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一位老人去世时,只给两个儿子留下了一块写有“勤俭”的匾,除此之外什么也没给。后来兄弟俩分家时,便把匾从中间锯开,哥哥要了“勤”,弟弟要了“俭”。结果,哥哥每日辛勤耕作,但不知节俭生活,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入不敷出,两手空空;而弟弟则省吃俭用,却不知勤劳耕作,结果很快就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消耗殆尽。后来经过仔细琢磨,兄弟俩把匾又合在一起,勤俭持家,终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很多的家长认为如今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社会的经济环境也越来越好,就没有必要再让孩子吃苦了,让孩子吃好、穿好,做家长的脸上也有光彩。条件好了是否还要讲究勤劳节俭?答案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1。 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人离不开劳动。只有劳动,才能生产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只有不断地劳动、辛勤地劳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养家糊口。只有节俭,才能积累财富,才能发展,才能以备应不时之需。
2。 是事业成功的需要。
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之一——丰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他们感到十分惊奇。日方人员见到客人面带惊异的神色,便笑着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俭是丰田公司事业成功且经久不衰的一大因素。。 最好的txt下载网
懂得节俭才能积累财富(2)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某些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丰田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这种致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德国前总理科尔有次宴请朋友,快吃完时,发现盘子里还有些汤汁,便用面包在盘子里擦了一下。他吃完面包后,发现盘子里还有点汤水,就毫不犹豫地拿起盘子,用舌头舔了起来。德国之所以能从二战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一跃而成为经济强国,正是由于千千万万个德国人,都有科尔总理的这种节俭的精神。德国现在富了,但他们没有忘记过去。
与日本、德国相比,中国一直很穷。虽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但人均收入仍是世界上偏低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仍处于温饱线以下,有数百万的学龄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因此,我们更需要勤劳节俭。
3。 是孩子锻炼成长的需要。
勤俭有助于磨炼人的意志,能锻炼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古人曾说过“俭能养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没有勤奋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险、努力拼搏的意志,就很难适应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需要。俭朴的生活可以培养优良的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如果让孩子自小养成好逸恶劳,追求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那是很危险的。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节俭的好品质呢?
1。 首先家长要端正认识。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子女一般都是尽量满足其需要,这在情理之中。但在孩子的吃、穿、用等方面盲目与别人攀比,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追求享受、虚荣等不良心理。
2。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最初的行为表现主要是从父母身上模仿的。家长要有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俭朴,精打细算,如珍惜粮食,节俭用水、用电等,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
3。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讲勤劳节俭的道理。
使孩子懂得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一滴水、一度电都是经过工人的辛勤劳动得来的,父母供他们衣食住行所需费用,也不是不费力气就挣来的。
4。 要让孩子从小事着手,养成节俭的习惯。
首先在使用学习用品上要讲节约,不要因为写错一个字就撕掉一大张纸,不要老是碰断铅笔芯,书包、笔盒能用就用,不要轻易换新的,做到物尽其用。同时要在生活上讲节约,如人走灯灭,一水多用,爱护衣物等。孩子的衣食住行,不要高档化,只要吃饱穿暖,整洁大方就可以,不必过分讲究。
5。 要管好孩子的零用钱。
零用钱可适当给一点儿,但不能过分宽裕。家长要关注孩子零用钱的用途,发现不正当的用途,家长要及时地指出。
6。 要富门寒教。
我们提倡教育孩子勤俭节约,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乱花一分钱,目的不是通过孩子的劳动为家里创造财富,让孩子少花钱而存多一点钱,而是要孩子从小就习惯于劳动,习惯于节俭,通过磨炼,形成良好的品质,使孩子更有出息。
锻炼身体与学习同行(1)
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必然有助于促进其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的孩子才能学习更好。
1。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数学、语文、英语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大学才是孩子成功的出路。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而耽误学习时间,不值得。其实,体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体育锻炼能促进人的智力水平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思维更加灵活、协调。其次,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因为参加体育活动本身就必须克服困难,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不良的个性品质。第三,体育活动能增进快乐,调节情绪。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科学家称之为“快乐素”,它能使人产生愉悦感。
重视孩子的身体,积极开展体育运动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孩子的体育锻炼是家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孩子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本钱,未来才可能为家庭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2。 家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一些少年,几百米路都不愿意走,要坐车;袜子都不肯自己洗。自从电视机、电子游戏机、上网取代了以往的娱乐方式之后,孩子的活跃程度就不如过去了。一些医学专家指出,这样的少年儿童到了成年,就很容易患心脏病。
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发现,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标明显提高,但是,他们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多年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例有所增加,近视率居高不下。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够,体力劳动减少。另外,我国儿童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弱点,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孩子身心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国际的经济与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高素质的国民和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必然是健康的人。
儿童时期是人体形态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生长发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体质和体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少年儿童合理的体育锻炼,有着特殊的意义。
3。 体育锻炼的作用。
有的孩子由于在学习上遭受挫折,内心忧郁、苦闷。体育项目是在室外进行,与在室内所受挫折相比,通过环境的改变,孩子的心理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根据孩子的具体身体素质情况,开展适合孩子的体育竞赛活动,如跑步,让孩子感受快慢输赢,不断鼓励其努力取胜,让其在体育比赛中体会由失败到成功的喜悦,让其逐步恢复在学习上所失去的信心。把形成的竞争精神用于学习上,以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有的孩子虽然在学习、纪律上存在着一些毛病,但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却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不少人还是体育尖子,这就给家长转化孩子的后进方面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让孩子受到压抑的爱好、特长得以释放,把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孩子会努力成为学校中优秀的一员。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锻炼身体与学习同行(2)
在体育锻炼中通过不懈努力达到获胜的目标,增强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孩子还会表现出真正的勇敢精神。用顽强的意志去克服运动中的各种障碍,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正如一个踢足球的孩子的家长说:“当初孩子坚持要踢足球,我们挺担心他会落下学习成绩。谁知,这段时间下来,孩子不仅增强了体质,还学会了团结协作与吃苦耐劳,学习成绩也大大地提高了。”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要一味追求运动的强度,而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有条件的,并能坚持下去的运动。关键是要坚持锻炼,风雨无阻。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会有大的效果。家长在与孩子共同的体育锻炼中,对孩子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
儿童要想锻炼好身体,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原则。根据人体生理的基本规律和年龄、性别、体质的状况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儿童年龄较小,自觉性较差,家长需予以正确的指导。
身体好才能学习好,身体越好,学习时大脑越清晰,每天学习时间越长,学习强度越大,考试时反应越灵活。提高身体往往更容易提高考试成绩。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如果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那么,无论知识积累得多么厚实,考试成绩也不会好。每天超负荷学习,必然导致身体状况下降,大脑清晰度下降。不断提高身体的状况,学习时就能始终心情愉悦、大脑清晰、反应灵活。
学习时心情越愉悦,越能体味出知识的精妙细微之处;心情越平静,思考得越深入;身体越强,每天有效学习的时间就越长;大脑越清晰,学习和考试时反应越灵活、迅速。实际上,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人们很快就会发现,随着心态和身体状况的提高,学习进步得也快多了,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好!
一般的孩子应该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专门锻炼身体,并长期坚持。经过长期坚持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大运动强度,渐渐地,就能在每次运动时都有产生力量的感觉,这就成为“高强运动”。这样,当孩子每天因学习时间长、学习强度大产生“气愤”、“忧郁”等不良心态,或者感到身体疲惫、大脑清晰度下降时,高强运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又能精神振奋、活力十足、心情愉悦地学习去了。
家长不但要从心态、身体、学习等方面不断严格训练孩子,使他们的心态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好,学习越来越好,还要把心态、身体和学习结合起来,确保孩子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