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人生:陈逸飞传-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位成功的画家,怎么会想到去拍电影。陈逸飞说,他是在用一个画家的视觉去寻找。
振兴国产片
对国产片,陈逸飞说他的印象是不尽如人意。这里面的原因,陈逸飞认为,其中有主观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艺术家本身的修养、阅历、眼光,也有制作环境的问题,包括经纪人制度、投资方式等。面对国产片的这种状况,陈逸飞自己也想出点力。
陈逸飞旅美10年,在接受西方经典绘画洗礼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经典电影的洗礼。在西方各国的电影中,陈逸飞比较喜欢意大利电影和法国电影。
早在陈逸飞旅美之前,上世纪70年代,1976年前后,他就结识了大导演谢晋,并为谢晋执导的《青春》和杨延晋的《苦恼人的笑》等影片设计海报。之后,他又认识了电影界的其他一些朋友,保持了与电影界人士的来往,他经常回想起看这些朋友拍电影的情景。关于开始与电影界的交往,陈逸飞说:“我一直没有忘记电影,一直对电影有那么一股热情。我有许许多多电影界的朋友。最早认识的是谢晋,因为他的儿子谢衍和我妹妹是中学同学。谢晋拍片,我就坐在他边上看。《春苗》还是我画的海报呢。杨延晋的《苦恼人的笑》也是我画的海报。还有彭宁、腾文骥……他们都比我年龄大,我就像一个学生,坐在那里听他们侃剧本。所以我现在一谈剧本,脑海中常常浮现从前,与那些导演们在一起,看他们怎么谈本子,怎么拍电影。”(筱冬:《我拍电影很开心——陈逸飞访谈实录》,《大众电影》2003年第6期)旅美期间,1984年,陈逸飞加入曼哈顿的中国艺术家圈子,结识大导演张艺谋,扩大了与国内电影界人士的交往。
与谢晋、张艺谋这些电影大师的交往,增加了陈逸飞对中国电影的了解,增加了他对电影艺术的美学原则和运作方式的知识,知道了更多的电影门道。这也是陈逸飞敢于迈进电影实验场的重要助推力。
在旅美10周年之际,陈逸飞的画作进入高价拍卖阶段,实现了他世界级画家的梦想。就在这声誉快涨的时刻,陈逸飞于1992年间返回祖国,开始了他在上海的新一轮创业。
世界级画家梦想的实现,快速积累了巨额资金,使他实现电影梦实现导演梦的奢望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经过1992年的筹备和运作,1993年《海上旧梦》进入国际性电影节。1994年《人约黄昏》完成,1999年《逃亡上海》拍就。很快,陈逸飞就确立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
《海上旧梦》是陈逸飞的电影处女作,是艺术片,出手不凡。1993年10月,《海上旧梦》参加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同年11月,参加台湾“金马奖”电影节。
《人约黄昏》是陈逸飞的第二部电影,是故事片。1995年5月,《人约黄昏》参加法国康城电影节,入选“特别荣誉”单元。同年10月,参加马其顿的曼纳基兄弟电影节,获“银色摄影机”奖。同年11月,参加台湾“金马奖”电影节,获四项提名并夺“最佳艺术造型奖”。1996年10月,《人约黄昏》获提名参加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金鸡奖”电影节,夺得“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术指导”奖。
《逃亡上海》是陈逸飞的第三部电影,是大型艺术纪录片,在国际犹太人世界引起强烈反响。
陈逸飞的电影都是以民间的方式运作的,他称为民营。1992年,陈逸飞为运作《海上旧梦》而成立了陈逸飞工作室。1994年4月,成立上海逸飞文化影视传播有限公司,随后运作了《人约黄昏》和《逃亡上海》,还运作了电视连续剧《雨天有故事》和电视纪录片《上海方舟》。
过去陈逸飞读毕加索传记的时候,知道这位老兄不只是顶级画家,而且玩电影,玩陶瓷,还都玩得有模有样。现在,陈逸飞实现世界级画家的梦想以后,也玩起了电影,而且一玩就是连续几部片子。我们就来一部部看过吧。
《海上旧梦》
关于艺术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认为他投拍并执导这部影片非常值得,因为它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和艺术。
1992年年初,陈逸飞在完成了一套中国古代仕女怀旧系列的油画《浔阳遗韵》、《罂粟花》、《夜宴》等作品后,又着手创作一套以旧上海为主题的系列油画《海上旧梦》。在创作过程中,他不断走进上海的弄堂,感觉到昔日的上海景致正在逐渐消失,今日的上海则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一些地方前些日子还是一处景致,现在却是繁忙杂乱的建筑工地,陈逸飞决定随机拍下一些资料,既可以以照片和带子的方式留存一些景致,又可以在以后拍卖油画时给大家看看创作过程,用做背景资料。当时的设想是拍20分钟左右的资料,可是真正拍起来,觉得这里也应该拍下来,那里也应该拍下来,都似乎有点存留价值,拍来拍去就不怎么停得下来,也有点上瘾的意思,把资料片拍长了,是原计划的好多倍。朋友们看了这些素材,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希望陈逸飞干脆再拍长点,玩成一部电影。这样,就玩成了这部电影,个人随想录式的《海上旧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圆了一个电影梦(3)
这部影片,陈逸飞在后期制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作了多次的剪改。有人说陈逸飞把系列组画《海上旧梦》的创作意念移植到了胶片上,电影的每格画面都是陈逸飞作画的一种艺术延伸。
说起影片《海上旧梦》,陈逸飞一再地说,这部片子对他来说意义非同寻常。正因为陈逸飞看重这部影片对他人生和艺术的意义,他才不惜自己的时间和财力,一定要把片子做好。从片子开始筹备启动,到最后制作完成,用了1年多的时间,前后花费300万元人民币。影片的耗片比也很高,前前后后一共拍了130本,实际使用是8本,耗片比大约为16∶1。
艺术片《海上旧梦》构思奇特新颖,与常见的故事片不同,它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常见的人物之间的对白,它强调视觉,强调画面的表达功能。片中沉淀着浓浓的乡愁,布满了怀旧的情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一个是旧上海的少女,一个是由陈逸飞自己扮演的现代画家,两者总是交臂而过,不断失之重合。旧上海的种种境况,人之风情,物之景致,都被陈逸飞诗化为梦境般的美感。
对自己的艺术片实验,陈逸飞并不认为每个观众都会理解和喜欢,他说这种实验是给自己和朋友的。
陈逸飞自信这部艺术片具有一些观念创新和艺术价值。他也认为由他来做旧上海的片子有两个优势,一是他在上海长大,根在上海,熟悉上海,自己是吸收着上海文化的营养成长起来的,这是他拍片的文化基础;二是他旅居海外多年,有距离感,有对比感,会比较冷静,比较客观。
《海上旧梦》参加电影节成绩颇佳,公映以后也受到诸多文化人士的好评。现在我们来看一组文化界人士对《海上旧梦》的评论。王斌在《重返梦境——评陈逸飞的〈海上旧梦〉》一文中说: “我们可以把它单纯理解为是画家对于往事的回忆,是一部典型的怀旧风格的影片。它描述了十里洋场的旧上海和一个风尘女子的遭遇。其次,可以把整部影片看作是对于画家本人流动的‘梦’意识的记录,因为梦境最容易表现暗示和象征,梦幻般的叙述方式恰恰是这部影片的总体风格。‘穿旗袍的女人’在这种梦幻般的场景中,成为一个被充分理想化的、超然于世的,同时又是画家始终难以亲近的人物。画家只有在‘梦’的方式中达到对于这个‘理想中的女人’想象中的占有,并且是以暴力和性的宣泄方式所达到的占有。然而最后,影片的纪录式风格使我们在长久地迷失于梦幻之后突然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实实在在地记录了现实中的场景以及现实中的人与物。我们之所以会发生迷误,是因为历史的惊人的相似以及命运的轮回使我们失于真实与幻象之间,使我们在意识深处抹煞了‘过去’与‘现在’的界限。”王斌分析了由隐喻、暗示和象征构成的《海上旧梦》的整体风格。
关于《海上旧梦》的风格,陈逸飞也正是这样追求的。陈逸飞认为,《海上旧梦》力求拍得像一首浪漫而怀旧的抒情诗,而不求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使用人物对话。陈逸飞说影片想通过作为现代画家的男主人公的眼睛看世界,引领观众一同去追寻远去的旧梦。
毕加索以画家的身份玩过电影,层次不低,只是没有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黑泽明是日本画家,离中国近些,他玩电影,结果把自己玩成了电影大师,成了陈逸飞崇敬的画家和电影家。
夏芒则把陈逸飞的《海上旧梦》与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作比较。“同样以旧上海为题材,张艺谋执导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表达的主题依然是他喜好的人性冲突的悲剧,而旧上海不过是一种背景,与《红高粱》里的高粱地、《菊豆》里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四合院,无甚分别。陈的电影,恰恰相反,他将一座城市与一个时代,幻化为一个人,片中人物的行为,不是在表现人本身,而是在向我们诉说那座城市与那个时代。假如二者的动机都是想描述昔日大上海这一意象,那么,我们能看出二者在表达方式上的明显差异:张的影片,是一番滔滔不绝的解说,并伴以眼花缭乱的手势,而陈却试图用无声的眼神与面部表情来传达一切。”(夏芒:《走进从前的黄昏》,《视点》1995年12月号)张艺谋是大师、高手,陈逸飞表现上海自然也有优势。陈逸飞的《海上旧梦》里有他自己的上海情结。陈逸飞不惜人力物力的代价完成《海上旧梦》,就是那种深深的上海情结在起作用。
张颐武用后现代的美学观来阐释了《海上旧梦》里的文化代码。“陈逸飞以《海上旧梦》加入了中国电影的历史之中,他是这个发源于上海的文化品种的一个无法归类的异端。尽管他援引了《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向这个属于上海的电影史致敬,但他的工作却是在这个历史的边缘的传奇。他的电影不是任何在这历史中出现过的类型,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国际化的后现代的奇迹。它给我们启悟,它属于我们又不属于我们。”(《苍凉而凄艳的历史之梦——我看〈海上旧梦〉》)他认为,这部电影的艺术价值,是在于陈逸飞创造了一种历史上没有见过的电影新类型,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电影的一个奇迹。
第八章 圆了一个电影梦(4)
影片虽无完整故事情节,又无人物对话,然而却有一个个的画面,一个个的意象,一个个的文化代码。
余秋雨也对陈逸飞的《海上旧梦》表示赞赏,写下专文《看陈逸飞的电影〈海上旧梦〉》,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人约黄昏》
《人约黄昏》与《海上旧梦》不同,《海上旧梦》是艺术片,没有故事,没有对话,而《人约黄昏》是故事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由于强化了可看性的因素,《人约黄昏》的票房不错,头10天就超过260万元,这让陈逸飞感到欣慰。
跟《海上旧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