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三农-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号费:普通医生的挂号费一般都是3元左右,“主任医师”的挂号费也不过15元,看病之“贵”不在这个环节。
检查费:如今B超、心电图是各家医院中普遍都有的检查项目,做一个B超要花30元左右,心电图20元,而做一项CT则需要300元左右。
药费: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农民反映“看病贵”的主要体现。同样一个小感冒,记者却看到过两种不同的处方,一个上面开的药只要数元,而另一个却超过了100元。
很显然,农民们所反映的“看病贵”主要体现在检查费和药费中。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湖南邵阳市中医院的院长胡滨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一方面为了满足病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了增加收入,院方不得不购置大型医疗检查设备。”同时他也坦言,各家医院购置医疗仪器设备的费用过高,存在着医院本身过度服务甚至是故意误导、重复检查、指标缺乏统一认证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正是破题“看病贵”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六)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信任度
说到农民看病难,就不得不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本身就有一种扶危济困的意味,但现实的情形却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报销额度越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也越高;而经济落后地区,尽管农民更需要合作医疗保障,但因为地方经济困难,很难保证资金充足到位,使得农民很难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实惠。
记者在江苏省采访时,从苏南走到苏北,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差,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也越来越低,相应的,医疗报销标准也越来越低。在经济发达的无锡市惠山区,筹资标准为每人130元,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阜宁县,每人的筹资标准只有30元,两地竟相差100元。
再说筹资方式,记者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强制企业赞助型,以企业用工多为由,要求企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一定的资金。滚动筹资型,个人门诊账户的10元钱自动沉积为下一年的个人出资。目标责任制型,参合比例与基层干部绩效挂钩。
一位基层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些做法与合作医疗的自愿原则有些出入,但是每年筹资政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这样将就下去。
虽然“合作”本身强调的是农民的自愿互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农民却是相当被动的。一方面,农民无法对合作医疗补偿结算、监督管理等主要环节主动介入,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利用职权之便虚开发票,冒领合作医疗补助。另一方面,因为报销程序繁杂,透明度差。虽然每年各地都要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但农民还是很难搞清楚什么药品可以报销,什么药品不可以报销,什么样的医院就诊可以报销,报销比例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
不论哪种情况,结果都造成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信任。长此以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机制很难形成。
第五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调查
宣传中央三农政策开启农民信息窗口
农民接触最多、最喜欢的媒体是电视,农业电视节目特别是作为“国家队”的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10年来,已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正值秋收,天津宝坻区林亭口镇账房村的辣椒、棉花和大葱长势喜人。忙了一上午的农民李田,回家匆匆吃了中饭,就端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以下简称CCTV—7农业节目)。
“秋收最忙,还有心思看电视?”面对记者的疑问,李田说:“现在市场变化快,今年种这个品种赚钱,明年可能就赔了,所以我们得不断调品种,不少信息和思路都是从这里学来的,中央对我们的好政策,也是从这里了解的。所以就是再忙再累,我都要坚持看!”
此时此刻,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农民和李田一样,“坚守”在电视机前。这是CCTV—7农业节目深入民心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全国亿万农民的心声。作为农村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CCTV—7农业电视节目为“龙头”的全国农业电视节目,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政策;记录着农村的变化和亿万农民的创造;展示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农村新闻人物;深刻影响着农民群体的观念,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农业节目的“国家队”:宗旨最明确
内容数量最多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
提起我国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首先得提起CCTV—7农业节目;提起CCTV—7农业节目,又不能不提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起的(简称“农影中心”)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正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承担和制作了我国最大份额、最具权威的农业节目——CCTV—7农业节目。
CCTV—7农业节目,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电视节目群。它于1995年年底试播,1996年元月1日正式播出,目前每天播出8小时,已经成为全国电视媒体中为“三农”服务宗旨和对象最明确、内容数量最多、最为系统、最为全面,并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国家级农业电视宣传专业媒体。
在承办CCTV—7农业节目近10年中,农影中心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绿色长城》获得第十六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农业和环境类金穗奖、第七届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国际农业电影节主席奖;《平湖高产王浆蜜蜂的繁育》获第三十三届国际养蜂大会银奖;《井与盐渍土》获得1997法国比亚雷兹电影节荣誉奖;《稻田养鱼新技术》获得捷克和斯洛伐克第十四届国际农业电影节B类一等奖;《珠算在中国农村》获得1999年捷克“第三十七届国际科学技术与艺术电影节赫拉得茨—克拉洛佛布高等教育学院院长奖”。此外,像《稀土农用》《山碑》《庚官屯的启示》等大批节目获国家政府奖。这些优秀节目的播出,受到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在我国农村有着广泛影响。
除了创作有大量优秀节目,CCTV—7农业节目更在节目创作、管理的体制上下功夫,通过节目改版和加强管理,推出了大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栏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栏目群。尤其是在2003年11月全新改版后,CCTV—7农业节目以完整的节目体系方式为服务“三农”进行宣传,取得了具有规模效应的宣传效果。
改版后的CCTV—7农业节目,重点突出了农村观众渴求的政策法规、经济信息、科学技术等内容,并兼顾城乡观众其他收视需求。新栏目群包括《聚焦三农》《科技苑》《每日农经》《致富经》《乡约》《基层瞭望》《法制编辑部》《搜寻天下》《生活567》《乡村大世界》《农广天地》共11个栏目,涉及了政策、科技、信息、经验、人物、组织、法制、资源、生活、综艺、教学等十一大领域。栏目群不仅突出了实用性、服务性和贴近性,更构架起了一个基本的、系统的、完整的、充满时代精神的农业节目体系。
新版的农业节目在重大时刻,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仅2004年,CCTV—7农业节目先后参与了“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3·15”“中央一号文件”“农产品安全宣传周”“农交会”“农运会”等规模大、分量重的宣传报道工作。目前,CCTV—7农业节目正在紧密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一号文件落实”“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三农”重点工作进行深入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三农”、重视“三农”的舆论氛围,形成了高潮迭起的宣传态势。
2004年,农业节目的收视份额占CCTV—7的2/3强;2005年伊始,CCTV—7在全国的收视份额就节节上升,到6月下旬已经突破1%(去年同期为074%);2005年第三季度CCTV—7栏目客观排名前10位中包括了农业节目9个栏目。不仅如此,2003和2004年度,CCTV—7的频道满意度已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卫星频道满意度排名的第七位,领先所有省级卫视;《中央电视台全国农村及中小城市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则显示,全国农业类节目频道竞争力排名中,CCTV—7农业节目在全国上星台中名列第一位。可以说,农影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农业电视节目的“国家队”和“领头羊”,农业节目在央视节目体系中的位置得到进一步加强,构建全国农业电视节目体系的整体效应已经初见端倪。
CCTV—7农业节目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如此进展,靠的是什么呢?
农影中心优势独具:历史悠久定位专业
经验丰富队伍过硬
如果说,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见证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那一点也不过分。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1987年农影中心就制作了《农业教育与科技》节目并在CCTV—2播出。特别是从1996年元月1日CCTV—7农业节目正式播出至今,农影中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涉农历史资料,这个优势绝无仅有。
“只要我们提供的科技信息与实用技术农民感兴趣、看得懂、学得会、有效益,就是我们最大的效益。”《科技苑》制片人张颖颖的话,道出了农业节目不同于一般节目的公益使命。
农业节目属于农业专业化频道,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是社会消费水平最低的一个群体,它决定了农业节目作为专业化节目的社会公益性质。目前不少专业电视节目以“娱乐化”求更高的收视率,而CCTV—7农业节目作为国家级的农业电视节目群,面对低俗化、都市化的潮流,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价值取向,进一步满足“三农”宣传报道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要求,坚持无论在节目设置还是节目内容方面,始终把农业科技、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宣传和服务作为宣传的主旋律。
“每次坐到设备前的时候,你真的会感到无数期盼、欲求与热情凝聚成巨大压迫感——那就是激励我们始终不会倦怠的动力。”这是农影中心一位普通编导的心声。
经过多年的一线采访,许多农业节目制作人员,对“三农”问题有着较其他媒体从业人员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农民感情深厚,有的与许多农民兄弟成为了朋友。这支能吃苦打硬仗、热爱“三农”事业的优秀团队,成为做好节目的人力资源基础。
同时,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技术设备改造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前期摄、录与后期制作设备已经实现数字化。这些宣传工作上的硬件,保证了“三农”宣传工作顺畅有力地进行。
做好节目的基石:成功的合作模式独有的人脉资源
十年磨一剑。作为CCTV—7农业节目的承办单位,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积极与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和其他各种机构进行交流互动,建立了成功的合作模式,积累起丰富的人脉资源优势。
近10年的实践证明,农业部和中央电视台的合办,使农影中心在制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