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冲击波-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暴使全球股市市值蒸发了19。5万亿美元,全球银行为此拨备超过5160亿美元,并将信用利差迅速推高,短期国债收益率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点。
华尔街创造性地发明了给无还款能力的人提供结构性还款方式的次级住房贷款,又聪明地将之证券化,打包卖给追求利差的同行。为追求高额利润,他们像赌徒般不断地放大杠杆,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的杠杆比率都超过30倍。为实现超额利润,他们又不遗余力地推动信用违约互换(CDS)业务的迅速扩大,使其规模达到了62万亿美元之巨。为了逃避市场监管,他们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甚至不惜扛出弗里德曼、米塞斯、哈耶克等大师的金字招牌,对于任何干预都傲慢地视为对市场经济原则的侵犯,把疏于监管的格林斯潘捧上了“神坛”。
▲虹桥▲书吧▲BOOK。
第26节:华尔街冲击波(26)
贪婪的本性,使他们全然忘却了风险、客户利益、债权人利益和股东利益。这些创新在给机构带来了暴利的同时,这些高管们也分享了巨额财富,甚至在企业倒闭时,都不忘通过合约拿走天文数字的分手费。但恰如哈耶克所写的几本名著的标题那样,《致命的自负》使他们把自己也把华尔街带向了《通向奴役的道路》。这真是巨大的讽刺,又是巨大的悲剧。2000年前老子所说的“智慧出,有大伪”,看来也适用于21世纪的美国精英们。
一场金融大风暴宣告了旧华尔街的死亡。一个新华尔街正在孕育中。
一个新的华尔街是什么面貌?
第一,新华尔街是商业银行与投行的整合。随着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吞并,雷曼投行业务被巴克莱收购,美林被美国银行购并,传统商业银行的势力大增。在美联储日前批准美国仅剩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从投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的时候,华尔街模式寿终正寝。75年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投行与商业银行分开,75年后的这种整合使原有的模式又回归了。
第二,新华尔街将面对凯恩斯幽灵的回归。自由主义的潜台词是放松监管,鼓励冒险和创新。经历这场风暴后,华尔街必将面对更多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面对更为严厉的金融监管。《今日美国报》2008年9月19日的民意调查显示,59%的人同意加强对华尔街的监管。首先,信用违约互换将被迫要求更加透明,并实行公开、集中交易。其次,过往用于赚取超额利润的杠杆比例将被限制。最后,高管人员将会接受更多监督。
第三,新华尔街将面对金融权力中心的削弱和信任度的降低。这场金融风暴重创了美国的金融业,金融权力中心的地位无疑将被削弱,而其中暴露出的无数道德风险,使当前美国两党候选人麦凯恩、奥巴马都不得不表示要“清理和清扫华尔街”。
第四,新华尔街将面对几个从未出现过的准国有化金融大机构。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在危难时期强烈呼唤传统社会主义的国有化,并为国有化欢呼雀跃,这是对标榜自由市场经济的极大讽刺。仅在过去短短的十多天中,美国政府就托管了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和美国国际集团。
当然,新华尔街还得面对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信用和债务紧缩,将面对挑战。风暴后的华尔街将会忙于寻找替罪羊,律师们将会因华尔街的官司而忙得不可开交,又高兴得不亦乐乎。
正如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讲的那样,“大萧条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次冷水浴。”浴火重生的华尔街的康复需要时日,但康复后的华尔街仍将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华尔街,其自私、贪婪将与从前如出一辙,因为那是华尔街的信仰。
对于已在这场风暴中消亡了的机构,只能用凯恩斯的墓志铭告慰它们:“不用为我悲哀,朋友,千万不要为我哭泣;因为,以后我将永远不必再辛苦;天堂里将响彻赞美诗与甜美的音乐,而我甚至也不用去唱歌。”让我们为它们歌唱吧,它们再也不必为贪婪而去损害客户、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了。
很久以来,美国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头疼的经济金融难题,已逾一年的次贷危机仍拒绝被驯服。华尔街金融动荡越演越烈,急于挽救市场的布什政府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这一史上最大规模的救市计划却遭到了各方面的质疑,任凭布什一再呐喊,国会议院仍坚持挑刺。
美国政府制定的争议颇多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有人认为其实质只是暂时拯救了华尔街;有人认为如此大额的救助会引发通货膨胀;有人质疑这笔钱的一部分会流入那些金融企业高管的口袋,成为他们的离职金,甚至有人提出“财长保尔森是否会从中得利”的疑问。那么,这样的救市计划,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呢?
风暴中的伯南克2007年5月17日,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说:“我们认为,次贷市场不会对其他经济领域或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
。←虫工←木桥 书←吧←
第27节:华尔街冲击波(27)
3个月后,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东京,世界各大金融市场无一幸免,投资者损失惨重。2007年最后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毫不客气地把伯南克的这句大话列为当年“十大最失败预言”之一。
现今,随着次贷风暴愈演愈烈,以及黯淡的美国经济数据,伯南克频频挥舞利率大棒。2008年3月18日,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宣布,再次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75个基点,此举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为激进的降息举措之一。“1?21”股灾当日,伯南克更是破天荒地紧急降息救市。“反通胀斗士”伯南克,在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频繁降息,是将美国经济推入深渊,还是将其从衰退边缘拉回?
长脸、秃头,花白络腮胡,伯南克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学者。用词严谨、不事张扬是他的个性。但与其前任格林斯潘相比,他也因过于严谨而被认为是一个缺乏个人魅力的领导人。
每逢他演讲、作证,一些媒体记者往往就叹气:他讲得过于直白,清楚不假,但既乏幽默感,也无想象空间,自然难以望格林斯潘含糊其辞的“格式风格”项背。
但在敏感的资本市场,坦率有时并不是美德。言辞过于直白的一个糟糕后果,往往会引起市场的恐慌,进而在股市上卷起滔天巨浪。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财政部长保尔森要清楚许多。这位前高盛集团的董事长在最近一系列讲话中,虽然承认美国经济面临困难,增速会下降,但总会话锋一转地强调,美国经济仍富有弹性,经济基本面仍是稳健的,美国不会陷入衰退,最终会渡过难关。
坦承不太熟悉资本市场的总统布什,也多次信心满满地宣示,美国经济虽然面临困境,但他仍对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从2008年年初布什政府的一系列举动—紧急出台一揽子刺激经济法案,紧急约见国会领导人商讨对策;再到美联储最近连连出台紧急救市措施,人们都可以看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衰退并非杞人忧天。
美国经济有衰退之虞,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近期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且正外溢至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整体经济走势。
首先,房市降温仍在持续。2007年的新房开工量同比下降了25%,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2008年1月新房销售量已降至1995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
其次,收入减少、消费不振。计入通胀因素,工人平均每周工资12月同比下降了0。9%,为199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财富》杂志的调查显示,48%的被调查者在过去一年已经减少消费开支。美国是一个“消费型”社会,个人消费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不振,美国经济自然更加疲软。
但是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则是美国失业率陡然上升,2008年12月美国失业率跃升到2005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5%,2008年2月就业岗位更减少6。3万个,创过去5年来最大减幅。
2008年2月就业数据一公布,坐不住的美国总统布什就紧急召开记者会,在承认美国经济处于困境的同时,也安抚民众,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刺激经济。
在房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低失业率几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唯一的心理支撑,而失业率的陡然上升,使人们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现在的伯南克表面果断,其实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并努力在通胀上升和经济衰退的两大风险夹击下小心应对。对于当前高度敏感的市场来说,伯南克一招不慎,其带来的影响将可能是灾难性的。
从历史经验上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美国两度经历经济衰退前,失业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主席、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基于失业率的快速上升,美国经济可能将陷入“长期、深度和严重的衰退”。
※虹※桥※书※吧※BOOK。
第28节:华尔街冲击波(28)
美国前财政部长、同为哈佛大学教授的劳伦斯?萨默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持有类似看法,他警告:“衰退一旦发生,其程度之严重很可能导致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最糟糕的经济局面。”
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则说得更加干脆和直接,他认为美国正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因此,在关系重大的经济衰退与否的问题上,再诚实的政治家都不可能诚实。深谙此道的格林斯潘,正是因此创造了“格式风格”的言辞,并以此作为安抚市场的有效手段。
遗憾的是,一贯表情严肃的伯南克,并不具有这种政治表演天赋。
比如,不久前在国会作证时,伯南克用词相当精准,他坦陈,自2007年夏天以来,美国经济状况变得极为不利,房市降温仍在继续,信贷危机日趋严重,就业状况也在恶化。这一系列消极因素使美国民众与企业对消费和投资变得更加谨慎,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放缓。
伯南克警告,如果美国住房和劳工市场环境继续恶化,信贷环境继续出现紧缩,美国经济前景将变得更加糟糕。
或许,同为犹太人,格林斯潘身上展现的是这个民族的精明、聪慧和应对危机的老练;伯南克更多的是传统、严谨,以及处理危机的从容不迫。当然,能否真正“从容不迫”,尚有待伯南克以行动来回答。
但不管是格林斯潘还是伯南克,身为美联储主席,在经济出现重大变动时,其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
回想过去20年经历的多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最终仍能恢复生机,白宫的决策固然重要,但更多的人则将功劳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