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 >

第26部分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第26部分

小说: 遥想沙场--话说二十二军(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山野八师就开始向郯城方向运动,大战即将开始。

  陈毅要在沐阳方向下手,不仅是战略上的考虑,也是战术上考虑。这一路有蒋军两个整编师,6个半旅,从兵力上不能说最少,如果从质量上看,还有整编十一师。我有一点不明,国民党号称有五大主力,但不知五大主力缘何而得名的。不过,对整编十一师的来路还是清楚的。这个师整编前的番号为第十八军,号称“土木系”,是陈诚赖以起家的资本。国民党五大主力中,不仅其资历堪称第一,而且在抗战中战绩也相当突出。尽管是有这么一个强硬对手在,陈毅还是把战场定在这个方向。整编十一师初来乍到,人地两疏,我有可乘之机。而整编六十九师下辖3个半旅,其中两个旅是临时配置,国民党军队派系重,指挥协同必有漏洞。还有一个原因,表面看来像是对手的优势,其实未必。师长戴之奇是蒋经国心腹,政治上坚定,“业务”上却不敢恭维。戴之奇特务出身,行伍是“半路出家”,远不如胡琏“老道”。政治上越效忠*,越是想抢头功,越可能露出破绽。

  这是1946年11月的最后一天。万村八师演兵场生龙活虎,所属三个团的一营,加上特务营,共4个营参加演练,这实际上就是八师全部精华所在,练兵场热气腾腾,这一天,八师客人不少,一纵的弟兄也请来观摩。但有一位“大驾”不请自来,那就是主帅陈毅。

  陈毅下午到八师,顾不得休息,就要各团首长汇报战备情况。第二天,八师召开排以上干部大会,“陈毅军长做了很详细的报告。他号召我们学习朱总司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学习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学习他的宽阔度量和军事指挥艺术。”这是陈毅为朱德总司令祝寿的发言。既然是祝寿,有没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亦或来一碗长寿面,这在魏学诚日记中没有记述。但看得出,陈毅的确对八师非常关心,寄以厚望。接下来这一仗,对他来说也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苏北平原进入了隆冬。12月15日拂晓,严霜满地,风疾草衰。八师和一纵3万雄兵两天两夜马不停蹄,从郯城飞兵而至;而二纵与七师3万键儿也从沐阳聚兵于此。我山野加上华中九纵共计24个团,8万大军布下天罗地网,在宿迁以北将整编六十九师合围。

  骆马湖畔,横刀立马,峰山山麓,旷野虎啸。三军只等一声令下,戴子奇插翅难逃。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一剑封喉(一)
1946年月12月14日,苏北平原,斜阳西坠,北风凛冽。新安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新沂,新沂正南有个村庄叫唐店子,山野司令部就临时设在这里。

  傍晚时分,还是不断有人拍马而至。

  “怎么样,打个大歼灭战吧。”山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笑着对何以祥和丁秋生说道,两人亦答:“好啊,我们早就盼着打个大仗了!”这两句话我摘着何以祥的回忆文章。

  陈士榘在一一五师任过参谋长,新四军北上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这次又接替宋时轮任山野参谋长,差不多可以说,以后华野参谋长的位置这个时候也就定了。八师师长何以祥是从山东军区司令部下来的,陈参谋长也是他的老首长,从这以后两人又能常在一起,何有时开玩笑称陈为“参座”,陈士榘乃学四川话“回敬”道:“龟儿子……”这是一个版本里提到插曲。

  陈参谋长还捎来陈毅司令员的话,要八师拿出津浦路的状态来。大战在即,陈毅不忘对八师打气,无非鼓励加勉励。而是时华野参谋处主任王德在*中是这样说的:“山东野战军主力跨陇海路来回机动,忽南忽北,一部则长期滞留在涟水,沐阳前线。”这应该是两淮保卫战后山野的状态。不用说,这“忽南忽北”指得就是八师。但八师一直不见发威,八师要像津浦路战役风卷残云,这正是陈毅特别所指望的。

  主力就是主力,主攻还是主攻。都说八师是陈毅袖筒里的一只虎,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要你八师吃掉预三旅,吃不了,也得吃!是时,山野24个团包围整编六十九师3个半旅,换算一下也就是7个团。也就是说,八师三个团要吃两个团。当初八师打七军两个团,被咬一口;接着打西北军两个团,也有难处。今天要吃预三旅,难道是吃豆腐不成?

  预三旅,全称是预备第三旅,前面说了,以“单位”而论,应是属于整编五十七师建制,宿北战役时受戴子奇指挥,只是一次“借调”。很可能战役结束,又归建五十七师。在现代的武装力量体制中,预备役部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预三旅中“预备”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清楚,这个预备不会和今天的预备役是一个概念吧。据许多史料表明,预三旅是整编六十九师的主力,或者说主力之一,所以放在一个关键的“岗位”上,所以预三旅还是个强敌。其实,要八师包打预三旅,师长何以祥也盘算过,当时八师兵力不足万人,何以祥觉得只是稍占优而已。但任何时候,都是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什么叫排兵布阵,八师要吃预三旅,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拿下一个制高点,不仅是预三旅小命不保,就是整编六十九师也将是大祸临头。

  制高点,这个词汇在当今社会很是流行。但我觉得词义的本源应来自军事术语。战争中,兵家对于制高点的青睐,是为众人所熟知的,为夺取制高点而大动干戈不胜枚举,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之战堪称经典之一。第三野战军战史对峰山之战是这样评价的:“第八师进攻峰山,彻夜激战,三次冲击失利,在天将拂晓之际的关键时刻,第二十三团突击队发起第四次冲击,终于和第二十四团一个连同时攻占峰山顶峰,控制了全战场制高点,使国民党军阵脚大乱。”

  峰山的攻占,是宿北战役胜利的基础,这是毫无疑问的。陈士榘在*中也这样说道:“第一纵队、第八师,为西路进攻部队……主力部队由西向东打,首先抢占峰山,居高临下向东发展,消灭六十旅。”

第八章 一剑封喉(二)
峰山,又是峰来又是山,但只要你对中国地理稍有常识,用不着对峰山的险峻又过多想象。江苏省是中国平均海拔最低的省份。峰山坐落苏北平原的骆马湖畔,据记载,峰山标高88.3米,相对高度充其量不过六七十米。1977年,时任六十军军长的张明重返战地,这时的峰山让他感觉实在就像是一个小丘,是当年血战之地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是雅士说的。但对兵家来说,山不在高,设关则险。其实,军事意义上制高点,不见到要多么高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然是天造神设。但有时在旷野上一座城池,也能是雄关壁垒,万里长城的嘉裕关就是如此。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到处修炮楼,其实也是制高点。

  虽然峰山还说不上险峻,但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也是突兀而起,宿北战役的几个战场尽收眼底。特别是峰山南北是嶂山镇和晓店镇,分别驻扎是预三旅的两个团,失去峰山,预三旅就被腰斩了。预三旅一玩完,六十九师与整编十一师纽带就被断开,胡链鞭长莫及,戴子奇就彻底的落入了陈毅的口袋之中。 

  峰山是戴子奇的命门,对命门怎敢掉以轻心。担任峰山守备的是预三旅七团的一个加强营,团长亲自带队。这个团长还不是一般的团长,同时又兼着预三旅的副旅长,连“降”三级来蹲山头,可见峰山在战场上的地位。为了加强火力,敌人又在山头配置了两门山炮,据记载总共有大小火炮十几门。预三旅很老道,短短两天,小小山头翻了个底朝天。战后,记者刘亮上了阵地,他说道:“我不能不承认敌军土工作业的高速度,尽管预三旅占据此山不到48小时,但已经完成了复杂而严密的防御体系。其工程之浩大,的确令人惊叹!”可见这个对手的确也是训练有素的。

  八师的作战分工不是秘密了,二十二团攻城,二十三团攻山,这是根据这两个团的特长而定的。当然,随着战争发展,战斗经验也不断提高,一成不变的事是没有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当时的二十四团出道不久,阻击任务多一些,主攻突击任务还没有担当过,这次打峰山,担任助攻。攻打峰山是两个“一营”,二十四团一营这次任务完成的不错,以后也越来成熟,也是八师的一把好刀。

  战前,张明到二连检查工作。只见战士都在做战斗准备。二连指导员杨万章问张明:“今晚营里首长谁带我们突击。”张明当即回答:“我”。这是一营在战前已定下了。二连指导员杨万章在这一仗中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峰山之战是在晚上9点打响的,战斗刚刚开打,副营长张兴常就被抬了下去。和攻城一样,攻山也是要先扫清主峰下的火力点,然后步步向核心推进。张兴常带着一连向峰山南麓的一座院落突击,战斗非常激烈,张兴常负伤后,连长刘文会指挥全连继续猛攻。据张明回忆:“此刻,战斗已在深夜中整整进行了4个小时,我们夺取了敌人据守的山麓各院落和炮兵阵地,打垮了敌人四次反扑,予敌以大量杀伤,并俘虏了100余名,外围南山麓的守敌基本上被肃清了。”但我据这一段话的分析,战斗打得并不顺利,突击峰顶的战斗还没开始,离天亮只剩3个多小时了。

  接下来就要看张明怎么突击峰山了。果然战斗更为艰难,按张明的话说:“却遇到了更为严重的困难”。原来峰山是一座土山,山坡上没有可以隐蔽之处,而山顶上十几挺轻重机枪子弹向瓢泼般地射过来,可以想像有多少人倒在了枪林弹雨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一剑封喉(三)
前面说了,预三旅在工事上是下了功夫的,其中给攻击者一个很大障碍是挖了一条又深又陡的壕沟。突击队冲上去之后,在壕沟里无法向上攀爬,等梯子送上来,山上的敌人早就作好调整,就等着你上来,张明带突击队连冲三次,都被压了下来。

  战斗进行到了难熬地胶着阶段,张明把部队撤到一个隐蔽处暂作休整,一看时间已是5点20分了,还要突击,但弹药不多了。张明匆匆回到营指挥所,准备向团里要补充。心中焦急的政委王六生也恰好赶到营里,张明是如下回忆的:

  “张明同志,打得怎么样了?”

  “山坡已大部占领,只有高点还未攻下来。”

  “你们还有没有信心打下来?”

  “有!现在就是需要人和弹药。”

  回答很令这个年轻的副教导员失望。政委回答说:要人没有,因二营正在打敌人的增援,三营也在打仇庄。弹药有,但时间来不及了。这确实是二十三团的当时具体实情。团里急,其实八师首长也是非常着急。据何以祥的回忆,接到王六生的电话后,一度也想动用特务营了。八师特务营,不比我当兵那年头团部的特务连,团里特务连还是很有“专业”的,工兵、侦察、警卫一应俱全。八师特务营,其实就是八师的“战略预备队”,是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候。何以祥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相信二十三团还有得一拼,他觉得峰山之敌,也该差不多了吧,压趴只欠最后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