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击三国-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大将军!”
“别忙谢,外面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纵使是将军卫队,同样难免危险,同样避免不了伤亡,你要想清楚。”
石天保重重顿首:“身为军士。何处不危险。何处无伤亡。若为大将军之马前卒之故而涉险裹尸,此乃小石子之幸,纵死无憾,虽死犹荣。”
马悍淡笑:“不错,至少懂得了拽文,那么,就补入卫队吧。”
“谢大将军!”
披挂完毕,马悍转出隔间。步入右格间,一一抚慰受伤的护卫。最后来到战亡的护卫遗体前,取下刚刚打磨好的随身佩刀放在遗体旁,直起身,顿首致礼。身后陈到以下诸狼骑,俱脱帽致礼。
从右格间转出,蓦然抬望,才发觉不知何时,左格间所有人俱已现身,跪拜一地。
大小乔姊妹已换上一红一白曲裾深衣,伏跪于蒲席,一齐向马悍稽首为礼。那从领口伸出的雪白玉颈,乌黑云鬓,优雅身姿,令人不期然想起那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朵水莲花不胜寒风的娇羞。”
马悍没有动,只是默默注视着二姝。
良久,马悍向二姝点点头,转身走出大门,步上高台。先前的战场,此刻已清理干净,包括援兵、俘虏在内的上万人马,齐列于下。列于最前头的,是皖城大小将官及各坞家主。马悍只认得二人:刘晔与乔公。
马悍向二人颔首致意,前者报以微笑,后者瞠目感慨,而上万军民则涌起阵阵骚动。
乌云已散,时近黄昏,一缕夕阳斜照在马悍身上,金光闪耀,流光溢彩,令人目眩神迷,心生敬畏。
马悍深深吸一口气,吐气开声:“如尔等所见,吾即为天子赐封之大将军——马悍!”
底下先是一片沉寂,旋即沸反盈天。
木楼内,姊妹二人默默望着那金色背影,眼睛渐渐模糊……
……
“你就是陆伯言?”
“正是陆逊。”
“可愿为天子效力?”
“愿为大将军效命。”
站在马悍面前的,是一个十七八岁,长眉入鬓,星目高鼻,丰神俊郎,不亚于美周郎的少年郎。望着眼前这个历史上东吴后期的支柱,马悍目露赞许。不是因为什么名人效应,也不是因为陆逊回答得意味深长,而是因陆逊这一次干得漂亮。
这一次及时解围,陆逊出力颇多。
解围的八千人马中,龙狼军只有一百四五十人,便是因暴风雨失联的那三船人。至于马悍的大军,时间上来不及。其余九成九的兵力,都来自于皖城及乔、李、陆、王、顾、周等庐江诸世家的的族兵。
陆逊原本在吴县老家操持家族之事,因族叔庐江郡丞陆俊力邀,这才赴皖城相助,被任命为主簿。陆逊此时虽年青,却已是淮南名士,被称为江左俊彦,任职主簿并不为过。只不过,运气不太好,刚上任不到三个月,就赶上这场围城之城。
陆氏叔侄都很清楚,经过去岁的重创之后,皖城实力及防御大降,单凭他们及皖城的郡兵,是挡不住灊山贼的。故此,陆逊作为使者,奔走于诸坞之间,希望能将各坞主、世家联合起来,共拒大敌。
可历来联合最难搞的一点,不是大伙不愿意,而是谁当头?
这个难题,也难倒了陆逊。原本庐江郡丞陆俊挺合适,但各大世家中,就有陆氏一门旁支,姓陆的当了头。谁不担心你会厚此薄彼,搞利益输送?这个头,只能是既有人望。又与各大世家没有太多利益纠葛的人,才是最适合的。
结果就在这互相扯皮与不信任过程中,灊山贼攻击日渐加剧。正当陆氏叔侄一筹莫展时,刘晔的出现,带来了转机。无疑,刘晔完全符合所有条件。故此陆逊甘冒被贼兵围攻之险,急赴乔坞。请求刘晔帮助,将皖城左近的各世家联合起来。
刘晔闻之笑而摆手:“我不合适……”
陆逊大急:“先生天下名士,无人不知。前有手刃郑宝,后有说降黄祖,胆识兼备,智勇双全。先生若不合适。还有谁人能胜任?解民倒悬。造福桑梓,此乃大功业也,请先生万勿推辞。”
刘晔大笑:“伯言真乃辩才,不过,伯言算说对了,还真有人比我更合适,并且,胜任有余。”
陆逊惊讶不已:“还有这样的人物?在哪?”
“就在这乔坞之中……”
这时乔义满头大汗。慌张回报:“两位小娘子,还有那位马义士。独闯潜山贼寨了!”
刘晔大惊失色,推案而起,直到陆逊连声催问,方苦笑道:“晔方才说错了,他不在乔坞,而在潜山贼寨。”
与此同时,乔坞外也来了一支军队,虽只有百余人,却是生生杀退三支贼军巡兵,硬闯进来的,这便是护卫马悍考察的将军卫队与丹阳兵。直到此时,马悍的身份才由刘晔正式传达。
乔公初闻之,手里那永远从容不迫的麈尾都掉到地上,连两个女儿身陷贼窝时都没见他如此失态。
大将军这块金字一亮,下面的事就好办了。皖城首先响应,然后刘晔与陆逊分别赴诸坞游说联合。只不过,主题不再是拒贼,而是剿贼!
事情出奇顺利,得知当朝大将军、江东新霸主被困,各世家家主人人踊跃,很快就集齐了八千人马,并为将军卫队提供了马匹。有了战马的龙狼悍骑,才能发挥全部战力。
其实这八千人马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并不多,许多都是等同新兵的普通坞丁而已,守城守坞尚可,打野战败多胜少,攻城拔寨几乎不可能。不过,有马悍及将军卫队在贼窝里搅得天翻地覆,牢牢吸住、绞杀大量贼兵,一切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雷薄死,乐就亡,贼军溃,贼寨破。
马悍身份已彰,自然不能再住乔坞,这会释放错误信号,令其他世家心存犹疑。最合适的下榻处,自然就是皖城官邸了。
在这里,马悍一一召见安抚诸世家,并通过刘晔与陆氏叔侄的努力,得到皖城诸势力人力物力上支持,所俘近三千贼兵,也交与皖城处理。
此后,刘晔返回寿春,与袁胤再上灊山,最终迫使陈兰率余众投降,彻底消灭了这支纵横庐江的最大祸乱根源。可以说,马悍此番冒险,还是获得了相当大的收益,值了。
十一月初,天气转寒。太史慈、荀攸亲率大军,前来迎接马悍。
在马悍离开的那一天,各坞族老,皖城近万军民及乔坞居民,倾城而出相送。
大乔与小乔默默伫立于乔坞城头,无语目送。
这时,两骑快马离开大队,飞驰而至。二乔认得,正是那个人身边的两个侍从,分别叫阿苏与石天保的。
二人各举起一个盒子,高声道:“这是大将军送给二位小娘子的。”
不一会,两个盒子送到二女面前,分别打开,里面的东西,令姊妹俩又好气又好笑。
什么东西?大乔的盒子里盛着一把黄金柄匕首,小乔的盒子里则是一具精巧的连发手弩。俱为辽东出产,龙狼装备的精品。但这些东西,送给将领或士人,倒是很好的礼物,但送给二位佳人,可就太那啥了……
蓦然,二女目光一凝,东西取出,盒子底下各有一张字条。
大乔:“山重水复。”
小乔:“柳暗花明。”
小乔不解道:“这是什么?字迷么?”
大乔淡淡一笑:“不知道,我们就等着,或许有朝一日,他会亲口解答。”(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 【将 战】
(感谢大盟!谢谢赵无恤2014、ufgw、qgqwwp、大松客、真不知道叫啥了、醉臥江湖君莫笑、lj88888888、looyio、)
~~~~~~~~~~~~~~~~~~~~~~~~~~~~~~~~~~~~~~~~~~~~~~~~~~~~~~~~~~~~~
马悍在庐江全力剿匪,会稽的孙权、周瑜也没闲着,加紧了转移步伐。
为何要转移?嗯,其实这句话应当是为何不尽快转移?
会稽,也就是现在的江浙一带,在汉末其实是块绝地。浙水以北很发达,邑县林立,十分密集。而浙水以南,直至闽南一带,全是烟瘴之地,千里少人烟,百里无一县,各种土著部落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外来势力,都不可能在这片地方生存,更别提发展了。
可以说,眼下江东孙氏已经被逼入了一个绝境,只要马悍的南征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与之争夺浙水控制权。倘若孙氏战败,浙水被截断,那么整个江东集团就会被完全堵死在一片方圆不过三百里的狭小地带。没有战略缓冲,也无后路可退。东面是大海,南面是蛮荒,北面是强敌,西面……西面是唯一生路,设若浙水一失,这条唯一生路也会被掐断。到那时,江东集团上下,也就只剩两条路:或集体跳海,或上山当野人。
向西,争夺生存空间,甚至把整个江东势力转为江西势力,亦在所不惜。否则,一旦马悍平定庐江,龙狼掠火军尽数渡淮,龙狼徐林军在丹阳完成江东舟师整合,数万大军压境。一切就晚了。
周瑜很早就看出这一点,所以早早派出程普、韩当,攻略豫章。占领彭泽、柴桑两处重要江口,为全势力西迁奠定基础。
十一月,周瑜率二万舟师,沿浙水西向,杀入鄱阳。与此同时,柴桑的程普,彭泽的韩当,也尽出大军。如三支利箭,直指豫章郡治南昌。
十一月中,在没有发生实质性接触战斗的情况下,豫章太守华歆举城而降。
这倒不能完全怪华歆,主要是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南昌的兵力连敌军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缺乏战斗意志,无良将无悍卒,不降待如何?但华歆也需要担很大的责任。实际上此前马悍已派出使者,提出要派军队协助华歆,却为其拒绝,很明显是怕被趁机夺权。结果这一下别说权力。连地盘都没了。
十二月初,冒着严寒,整个江东集团展开迁徙,沿浙水及南岸。水陆并进,将主要军政部门及家眷全部西迁,而会稽只留下少量兵马做为牵制。由于此时浙水完全由孙氏所控制。龙狼军虽于北岸布置有数千军队,却也只能目送,无法阻止。
豫章被占,孙氏西迁,最着紧的不是马悍,而是黄祖。这代表着这位江东世仇,已经来到家门口,彼此之间,必有一场决死之战。
建安五年末,江夏太守黄祖,分别向名义上的上司大将军马悍与实质上的上司荆州牧刘表,各上一道表折,请求双方相助,共拒孙、曹、刘三股外来势力。不过黄祖也知道,刘表顶多只是道义上谴责一下,或派使者斡旋,想从他那里得到实质性支持,那是老猫嗅咸鱼——休想。
别的不说,曹操与刘备,就是他刘表放过来的,莫当他黄祖是瞎子。所以他把全部希望,放在江东的马悍身上。并于岁末之际,派出长子黄射,以贺岁首的名义,前往宛陵,拜访大将军。
……
岁末的江东,天气虽冷,但与雒阳比起来,还算暖和,甚至都没下雪,只结了一层薄冰。
宛陵府寺,挂在檐前的冰柱慢慢销融,一滴滴往下滴水,敲打在石阶的凹痕上,发出箜箜的清音。
大堂之内,马悍安坐于案牍后,室内有铜架烛台,灯光明亮,但没点火炉。这倒不是马悍艰苦朴素,而是江南的气候于他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从辽东混出来的人,这点寒意,也就刚够提神。
马悍此时正在看一封来自雒阳的家书,信是万年公主亲笔所书,半篇在絮叨两儿一女的稚趣,半篇在述说阖府诸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