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进化-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海没有日夜之分;苗朴他们却依旧用着地表的计时;18日下午17点有多;他们终于踏上了坚固的土地;周帅、钱利航他们欢呼雀跃;不停的蹦跳;手舞足蹈了差不多10分钟;才消停下来。
与此同时;苗朴已经爬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极目眺望这片土地。
入目的是嶙峋荒凉的地底山脉;灰褐色的于燥沙土;裸露的砾石;一看就有毒的黄赤色雾气弥散在山峦之间;这个地方给苗朴的感官十分之差;就像是科教片中尚未有生命或生命已经消亡的地表。
当然;真实的情况还不至于糟糕成那样;植物还是有的;苗朴至少看到过三种;只是长的稀稀拉拉;看起来也不是很健康又或者说这里的植物本就没有地表植物的那种生机盎然的翠绿;而是风格古怪或诡异。
他细细的观察过其中一种;黑不溜秋;叶子都卷了;像是被火烧过;但以能量视角看;它是健康而完整的;能量运转井然有序;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它应有的面貌。
不管怎么说;生命系的根本就是土地;只要有土地;他就可以打造生命的乐园;吃喝无忧的活下去。
就在距离海船停靠点不远的一片空地上苗朴开始了他的种植大业。
第588章地海的彼岸
苗朴现在鼓捣的这种植物并非是适合生在地下的;其实这地下究竟适合长什么苗朴真还就不知道;选择这种植物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要素图谱上比较靠近中间。越是靠近两端;培植的条件越是苛刻;相反;越是靠近中间;包容性、适应性越强。所以这些植物勉强也可以种;只是收益要减上不少而已。
与海船上的那种嫁接种植不同;土壤种植要繁琐一些;但获利也相对更多;这和战斗用的东西不同;不是主要靠异能催生的;要是那样倒长的快;不过苗朴要亏死了。
首先是改善土质;种下去;催生起来;就立刻摄能收割;这样的一个过程;用时不长;生命能量消耗也不大。这里的土地比较贫瘠;苗朴反复枯荣了十次;并让【魔罗】帮着粉碎植物尸体;才算获得了需要的腐殖土质。
在这之后;是连续6茬“饥渴植物”的种植;这里的“饥渴”;是用来描述这些植物的状态;它们急需生命能量补充;就种植该种植物来说;优点是收效快;缺点是精神力消耗严重;而且始终离不开人的照料。
有了这批能量打底;种植的便是正经货色了;这些植物添加了得自地底空间所获得的植物元素因子;就是那些【魔腱】什么的变种;虽然谈不上好;不过已经是苗朴目前能拿得出手的最优选择。
就外观而言;这种植物的个头不高;叶子有如芭蕉;放在过去来说应该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对苗朴来说;它是如同橡胶树一般;可一次次的收割生命能量且收获与其生长年限基本成正比;这是一种可长期利用的植物。
有了足够的生命能量;修复大海船便快捷了起来;而这已经是19日的事儿了。
这天下午;罗芷晴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她从昨天傍晚就外出;开始探索这片新土地;如今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
以#表坐标定位;苗朴一行原本定下的航线差不多是笔直向南的;可他们现在落脚的这个地方;是在西南位置;偏了差不多10度。
罗芷晴出发时就有着修正航线的打算;所以她是贴着海岸线一直向南;利用她空间挪移的特长;一路探索;一路前行;直到前方无路;这才转向。
随着罗芷晴的回归;综合其给出的信息数据;苗朴一行探索出的地图又大了不少。就已知的整体面貌而言;地底空间的南北跨度已经探明;至少也过了26公里。
理论上;这个距离真的有点扯;因为这意味着如果从南端开条竖井上去;搞不好已经出国了。
可测量结果就是这么个结论;就算有误差;也差不了太多;哪怕抛开辽阔的地海;光是陆地;从前沿营地到海边就是近20公里的直线距离;罗芷晴又向南探出百多公里;这就是将近400还不算连飘带正常航行的b天;那可是日夜不停的航行;就算不是直线航行;跑出66公里的直线距离也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当然;地底空间多辽阔;并不是苗朴他们关心的重点;重点是这里是不是他们想要去的地方;如果不是;下步该如何走。
现在;随着罗芷晴的探索归来;这两个问题都有了答案。
“看来我们得乘船向东南方向行进;才能抵达彼岸。”苗朴说着;眺望向东南方向。目光所及;是波涛万顷的地海和荒凉的海岸线;灰褐色的裸露岩石所形成的高大山峦;宛如一道破烂的篱墙;虽然多处破损而显得并不那么齐整美观;却也仍旧成为了海水与土地之间的屏障。可惜无论是哪一边;景物都显得单调而荒芜;让人缺乏在这里长时间逗留的**。
对于苗朴的说法;罗芷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儿。毕竟彼岸其实就是一个假想目标;它是否存在都是个未知数。
可另一方面;她也希望彼岸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就在苗朴所指的那个方向上;否则情况就真的大条了;一旦失去目标;为了寻找线索;他们就指不定得在这地海中搜寻多久了。而且;这才是他们最害怕的结果;他们或许有勇气一再面对类似海怪大战的事件;可却敌不过时间的流逝。
苗朴也同样知道时间不等人;器灵作为合格的智慧型辅助工具;早已帮他罗列出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在阅读了这些数据之后;他非常清楚现在能做什么以及该做什么。
“明天;最晚明天下午;我们就得重新出航。然后我们有最多不超过6个小时的时间寻找彼岸;不管成与不成;之后我们都会返航。我们携带的物资;几乎是刚刚够这样的一趟旅程;甚至有可能挨饿12天。”
罗芷晴闻言安心了不少;老实说;她挺怕苗朴孤注一掷;于出有去无回的事情。纵观苗朴的过往;兵行险招不计后果的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来一次的可能性真的很大。
“淡水够吗?”她关心的问。
“只要荆棘之心不再像之前那样数天不能正常运转;就够。”
“你的生命系能量储备呢?”
“这个就只能尽力了。感觉永远都没够的时候。”苗朴的神情中透着几分郁闷。
从冲锋型转职指挥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异能上限。虽然就目前而言;尚能做到以战养战;收支平衡。可他的那点异能容量;仍旧显得太小倒腾不开。用一家企业来做比喻;企业规模、产品都可以说是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现金流;可供运转的现金太少;抗风险能力太差。
罗芷晴也意识到话题有点过于沉闷了。她道:“说起来;我这趟出去;还带了些小礼物给你。”
说着;她从空间罅隙背包中拿出数个真空包装的银色袋子。一一打开;里面竟然全都是植物。
“我对植物没有研究;尽量挑看起来特别的拿了些;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用的上。”
罗芷晴并不知道苗朴生命系异能的核心在于植物元素因子的提取和运用;以为他跟大多数植系异能者一样;异能的核心是种子;通过催生育成种子以及定向型的繁衍;来达成目的。
苗朴眼前一亮;连声道谢。
要说起来;苗朴原本也有探索收集的意图。但时间紧迫;无论是海船的修复;还是生命异能的收集;都离不开人;所以只能作罢。
罗芷晴送上的这样一份礼物;简直是太合心思了。
而且他还知道;罗芷晴的空间罅隙背包虽然是虚空储物;典型的幻想级背包;可实际上因为个人能力等原因;空间应该并不大;能带回这么多种植物;这明显不是临时起意的、而是一早就有所打算;腾空了背囊装东西;这就是情谊了(普通物品;无法承受空间挪移的力量;所以罗芷晴不带正常向的包囊)。
更出乎苗朴预料的是;这十多种地底植物;竟然有两种是他可以利用的。
这个比例可是很惊人的;要知道从前沿营地到地海沿岸;两百公里;一路上莽林草原;植物繁茂;枚不胜举;也不过才得了四种。
虽然这两种植物元素因子都是很低端的;但适应性极佳的地底植物;其价值还是很不错的。
这两种植物元素因子;其一被苗朴取名为:【生命果】;顾名思义;它的果实或者说种子;蕴含生命能量;一跃成为最佳的生命能量补充物。
单以能量的多寡而论;【生命果】或许并不算多么优秀;可它的能量是以果实的方式存在的;而且还是坚果;简单描述;这就是一种饱含生机的果实。储存它;明显要比储存那些有时限的并且能量状态极不稳定的能量瓜要划算的
另外一种植物元素因子被苗朴命名为【贫民肺】。这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改造植物;摄取各种对人体而言有害的气体;而它排放的却是质量相当不错的氧气。可以说;这是恶劣环境下的战略级元素因子。
有了【生命果】;苗朴势必要最大限度的延长滞留时间;好为接下来的航行多准备一份保障。
更多的时间有助于大海船的修复;藤蔓增生简单;大木复原却是不易。而大木是大海船的材质主料;甚至海船的浮力;很大程度都要归功于它们。虽然苗朴的藤蔓优点很多;坚韧、质密等等;但具备这一系列优点的同时;一个特性也是必然的;那就是沉重;比等量的钢铁还要沉重;所以它们在海上是漂不起来的。若非如此;他早就以藤蔓编织一艘大海船下海了。毕竟大木并非他掌握的植物元素因子产物;无论是生长速度还是植物特性;都远不能跟融合要素优化出的混种植物相比。
在驻留的这段时间里;康大年他们也没闲着;分了三个组;以【魔罗】为鹰犬;对荒凉世界展开了探索。采集各种样本;地形拍摄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任务;探索地底空间的机会难得;他们自然不是来观光看风景的。
2日;大海船再次起锚出发;因为修复尚未全部竣工;而苗朴对生命能量的渴求又几乎没有上限;于是这海船的甲板上种满了植物;且还有延伸出的拓展平台;也用以种植花花草草;远观之下;宛如一个飘在海上的超大花篮。
当天夜里;苗朴他们见到了一种新的海洋生物;单以形体而论;很像是金枪鱼;不过金枪鱼不可能有类似螃蟹龙虾的甲壳;也不可能闪闪发光;浑身上下包裹着能量。
这些生物拥有风水混合属性的异能;就目前的源化世界而言;混合属性异能绝对算是稀有的;甚至比单纯的拥有两种属性的异能还稀有;因为后者并不代表可以将两种属性的异能进行有机融合;而前者却可以。不但有着双属性的优势;还有着单一属性的纯粹;这种程度的能量融合可谓高端。就算是苗朴;平衡系觉醒之前;其三种异能的混合;与之相比也要明显逊色一筹。
幸运的是;这种奇异而美丽的生物对苗朴一行并没有兴趣;只是路过;它们成群结队的从海中蹿出;以几近笔直的角度爬升到近百米的高空;然后斜向俯冲而下;混合属性能量不但让它们可以在水中自如游弋;还让它们获得了滞空滑翔的能力;一个俯冲就是数百米之外;速度奇快;远远的看;就像星梭汇聚而成的光带;在海上如龙而行;兴风作浪。
或许是神奇的飞鱼带来了好运;接下来的航程可谓一帆风顺;没有海怪;也没有恶劣的天气;海面甚至一度平静的如同大湖的湖水;海船行驶其上;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2l日的午后;在主桅杆顶的瞭望筐里当值的周帅看到了陆地;兴奋的三两下蹿下桅杆;跑进船舱将情况告诉了苗朴等人。
大约l个小时以后;船已经抵达陆地边缘;然而入目的全部都是高耸的峭壁;并且礁石密布;也没有可供停船的海湾。
大海船沿着海岸线向东;渐渐偏了东北;一直到这天的2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