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位;也有在工商等行业赚了钱的,把钱交给国家,和在边防上杀敌一样是有功劳的,也给官做。
可见,进纳是国家规定的正式的和科举、军功等一样的做官渠道,不但没有被人瞧不起,还是比较荣耀的立功表现。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在写李东垣的时候要特别殷切地加上:“进纳监济源税”,不但不是贬低的意思,还是以一种崇敬的笔调来写的呢。
李东垣去做公务员那年是泰和二年,这个时候的大金国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急,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风头十足的日子了,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在这个时期的大金国,用进纳的方式来收敛资金应该是一种常态行为,因此对这样的事情应该是鼓励的。
总之,不管李东垣同学是否犯了错误,公务员是当上了,变成了李东垣同志。
就在李东垣同志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有状况发生了。
简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李东垣同志本想坐下来,想好好地研究一下税务手册。
就在这时,一场可怕的瘟疫来了。
令人恐惧的瘟疫
在中国的古代,一般的小病小灾人们是不大害怕的,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大规模流行的瘟疫。
由于古人的卫生条件有限,比如大家的饮水往往来自河水或者是公用的井水,食品的卫生和垃圾的排放都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所以往往瘟疫一旦来临,则会横扫大地,导致成千 上万的人家被感染,出现千里横尸骨,户户有亡人的景象。
1;李东垣(9)
就在李东垣刚刚到济源的那年春天,一场瘟疫席卷了北方大地。
那年的春天,热得稍微早了点,气候干燥,到阴历四月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症状类似的病人。
这些人最初的感觉跟普通的感冒有点相似,感觉身上发冷,浑身没有力气。
但是,很快情形就和普通的感冒不同了。
原来,这些人的头面开始出现肿大的表现,肿胀到几乎眼睛都难以睁开,脑袋也显得比平时的大些。
咽喉里也在发炎,感觉很疼痛,说话的声音都哑了,喘气也有阻塞感。
然后症状很快恶化,很多人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一开始,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这种病的可怕性,别人有病了,还前去探望。
结果是,回来后自己也马上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找医生来看也没有用,过几天,也死了。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天啊,这是瘟疫来了!
于是各家开始房门紧闭,不敢再轻易与人接触。
但为时已晚,瘟疫已经开始肆虐,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人们很快为这种瘟疫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大头天行——大头瘟。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白天,燥热的风卷起灰尘从街上刮过,街上人烟稀少,偶尔有出殡的人家,稀疏的送殡队伍扶老携幼,在骄阳下抛洒着纸钱。
夜晚,天气变得依旧寒冷,乌鸦在树上冷叫几声,街上空无一人,可以听到房屋里传出的阵阵哭声。
医生们呢?
医生们此刻手脚忙乱,病家不断地来请,但是医生却无方可出,手里拿着方书,来回地翻,心里不断地嘀咕:这是哪门子病啊?这些症状怎么书里面没有记载啊。
没办法,书里没有记载啊,怎么办,那就胡乱试着治治吧!
于是采用了各种办法,什么下法啊,解表啊,总之是不见效。
最后患者还是死去。
患者家属还是很理解医生的:算了,这是瘟疫太厉害了,跟先生您没关,您甭过意不去了,来,这是给您的诊费。
李东垣呢?李东垣此时在做什么呢?
东垣,你都看到了吗?你看到这些人的惨状了吗?
李东垣:“我看到了。”
你难道能够无动于衷吗?你难道没有看到隔壁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母亲了吗?
李东垣:“我怎么会看不到!我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痛苦?!我难道能够忘记我的母亲离开我时的情景吗?!我的心里与那些孩子是一样痛苦的!”
那你为什么还不出手!你还等什么?
李东垣:“我能保证我出手就可以救活他们吗?如果我失手,岂不是变成了和害死我母亲的人一样的庸医?那样我更会痛苦一辈子的!”
可是,你难道没有看到人们在不断地死去吗?
李东垣:“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的心里真的很矛盾,难道我真的有把握治疗吗?我真的有把握吗?”
普济消毒饮子
李东垣的眼睛充满了血丝,他把自己关在房门里,苦思苦想两天不曾出屋。
在最痛苦的时候,是第二天夜里,他无法入睡,他的思绪乱到了极点,几近崩溃。
在痛苦中,他想起了他的老师张元素,他的心中出现了一幅场景,那是在幽蓝的星空下,他和老师坐在旷野里的广阔画面,那是他们在体悟自然之道的时光啊。
老师说:要以自然之理参悟人身之理。
原来是这样啊。
李东垣的心中慢慢地明亮了起来。
第三天,早晨的时候,他打开了房门,走了出来。
大家不要问我了,我已经想好了。
你真的肯出手治病了?
是的,我已经想通了,在别人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我辈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帮助他们。
1;李东垣(10)
那么,你现在有把握吗?
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我会全力救治!
患者家里。
患者躺在床上,头面肿大,呼吸困难。
患者的家属在叙述着病情:前面的医生给泻下了几次,开始还好点,但马上又重了,现在连呼吸的力气都快没了呀。
李东垣诊脉,不语。
然后来到外屋,洗了洗手,认真地对患者家属说:“人的身体和自然是一样的,人的上半身,与大自然中的天气相通;下半身,是与地气相通的啊。”
大家睁大眼睛听着,看来这是个讲道理的医生。
李东垣:“现在病邪进攻在了心肺那里,邪毒向上攻,则导致了头面肿大,而泻下这种方法只是泻去了胃肠里的热,并不能集中攻击处于上半部的邪毒啊,现在我来开方吧。”
患者的家属听了这些闻所未闻的话,感到有道理,不住地点头。
旁人递上纸墨。
李东垣闭上了眼睛,凝神片刻。
在他的头脑中,此时一片寂静。
思考片刻,病邪的位置,药物进入的经络,药性需要到达的位置,一切都慢慢地清晰起来。
李东垣睁开了眼睛,开始出方:“方用黄连苦寒,泻心经邪热,用黄芩苦寒,泻肺经邪热,上二药各半两为君药;用橘红苦平、玄参苦寒、生甘草甘寒,上三味各二钱泻火补气以为臣药;连翘、鼠粘子、薄荷叶苦辛平,板蓝根苦寒,马勃、白僵蚕苦平,上六味散肿消毒、定喘以为佐药,前五味各一钱,后一味白僵蚕要炒用七分;用升麻七分升阳明胃经之气,用柴胡二钱升少阳胆经之气,最后用桔梗二钱作为舟楫,使上述药性不得下行。”
然后嘱咐:“去买药吧,记住,要让店家把药研成粉末。”
在药买回来后,东垣帮助患者家属把药一半用水每次煎了五钱,另外的做成了药丸让病人含在嘴里。
忙完后,已经是半夜了。
太疲惫了,可是还不知道药后效果怎么样啊。
下半夜,患者忽然咳嗽起来。
大家赶快围了过去,怎么样了?
只见患者咳嗽了一阵,平静了下来,然后突然说了句:“我饿了。”
天啊,大家喜出望外,他已经几天不吃东西了。
大家忙着给患者准备粥。
谁也没有注意到李东垣,在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历经痛苦后的笑容,眼泪流了出来。
天亮了,李东垣在患者家被各种嘈杂的声音惊醒,走出来,发现院子里站满了前来求药方的人。
后来,这个方子被人们刻在各个主要道路路口的木牌上,供患病的人们去抄用。
因为古代的医生太少了,对付大规模的瘟疫,通常的方法是把有效的方剂刻下,让大家抄去。
再后来,有人把这个方子刻在石头上,希望它永远流传下去,如果后代再遇到这种大头瘟,希望可以用这个方子来解除病痛。
甚至有人传说这个方子是上天可怜凡间的百姓,派仙人创出的。
这个方子的名字叫:普济消毒饮子,现在叫普济消毒饮,是中医院校每个医学生都要学习的方子。
在治疗热性传染病的时候,这个方子还在经常用。
没准您哪天感冒发烧,嗓子肿的厉害,到医院看个中医,开了方子后,您一看,咦?这里面的药味怎么这么熟悉?
对,没错,您猜对了,这个医生就是根据普济消毒饮进行加减化裁为您治病的。
一个叫元好问的才子
李东垣创普济消毒饮治疗瘟疫是在公元1202年。
就在比这稍晚些时候,一个年轻人和几个学子走在去并州赶考的路上,那是一个苍凉的秋天,荒凉的原野上行人并不多。 。 想看书来
1;李东垣(11)
在行进中,年轻人看到路边有一个猎人在那里发愣。
年轻人很奇怪,就问:“老兄,你没事吧?”
猎人看了看年轻人,慢慢地说:“我没有事,可是我眼前的事情却很奇怪。”
年轻人也很好奇:“什么事呢?说来听听。”
猎人:“我今天用网捕捉到了一只大雁,就杀死了它,很遗憾,本来那是一对儿大雁,给跑了一只。”
年轻人:“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猎人:“奇怪的是,跑掉的那只大雁却并不飞走,而是在死去大雁的上空盘旋着飞,还悲鸣不止。然后,一头扎下来,撞到地上死了。”
猎人茫然地看着自己手中的大雁:“难道它们也有夫妻感情吗?”
年轻人听后,对大雁肃然起敬:“原来它们不但有感情,还是人世间少有的至真之情啊!”
感慨之余,年轻人用钱买下了两只大雁,在汾水边埋葬了它们,筑起一个小土堆,命名为雁邱。
然后,他写了首词,来纪念这一对儿生死不渝的大雁,该词流传千古,全文如下。
摸鱼儿…雁邱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这个年轻人叫做元好问,后来成为一代文宗。
在若干年以后,他将与李东垣相遇,然后,他们两个人将成为真正的朋友,他们互相鼓励,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里,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了后世的人们友谊的珍贵。
在防治瘟疫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的李东垣,接下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此时的他还没有想成为一个医生,还不需要每天面对愁眉苦脸的患者。那么,有官做,有钱花,应该是一种很舒服惬意的日子吧。
如果您这么想就错了,老天爷是残酷的,仿佛是为了故意锤炼一个人的意志,它为这个时代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灾难,在这样的安排中,很少有人会感到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