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 >

第16部分

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第16部分

小说: 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罡叩木辰纭S阕钪找氐浇锶ィ枰氖枪愦蟮乃颍牵换岣械剿拇嬖凇U馐且恢直А!

    孔明抬起眼睛,刘备注意到,那眼神正渐渐变回他所熟识的那个人。冷静、从容、睿智。

    刘备再一次展开笑颜。

    孔明向他伸出了手。

    刘备心领神会,从袖中取出了那枚丞相的印符,重重地放在孔明手里,同时,两只手紧紧攥在了一起。

    “来人。”孔明的语气恢复成平静、沉着的。刘备执着他的手,满意地绽着微笑,然而,四目相顾时,那充满智慧波光的眸子中,深深地藏起了一份再也抹不去的寂寞。

    “唉。”

    孔明感到,陛下原本冰凉无力的手忽地用力聚拢了来。仿佛要传递给他此生最后一缕默契。

    宦官轻轻地走了进来,躬下了身子。“丞相有何吩咐。”

    孔明向后甩了甩长发,轻轻放下刘备的手:“让御医扶侍陛下睡一会儿,少时醒了,要进一盏参汤。”

    “是。”宦官答应着。

    “孔明要做什么去?”刘备昏昏欲睡了,但还强自睁了眼睛问。

    孔明低俯下身,凝望着刘备:“去做丞相!”

    刘备扑哧一声笑了,显得有气无力。闭上眼,嘴里喃喃着:“去吧。白白耽误了七天,先去更更衣,你这样,会把他们吓坏了的。”

正文 第十章

    接下来的日子,孔明不再离开永安宫一步,他潜心看护着刘备,虽然他知道,距离永诀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刘备醒着时,他会陪着他说说国事,说说太子。

    刘备睡了时,他让人将公务拿来这里,就在刘备的榻前摆了条案,守着自己的君主,专心地计议着这个前途未卜的帝国的未来。

    刘备又一次从越来越长的昏迷中醒来,屋里静静的,烛光照在宽大的宫室里,显得十分冷清。他的目光习惯地投向榻前的书案。空空如也。

    “孔明……”他惊异地喊声,在孔明听来,就是一个行将就木之人的微弱。他急忙从窗前几步来在榻前。握住了刘备的手。

    刘备盯了他半晌,仔细辨认,才放心地平了口气。孔明坐在榻侧,从案上端过老山参汤。陛下能迁延至今,全都靠它了。

    刘备在孔明手中饮了几口,从眼神中看出,他不想再喝了。

    良久,虚弱的声音响了起来:

    “在想什么?”

    “想将来的事。”孔明拍着刘备的手。眼神中既有安慰,又藏着忧郁。

    “将来……”刘备重复着。

    “说说,丞相将来如何才能让季汉渡过难关?”不叫孔明而叫丞相,刘备的语气虽微弱,却又浸入了王者的威仪。

    孔明深深望着他,抿了抿嘴唇,面上浮起了一丝为难的表情。

    “丞相一定有了办法,但是,是怕我会不答应。”刘备笑着。

    孔明也笑了:“知我者,陛下也。”可是这句话一出口,一股莫明的痛楚与辛酸搅得他柔肠百转。

    刘备静静地望着他,他知道,孔明在为了那一句话而伤心。是呀,知卿者,我也。我去,则无人知卿。

    但是孔明马上回整了面容。

    “臣想,要遣使与吴修和。”

    刘备不说话,目光中闪过了光彩。“说下去。”

    “臣还要闭关息民。修士养农。”

    “好…”

    “然后臣,还要完成陛下的大志,臣,要北伐!”

    视线又撞击在一起,同时燃起了志士的雄心。但是很快,刘备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何苦呢?”他握住孔明的手。“我已经给你留下了一个不堪收拾的局面,你何苦?”他说不下去了。

    “可,这是必需的。不这样走下去,我们会输得更惨。一步一步地走了,也许会走出一条坦途。”孔明声音不大,然而说的坚决无比。

    刘备又陷入沉思。

    “唉,我真的想君臣携手,一起走出这条路。我陪着你走,可是,不行了,不行了。”刘备摇头苦笑。

    孔明摇头,一任眼泪无歇止地滑落。

    刘备叹了一声:“外患强敌,国力疲惫。这也罢了。只是,川中的宿老……一个个腹有鳞甲,阿斗又向无主见,我死了,也许他们会横出事端,我真的不放心啊。”

    “不会的。不会的。太子是智量宏大的人。”孔明泣着,安慰着刘备,也安慰着自己。

    刘备苦笑着,闭上了眼:智量宏大?唉。知子莫如父——”

    二人都不再说话,屋中一片静寂。

    忽然,刘备睁开了眼,眼睛亮得出奇。

    “孔明,你答应我一件事,一定要答应!”

    孔明点着头:“陛下说吧,什么事?”

    “孔明,我怕,我怕阿斗他,他不是帝王之器,会使季汉陷入破败之地,到那时,我们的心血……孔明,你答应我,如果阿斗……”

    刘备还没有说完,孔明早已惊得面色大变,跪伏在榻前。

    “陛下不要逼我,这件事,孔明誓死不从!”

    “孔明……”

    “不行!真的不行!”孔明从未如此动容过。以至于将头叩在光滑的地面上,发出让人心悸的怦怦声。

    “孔明,起来,快起来。”刘备使劲儿撑着身子,想伸手扯住他,但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却只是微微抬起了手。

    “快起来……”刘备的声音越来越弱,喘息的频律却越来越快。孔明用手抹了一把泪痕,跪行至榻前:“陛下!陛下!”他惊恐地摇着刘备的手。轻轻抹挲着刘备的胸口。四下张望着,想要叫进御医与内侍。语未出唇,刘备一边喘息一边死死拉住他,待长出了一口气,面色才缓和下来。

    他望着孔明,在心里叹了一声,半晌才轻轻说:

    “丞相,我真的该托负一下了,不然,来不及了。”

    孔明凄恻地望着他,沉默了良久,“是,臣明日,召此处二品以上官员来此议事。”

    只是两三天的时间,一策策的诏命频了下来。

    丞相诸葛亮总理军国。

    李严督江陵兵马,固守奉节,随时防范东吴入侵,同时,掌尚书令符印。

    给太子的遗诏拟好了,是孔明代笔,将刘备如何生病,如何不治,龙行后如何发丧都写得一清二楚。那文字平静得让人生寒。细细读来,又让人落泪。

    刘备看了一遍,叫过在一旁陪侍的李严:“正方,你再加一句。”

    李严执了笔,细听刘备的嘱咐。

    “加上。”刘备喘息着:太子待丞相,要事之如父!”

    李严没有一丝犹豫,笔走龙蛇,而心在悠悠下沉。

    刘备虚弱地,然而又是锐利地看着李严,口气却十分和善:

    “正方,川中多有才俊,而这几年凋敝无常,只有卿才大堪用。你一定要与丞相一心,保季汉昌隆。”

    李严跪在地上:“陛下放心,严肝脑涂地,不负陛下之嘱。”

    刘备闭上眼:“下去吧。”

    孔明示意众人退下,他也悄悄转过身,轻轻向门外走。

    “丞相回来。”刘备的语气里有一丝喜悦。孔明忙又回到榻前。

    “婉云,你又见吗?”没想到刘备会这么问。孔明倒是脸一红:“陛下,这几日,没有功夫。”

    刘备笑了笑:“也是。让她来,我想见见她。”

    婉云来了,见了孔明仍深深万福行礼,只是越发不敢抬眼睛看一看自己心仪的男人。孔明只是笑了笑,“婉云,陛下想问问王子的事。”

    婉云点点头,走近玄德的榻前。跪倒施礼。

    “丞相,你去找子龙来。”孔明答应了一声,走出了屋子。

    刘备笑望着婉云:“朕给你做的媒,你还满意吗?”

    婉云满面霞生,低头不语。

    刘备笑叹着:“傻丫头,你有福气。”

    婉云低低地说:“是陛下成全。”

    刘备严肃了下来:“婉云,你要知道,你嫁的,是一国之相,日理万机,你一定要多体贴他,关怀他。”

    婉云轻轻点头:“陛下,我会的。”

    刘备点着头,颤颤地从枕下摸出一个锦匣,送到婉云面前,“拿着。”婉云接到手里,一双秀目不解地望着刘备。

    “这是一份诏书!”刘备说得果断。婉云听得一震。

    “你是个温厚知礼的女子,拿着这份诏书,日后,孔明遇到难处,打开它,这个会让它度过难关!”

    “可是陛下,婉云是一个弱女子。这诏书还是直接给丞相为好。”婉云惊慌失措。

    “拿着。只有你拿着,我最放心。记住,不到危急时分,不要打开。”

    孔明进来了,婉云将诏书笼在袖中,心里通通乱跳,她实在想不出,陛下想要做什么。

    趁刘备与赵云说话的当口,她退了下去。一阵风吹起她的衣袖,她忙将那份诏书往里塞了塞。

    刘备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即使睁开眼,也是无神地望着殿角的某一处,从那脱了形的身体上,再也找不出一点当年的痕迹。语言早是说不出口了,只有用眼神才能让人猜测出他在想的事情。

    而他一睁开眼,第一个跳入眼帘的,一定是坐在榻旁的孔明,眼神相对,无语送斜阳。目光交错,仿佛想把对方深深印在眼底。

    四月二十四,刘备突然精神大好了,醒来后,大有要汤要水之意,孔明吩咐内侍进参汤,刘备竟不耐烦地摇着头。孔明趴在他耳边:“陛下,喝一口粥好不好?”刘备使劲点头,好像是饿极了。

    粳米八宝粥端来,刘备竟很香甜地喝了大半碗。

    屋里的人都面带喜色地望着他,只有御医,紧张地侍立一旁,他们知道,陛下要走到尽头了。

    孔明看着刘备,刘备眼睛亮得出奇,深藏着欣喜。

    他用眼睛示意,孔明又俯下身,把耳朵贴在他的嘴边。

    “孔明,让他们下去……”

    孔明挥了挥手,内侍们倒退着走了,太医令走到孔明跟前:“丞相,我看还是把我等留下,陛下不好了……”

    孔明的眼睛一下子涌上了泪波,只是紧抿着唇闭了下眼睛,他在告诉太医令:下去吧。我知道。

    屋里又变得空荡荡的。刘备的嘴唇开阖着。孔明又凑上去。

    “孔明,为我……抚个曲子,……送我上路吧……”

    泪直落在刘备苍老失血的面上,孔明忙用手拂去,笑着冲他点点头。回身从案上取过了七弦琴。他盘膝坐在刘备的榻上,将琴架在腿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抹过闪着温润光泽的徽。

    清泠的琴声响起来,好像仲春的风,平实,坦然,温暖而又落寞。

    刘备笑着,又像是要说什么,孔明探过身子。

    “孔明唱一个……唱一个,均在隆中唱的那个……”

    孔明直起身子,重又调了弦。手指在弦上抹挑,眼睛望着刘备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逢明主于一朝兮,更有何迟?

    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滋基。

    救生命于涂炭兮,到处平夷

    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

    ………

    刘备眯着眼,沉醉在美好的歌声中。七弦上孔明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