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一个美国人的少林之道 >

第9部分

一个美国人的少林之道-第9部分

小说: 一个美国人的少林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与他紧紧相连,就像我们自己的四肢一样,要是我们断胳膊断腿我们肯定会痛苦难耐的!
  但是佛教徒有这样一个观点……
  如果我们不将种种不祥的含义强加在死亡上,我们可以把死亡看成一种自然规律。孩子们的故事书中写满了关于小宝宝和小动物的生命和出生的故事,但很少有关于死亡的书。死亡与出生都是生命之必然。我们悲伤痛苦不仅是因为我们与逝去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因为他们在我们生命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当一位亲人去世时,周围的一切都变了,你需要试着寻找其意义所在。我们假装认为死亡并没有什么意义可言,我们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们所有人终有一天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是肯定会有的,但我们会记住生命仍在继续轮回,我们最终都可以摆脱痛苦。
  当深爱的人死去,其亲人们也痛苦得像要死去一样,他们会痛哭流涕、摔家具、不再照顾孩子、情绪低落地走来走去等等。但这有什么用呢,死去的亲人并不需要你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他,来告诉他你爱他。事实上,如果他看到你这么糟蹋自己,他可能会气得冲你脑袋打一拳。我们不要总想着自己——总想着失去亲人我们会怎样难过,应当想想如果我们过度悲伤,我们深爱的人会怎样想,我们应当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我在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前没有想这么多。葬礼上有很多人,大约有300辆车停在墓地周围。我记得自己坐在一把小铁椅子上,两眼茫然,我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谁。
  事实上母亲曾经帮助过许多人,他们都来参加葬礼了。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母亲做了那么多的善事,人们对她一直心存感激,这使我更加伤心了。母亲为残疾人、穷人做了很多事,也荣获了许多州里和参议院的奖章。葬礼上我只是坐在那里,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来哀悼我们深爱的人。
  母亲去世后尽管我非常伤心难过,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我的武馆,两天以后我就开始正常教课了。没人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问我,难道你不伤心吗?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离开了我,难道我真的愿意在这种时候看孩子们踢腿挥拳吗?不是的,我也想坐下来哭泣,但我明白死亡可能会把我击倒,会毁了我这么多年来一手建立的一切——我的家庭、事业,还有朋友。
  然而,我明白无论我做什么都不能改变母亲已经离开的事实。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悲伤,因为她一定希望我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通常很多行为学家会把我这种葬礼后直接回去工作的行为称为一种“否定”行为,但实际上这是使我减轻痛苦的最有效方式。人们说每当你去墓地,站在那些棺木前,你就似乎是在和死亡做“交易”,可我觉得这是使你在悲伤中坚定信念、打开心灵枷锁的好时候。
  死亡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如果我们在心爱的人死后不注意自我调节,它那无形的魔爪就会伸向我们。有很多次我看到那些年迈的夫妇,其中一个先去世,另外一个不久后也会随之而去。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被亲朋好友的过世,或者像失业这样的小事困扰,你就会忽略你所拥有的其他东西,比如你的孩子、工作伙伴,或者是你的爱犬。如果我们只抓住过去不放,我们可能会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把自己置于地狱里,我们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我们已经死去了一样。
  

第八章:若不放弃,就无法前行(5)
  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
  当一个人决定到少林修行后,他就等于放下了过去而重新开始生活。他学习修养身心以普度众生。这就需要心无杂念一心修行,只要如此,无论结果如何终会心有所尝。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少林寺的和尚不像我们那样有那么多的困扰。他们没有日复一日的无聊工作,晚点回家而忘记打电话也没有人冲他们大喊大叫,也没有那么多世事的纷扰。无论你身处小村庄还是繁华都市,修身养性重建自我的过程都是相同的。我们需要磨炼意志,集中精力才能了解自我,了解这个世界。
  相信自己意味着你明确知道自己是谁,懂得你自己需要什么,一步步走到你的目的地。很多事情都能使你知道自己是谁,比如说假如你和善聪敏、假如你台球打得很好、假如你愿意倾听,或者是过去曾战胜过困难等等。一旦你发现了自我,你就有了重建自我的基础。像少林和尚一样第一次披上袈裟开始修行,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就能知道心中所想、愿望所达,以及生命的真谛。在生命的旅途中,就像我多年做的一样,你一直都在爬山。可能你会自我贬低,如父母不在身边、有悲剧发生,或者生活漫无目的、你不了解生命的意义等。然而,我希望当你回过头来看以前走过的路,你会发现你一直都有力量掌控自己的生活。你不能决定父母是谁、出生在哪里、怎样长大,但这难道就意味着你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吗?
  你所能控制的就是从现在起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可以接受自己不幸的过去,由此而改变。事实上,我们要爬的真正的高山是我们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我们因为不能掌控的事件而愤怒不已;因为恐惧没有得到应得的帮助,而觉得这个世界对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总是有所亏欠等等。那些都是借口。你不是一个受害者。没有人是受害者。你是一个斗士,从来都是,因为你一直都在那里坚持,也是因为如此你才会读这本书。
  马克·吐温(Mark Twain)曾经说过:“每天都有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谁,所以我们必须尽力照顾好每一个孩子。”最后我要说,如果我们不能自助,那么何以助人?
  我们都是一样的,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确实,在生命之初,似乎一些人可能会更美丽富有、更自信优秀,比我们更自在一些。但现实生活里,这却不是真相。别人可能更有钱、更自信,但我们都会经历同样的事情。我们都会愤怒、失落、后悔、无助,在这个世界上不断挣扎。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手里拿的是不同的牌而已。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我们都能感受到心中那份孤单寂寞,所以我们努力用各种东西,不管是食品还是烟酒、工作来填补我们的心灵。只有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孤单的时候,我们才能填补心里的那片空虚。当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就会记起这一点,当我们帮助自己时我们则会变得更加坚强。
  我非常喜欢本章开始时用的引语,经常把它当做演讲的结束语,因为它指出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和我们应该在的位置。不论你是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或者你活得多么声名狼藉,你都是这个社会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你一定可以做些改变。
  如果必要,做你自己的国王、女王,做你自己的英雄。仰视伟人的雕像,你也可以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善良、自信、充实、成功的人。但当你向上、向前,或者向后看时,你注视的那些真人或者雕像是用来表示荣誉和昭示生命的某种可能性,但是要记得照照镜子。你在镜子里看到了谁?它代表了什么?当你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找到自己的路时,记住只要我们紧紧相连,你就离一个少林武僧没有多远了……你就是一个少林武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译后记
本书作者以细腻、感人的话语,通过富有哲理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阐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阅读该书之后,你的灵魂会得到一次净化。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对人生的启迪极其深刻,发人深省。
  作者史蒂夫·德玛斯科在美国创办了“自卫联合武馆”并招收少林功夫的学员,亲自任教。他的个人经历相当坎坷,从一个遭受父亲虐待的贫民区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委托参加“全美返校运动”项目,到全美各地巡回演讲的成功人士,后来又应邀参观中国的少林寺,并成为首位非亚裔的少林功夫大师。在这本书中,他以简明易懂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他对少林精神的独特见解,以一名西方人的视角给我们这些东方人以启迪。他对少林精神的领悟,甚至远在我们大多数的国人之上。在当今的世界中,人们过于关注金钱、权力等身外之物,而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经营爱情,耕耘友情,收获健康、快乐和内心的平和。对于读者,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这是本催人奋进的励志书。
  书中还记录了嵩山少林寺1500年间流传下来的智慧,对于在现代社会中为物质生活而奔波劳累的人来说,这种智慧重新让人回到生命的本源,审视自己生活中的烦恼,从而逐渐把它消除。作者善于从他过去的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借助大量的实例将他这30年来师从少林的感悟娓娓道来。一个个生动事例的剖析,让读者自然而然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仿佛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各种各样的心结。作者是一个精通少林精神中所蕴含的佛教文化的人,他对人生、苦难和不幸的理解,超越了一般人的层次,让人动容与信服。
  用古老的东方智慧来治疗各种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疾患,的确是一个新颖的角度,更妙的是效果显著。作者以他自己学习少林功夫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少林哲学的精髓是修身养性、正视生活中的愤怒等负面情感,以保持身心的健康。把愤怒视为软弱的表现,这正是少林哲学的独到之处。诸如此类有创意的洞见还有:受害者并非生来如此,而是培养所致;经历错误才能到达正确;做一分钟和尚等。
  对于那些有着迷惘的自我价值观的人,尤其是经历青春迷惘期的青少年,本书是一本比少林武功更可贵的宝典,可以作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明灯。尤其是那些经历了不幸的童年或少年的人,他们受过创伤,但仍然渴望幸福的生活,本书提供的经验和方法无异于雪中送炭,能有效地治愈他们的心理创伤。
  本书对于普通的读者理解自己的人生也极有裨益,因为本书能够消除人们对于生活的各种偏见,让人生活得更加宁静与幸福。只要潜心体会书中的少林哲学,你的生活定能发生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少林之路。
  因此,不管是对于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本书都会如一眼甘泉沁入读者的心田,正如释永信方丈在前言里说的那样:“此书会净化人们的心灵。”
  古老精深的东方智慧,神秘的少林古寺,这一切居然彻底改变了大洋彼岸的一个现代美国人的生活,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对此书产生好奇。当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的生活日益复杂,烦恼也日渐增多的时候,静心体味书中所讲的一个个哲理故事,你会发现,这将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处温馨恬静、开启心智的港湾。
  本书的翻译,还得到了王俭波、高丽群和赵晓月的大力协助。她们帮忙翻译和查找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在此深表感谢。
  胡江波 郭建
  2006年秋于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