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北宋石头文集 >

第5部分

北宋石头文集-第5部分

小说: 北宋石头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

二胡畅想曲
看到有人拿了二胡在拉,如痴如醉地独自在欣赏,完全想不到还有别的观众。演奏者完全沉醉于其中,与乐曲同喜同悲,自己的身子也止不住随乐曲来回摇晃,左手忽上忽下地按了音符,右手左进右出地来回将那把弓穿梭于两根细弦之间,二胡低沉极具民族特色的音质就由弓的来回穿梭带出来传入我的耳中。这场景真让我羡慕得不得了。我也要有把二胡的,我也要学,也要拉,感觉一定很好。

  随着在各种场合拉二胡的场景的出现,大街小巷放出有关二胡的声音,我只知道二胡有两根弦,一张弓拉了它就会响。如果有了乐谱,照乐谱拉出的一定是美妙的声音。我越发对二胡感到神秘,怀疑它怎么只有两根弦,如此少的两根弦的二胡怎么会拉出那么美妙的声音?

  我决心要买把二胡的,我要拉出二胡美妙的声音。

  对于音乐我只是欣赏,我不懂音符,对于各种乐器,我只是略知一二地看了大概影象,至于其中发音原理,具体演奏方法,更是不甚明了。这可怎么办?

  我下决心去找会拉二胡的人,我留意了大街小巷,终于找到一位师傅,这位师傅姓王,是在文艺宣传队工作过的。对二胡他是会拉的,他有一把旧二胡,他拉给我听,低沉委婉,甚是悦耳。我说我们这就去买把二胡来。

  王师傅说:“大商场有卖二胡的,我们到那里去买。”于是,我和王师傅到县城的商场。各大商场转个遍,只有一个卖乐器的商场。在四楼,终于在一个商场的四楼发现了乐器的专柜,可是西洋乐器占满了柜台,只有一把断了弦的二胡寂寞地躺在偏僻的柜台角落,上面的灰尘诉说了它在里面已经躺了很久,我们不言不语辞别了那个商场,重新开始我的寻找二胡之旅。

  经人介绍,在一个临近河滩的小镇上,一条笔直的大街的中央,“乐器”二字醒目地映入眼帘。我和王师傅走进门去,满屋的墙上挂满了民族乐器:二胡,板胡,京胡,笛子,箫。偶尔会发现有几把吉他,几个年轻人弹拨了在选购,各种音乐教材在一格书柜里放的整整齐齐,老板很热情地接待我们。

  王师傅用心去挑,两位行家在一起,话自然多起来,我竟成了旁观者。老板拿起王师傅挑好的那把二胡,顺手拉出《二泉映月》的曲子,和我们在各种碟子上听到的一模一样,我们三人相视一笑,就是这把了。拿了二胡,选了教材,盛了盒子,付了款,我就是这把二胡的主人了。

  王师傅告诉我,只要照着教材从基础开始,勤学勤练,终不放弃,是一定能学会的。我想我一定会拉出好的乐曲的。

  自己静下心来,对照了教材,了解了二胡的构造,发音原理,基本演奏手法,我开始认真学习。几个月下来,我只会拉了基本音符,指法不甚明了,一首乐曲的音符更是无从下手。我想我是失败了,我是学不成二胡的,我的专业不是,生活的琐事更让我静不下心来,也没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于是二胡成了闲物,我只能痴痴地望了它,想象了各种二胡名曲从它的两根弦里流出来。

  虽然不再学习,但并未忘了它的存在。有时拿出来,抚摸细细的弦,一个念头闪现于脑海,这两根弦多象是两个人啊!

  二胡的琴杆是这两个人的赖与生存的基本条件,指法是各种生活方式的规则,那么弓呢?则是连接二人的某种感情,音箱则是两人的关系的结果,我不禁要对我的这种想法感到惊叹了。

  那么,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呢?是父子?母子?兄弟姐妹?还是知音亦或是朋友?好象都不太恰当,对了,是夫妻!也许夫妻关系正如这两根弦一般。是的,没有比夫妻的比喻更恰当了。

  二胡的骨架只要存在,夫妻生活的物质条件就有了保证,两根弦是两个人不必说。指法呢?指法拉出的音符呢?是各种日常生活的各司其职。弓呢?最重要是弓,弓是维系两人之间的重要感情。如果上述各种条件都具备,音箱传出的必是美妙的乐曲。

  其中最重要的是指法和弓,我们可以拉出《二泉映月》的低沉委婉平静如水的生活,也可以拉出《良宵》一般对美好生活不断渴望而心存的那份努力,也可以拉出《赛马》般热情奔放的快乐的生活,当然也可能会拉出《江河水》那样凄凉悲楚的痛苦生活。乐曲如何拉出,全靠指法与那把弓,夫妻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二人相敬如宾,自然可以奏出欢快悦耳的乐曲,如果二人生活平淡无奇,乐曲也会是宁静而不惊,如果二人互不关心体贴,乐曲也是会凄凉而令人心寒的。原来这一切都需要指法和弓的配合,指法和弓由心控制和指挥,如此说来,一切皆由心来,境由心生的。

  原来生活中的两人关系也可以如此简单,却也能那样复杂,一切全靠心里怎么想。忽然想起“续弦”这个词,我们印象中这个词是男子再娶,却不知此词的来历却由二胡得到印证,想想也是如此,如果二胡的一根弦断掉,二胡还怎么拉出乐曲?单弦的二胡能拉出美妙的乐曲么?夫妻间失去一半的生活会幸福么?所以拉二胡时要用了心的,指法和弓要很好的配合,弦亦不必太紧,也不亦太松,太紧易折,太松则无声,一切要小心行事,各种配合的得当,方能和弦于耳,否则弦断一根,拉出的则不是完整的乐曲,这样的乐曲是没人听的,也是拉不出的。

  我将这把二胡放于盒中,我决定不再学习。偶尔我也会拿起了拉,也会看了乐谱,但我相信,手中拉出的乐曲有痕,只会陶醉了一时,心中所生的乐曲才能奏鸣于心而相伴终生。

  想起王师傅拉了多年的二胡,王师傅拉二胡取悦了自己的耳朵,他是幸福快乐的;我拉二胡拉不出声音,却能用心想出乐曲来,我想我也应该也是幸福快乐的吧,途径不一,结果却是相似。如此说来,“境由心生”这句话是不假的,照这么说,“言由心生”也是可行的。

  望着静躺于盒中的二胡,还有二胡的那把弓和弦,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大音稀声”。(完)。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两颗纽扣
我们穿衣服,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纽扣。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黑的白的,不同形状不同图样的花纹展示了纽扣的千姿百态。我们穿衣*时方能感觉到纽扣的存在,除此之外,纽扣同其它我们衣服的饰品一样,点缀了我们美丽的衣物的外观,同我们衣服上其它的饰品一样鲜亮。

  衣服上的纽扣很重要,它让我们能穿上衣服。生活中我们也有纽扣的存在,那是两颗纽扣:一个是我们的孩子,童年的孩子,没有长大,不懂事的孩子,也是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孩子;一个是我们的父母,他是父亲,她是母亲,是退了休年纪大了的父母,是需要照顾的老人,是盼望儿孙归来,盼望儿孙满堂的那张慈祥的脸庞。

  人是需要两颗纽扣的,一个是孩子,一个是老人,这样穿起人生这件衣服才能感到温暖,才能躲避各种风雨,从而从容地生活。

  人结了婚有了孩子,也许幸福的婚姻生活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失去其鲜亮,这时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局面。两人以前的生活也许变得平淡无奇,现在有了孩子,就像一件衣服的两襟又多了一颗纽扣,孩子变得重要起来,孩子让两边即将腿去的衣物重新有了向中心聚拢的目标和依靠,好象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两人又拾起以前的幸福生活,可是这样的幸福生活不是两情相悦,并不是自愿的。两情相悦也许是强人所难,可这种强人所难的中心不是别人,是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于是双方对孩子是动了真心的。一个家庭就这么维持者,孩子的功劳着实不小。这个纽扣虽小,却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它让毫无生气的家庭变得温馨,虽然这样的温馨有了强求的滋味,但是对这样的家庭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幸事。

  另一颗纽扣是我们的父母。一个人通常是有兄弟姐妹的,兄弟姐妹看似亲密无间,但是好多事情,随着各自成家立业娶妻养子,各人的思想也在改变,变得以各自的家庭为中心,有些事情这些兄弟姐妹做起来甚至是不及外来的朋友的,为什么?因为兄弟姐妹之间太过亲近,是同胞,是一奶喂养大的同胞,太亲近就会无所顾忌,所以有些事就不容易放在心上,因为是亲兄弟,亲姐妹,不会得罪的呀!这样日积月累,难免会有了隔阂,破坏了兄弟姐妹的关系。人总是要生活,可是作为兄弟姐妹好像不去过多考虑这些,是因为他们被亲情的大伞覆盖得太大而不容易看到伞外的世界,从而相互得罪,很容易让我们看到兄弟姐妹反目为仇的局面而不足为奇,这种情况下,各人见了各人总是不言语,父母这时成了重要角色,成了联结兄弟姐妹的纽扣。多年不见的兄弟姐妹会因了父母的一句话而聚到一起,会因了父母的生日而携全家一起团聚,这是孝心在起作用,而这孝心正是因了父母,父母的作用就越发明显。

  我们把两颗纽扣看得重要,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还有感情。如果没有这样的纽扣的存在,不知天下多少夫妻要离散,不知多少兄弟姐妹要行同陌路,反目成仇。所以这两颗纽扣是能维持家庭稳定的,是能维持了好多家庭稳定的。所以请我们好好保护这两颗纽扣,不要让它碎掉,更别让它丢掉,碎掉尚可在,丢掉不可寻。这种纽扣独一无二,所以就越发珍贵,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要生活,要穿好自己的衣服,一定不要忘了系纽扣,哪怕一颗纽扣也可以,不过总没两颗纽扣更能遮风寒挡风雨。

  一颗纽扣是孩子,我们对他或她关怀体贴爱护;一颗纽扣是老人,我们对他或她尊重孝敬善待。我们能有这样的想法,缘于我们心中的那份尚未泯灭的感情,那就是爱心。(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谁为你点灯
在住房日益紧张的今天,如果告诉你有一间房屋又大并且宽敞明亮,同时具备了古朴典雅的古代风格,你是不是很高兴?并且乐意前往居住?

  小镇上的大屋是间方方正正的古代建筑,宽九米,长九米,高九米,我们叫它方三丈大屋。在一个小镇上,这样的大屋是不多见的,甚至是奇迹。查它的来历,竟是为了接待每年来此巡查的古代上级官员的住所,上级来考察工作,没有居所怎么行?具体这些官员考察什么工作不得而知,只知道这大屋留下来,成了镇上人的骄傲,并引以为自豪,这种情况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典型的明代风格,青砖红墙的外表,坚实的墙体总让人觉得坚不可摧,两人高的两扇木门让人觉了从未有过的肃穆。推门而进,无论冬夏,总是有了一丝凉意的,蜘蛛的踪迹随处可见,网了这边又网那边,墙体的木梁上,蛀虫留下一个又一个小洞,诉说着大屋的沧桑,油漆斑驳不复,地面的青砖尘土覆盖,走上去双脚会留下深深的印迹。

  这样一间老屋是没人居住的。为了安全,屋里是没有电力照明的,所以每次走进去,是一定要拿了蜡烛的。有人告诉我,进屋是不必带了火种的,踏进屋门半步,手持未燃的蜡烛只需说一声“点灯”!这蜡烛是会自己燃了的。我感到奇怪,有人道出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