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师传医话系列(一):中医观念治大病 >

第5部分

师传医话系列(一):中医观念治大病-第5部分

小说: 师传医话系列(一):中医观念治大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健康和疾病之间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疾和病是人体对于人的认知和意识的提醒和警告,因为人体对人不会说话,才拿疾和病的状况与人沟通,是人体反映发生不正确状态的一种表现,不能像西医那样一概都拿症状来说事儿,这方面中医认识的比较深刻。

  弟子:所以中医说疾和病是人体内部五脏的“藏(Cang)象”?

  先生:看来你已经开始了解中医了,中医的确把很多人体的表现叫做“藏象”,形式上可以简单看成五脏在放电影,医生看到的都是五脏放出来在身体上的影视现象,有时候情节简单明了,有时候很混乱,情节很复杂;关于“藏象”理论在后面有更详细的论述,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

  把健康分成阶段的时候也就是人体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所以健康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分成N个阶段,分成阶段就是已经开始生疾得病了,比如“亚健康”。表现在生理方面一般人(中医叫平人)的健康规律是:

  十岁的时候,五脏发育完成,精气充足有余,来去如风,吩咐个事喜欢跑着去办,像你妹妹;

  二十岁的时候,血气方刚,肌肉刚刚发育完成,办事的时候喜欢一溜小跑,像你;

  三十岁的时候,五脏运行稳定,肌肉结实健硕,血气旺盛,身体进入发育的顶峰,不愿意静爱动,喜欢到处奔走,像你大哥;

  四十岁以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已经成熟,而且平定下来,这时候人的肌肤纹理开始变得粗糙,肤色不再鲜亮逼人,个别黑发开始变白,遇事不急不躁,行为上喜欢坐,像你二叔;

  五十岁以后,人的肝脏开始走下坡路,影响到胆汁的生发,眼睛出现昏花、模糊现象,像我;

  六十岁,心脏功能开始衰弱,变得多愁善感,血气空虚,没事的时候喜欢躺着,像邻居的大伯;

  七十岁,脾脏变得虚弱,皮肤多皱而且干枯;

  八十岁,肺脏功能下降,办事、反应变得迟钝,语言多有失误;

  九十岁,肾脏功能已经下降衰落,其它四脏经脉越发空虚;

  上百岁以后,五脏皆虚,神气不在,形骸独居,等着寿终正寝时刻的到来。(以上文字依据《黄帝内经·天年第五十四 》)

  中医把握住了生命现象的精髓所在,所以才有:“上工治神,下工治形”的说法,有很多人指责中医对于人的重要思维器官“大脑”视而不见,其实是大大地不理解中医的缘故,中医不仅重视大脑的存在,而且十分重视大脑的功能作用,只是通过深入观察和剖析,把大脑的众多功能分配给了不同的脏器管而已,有很多学医不精的人不懂还瞎说,致使中医理论给人留下牵强附会的印象,实在令中医蒙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 人可以不生病
第十一章 人可以不生病

  弟子:我有一个愿望向您求证?

  先生:说出来听一听;

  弟子:我想知道:人能不能够不生病?人到底能活多久?人又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我看了一些书,他们的答案在我心里无法接受;

  先生:这哪是一个问题,分明是生活和哲学里的两大难题,人从那里来?又往何处去?我在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也常常像你一样提出这些看似稚嫩的问题,但令许多专家无法回答。

  人类之所以生生不息地繁衍至今,得益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精妙无比、谜一样的人体。在显微镜下看人体,人的整个身体都是松散的、是由小分子构成的,就象是沙子一样,颗粒状的、运动的,整个身体都在蠕动着、运动着,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在运动着,整个身体表面并不光滑,也不规则。

  一个细胞生病了,人体不会感觉怎样,一部分细胞生病了,人体就会感觉不舒服,所有的细胞都生病了,离人体生命的终结也就不远了,但你始终不知道你从那里来?又往何处去?的确,无论人的生还是人的死,都存在许许多多的神秘之处。

  细胞,对于人体来说是“你的微观存在形式”;人体,对于细胞来说是“你的宏观存在形式”,也就是说细胞和你存在着相对应的关系。你说,怎么可能?细胞那个样子,人体这个样子?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打个比方,你看气体是什么样子?在天上是云彩,在地下是河流;把它放在方的容器里是方的,把它放在圆的容器里是圆的,遇冷会凝结成变成水珠;你看冰是什么样子?加热它就化成水,再加热它就化成气;你再看水是什么样子?遇热升腾成气,遇冷冻结成冰,它们之间都是多么的不同,可它们终究都是一种东西—水,都由H2O组成!

  同样地,这种对应关系也适用于植物界,你看种子是什么样子?把它们埋在地里,春天生长开花,夏天成长,秋天结果收获,冬天又变成种子,不同的种子生长出不同的样子,差异不小吧。

  用中医理论准确地回答你:人可以做到一生都不生疾病,人也能够做到长生久视;人呐,由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来,人又因阴、阳相隔而形神分离;阴阳决定着人的生死弥留、生杀大权!这些,在2500年以前中医的始祖就找到答案了!

  弟子:从哪里得到证据?阴阳又为何物? 

  先生:这些,在中医的经典里都有,你看了那么多书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弟子:我看书的重点不在这里,我受西化的影响,认为传统的东西都不科学,从心理上产生鄙视,不值得一提;

  先生:也难怪,现代的许多人与古代的先贤产生了距离! 不过学习经典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相信她才能拥有她,否则有可能会因为理解力的不同走向她的反面,但不管你本人相信还是不相信,它自身经典的性质谁也无法改变!要像开发宝藏一样去学习经典,那里面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生命的奥秘,这是我学习经典的不传之秘。

  弟子:我想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

  先生:下面就我的体悟讲解一下,不过真正的东西要你自己去认真领悟,你要的东西在经典里都有,阴阳的概念太大了,先不讲,放到后面专门讨论;人可以不生病,为什么又生病了?这要了解你准备站在人生的哪个层次,通俗讲你的自我认知和管控能力决定你的健康指数的高低;所谓健康指数不要期望医生能够给出你全面准确的答案,因为医生的存在,完全指望病人的多少,他们都是治已病的高手,对于治未病几乎无能为力;《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里,开篇列出五种人生模式供人效仿,言简意赅,精辟绝伦,分别是:

  第一种人叫真人,能够寿弊天地,无有终时;

  第二种人叫至人,益其寿命而强者,也可以叫准真人;

  第三种人叫圣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第四种人叫贤人,益寿而有极时。

  第五种人叫平人,寿终正寝,平时不容易生病的人;

  第六种人叫得疾之人,由平人转化而来,时有小疾,缠绕不去这种人;像感冒、发烧、慢性鼻炎等;

  第七种人叫病人,由得疾之人转化而来,时有病痛,缠绵不绝这种人;像胃炎、肝炎、各种脏腑病、各种骨病、皮肤病、关节病等;

  第八种人叫重症之人,由病人转化而来,病已入脏,生死难决;比如红斑狼疮、各种癌症、偏瘫、时有昏厥、肌肉萎缩、各种疑难杂症等;

  第九种人叫有息无神,依赖别人扶助生存的人;比如植物人、渐冻人等。

  从第五种人:平人开始,到第九种人:有息无神的人,都是避免不了必然会生病的人。按照生长期学说,人的生长周期是20——25年,人的寿限一般是生长周期的5——7倍,这样计算出来正常的人应该能够活到100——175岁之间,那些刚刚活到五十岁左右就说自己很老的人,实在是不了解生命真相的人。

  100岁到175岁才是正常人的正常寿限,活不到这段时间里的人都透支了生命,提前燃烧掉了生命能源。自然状态下的生命体最好,长生不老永远是人类的追求。人体是自然循环中的一部分,所以人体的生命一般都有寿限:名医孙思邈活到101岁,唐朝慧昭法师290岁,后汉葛越280岁。

  有生命的人体寿限不一样,体现了生命状态的多样性,同时也告知一个道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除了需要付出努力外,还要知晓健康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而这些在中医里都有,是中医始祖很久以前就准备好的礼物。。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二章 人体与大脑
第十二章 人体与大脑

  弟子:在生活中我总有一种感觉:人体与认识(意识)之间有差距。

  先生:你的感觉是对的,大脑只有一个,而人体却有五脏六腑。

  弟子:所以,我才能够把我的感觉写出来,让您过目,评判一下是怎么回事?

  (一)人体:我对你有意见!

  大脑:我是开放的,有意见请说;

  人体:就是关于疾病的事情,你总是干涉我;

  大脑:那都是关心你,你没有看到我和你在一起并肩战斗吗?

  人体:是的,我有感觉,可是效果呢?我是说效果...;

  大脑: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我花销巨额费用修补你,换来的就是你的怨言吗?

  人体:不是这样的。我当然需要你的帮助,但我需要的帮助不是你现在做的这种帮助...;

  大脑:啊...,难道我做错了???

  先生:你的感觉没有错。过去在这个方面认识的很混乱,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很多人讲不清楚就乱解释,结果很多人把中医看成玄学或者巫术。

  弟子:魂和魄是什么意思?

  先生:魂和魄并不迷信,是伴随生命现象而来的不同形式,在后面有专讲,有兴趣往后看吧。

  弟子:接着“人体与大脑的对话”:

  (二)人体:我想知道你用哪一种方法医我?

  大脑:难道选择医治的方法很重要吗?

  人体:是的,选择的方法不同,所出效果也不同!

  大脑:我的做法有什么不对吗?

  人体:当然,我有感觉,一天不如一天的感觉;

  大脑:你的感觉是不科学的,你一定要相信科学;

  人体:我不反对科学,但更要尊重事实,眼看我就快要没有气息了,你都帮了一些什么呀?你就等着倒霉吧!

  大脑:那我倒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哦,为了健康长寿,我需要考虑改变一下自己。

  先生:改变观念的确能够治病,但要懂得如何去评判效果。

  弟子:怎样知道治疗的效果好与不好?

  先生:人们期望瞬间改变的观念是不对的,好在当下固然好,但不能为未来留下太多生命的破口,这样的结果就不好,所以急症才适应快速应急抢救;调整恢复的关键在于形立神随,短暂的好转应该被视为无效治疗,没有经历身体自身变化的好转叫做无效好转,中医气化理论中的“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就是为此说的。

  弟子:所以现在终生吃降压药扩张血管是不对的,除此外还有更好的办法;终生吃降糖药是不对的,除此外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