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底-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竞底的魔咒(1)
。 文/孙力
底线通常是指篮球、足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当球一出底线,就意味着一方失败,另一方取得发球权。
竞底就是不断向底线靠拢的过程,犹如一个人不断向悬崖迈进,而当他跨越悬崖的顶点,不可控制地下坠,那个顶点就是底线。
竞底是相对“竞优”而提出来的。
以提升人的价值为手段,从而长久地提高竞争力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竞优”。农业革命提高了人的耕种效率,使人类获得温饱;工业革命以机械取代人力,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革命以数据取代纸张,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这些方式或手段,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一个人作为人的价值,因此,它们都是竞优。
相反,以打压人的价值为手段,从而获得暂时的竞争力提升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竞底”。不顾疲劳,“头悬梁、锥刺股”式地应付考试;不顾矿工生命安全的黑煤窑采掘方式;牺牲环境的过度砍伐、放牧……这些活动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某些人为设定的指标,但却往往损害了较长久或较多的价值,这就是竞底。
简单地说,竞底是打到底线,把人变成非人,竞优是让人的所有价值得以彰显。
华为总裁任正非极力倡导的狼性精神,实际上就是竞底精神:高贵的人性向狼性底线退化。任正非最著名的口号“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地狱”,则显而易见地充满了竞底色彩:地狱是人类可以想象的终极底线。
靠竞底崛起的中国制造
既然竞底是如此残酷,为何中国的企业却乐此不疲呢?因为竞底有多方面的好处:
一、竞底带来的风险更容易控制
老板们要求打工妹们加班,巧立名目克扣他们的工资,他为此承担的风险,比为市场开发一款新的产品要好控制得多:如果加班时间过长,克扣工资过多,打工妹们会威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那么按照中国人的处事方式,老板完全可以通过协商从底线适当往回撤退,从而平复打工妹们的不满情绪,但如果一款新产品不受市场欢迎,那他根本找不到有效的对象进行协商。
二、竞底战略投入的资源最节省
克扣工人工资和延长加班时间,以较差的原器件代替优质的原器件,只不过是很多加工厂的两项政策,其本身并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竞底战略往往成为中国老板遇到困难时,第一个跃入脑海的最自然、最经济的竞争手段。
中国不乏靠竞底战略成功的著名企业,如“股神”巴菲特看好并投资的深圳比亚迪就是一个典范。比亚迪的起步始于日本宣布本土不再生产镍镉电池,老板王传福在成立比亚迪时,缺少资金,没有厂房,没有设备,但王传福看到日本人生产电池,全部用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效率很高,但很昂贵。因此他通过重新分解电池生产的工序,尽量用打工妹的血肉之躯,代替昂贵的自动化设备。由于中国的打工妹们成本极其低廉,因此,比亚迪用落后方式生产出来的电池,居然有很强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刚一投产,就获得了日本三洋的订单。沿着这条竞底道路,比亚迪连续三年获得100%的增长。
三、竞底能够快速、明显地增加竞争优势。
由于中国是个竞底社会,市场对低价格有超乎寻常的热爱,俗话说“没有两块钱买不走的品牌忠诚”,而竞底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可以直接转化为市场价格的竞争力。它比增加产品功能、改善品质所带来的隐性竞争优势,能对市场造成更明显的冲击力。也比研发原创产品,能更快收到成本减少的效果。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成功,靠的主要是善打、敢打价格战。而不断地突破低价的“底线”,也是竞底战略的一个成功应用。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竞底的魔咒(2)
四、中国人非常习惯被竞底
比起其他国家的国民,中国人有以下适于竞底战略的优异秉性:
首先是等级观念强,下级对上级服从恭敬(至少在表面上),缺少平等意识;
其次是特别能吃苦耐劳,因此可以承受西方人难以忍受的底线状态;
第三是有足够的智力,否则三鹿想不出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之类的竞底怪招。
这三种秉性,是成为一个优秀的被竞底者所必需的特性。正是由于这种资源禀赋,中国才能用低于其他国家的价格比较优势,成功夺得世界加工中心的地位。因为这种加工中心正需要:足够低的成本、足够强的执行能力、足够快的学习能力、足够弱的原创意识。因为竞底的人们能够忍受更为恶劣的生存状态,他们将从生存条件良好的人手里夺过工作机会,将他们逐出劳动力市场。
竞底的支撑要素
底线必须真实,一旦打破就会面临惩罚
底线可以说就是一种规则。底线必须真实,它确实表明的是“悬崖的边缘”状态,只有真实的底线,人们才愿意花费资源去维持,而只有得到维持的底线才具有权威性,否则只能称为虚假的底线。
比如乳品中的三聚氰胺就是因为突破了人的生理底线。
中国的乳制品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往鲜奶中掺水,为了掩饰稀释后的鲜奶中蛋白质含量太低的事实,他们就添加三聚氰胺以便蒙混过关。当然,在添加三聚氰胺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底线——他们在供应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出口的乳制品中都没有添加。而且,他们觉得添加少一点应该不会出事,因此在每公斤奶粉中,蒙牛添加了毫克,伊利添加了12毫克,光明每公斤含毫克……
喝了这些品牌奶粉的婴儿,基本没有得肾结石。这些企业可能都心存侥幸地觉得,只要控制好了三聚氰胺的含量,掺假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
但三鹿集团率先打破了这条底线,它在每公斤奶粉中添加了2563毫克三聚氰胺,导致众多婴儿死亡,从而引*粉事件。最终,以前的奶粉巨头三鹿被拆分并购,同行相继出现资金链危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和公众社会在三聚氰胺问题上存在两种底线,事发前,企业以为只要添加的三聚氰胺不超过100毫克就可以相安无事;而事发后,国家将含量标准明晰化,规定为。
必须发现足够的竞底空间
所谓竞底空间,就是竞底者离底线的距离。对于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生存空间或商业机会。
富士康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从台湾迁移到深圳,就是因为台湾的工资底线已经被抬高了,而同期大陆的人工只有台湾的几分之一,富士康到达深圳后,就打破了台湾工人较高的工资底线,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竞底空间,而在珠三角一带工人的工资渐渐上扬后,富士康更将制造业推进到长江三角洲等内地,同样也是为了通过打破工资底线获得竞底空间。
而竞底的最佳状态就是任正非的“拧毛巾”理论,他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
建立威权的组织文化
在竞底组织的起步阶段,由于竞底者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沟通还有双向的可能,随着竞底组织越来越成功,竞底者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沟通的单向性将越来越凸现,从上到下的命令和控制将是不容置疑的。从而逐步建立符合竞底组织的威权文化。 。 想看书来
竞底的魔咒(3)
所有的竞底者都有爱听好消息,厌恶坏消息,因此被竞底者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也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恶习。因为如果报忧的话,很容易被竞底者视作“拼搏精神不够,喜欢找借口”而打为另类。为了维持竞底实力,竞底者通常不愿意被竞底者对自己发布的命令评头品足,稍加质疑,因此这种沟通只能是单向的。
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就常被以霸气、枭雄等字眼来形容。
他在富士康实行军事化的严格管理:富士康的基层员工都要进行为期五天包括稍息立正、列队行进等基本的训练;公司的命令从来都不容置疑和抗辩;做不好不能找任何理由。
郭台铭对下属也总是以行军打仗的口气:“哪一次行军的时候不昏倒几个人呀?难道下雨天或大太阳就不出操了吗?”
郭台铭还特别宣扬“*为公”的理念:因为要争取速度,所以*,但*所得到的利益是回到公司,股东可以分享,员工也可以分享。
对于组织中的横向沟通,竞底者向来是不提倡的,因为他本能地觉得,属下的沟通很容易导致抱团结伙,形成一种反抗竞底的力量,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此外,竞底者还想极力影响非正式沟通系统,包括小道消息和流言,虽然是非正式的,但信息传递得更快,而且被竞底者往往会认为这些信息比正式系统中传递的信息更精确、更可信。这是竞底者难以消除的一个悲哀。
在一个竞底社会,认错,是被竞底者的的义务,而不认错,则是竞底者的权利。因为竞底实力是建立在威权的基础上,而一旦认错,就将损害这个基础。竞底者在组织中就会令难行,禁难止,那样竞底就难以进行下去。
比如沈阳飞龙公司的总裁姜伟曾在1997年公开发表《总裁的二十大失误》,虽然他的认错只是停留在企业管理操作层面,根本还没有深入自己的灵魂深处,但在这之后,据姜伟自己说:他的员工敢和他顶嘴了,整个社会和政府也不支持他和飞龙了。这次认错根本没有改变飞龙的股权结构,但虽然姜伟还是老板,他对公司的竞底却不再得心应手。
有向下传递压力的竞底链
在中国,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竞底者,同时也是潜在的被竞底者。
一个流水线上的女工在公司是被竞底者,但回到家里,她以望子成龙心切,督促她的孩子背唐诗、背四书五经、练钢琴,从而把公司中老板对她的竞底方法,有选择地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从而扮演了一个竞底者的角色。
华为常常以低于竞争对手上10倍的价格获取项目订单,而为了这种竞争实力,任正非不得不对内部的员工竞底,此时的狼性精神就成了“艰苦奋斗”,华为研发、销售人员的压力是有名的,以致发生了众多的自杀、猝死等横死事件。
在这些标志着“底线”的不幸事件发生后,任正非发表了一篇竞底味道很浓的公众训话“人生是美好的,但过程充满了痛苦”。在训话中任正非没有反省“狼性精神”的不当,唯有对“艰难奋斗”的再提倡、再强调。
不安全感是最佳工具
竞底者是如何驱动被竞底者的呢?控制下属的安全感,是老板们最喜欢的工具。
安全感是比生理需求更高一级的人类正常需要。在作为竞底的工具时,安全感最大的好处是它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月薪一千元的打工者,可能觉得自己有了五万元的存款就意味着有了安全感;但当他通过努力月薪达到一万元时,他可能会觉得只有拥有了房子、车子和一百万金融资产,他才算有一点安全感。因此竞底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安全感需求,设计出适当的不安全感标准,从而达到驱使不同层次的被竞底者的目的。
竞底的魔咒(4)
不可持续的魔咒
虽然竞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