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武松-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晚,武松在史家庄外面搭起军营,和史进同榻而眠。
“兄弟呀,我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你的帮助啊!”酒气上涌,激动至极的武松竟然洒下了热泪。
史进这位铁汉更是流泪不止:“大哥……啊不……梁王过谦了,梁王才武绝人,取天下乃是早晚的事,史进得以服侍左右,倍感荣幸!”
“当年咱们要是没有这座史家庄,也不会有后来那么大的事业,本王一定要在史家庄为你立祠堂!”武松道。
“多谢大王厚爱!”史进扑通一声跪下道:“大王,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兄弟!”武松拉着史进的手,想把他拉起来:“在梁王府,众臣对我谦恭,那是应该的,但此时只有你我二人,就不必拘泥这些君臣之礼了,兄弟有话,但讲无妨!”
史进不肯起来,而是正色道:“如今大梁国已经独霸东方,和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甚至大宋朝廷都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臣请大王早正大位,以附万民之望!”
“兄弟,这事不急。”武松神秘一笑,拉起史进坐在床上,对他道:“如今之计,要是安定这些刚打下来的地盘,让百姓们吃饱穿暖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要启用一大批忠诚正直的官吏,抑制当地豪强,为百姓平冤屈,理诉讼,在万民安泰,齐乐太平,而其它国家的贤士们如过江之鲫一般归附大梁国的时候,那时再考虑大事,为时不晚。”
天下第一建筑大师陶宗旺带人日夜赶工,新的史家庄很快就建成了,气派的青砖大瓦,豪华的楠木家具,雕梁画柱,福运升腾,把史家庄映衬的美轮美奂。
数十万亩的农田并入了史家庄,史家庄成了和柴家庄并立的超级大庄园。这天,武松私下里和史进饮酒,对他说,他想把这些田园所产任何物资,全赏给史进个人,让史进一下子成为超级大财主。
生性善良刚正的史进急忙跪下道:“梁王大恩,史进永世不忘,但梁王赐我史家庄一事,万万不可行!”
武松问道:“为何?”
“当年柴进献出所有田地、钱财捐献军资,为咱们梁山军提供了巨额军饷和军粮,这才能让咱们养的起那么多军队,如今梁王圈地数十万亩不用来作军资,却要赏给我史进个人,必会令柴进寒心啊,其它将军也会认为梁王是故意偏向史进!梁王爱惜史进,甚于大梁国任何一位将军,史进感激涕零,但史进绝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让梁王的威名受损啊!”史进真诚的说语中,赤胆忠心一览无遗。
“兄弟,我真没想到,你竟然对我如此忠诚。好,那我就不把史家庄作为你个人的封地了,我就像赏赐柴进一样,也让你做一州太守吧。”武松深深的为眼前这位兄弟的忠诚打动了。
“多谢梁王厚爱!”史进道。(未完待续。。)
第221章 明教圣女
武松率领部下在修葺一新的史家庄上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中,他每天都拉着史进喝酒,二人边喝,加回忆着当年二人在史家庄上施粥棚周济难民,以及其它行善积德的好事。
这日傍晚,二人正喝酒呢,大梁国的情报机要总管时迁突然派人送来两封加急密函,送这两封机要密函的人随身备好了火石和匕首,万一被人发觉无法脱身,他们会在第一时间烧毁密函,然后自杀,绝不让自己泄露口供。
武松打开两封密函一一观看,心下大惊。
第一封密函只有寥寥数语:“大宋朝廷访得原济州太守张叔夜的下落,因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便不再计较之前张叔夜丧师辱国之事,重新启用,张叔夜把陈希真送给他的十串珍珠全部献出,给权臣蔡京、童贯等人送了重礼,求蔡京、童贯准许猿臂寨义士陈希真率部投诚,蔡京、童贯依允,目前张叔夜和陈希真皆被封为上将军,朝廷己委派此二人协助大宋军队平江南。”
第二封密函文字较多:“十三日前,在江南重镇杭州城中,江南皇帝,明教教主方腊暴毙于御座上,在此之前,这位江南皇帝已经有半年多没上朝了,每日只有深宫中传示口谕。听闻方腊崩逝的消息后,江南众臣前往查探方腊遗体,方知此人乃是替身,江南太子方天定大怒,严刑拷打皇帝身边的近臣,近臣受刑不过,只得道出实情。原来方腊本人早已在半年前便不知去向。为了不让众臣生疑。顺便不让朝廷生乱,临走前方腊特意访得一位和他长相极其酷似的人冒充他,这人从不上朝,更不敢与方腊的嫔妃有染。直到此人突然生病暴毙,众人方才发现此人不是方腊真身。目前江南国已经乱成一团,太子方天定勉力维持朝政,却仍然改变不了乱局。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太子立即继位为帝。安定朝局,另一派则认为,皇帝生死未卜,太子不能在这时登基,否则必定会受到明尊的惩罚。
江南国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由明教骨干担任国家要职,他们既对方腊忠诚,更对明教中的至高神明尊忠诚,让他们背叛生死未卜的老皇帝,而马上投效到新皇帝那里。他们做不到。
而让太子马上登基的人,则是地位低微之人。他们想搭上太子这架云梯,弄个拥立新君之功,为自己捞取为官资本。
江南国的两派势力水火不容,最终酿成了内乱,就在他们杀得血流成渠之时,大宋军队已经开到了江南国,目前双方已经交兵。”
武松看完这两封书信,心下大为吃惊,他做梦也没想到,陈希真这个跳梁小丑一般的垃圾,屡次舔权贵的屁股,屡次与自己为敌,又屡次被自己打得落荒而逃,几天不见,竟然还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朝廷的上将军!
更让武松吃惊的是,在他刚穿越过来之前,他就知道在江南方腊、淮西王庆、河北田虎这三路造反的英雄中,只有人家江南方腊实力最强,他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被大宋王朝欺负的,竟然会是江南方腊!
“那方腊会去哪呢?”武松百思不得其解:“方腊的武功恐怖之极,除了武功之外,他在军政大事之上,更是才华卓绝,他到底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呢?”
此刻的武松,已经和方腊一样,是真正的一方领袖,他自然和方腊有同命相怜之感,跟史进喝酒的时候,他心里在反复的想:“方腊到底去哪了呢?是死是活?江南国的前途会将如何呢?”
晚上,带着重重心事,武松再也睡不着觉了,数着窗外的星星,数了一宿,次日凌晨才睡着。
醒来后已经是下午了,武松吃了些饭菜,把史进、卢俊义等人叫上,又带上了梁王的亲兵卫队,去林间打猎。
围猎场上,大梁国众将兴致甚高,那史文恭身为大梁国第一射手,不出半个时辰,便射倒了一只鹿,一只野山头,两只野兔,一只野山鸡,而其它人,除了燕青射倒了一只野鸭子和一头野猪之外,大多无所斩获。
众人搭起火架,把野味拨了毛,开始烧烤起来,武松等人一边喝酒,一边吃着野味。武松今天兴致不错,一边吃还一边暗自想道:“还是古代的空气好,没污染。”
正当众人吃的正爽的时候,一声叱骂,打断了这份宁静。
“妖女,你已死到临头,还有何话说?”一声极其刺耳的尖嗓子传来,听这声音,不用猜也知道声音的主人必定是名武功不弱的太监。
“凭你们这几条宋狗,也想取我性命?”发出这声音的,是一名娇弱女子。
“你江南将亡,明教即将覆灭,今日你就是插上翅膀,也脱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哈哈!”该太监大笑道:“兄弟们,这明教第一美人的姿色可比那李师师漂亮多了,拿住此人,送给你们享用!”
“多谢大人!”发出这个声音的,至少得有十多人。
“兄弟们,看这情形,是有位姑娘被人围住了,快,四面封住这里,务必救下这位姑娘!”梁王武松听到附近林中有声音,便立即调兵围林。
大梁国的精兵猛将们得了军令,立即扔了嘴边的食物,朝着声音的源头围了过去,众人在附近寻找的时候,太监和那姑娘的声音继续传来。
“四位姐姐,都怪我连累了你们,咱们来世再会吧,来世小妹做牛做马报答你们!无上的明尊啊,我们来了!”姑娘的声音比之前低多了,话语中,充满了绝望。
“圣女,休要这样说,能死在一起,是咱们姐妹的缘分!到了天国,往生极乐,咱们就能见到明尊了!”另一位姑娘道。
“兄弟们,抓活的,这美妞要是死了,你们就只能玩死的啦!”太监的声音。
紧接着,惨烈的兵器相击声传来,构成了一首屠杀的哀曲。
伴随着这些兵器互撞的声音,刚才说话的那名圣女的声音再次传来:“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唯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时迁第一个发现了这些声音的源头,并迅速找到了他们蒇身的山洞,武松等人蜂拥而入。
原来,这里是一个隐藏得极深的山洞,太监和他的十多名手下包围住了五位姑娘,这五位姑娘之中,有一位身着白衣,戴着面纱,只能从外面看到她的两个眼睛,另外四个姑娘手执长剑,看那样子,应该是她的护卫。他们这些人在这山洞的最里面,根本没人留意外面的动静。
武松亲眼见到那四位姑娘舞着长剑,拼命掩护着中间戴着面纱的圣女,只见那圣女身材婀娜,雪肌似玉,让人看了一眼,就会不禁生出:“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哪回见”的感叹。
那圣女双腿跪地,双手伸开,作焰火飞腾之状,口中虔诚念诵着那几句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唯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这位气质飘飘似仙,清丽绝俗,光让人看到那双清澈的眼睛,就会确信她必然是位绝世美人的明教圣女,此时正心无旁骛的念诵着明教的往生经文,丝毫不以即将香消玉殒而感到悲伤,她死到临头,却仍是在怜惜世人多苦多难。
“杀贼!”武松立即下达了攻杀令!
“且慢!你等是何人,且先通名!”那位只有一只眼睛的太监转身道。
“我乃梁王是也!这华阴县乃是我大梁国的地盘,岂容你等鼠辈在此作孽?左右听令,斩杀这些狗贼!”武松道。(未完待续。。)
第222章 龙登九五(上)
领头的大太监举刀扑向武松,他幻想着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战术拿住武松,便可安全脱身,只是他刚一斯近武松,便被武松一刀纵劈而落,这名大太监的刀断了,随后刀势不减,劈中了大太监的脑门,他的脑门流下一道血口子,扑地倒了。
这群杀手领头的一死,其它人的斗志立减,史进一朴死搠翻一个,卢俊义一枪洞穿一个,石秀、李逵、卞祥、孙安、萧嘉穗等人杀的更欢,片刻间,他们的兵器上便沾满了敌人的血,他们的脚下,踩着敌人的尸体。
有一名杀手想奔跑而逃,被史文恭搭起大羽强弓,一箭射了个通透,剩下的几名杀手见无路可走,只得挥刀自刎。
“姑娘,让你受惊了。”武松擦掉陨铁神刀上的血,对那位戴着面纱的女子道。
这位明教圣女一言不发,而是冲着武松缓缓下拜,非常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