己的经历,早一点接触社会,要完成相关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原始积累,这样才能在毕业时迈出职场成功的第一步。   

  早下手为强!做别人没做的准备   

  在我的高中时代,我就有了人生的第一次成功求职经历。这在20世纪80年代是非常罕见的。而我的第一次求职经历,完全是受我父亲的影响。   

  我父亲在单位大多从事〃舞文弄墨〃的工作。我刚念初中时,父亲是《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信息时报》等媒体的通讯员。结合本职工作,他常给新闻单位写稿投稿。而我也长期为他〃打工〃……经常跑腿到邮局去邮寄稿件和取汇款。   

  我印象中,父亲每次下班回来手里都不会空着,不是拿着报纸就是书籍,还有他收集的一些资料素材。父亲的稿子常被采用,当从报上看到他的名字和文章时,我从内心很崇拜他,觉得他很了不起。每当稿费被汇来,父亲就叫我去取。那时一篇稿件的稿费也就几元钱。每次取回来,稿费大多就成了我的书本费和跑腿酬劳。为了多得零花钱,我心里老想着父亲多写稿,多挣稿费,这样我跑再多趟也愿意。起初,我是出于这种心理才一直关注父亲写稿的。         

BOOK。←红←桥书←吧←  

第15节:世上没有人会突然成功(2)         

  父亲长期挑灯提笔,其实更多地是编写工作上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有关论文,当在工作中出现了好的典型值得宣传时他才投稿。父亲当时在县经委工作,直到退休长达10多年。经委系统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平时父亲老往下属单位跑,不停地作各种调查,开各种各样的会。当时他还是县委的特约信息员,又是县政协〃工业志〃的执笔人以及本系统职工教育培训的老师。他一人身兼多种职务。   

  父亲常说组织上让他做这些事是看得起他,说明他是一个实干的人才,虽然工资不多加一分,但父亲的自满自信常溢于言表。我很羡慕父亲的这种状态,虽然辛苦但被人尊重。朦朦胧胧中我渴望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在当时那个年代,〃文人〃被刮目相看,作家是最吃香的职业。无数人幻想成为〃文学青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