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节 榜样感召动力
第四节 褒奖激励动力
第五节 批评鞭策动力
第六节 体制机制动力
第十六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 勤奋刻苦努力学习
第二节 在实践中锻炼磨砺
第三节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第四节 到群众中充实提高
第五节 真诚对待批评监督
第六节 自觉严格遵纪守法
第七节 性格心理调控训练
第十七章 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
第一节 真理的力量是实现崇高理想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真理的力量离不开人格的力量
第三节 必须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
第十八章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与干部培训、选拔机制
第一节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缺位的客观因素
第二节 把人格魅力修养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
第二节 从干部选拔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注重人格修养
后记
第一章 人格魅力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章 人格魅力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人格与魅力的概念
要知道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原意为舞台上用的假面具;后转化演绎为更深广的文化概念。
在心理学上;人格指每个人特有的心理和生理性状的有机结合,用心理学家的话说,人格是指人的心理特征,是“健康的人”。在法律意义上;人格指作为享有法律地位的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在伦理意义上;人格指人的品格。伦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人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是“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就是做人的资格、做人的尊严和为人的品格之总和。在社会学意义上;人格指决定人在社会中角色和地位的一切特性之综合。社会学家说,人格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
在《汉语词典》中,“人格”有三个义项: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②个人的道德品质。③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总之,一般意义上的“人格”,表现为人的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统一体,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等各方面的特性。既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能够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广义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个体所具有的品质、特征和行为等个体差异的总和。它包括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智力、兴趣、气质、思维和情感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狭义的人格是指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情绪、气质、性格等内容。人格是一个人稳定恒久的整体心理与精神世界的综合反映,是先天的遗传特征与后天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的结果。
在古代,格的原始意义指方形的框子,引申意义为法式和标准。因而合乎做人的标准就称有人格,不合乎做人的标准就是无人格。合乎起码的格才是正常的人,合乎更高更严的格,便是好人、高人、伟人。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种社会产品,是经社会共教共育,磨砺冲刷,阴差阳错,锻打铸造而成的,如礁石在海边,被浪花咬凿,冲刷侵蚀,塑造成各类形状,也就有了不同的质、形、格。马克思指出:“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人格不是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以社会性为主的多种属性的综合表现。人格是在人生理和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交往而产生的。人格是一个人的志趣、能力、心理、气质的集中表现。
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一定的规矩做事,昂首阔步,按既定的方向走路。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对人格文化的探求。如孟子强调做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认为人格尊严是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超过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墨子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古代还有“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以及“富贵何足求,节操为可尚”等主张,常常把气节视为人格最重要的因素。“一股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都是对优秀人格的诠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为保持高尚的人格,决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他犹如南国的橘树“独立不迁”,又如清秀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为追求光明美好的政治理想,他愿上下求索,甚至不惜生命。古人还分别从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掌握智能、须有志向来定位人格概念,旨在教诲和诫勉人们懂得怎样做人,勿为“禽兽行”。完美的人格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和要求。追求完美人格的志士仁人,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寥若晨星。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志趣、心理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及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表现。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知识积累、智慧力量、道德修养和意志磨炼的结晶。完美高尚的人格是伟人、圣贤、英雄的特征,不健全的人格将导致个体走向失败甚至犯罪。
何谓魅力?望文生义,“魅”是由“鬼”和“未”两个部分组成。人们把死后的灵魂称为“鬼”。鬼是个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见过。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鬼总是和神联系在一起的。在无数有关鬼神的传说中,他们来去无踪,任何时候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可以做到肉身的人所做不到的任何事情。人如果遇见了鬼,就会不知不觉地跟它走,做出许多自己本不想做,或本不能做、做不到的事。后来人们把这种不知不觉去做了本没想做的事称为“鬼使神差”。由此可见,鬼神具有超人的力量,神奇的力量,特殊的力量,以至于人们把具有特殊才能的人也称为“鬼才”。“魅”也是传说中的鬼怪。因此,所谓魅力,是指思想感情方面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
按说文解字的套路看:“魅”字,从“鬼”,从“未”。从“鬼”,就是指领导者做到的那些不知来源于何处的东西;从“未”,就是指追随者相对领导者所做不到的东西,是一种“差”,即显魅者与观魅者之间的落差。观魅者越弱,显魅者越强,“鬼力”越大。反之,观魅者越强,显魅者要想有魅力,就越要提高。由此,“魅力”也可以认为是领导者和追随者在心理和能力上的一种落差,这种落差既包括领导者与追随者在心理上的差别,也包括能力上的差别。
第二节 人格魅力的内涵
人格魅力就是人格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人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素质、能力和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而产生的威望、信誉和力量。人格魅力是能够产生吸引力的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的有机融合,是能产生吸引力的内在素质及其外在表现。
个人品质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一个人在社会上被他人所喜爱,大体上来自于三个方面,或曰三种魅力:一是外貌,包括体格、姿色,这主要来源于先天。二是知识技能和思想,这要靠后天的修炼。三是人格,这完全是一种独立于“貌”和“能”之外思想和精神境界的修炼。貌不惊人,才不超群,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魅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
人格魅力不同于优雅的气质,也不同于沉鱼落雁的容貌,它是指一个人品质、作风、知识、才干、业绩以及行为榜样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力。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与合作。因此,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极力地表现出来。有的时候,有些人即使与我们偶尔相识,只有一面之交,也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使我们喜悦。这是什么道理呢?他(她)能打动我们,使我们善待他们,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种人格,或者是我们看见的他们的目光,或许是我们看见的他们的微笑,或许是我们看见和听到的他们的举止言谈。如果把这些“人格”集合在一起,我们便得到一个印象,一个结论,就是他们很得别人的喜欢,使别人对他们产生兴趣。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便和他们接近,成为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人格也得到了发展,而使我们相悦的他们也一样。
人格魅力与资历、权力、地位、金钱等有着本质区别。这些东西都不属于内在的东西,而人格魅力是内在的,是具有个性的。因此,可以这样说,这些令我们喜爱的人他们身上的“人格”特征,是他们身上放射的一种魅力。许多人,无论他们的相貌是否英俊,都具有这种人格的魅力,具有令人尊敬、爱戴的凝聚力。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人格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工作能力所达到的水准,同时又能够以感性的形式作用于外部世界,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愿落后的各个层次的人们,崇尚真理和科学,同样也敬重高尚的人格。从某种高尚的人格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品端、才高、识高等素质条件所显示的影响力,体验出无数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哲理,也能激发出潜藏于内心深层的真挚情感。人格主要不以其能力大小来衡量,不因其地位高低来判定,不因其贫富差异来评价。金钱是有吸引力的,但买不来人格;权力是令人羡慕的,但换不来人格。一个人具有人格魅力,就能增强其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人格魅力往往是小中见大,有时甚至细微得被忽视,但他对塑造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在大众中,缺少的不是有才华的人,而是极具魅力的人。人格魅力是一种精神力量,神秘的近乎神奇。取得成功往往不是有杰出的才能,而是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为人处事,处处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被吸引到你身边的人大多是被你的人格吸引,是与你人格相同,或是与你人格追求、人格信仰相同的人。魅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受到。
第三节 人格魅力的属性
人格魅力的人文属性。首先,人们对人格魅力的认知与追求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化的成果。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标志不仅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更在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智力发展。一般的形象思维是较高等级的动物也能具有的。而人类经过长期的发展进化,不仅具有更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