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名利场和男人事 >

第18部分

名利场和男人事-第18部分

小说: 名利场和男人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佐明等人举杯畅饮。李湛当晚喝了很多酒,醉醺醺地跑到更衣室里换衣服。刘克明和同伙儿趁机熄灭了大殿的灯火,在黑暗中把李湛杀死在更衣室里。大概到死李湛都不会想到,自己身边的一群绵羊原来都是伪装过的狼。
  刘克明毕竟是第一次作案,没啥经验,他们原本想拥立绛王李悟为帝。当年毒死唐宪宗的老太监王守澄哪容这些小兔崽子作威作福,很快就调集兵马杀入宫中,逼得刘克明投井而死。不久,江王李涵改名李昂,继位为帝,是为唐文宗。
  

和太监决战的唐朝皇帝(1)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宦官危害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但东汉的太监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明朝的太监即使跋扈如魏忠贤,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办掉的。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太监终究还是奴才。唐朝的太监们就大不一样了,自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朝廷大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甚至于皇帝们的生杀大权全部都由他们一手把持,真正实现了“翻身奴才把歌唱”,着实令前世和后世的同行们眼红一把。下面是一组唐中后期的皇帝拥立表:
  唐代宗由宦官李辅国拥立;
  唐穆宗李恒由宦官梁守谦、王守圭等拥立;
  唐文宗李昂由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等拥立;
  唐武宗李炎由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拥立;
  唐懿宗李漼由宦官王宗实拥立;
  唐僖宗李漼由宦官刘行深、韩文约拥立;
  唐昭宗李晔由宦官杨复恭、刘季述拥立。
  既然皇帝是被太监拥立的,那么太监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譬如唐肃宗是被李辅国吓死的,唐宪宗是被宦官陈弘志和王守澄毒死的,唐敬宗是被宦官刘克明杀死的。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在想,皇帝被欺负成这样,堂堂一个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被一群阉人弄玩于股掌之间,难道满朝文武们就不想着出手帮帮可怜的皇帝?其实他们不是不想,而是实在爱莫能助,自唐德宗以后,宦官们掌握了一张好牌——禁军,有了这支武装,就可以轻易控制整个朝廷,进而震慑皇帝和群臣。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皇帝和大臣们也为此做过一些零星的斗争,譬如在唐代宗、唐德宗和唐宪宗统治的一段时间内,宦官曾被有效压制过,只是时间过短,而继任者们又都水平有限,所以都似昙花一现。发生在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作为太监与大臣们的一次总决战,更是彻底奠定了唐朝大臣集团的失败局面。
  引起这次大决战的人是唐文宗李昂。唐朝的皇帝有改名字的传统,李昂也不例外,他最初叫李涵,是唐穆宗的二儿子。刘克明在杀死他的哥哥唐敬宗后,不仅想把新皇帝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想把王守澄、魏从简、梁守谦等其他老牌宦官手里的大权也一并收归到自己的手里,贪心大得过了头。可惜皇帝好惹,老太监不好惹。王守澄等人老谋深算,除了充分动员自己掌握的神策军,还广泛团结宰相裴度等朝中大臣、太皇太后郭氏,很快建立了广泛的打假(假太监刘克明)统一战线。当时刘克明手里掌握着绛王李悟,只要在紫宸殿办个登基手续,随时都可以成为新一任皇帝。王守澄觉得反正自己抢不到李悟,在裴度的建议下,挑中了当时还是江王的李涵,并派人立即控制了他,并郑重警告:小子,老实点,皇位就是你的。时年十八岁的李涵既没爹罩着,也没哥哥撑腰,只好任其摆布。一切准备妥当,王守澄等人派出手中最精锐的军队,将假太监刘克明和真王爷李悟杀死在宫中,也算是为唐敬宗李湛报了仇。
  接下来的事就比较有趣了。王守澄虽然是货真价实的太监,但也是货真价实的文盲,眼见李涵在自己手里,却不知该怎么办手续,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推上皇位。这是因为唐敬宗死于谋杀,根本没时间立遗嘱指定接班人,你想让李涵即位,总得有个服人的理由不是。王文盲头疼了好一阵子,只好去找文化人裴度、韦处厚请教。韦处厚果然底子厚,对着这帮文盲就是一顿教育:想找李湛同志要遗诏是不可能了,最好的办法是把铲除反贼刘克明的功劳记在江王头上。江王立了大功就要大大的奖赏,给个皇帝当当也不嫌重,这样不就名正言顺了。王守澄一拍脑袋,俺咋没想到呢,然后拔腿就要走。韦处厚马上拉住了他,等等!皇帝登基要有面子,要显示出满朝文武是打心眼里拥护他的,所以你们和本书生受受累,拉上满朝文武一起上表拥戴江王。上一次不行,要三次,你可记住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和太监决战的唐朝皇帝(2)
王守澄虽然很文盲,但不流氓,规规矩矩按照韦处厚的交代照办了。宝历二年(公元八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李涵在办完一套繁琐的手续后,终于正式上岗,就任李唐王朝第十五任CEO。当然,遵照唐王朝的潜规则,他在登基后立马换了新名字——李昂。
  李昂和哥哥李湛从小一起被父亲唐穆宗放羊,然而前者天生是做明君的料,后者天生是做昏君的料。李昂从小就爱读书,而且爱读各种各样的书,是个从不翘课、不迟早、不早退的好孩子。到他当上皇帝的时候,已经是个会走路的图书馆了。别看他身边的大臣们不是状元就是翰林,个个才高八斗,却经常会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李昂做学问敬业,做皇帝同样敬业。如果说李湛是懒惰的极端,那么他就是勤奋的极端。根据唐朝的制度,皇帝上朝一般要挑单数日,不管皇帝能不能按时到,大臣们一定要按时到。这项制度执行了很多年,在李湛和老爹唐穆宗执政时期被一度破坏,结果造成大臣们不用上班也能白拿工资。李昂在当上皇帝之前就对此相当反感,如今成了皇帝,自然要大力整顿一番。他以身作则,每到单数日都会按时到岗,从太阳出山一直讨论到太阳落山。结果大臣们都饿得头晕目眩了,他还精神饱满地来一嗓子“我还有两句话要讲”。于是几年下来,大臣们纷纷得胃病了。然而,他们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头。李昂为了杜绝翘班、迟到的现象,后来又给所有大臣记考勤,每迟到一次,按照一定比率扣工资。几番整顿下来,大臣们都成了敬岗爱业的好干部,暗地里却抱怨老板的苛刻。李昂全当没听见,继续我行我素,用他的话说就是:“如果当皇帝的不能在一更天处理政事,二更天看书补充知识,那还怎么当好皇帝呢?”
  为了将哥哥的错误纠正到底,他还将李湛时期经常拿来享受的足球、摔跤、打猎、音乐会等等娱乐项目统统打进冷宫。像什么放鸭亭、望仙门看楼等等宫内的娱乐场所,一律永久关闭,连停业整顿的机会都不给。至于李湛留下来的上千名漂亮宫女,李昂表现得像一个十足的禁欲主义者。他命令还能嫁人的宫女要趁早找到婆家,不能嫁人的打发到庙里当尼姑,那些既不想嫁人也不想当尼姑的遣送回老家去,一次性打发掉宫中的三千多名宫女。处理完哥哥的宠女,李昂又着手处理宠物。李湛在世时搞了一个皇家动物园,里面养了一大堆的猫猫狗狗。李昂看着就来气,把它们统统放生了。为了保证别人也向自己学习,他还特地颁布了《禁弋猎敕》,禁止权贵们打猎扰民。到后来,李昂实在没的处理了,干脆把宫里原本正常的娱乐项目也全部予以废止。从此,偌大的皇宫里除了皇帝大人的翻书声和睡觉声,什么声都消失了,比寺庙还清静。
  此外,李昂还学着汉文帝的样子大搞勤俭节约。不过,汉文帝只是管住钱袋子尽量少花,他却是藏起钱袋子最好不花。就拿他的饮食来说,开始是少吃肉,后来干脆不吃肉,只吃标准的减肥餐——水果和蔬菜。即使如此,他还是觉得浪费。于是在饭菜质量降得实在不能再降之后,他又开始降低数量。每逢旱涝灾害的时候,他就天天节食,而且号召家人、大臣们一起节食,掀起全民减肥运动。不幸的是,他在位的十五年里,几乎年年都有天灾人祸,可怜的李昂同志也只好年年减、月月减,三十四岁不到就瘦死在了龙椅上。当然,他这么抠门儿也是很招人反感的,譬如女儿延安公主就非常的不买账。为此,他决定找一个模范带头人,给天下人做个好榜样。找来找去,他找到了姑奶奶汉阳公主。这个汉阳公主是出了名的抠门儿,家里连笔和账本都不买,记账的时候找根铁棍在墙上划一道就了事了。李昂在召见她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姑奶奶穿的衣服咋这么怪呢?仔细一看,还挺旧,多放两年都可以当古董卖了。一问才知道这位姑奶奶的衣服还是李昂的曾祖父发的,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老款了。李昂心里都感动坏了,马上把姑奶奶的先进事迹写成公告,向全国人民广泛宣传,在国内掀起一次轰轰烈烈的“新生活运动”。大至官员的住房,小至他们的衣服,全部明文规定要尽可能地节俭。就连太监们一手掌控的神策军,他也下令从服装面料和做工方面进行节约。总之一句话:省下的就是赚了的。 。。

和太监决战的唐朝皇帝(3)
以上几件事下来,那些希望李唐王朝重振雄风的忠臣们别提多高兴了。老宰相裴度曾老泪纵横地说:“太平可期了!太平可期了!”差点没当街放两挂鞭炮。可惜,李昂是个好人品的皇帝,却不是个好运气的皇帝。自打他坐上龙椅那天起,老天爷就在找他的麻烦。今年黄河发大水,明年北方闹蝗虫,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的时候,京城长安还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大概除了没有台风、赤潮,人类能碰到的自然灾害都被李昂遇上了。他不是哥哥那种没心没肺的人,看到老百姓遭罪,他比自己遭罪还难受。那时科技不发达,人工降雨、飞机撒药之类的防灾手段还是没影的事,可怜的李昂每次只能下罪己诏,向老天爷自我检讨。有次,李昂实在被旱灾折磨得不行了,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信誓旦旦地说:“如果三天之内还不下雨,我就主动下台!”大臣们于心不忍,纷纷跪倒外面求雨。老天爷这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心软,三天不到,就降了一场大雨,李昂才没有提前下台。除了天灾,更让李昂头疼的就是人祸——牛李党争。当时朝中大臣分裂为以李德裕和牛僧孺为首的两大派别,整天吵吵闹闹,互相倾轧。就拿李德裕本人来说,他先是从地方上的节度使做到了宰相,没过多久,又从宰相打回到节度使。上上下下,跟坐电梯没啥两样。李昂本人没有后来的唐武宗那么强势,对此只能无奈地空喊两声:“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李昂的不幸除了天时不好之外,他本人的优柔寡断和性格软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譬如宰相宋申锡是李昂的铁杆粉丝,一心想铲除宦官,帮助李昂实实在在地掌握朝廷大权。此事得到李昂的首肯,宋申锡就开始秘密筹划,但是计划不慎泄漏。宦官首领王守澄立即兴师问罪,要将参与此事的所有人全部处死。李昂关键时候做了缩头乌龟,忙着和宋申锡撇清关系,对王守澄的无理要求没有全部照办,但也只是打了九五折。这件事情后,王守澄的气焰更加嚣张了,大事小事都要插上一手,把李昂挤兑成了像一千多年后的光绪一样的傀儡。
  为了确保没有第二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