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禅门生死谜:火菩提 >

第7部分

禅门生死谜:火菩提-第7部分

小说: 禅门生死谜:火菩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先生请讲,只要小弟能做到的,一定为潘兄效犬马之劳。”唐贺受宠若惊。

  “哈哈!没那么严重!唐贤弟多虑了,只是潘某倾慕唐贤弟的风采,今日虽萍水相逢,却视为知己,我有意和你义结金兰,不知贤弟可否愿意?”潘谷哈哈大笑道。

  唐贺求之不得,立即拜下,颤声道:“大哥,请受小弟一拜!”

  潘谷也对着唐贺下拜,慨然说道:“从此我就有个好兄弟了!”

  唐贺喜极而泣,没想到这次来求墨,墨尚未求到,竟先认了墨仙作大哥,真是天大的福份,心头热浪翻腾,忍不住落下泪来。

  潘谷自幼孤苦,今日有幸结识这个风度翩翩的唐公子,又见他出口成章,善心满怀,更是从心底里喜欢。自己虽然名气大,但不过也是个制墨的工匠,唐贺能认他这个大哥,自己已是欣喜非常。

  “走,走,我们先喝它几十杯再说!”潘谷兴致颇高,连声说道。

  “大哥,这酒,今日恕小弟不能陪大哥喝了,只因家中老父还未吃药,且我还有要事没有做完,咱们改日再喝,好吗?”唐贺急忙摆手道。

  “哦?什么事那么急,说给大哥听听,也许能帮上你忙呢!”潘谷正容道。

  “小弟今天,本就是为此事而来,没想到竟能和大哥结为兄弟,感激之余,这事情更不好说了,否则叫别人如何看待小弟?”唐贺怅然道。

  “你我既然已是兄弟,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但说无妨!”潘谷微怒道。

  “那我就造次了,只因小弟前日刚接了个抄佛经的活,刚写没几个字,便发现家中已没墨了,身上更是分文没有,突然想到,别人曾说起大哥这里可以借墨,便厚着脸皮来了。”唐贺脸红道。

  “我还以为什么事,就为这个?小弟你也太小看你大哥我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是你大哥,别说是几块墨,就是你要我的全部家当,我也照样给你!”潘谷豪爽地说道。

  潘谷走进内室,拿出一包东西交给唐贺,道:“这是我才制好的上等墨,你先拿回去用着,不够尽管来取!哈哈!我是制墨的,我兄弟是写字的,这可真是天缘啊!”潘谷欣然笑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恶根深种
唐贺告别潘谷,匆忙赶回家中。那万卷佛经必须尽快完成,一刻也不能耽搁了。服侍老父喝完药后,唐贺随即打开潘谷所赠墨包,竟然发现墨只有两条,剩下的全是银子。这才明白为何大哥适才不让自己久留,实是怕自己发现后又将这银子还回去。

  唐贺长叹一声,对着潘谷家的方向拜了几拜,心中已是百感交集。

  有了潘谷的这些银子,唐贺便专心抄写起佛经来,暂时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墨仙”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那小小的两块墨,竟然如此耐用。佛经已抄写一半,那墨却只耗去少许,再写万卷只怕也难以用完,难怪世人趋之若骛。

  这唐贺天天抄写佛经,竟已背得滚瓜烂熟。他边写边背,边背边写,老父天天耳闻,也随着唐贺颂经,谁料想,那病居然一天天的好转起来,实在令父子二人欣喜若狂。

  却说那唐贺见佛经已近完成,老父的病也已好转,心情欢喜的紧,抄写也更加勤奋,未到约定的日期,他便已高高兴兴抬着一捆佛经去找那两个小和尚了。

  再说那周流寺中两个小和尚眼看时限已一天天逼近,自己抄的那些经文还不够所罚之零头,心下惶恐不安,又怕唐贺不能如期完工,因此,整天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焦急之下,很想跑出去看看唐贺的进度,怎奈那方丈又天天守在寺中,不得其门而出,故此,索性听天由命。那佛经,竟一个字也不愿再写了。

  唐贺到了周流寺,不见那两个小和尚,便四下里寻人打听,不想寺中僧人见他各处询问那二人,便思量定是那两个小和尚又做下了什么龌龊之事,便如飞般奔去,将此事告知了方丈。

  方丈听闻,立即便叫僧人把唐贺请来问询。这唐贺哪里知道两个小僧先前的龌行,不明就理之即,便一五一十的将和尚求字一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方丈。

  话未讲完,唐贺便觉得后悔。只因他见那方丈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直到最后简直是勃然大怒。方丈一声令下,众僧人立刻把两个小和尚提来对质。那两个小和尚起先不知何事,战战兢兢地跟着来到后殿,但当他们抬头一见唐贺,遂知事情已经败露,两腿一软,像无骨的麻蛇一般,径自瘫了下去。

  方丈怒道:“你二人斗胆喝酒吃肉,败坏我佛门清规戒律,本当重罚,但我念你二人是初次犯戒,且年纪又小,所以才罚你们一月闭门、抄写佛经,原是为了让你们净心自修,悔过自新。即便你们真的不能全数抄完,那又何妨?不想你二人竟错上加错,先犯饮酒戒,又犯妄语戒,谁知今后你们是否还要邪淫、偷盗、杀生啊?今日我若不严惩尔等,岂不是纵容了你们?拉下去!寺规处置!”

  唐贺一见这阵势,心里暗叫一声苦,都怪自己多言,不但二十日抄经辛苦白费,还害得这两个小和尚受罚。想那寺规森严,百十戒棍下去,这两个小和尚哪里还有命在?心下自是大大的不忍。

  “方丈且慢!”唐贺叫道。

  “不知施主有何指教?”方丈问道。

  “请容小生说几句话,方丈再打不迟。”唐贺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素闻方丈为人慈悲,这两个小师傅年纪还小,要真是百棍打下去,他们也得去见阎王了,那方丈岂不是也犯了杀戒?方丈几十年修为,不就毁在自己手上了?出家人当戒嗔念,方丈如此动怒,可不是违背了大悲的真义?”唐贺侃侃而谈。

  唐贺自天天抄写佛经之后,已深受佛法熏陶,心中早已对佛家百千妙法心生热爱,见方丈如此,便鼓足勇气抢白了方丈一通。

  那方丈自来受人尊敬,不想今日竟被一少年书生教训,老脸登时憋得猪肝般酱紫,却又无半句话应对唐贺,只要他一开口,那岂不正应了唐贺所说。好在这方丈修行数十年,倒是也得了一些真义,回头一想唐贺说的不无道理,自己险些坠入业障,因此,不但不怒,反而对唐贺另眼相看。

  “阿弥陀佛!施主教训的极是!老僧修了几十年,倒不如施主这般###!可是这二人犯了戒律,若是不罚,那我寺清规岂不成了空谈?如人人学他二人,那这寺规又有何用?”方丈轻言道。

  “小生倒有一法,不知可否?”唐贺略一沉吟,开口道。

  “施主请讲!”方丈一甩袍袖,做了个承让的手势说道。

  “佛经有云:佛渡有缘人。这两位小师傅既然屡次犯戒,看来并不是我佛道中人,若是有心修佛,哪里会因小小诱惑而就此沉沦?既然如此,那就不妨让他们还俗,从尘中来,还回尘中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由他们自己选择好了。而方丈您尽可以公告众僧,就说此二人因犯寺规,已被逐出佛门,这也就算对大家有个交代了。两全其美,岂不妙哉?”唐贺妙语连珠,一番话说得方丈是心服口服。

  “也罢也罢,施主所言极是,只是此二人六根实在不净,只怕以后会免不了频生事端啊......唉!”方丈叹道。

  “方丈不必过虑,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他们俩自己的造化,就由他们自己来承担吧!”唐贺道。

  方丈命人收了两小和尚的袈裟,戒牒,不由分说地将他们赶出了周流寺。那二人出寺后,命运几经变故,他们不思自省,却将所有情由怪罪于唐贺,以至于后来终遭恶报,这是后话。

  唐贺见二人已被逐出山门,讨要那抄经余银之事也不好再提。可转头一想,老父病已好转,也是自己抄写佛经得来的善果,本来自己赚银就是要为老父治病,既然老父已好,那要钱又有何用?心念一转,便茅塞顿开,欣欣然去找大哥潘谷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地藏本愿
还没到潘谷住处,唐贺就见一路上流民如潮,个个是骨瘦如柴,破衣烂衫,饥寒交迫,面黄肌瘦,脸上更满是痛苦凄凉之色。

  唐贺对附近省份闹饥荒一事早已有所耳闻,没想到流民来的竟是如此之快,可想那饥荒会是多么严重了。

  来到潘谷家门前,只见大门敞开,唐贺拍门数声,仍不见回应,便自顾自走进房去。谁知他屋内屋外转了一圈,却遍寻不着潘谷身影,心下狐疑。不过,当他发现满墙的成墨都已不见,便知那好心的大哥一定又去济世救人了,于是一路打听,一直朝城外寻去。

  潘谷正在城墙根那儿煮粥,虽是寒秋,却累得满头大汗,突然一抬眼看见唐贺寻来,随即开心地大叫:“贤弟,快来帮我!”

  唐贺正为找不到潘谷犯愁,此时忽听大哥召唤,忙循声望去,只见几百号人将那潘谷围在当中,潘谷面前一个硕大的铁锅正冒着白乎乎的热气,里边竟是满满一锅粘稠的白粥,此刻潘谷正拿个铁勺子在大铁锅里用力搅动,一脑门的汗珠。见此情景,唐贺连忙大步上去,挤开人群,冲到了潘谷面前。

  “好贤弟!好些日子都不见你来了。我思度可能你的佛经还没抄完,就没去打扰你。不想闹饥荒的流民来了,官府却迟迟不肯开仓放粮,非要等皇上的拨款下来才来救济灾民。可是,等那皇帝老儿的钱下来,那灾民早就饿死了!我把墨全部都卖给了那个李公子,银子全都换成了米,在这儿熬粥救民。你来了正好,帮我接一下手,我的胳膊酸得实在是抬不起来了。”潘谷喘息着说道。

  “大哥你快歇着,有我呢!”唐贺抢过铁勺,把熬好的粥一碗碗分给流民。

  到了傍晚,那仅有的十多袋米也已用完,可灾民还是如潮水般涌来,他们这一口锅,哪里够几千灾民分的?唐贺和潘谷不免忧心重重。正苦闷时,只见周流寺老方丈正带着僧众赶来,抬了寺里的几口大锅,一车粮食,到了城门口就地起灶,煮起粥来。

  唐贺潘谷一见大悦,方丈见到唐贺,也甚是惊喜,一边指挥僧众,一边走上来说道:“唐施主果是菩萨心肠,我佛慈悲,能有唐施主、潘施主这样的善人,真是众生的大德啊!老衲这里锅不够用,不知能否借二位的一用?”

  二人求之不得,连忙生火,拿了粮食一起和众僧煮粥分粥,救济灾民。

  连着三天,寺里的粮食已快吃完,而皇帝的拨款却还迟迟未到。灾民里三层外三层聚在城门外跪拜磕头,乞求县令打开粮仓分发粮食。谁知县令不但不为所动,竟还派兵守住粮仓,坚决不肯放粮。

  老方丈终日愁眉不展,只因寺中已经无粮,如此下去,恐怕饿死的灾民还要多一倍啊。万般无奈,老方丈便叫唐贺写书请县令开仓放粮,可唐贺连写三遍,托衙门口的衙役传上去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潘谷长叹一声道:“老方丈不必再费心了,世事如此,你我都无法改变,且听天意吧!”

  话虽如此说,可那方丈怎忍心眼睁睁看饥民饿死,实在无法可想,只好率众僧人对着城楼盘地而坐,口念佛号,以期感化县令。

  唐贺、潘谷和众灾民也只有跟随老方丈静坐求告,一时间,只见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