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安脸上马上绽出了笑容:“不用丞相,我早就带着呢。就在前面那几个兵士那里呢。”
孔明点点头:“哦那正好,你辛苦一下,把这个给车骑将军送去。他年纪大了,一定小心。不能出意外。”
子安的笑凝固在脸上。他嘟起嘴。孔明低声说:“快去,不得违命。”
子安不情愿地应了一声,叫过前面的亲兵,拿了滑竿向后队走去。走了几步又转回头对着孔明身边的军士说:“搀好了丞相,出了意外我扒了你们的皮。”
亲兵们笑了,“子安小哥放心吧。少时我们背着丞相。”
军伍中响起一阵开心的笑声。子安咬咬牙,快步去了。孔明望着他的背影,摇头苦笑着,身边的大个子一把架起孔明:“丞相,让小的背你走。”
孔明看着他:“多谢,阁下不怕,亮却怕呢。”说时又笑起来:“走吧。不要取笑了。”
数天的苦行,季汉的大军又一次驻扎在了祁山脚下。兵士们支起帐篷,系绳子,拙灶,寻柴,汲水,井然有序。将士们虽然疲惫却不是不乏生气。
孔明与几位将领站在一个小山坡上,手中展着地形图议论着什么。不一会儿,大家收好了图策纷纷往山下走来。
“丞相,走吧,中军大帐收拾利落了。”孔明点点头,回过身望向将领们,王平笑着拱手:“丞相放心吧,我们的大帐先丞相扎下了。”
不等孔明开口,子安上前冲着孔明一躬到地:“大丞相,军士们也都安置了,请丞相移步吧。”
大家笑起来。孔明用扇子对着子安的头轻拍了一下:“知道了。”又抬手叫住大家:“众位将军,今晚不要大意,命探马速向渭北哨探,看魏兵有何动静。”
“是。”众人齐齐地拱了拱手。
孔明又叫过杨仪:“杨长史,威硕将军的营帐还要你亲自料理一下。尽军中所有的,不要亏了他。”
“是,丞相。”杨仪施礼。
“丞相!我们此出祁山,杀场用命,为何非要带上这个……这位车骑将军!”魏延叉着腰,望着山脚下跳动着的篝火。
孔明笑笑,未置可否。
杨仪并未看魏延,只是仰着脸似笑非笑的说:“车骑将军早年追随先帝,也是屡有功劳的人。更是汉朝宗室,岂是……”
话未完,孔明严厉地看了他一眼:“威公!”
只两个字,杨仪便咽下了未完的话,冷冷的瞅了一眼立起双眉的魏延,快步走了。
孔明下了山,却是又到各大营看了一遍才回到自己的中军帐里。坐在子安铺好的军毯上,长长的吁了口气。子安端了热腾腾的洗脸水来。孔明长长地伸展了一下四肢,动手除了纶巾,宽了袍服。洗了脸,子安摆好了铜盆,轻轻抬起孔明的脚解了履。孔明弯下身:“好了,我自己来,你也快去洗洗。”
“先生,我来。”子安把着铜盆的边际。
“不用,快去。”孔明冲着外面努努嘴:“快去洗洗,一身的汗味。”说时故意摇了摇羽扇。子安不好意思的笑着立起了身。
他哗哗地洗着脸,脑子里却飞快地转着,先生今天足足走了三十多里呀……不行,说什么也要让他活活血。未到一盏茶的功夫,子安又返身回来。
“丞……”那个“相”字被生生卡在了咽喉里。
孔明歪在案前的扶手上,沉沉的睡着了。羽扇也滑落在手边。子安轻轻走过去,蹲下身,伸出手。可是手却停在那里僵住。先生觉是很轻的。如若这时为他洗脚,那他一定要醒过来,一醒过来,何时才能睡下,可就不得而知了。
子安踌躇着,又轻轻地缩回手。他盯着那双有些微肿的脚,可是如果不动,水若是凉了,岂不把先生冻醒么?
子安小心地将手伸到水里,水已经温了,他轻轻提起铜壶,细细地向铜盆里续着水。再伸手试试,这才满意地将壶放下。
他抬着头望着孔明,孔明已经起了轻微的鼾声,鼻息吹动着唇上的胡须,轻轻颤动。秀挺的剑眉仍然没有完全舒展开,子安轻叹了口气,他忽然记起,那是十几年前吧,先生也是这样,几天几夜没合眼,歪在案前就睡了,先帝的脚步腾腾地响起来,子安飞快地迎上去,急得展开两臂挡住刘备,瞪眼摇头地发狠。刘备看了他一会儿,似是明白了,低下身子在他耳边问:“孔明睡了么?”子安使劲地点着头。刘备直起身:“哦——好,我看看。”
子安又推:“主公,你一叫,先生又醒了,他都两天没合眼了。”刘备拍拍子安的肩,压低了声音:“放心。”
子安就这么看着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去,那姿态真有点可笑。片刻,刘备又轻轻出来了。子安紧张的问:“先生没醒吧?”
刘备摇摇头:“唉,这个操心受累的军师!连做梦都皱着眉头。”子安回身:“主公请回吧。我去给军师加件衣服。”
刘备一把拉住他:“哎——别,”子安诧异着:“不加不要冻坏了先生么?”
刘备摇摇手:“你一加,他就醒了。去,轻轻的,在帐子里多加几个铜炭炉。把帐帘合紧。”
“嗯!”子安高兴地点着头。刘备摸摸他的脑袋,返身走了。子安才要去,又见刘备点手叫他,他便又急跑过去,刘备又弯下身:“告诉守卫的兵士,今晚离军师帐子远些巡视,那个刀啊剑的,声响太大。”
……
水又凉了,子安复又提起壶,细细的热流穿过指缝,一直暧到心里。先帝真是个细心人呢。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了腾腾的脚步。错觉么?子安发愣了。待他弄清现实时,已经晚了。孔明头一沉,猛然惊醒。子安站起身,有些怨怒地盯着帐口。
“杨仪参见丞相。”
孔明忙着擦脚穿鞋,子安端起盆,走过杨仪身边:“洗个脚都不让踏实。”
杨仪抱歉地笑笑:“打扰丞相,死罪死罪。”
孔明披好衣服,点手让杨仪近前,问道:“怎么样,威硕将军那里,安排好了么?”
“回丞相,安排好了。”
孔明盯住杨仪:“他……还满意?”
杨仪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大有微词啊……”孔明执起扇,轻轻摇着,不再说话。
杨仪凑近来:“丞相,车骑将军素来欢喜排场,他可从来不能受半点季屈,在成都时,侍婢仆从就有几百人,他哪里受得了军营之苦,况且,他年事渐高,又不能出谋划策,丞相何必此番让他前来?”
孔明低头苦笑,用手轻轻拈着眉心:“唉,先帝辈的人物,就存下老先生一人了。我在成都也曾目睹他的骄奢之气,我季汉官员,皆尚节俭,唯有他,如此不堪,今上又立志俭行勤政,他在都城,必惹祸事,不如让他在军伍之中,过过苦日子,看看众将军的德行,我想,他应有所悟。”
杨仪点头:“丞相真是用心良苦哇……”
孔明并没有回应他的话,眼睛深深地望向了烛火,半晌,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哦,正方催运的粮草已经到了吧?”
杨仪看看孔明,犹豫着说:“丞相,仪不敢隐瞒,粮草至今……仍无消息。”
孔明看着他,眼睛里流露出深深的忧愁:“还没有到么……”他站起身:“大军随带着口粮,还可支付多少时日?”
杨仪掐着指算算:“唉,不足四天吧……”
说完这句话,他呆呆地望着丞相,孔明已踱到帐口,望着星空出神。嘴里嗫嚅着:“四天……”
杨仪真不知道。这个瘦弱的肩,倒底要撑起多重的份量。
正这时,只听外面一片吵闹,杨仪站起身来:“谁在那里?好大胆!”
少时,子安拖着一个军卒走了进来。他一见丞相,仿佛见了亲人一般,扑通一声跪下了:“丞相——”说着,咧开嘴哭起来。
孔明看看他,示意子安搀起他,子安揪他起来:“哭,哭什么哭,你不想让丞相清静吧?”
孔明仔细打量着那个兵士,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脸上明显的五道红印子。孔明走上前摸摸:“怎么了?这是怎么弄的?”
这小兵被丞相的摸更加的委屈了。越发哭泣着说不上话来。子安不耐烦地说:“丞相,这是车骑将军刘琰帐下的亲兵。刚才被车骑将军打了,这不,找先生您告状来了。”
孔明听了,走上前拍拍他的肩:“好了不哭,说说,怎么回事,不说我怎么给你做主呢?”
小兵仍是抽抽答答的:“刚才,我给转骑将军端了饭食,将军说,这是猪狗食无法下咽。让我去换。我说,连丞相都吃这个。他就骂我,还打了我一个耳光,还说,明日要把我活活打死呢。”
孔明直起身子。羽扇也忘了拂动,浑身微微颤抖着:“子安,披风。”他又回过身叫过杨仪:“长史和我一起去看看!”
孔明急急地走了。子安想叫住,张了张嘴,却没有喊出声。
也许,只有先帝,先帝能拦得住那片刻不停的脚步吧。先帝的方法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我让你看!”先帝这句话一说,案上的地形图就将粉身碎骨了。虽然可惜,可是,先生也只得苦笑着摊开两手。
“来人!把这个帐子给我围起来!把里面凡是带字儿的东西都给我拿走!”
想着刘备说这话时气极败坏的样子,子安走出帐,抬起头,注目着繁星闪烁的天宇,人都说,地上百姓,天上百星,子安辨认着,他不知道,先帝是哪一颗。
孔明带着杨仪与几名亲兵乘着便车向着刘琰的帐中来。
一路上,孔明不说话,杨仪几次扭过头想说点什么,可是望见丞相深深藏匿着恼怒与忧郁的眼睛,就再也张不开嘴了,只得在一旁低了头。
车停在帐口,帐外的守卫见了丞相,都如同见了救星相仿。跪倒施礼之后,来不及说话就向帐里走。孔明伸出羽扇叫住他:“不用通报了,亮自己进去看看。”
那守卫先是愣着,大睁着双眼望着丞相,继而又像是明白了什么,叉手施礼:“是!”之后转身守在帐口,目光炯炯地望向了帐里。
孔明放慢了脚步,因为他隐约听到里面有斥骂之声。
“告诉你们!!不管在哪儿,也得想办法给我弄去!”话说得有些气极,伴随着木碗在桌案上撞击的声音。
“禀将军,这军营之中,是不许饮酒的。”兵士为难至极的乞求。
“谁说的?混帐东西!当年的车骑将军张益德哪一天不在军帐之中痛饮?连先帝与丞相都不曾过问,今天你敢来教训我?”
“将军不信责罚小的便是,只是军令如山,不许饮酒。”
桌案被掀翻的声音响了起来,杯盘脆响着,间或着靴子踹在人身上的声响。
刘琰气极败坏地站着,指着身边的护卫:“你,去,用马鞭子教训教训他,这个目无尊长的东西!”
护卫迟疑着,看看刘琰又看看那个不幸的亲兵。
“快啊!!你也想违命?”刘琰眼睛瞪得老大。护卫伸手从帐壁上摘下了马鞭。跪在地上的亲兵低下头,闭起眼睛。
“是谁惹车骑将军生这么大的气?”随着这声问话,孔明闪进了帐中人的眼帘。
执鞭的小校长长松了口气,准备受责的不知为何,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