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开-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杨光钰点点头。 “左权同志已经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 “他是光荣的。”杨光钰连声说。 聂荣臻把目光转向吴铁铮,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 吴铁铮的脸立刻涨红了。他知道那目光里的含义。
吴铁铮早年曾是中共党员。“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他的信仰出现了倾
斜,靠追求和热情构筑的理想大厦顷刻间坍塌了。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审 慎地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些年来,他一直以为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特别是当他看到那些悬挂
于城门之上血淋淋的共产党人的人头,便更滋生出一种侥幸感。 他信奉蒋介石,超过信奉毛泽东百倍、千倍,特别是“8· 15”后,蒋
介石的军队增加到 430 万,全式美械装备的旅就有 39 个,在亚洲也是首屈一
指。他对“中国的未来属于蒋介石”这一点深信不疑。可是?? 他不知道是自己锗了,还是历史错了。 是自己欺骗了命运,还是命运捉弄了自己。 “吴先生,依你看,今天蒋介石的军队和大革命时的国民革命军有什么
不同啊?” 听到聂荣臻问话,吴铁铮赶紧抬起头。
“现在这支军队上层腐败,军心涣散,将不同命,士无斗志,和那时孙 传芳的军队一模一样了。”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蒋介石对老百姓 166
//一横征暴敛;对共产党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一个;即便在国民党 内部,也极力剪除异已,故而人心背向,焉能不败。今天的失败,仅仅是一 个开头,今后还将败得更惨。依我看,蒋介石不把那点家当输光,他是不会 甘心的。”
罗历戎、杨光钰、吴铁铮三个人静静地听着。 此时此刻,讲话的不再是他们的教官,他们也不再是教官的学生。 败军之将与替罪羊
孙连仲凭窗凝神。 庭院里那棵忧郁的老树,衣服几乎被剥光了,只剩下几片斑驳的叶子,
在秋风中颤栗。地上的落叶积了厚厚一层,被湿冷的雨珠打在烂泥里,与衰 败的蒿草,交织成一幅浑沌凄凉的画卷。自然界凋萎了。
鼓动的白绸窗帘轻柔地抚着他的脸颊,莫非自己也走进了残秋,像那优 郁的老树。然而,老树度过萧瑟的冬天,来春还能发芽,自己呢?
他转过身,在客厅里踱了几步,坐进那只宽大的皮沙发,顺手拧开茶几 上的收音机。
里面传出女播音员那甜得发腻的声音:
“??由石门北上之国军,在达成任务后,已于 22 日中午安全返回石门??”
孙连仲“叭”地一下把收音机关上。
“笨蛋!一群笨蛋!连谎话都编不圆。” 他气恼地站起来,围着桌子转了一个圈,又颓丧地坐下去。双手揉搓着
酸涩的眼窝,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倦。
早在本月 20 日,保定绥署力安定民心,广出告示,通知各界,准备大张 旗鼓欢迎北上国军,想不到??
惨淡的阳光照着他灰白的面容。无尽的沮丧,像一条愁苦的大
打了这么多年仗,像清风店出现那么多事先不曾料及的情况,对他来讲 还是第一次。
他想不到,徐水城下激战正酣的共军,会虚晃一枪,飞兵南下,堵截北
上途中的第 3 军,以致设下不幸的圈套;他想不到,罗历戎走得那么慢,败 得那么快,以致全军覆没;他想不到,李文的增援如此不力,全部美式精良 装备,竟打不破共军的几道防线,以致错过了营救时机;这真是一步错,步 步错。
然而,更使他想不到的是,老头子竟把这一切过错全部推在他的头上。
什么“遇事不果,指挥失当”;什么“佝情懦弱,好坏不分”;什么“以奸 细为亲信,既不能治军,又不能治民。”
尽管与南京远隔千里,老头子那气急败坏的神态,那歇斯底里的狂啸,
那阴鸷狠毒的目光,仿佛就在眼前,使他不寒而栗,使他有 苦难言。
当初,要不是你同意第 3 军北上,何以导致今日的惨败?要不是你从华 北抽调三个师去解东北危局,华北何至于陷入捉襟见时的窘境?反过来,一 推六二五,把屎盆子往别人头上扣。
伴君如伴虎。 他正这么想着,那扇被棕色牛皮包裹的门,无声地推开了。是参谋长宋
肯堂,一张霜打的苦瓜脸。 宋肯堂蹑手蹑脚地走到孙连仲跟前,俯下身,对着孙连仲的耳朵悄声嘀
咕了几句。 孙连仲眉心猛地一蹙,半眯的眼睛慢慢张开,空洞的瞳仁里有一种不能
描绘的东西。 沉吟片刻,像是下了最后的决心,鼓了鼓两颊的咬肌,“照南京的意见
办!”
宋肯堂转身刚要出去,又被孙连仲叫住:“动作要快。注意保密,千万 不要走漏了风声。”
宋肯堂点点头,轻轻退出去,把那扇厚重的门仔细掩好。孙连仲觉得累 极了,浑身的骨头仿佛都被抽走了一般。
昨天,他突然接到南京的一纸密电,指控他身边的两名参谋人员泄露军 机,以导致清风店惨败。令迅速将其二人逮捕,押往南京秘密处决。
攥着这张电报,孙连仲不知在屋子里转了多少个圈。他知道,这是南京 给他找的台阶,为开脱他的责任选了两只替罪羊。但同时,他也知道。这纯 属凭空杜撰的冤案。他当时没有下决心。这两个人他是了解的,这些年虽无 大功,也无大错,追随自己鞍前马后,伺候的也算周到,就这么不明不白地 推出去杀了,多少有点不尽人情。
他想拖一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不到南京催得那么急,事到如今, 只能丢卒保车了。但一想到又一对冤魂升天,心里又不免沉甸甸的。
他极力想把这念头推开,心里默念着:无毒不丈夫。这世界上本来就充 满着血腥、欺骗、阴谋、陷阱,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哪有什么人性、温情?
想到这,孙连仲才觉得心里坦然了一些。
第 11 章 石门在望
不是钢家庄,也不是土家庄,一个“石”字或许就决定了那场战斗 的性格。
石门并不遥远 清风店的胜利使整个晋察冀沉浸在一片欢欣中。 党中央发来贺电,称“此举创晋察冀歼敌新纪录。”刘伯承不无风趣地
评价这场战斗,“这几个人把仗都打疯了”。朱总司令以杜甫诗《秋兴》韵 赋诗祝贺。
频呼救命望京华。 为援保定三军灭, 错渡滹沱九月槎。 卸甲咸云归故里, 离营从此不闻笳。 请看塞上深秋月,
朗照边区胜利花。10 月 22 日 12 时,清风店上空的硝烟尚未散尽,聂荣 臻司令员和华北局刘澜涛同志便致电中央军委、工委,建议乘胜夺取石家庄。
23 日,中央工委刘少奇、朱德同志复电同意。
同日,中央军委发来了由毛泽东亲自拟定的电报稿:
22 日 12 时电悉。请风店大歼灭战胜利,对于你区战斗作风之进一步转变,有巨大意 义。目前如北敌南下,则歼其一部。北敌停顿,则我军应于现地休息 10 天左右,整顿部 队,恢复疲劳,侦察石门,完成攻打石门之一切准备。然后,不但集中主力几个旅,而且 要集中地方儿个旅,以攻石门打援兵姿态实行打石门??
打石门! 消息不胫而走,在人们心底卷起一股兴奋的狂澜。 打石门!
让敌人的狂言在石门粉碎!
让攻坚的道路从石门拓开! 让历史的丰碑在石门树建!
10 月 25 日。 河北安国一间普普通通的农舍里,晋察冀野战军四方虎将聚集一堂。与
半月前那次会议相比,气氛似乎翻了个个儿。后脑勺都险些乐开了花。 墙上挂着一张《石家庄半永久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图》。
据悉,这是罗历戎随身携带准备向蒋介石汇报用的,想不到竟成了晋察冀野 战军攻打石门的见面礼。
最先发言的是耿飚。尽管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连续几天几夜没怎么合 眼,但从他的精神头儿上,却看不出有丝毫倦怠。“打石门,决心中央已经 下了。下面我来谈谈为什么要打石门,也就是作战的依据和理由。”
耿飚不仅才思敏捷,而且有一副好口才,许多纷繁杂乱的问题,经他梳 理后讲出来,立刻变得清晰明了。
“一个是它的地理位置。石门是华北的门户,是敌人控制冀南、冀中的 重镇,也是连结华北、山东、中原的要冲。拔掉这颗钉子,对稳定华北形势, 孤立华北守敌,促进解放区发展,推动解放战争进程,都有重要意义。
“再一个就是时机和条件。早在 1946 年 10 月,聂总就曾指出:石门不 可久在敌手,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坚决夺取之。实际上,从那时起,我们的 文章就开始围绕夺取石门来作。正太战役,算是写了个开头,使石门变成了 一个孤岛。清风店战役,消灭了罗历戎 4 个团外加一个军部。使石门兵力空 虚。照聂总的话,桃子已经熟了,是该摘取的时候了。
“我们下一步的文章,就是如何摘取桃子。对此,不少同志有这样那样 的顾虑,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我们不妨做个对比。” 耿飚又展开两张地图,挂在《石家庄工事图》的两侧。
“从实力上看,石门守军主要包括敌 32 师、河北保安纵队、16 个流亡 伪县政府的恶霸武装,总兵力不超过 2。2 万人,而我晋察冀野战主力旅和地 方旅加在一起,已近 6 万,是敌人的 3 倍;从地形上看,石门乃平原,无险 可守,虽然具有较坚固的设防,但工事再坚固,也需要人来防守,没有兵是 不行的。况且,这些年,我们的攻坚能力已有新的提高;从装备上讲,目前 石门所拥有的迫击炮、山炮、野炮、六○炮、平射炮、步兵炮,数量均少于 我们。清风店一仗,我们在装备上可以说发了大财;从士气上比,那就更没 法比。一个被俘的上尉副官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把自己比作‘活死人’, 而我们的士气呢,嗷嗷叫!
“当然,我们也有不利的因素,部队连续作战,伤亡较大;第一次攻打
这样设防坚固的城市,没有经验。然而,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而敌人的弱 点是无法克服的。特别是清风店战役刚刚结束,便发起对石门的攻击,这是 敌人万万想不到的,我们就是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会议开得热气腾腾,每个人的思想都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已见,出谋献
策,“咕嘟嘟”地像开了锅。 第一政委罗瑞卿忍不住站起来,高高的个子往那一戳,像半截铁塔。他
显得有些激动,“大家的意见都很好,我再提个建议,等石家庄解放了,晋
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就可以联成一片,到那时,我们就请党中央、毛 主席从陕北搬来,在这儿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你们说,好不好?”
“好!”在场的人都被罗瑞卿的话感动了,震耳欲聋的声浪几乎顶破房
顶。
打句号的是朱德,他是特地从中央工委驻地赶来的。 他还是穿着那套褪色的军装,打着绑腿,墩墩实实的身上无一不是宽厚
的。宽厚的肩膀,宽厚的胸脯,宽厚的手脚,宽厚的性情,甚至连微笑也是 宽厚的。
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妻子尼姆·韦尔斯女士在采访朱德后这样写道:
中国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他的两个孪生天才朱、毛,是无法想象的。许多 中国人实际上就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毛泽东是这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他的热 烈的心,以行动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