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正二品的尚书位置上呆了八年,之后因对金战事极力主战而被罢免,后又被启用,说服先帝对金态度强硬起来,协助李正晔击破金国的大举进攻。
先帝时,金国的三次大举进攻都被严太傅和李正晔挡下,这样的丰功伟绩,让他在五十岁之前就被拜为宰相,之后急流勇退在国子监任教。
直到金国再次进犯,而诸位皇子夺位混战加上前线节节败退而让先帝病重而逝,他才重新出来掌权。
彼时大周混乱,随军出战的皇子亡的亡,逃的逃,长安城中剩余的几位皇子也是内乱不已,严太傅就另辟蹊径将度宗之孙秦王扶上了皇位,就是如今的景炎帝。
景炎帝一上位就不顾严太傅的劝说,执意将都城迁到临安城,更是因此放弃北方半壁江山,这也是百姓和一些官员对严太傅贬斥的原因所在,很多人都在想,如果当时严太傅选的是先帝的儿子,大周会不会更好,至少不会出现只拥半壁江山的尴尬,让那么多的百姓沦为二等人,被胡人欺压。
但严太傅一直主战,又庇护了袁将军等主战的将领,更是反对奢靡贪污,所以在民间和清流间的名声很不错,加之他到临安城后一直是他掌权,之后更是多次担任春闱主考官,几乎是这近二十年来进士及第的官员的老师。
而在来临安城之前,严太傅就已经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比如当今,秦相,范思文,都曾听过他的课,秦相,范思文和齐丰等人更是在他任主考官时考中的。
这样一位学生无数,受人尊敬的长者逝世,葬礼却冷冷清清,连路祭都只有单数的几家,不可谓不悲凉。
也正因为人少,范子衿的路祭一设,大家就都看过来,除了秦相外,来设路祭的都是内心还尊重严太傅这位老师的学生,看到一个与严太傅没什么关系的进士也来路祭,心中就又气又难受,连一黄毛小儿都知道尊重太傅,那些被太傅亲自教导过的人却都误会他。
可以说会来路祭的,大多属于严太傅的脑残粉了,等范子衿处理掉手上的事务急匆匆赶来的时候就收到了一些友好的点头示意。
范子衿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礼貌回应,见棚子刚搭好,白幡还没来得及挂上,就忙亲自动手把白幡挂上去,留意这边人对他印象就更好了。
严家的丧队很是低调的从远处而来,民众虽气愤,好在没人在此刻闹事,范子衿随着严家的队伍前往城外的永福寺,严家想要把严太傅送回祖籍之地安葬,所以棺木只能暂时寄存在永福寺里。
秦相从永福寺回来就一头扎进了书房,他无论如何要把议和这个差事抢到手,并一定要促成和谈。
他的幕僚对此不解,“大人,就是严家都受不住流言蜚语,此时您淌进去太深只怕不太好。”
秦相淡淡的道:“此事本相自有计较,你只管拟定一套和谈内容与我就行。”
秦相心中冷哼,严家是因为反差太大才遭至如此大的反弹,他却是从一开始就主和,早就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再做一次,也不过是让人更恨他一分罢了,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弹。
“大人,议和之事朝中已有定论,只等皇上派人去就行,您如此主动揽过这份差事,不是将骂名都担过来了吗?”幕僚还是忍不住开口劝道,毕竟是跟着秦相混的,他好了他们才能好。
秦相不悦的蹙眉,“让你去就去,哪来如此多的废话?”
幕僚一噎,只能认命的退下。
秦相看着书桌上的笔筒发呆,若是可以,他才不会主动揽过这份差事,但为了保住性命,保住秦家,他不得不如此施为。
严太傅是为了大周才主张议和,他一样是为了大周,但根本目的却是要保住秦家。
大周在,秦家才能在,不然,就是落入胡人手中也比落在起义军手中强。
大周若亡于义军之手,只怕秦家就是继皇族之后第二个被清理的家族了,说到底他以前还是太过年轻气盛,欠妥思虑了,为了前程将名声折腾殆尽,不然现在也不会顾虑重重。
可谁能想到皇帝会出此昏招,彻底点燃了整个大周的土匪,让他们由匪变义军,还结盟起来了。
不然,大周在他的支撑下,再坚持了三四十年是完全没问题的,到时候秦家也积累够了资本,大可以辞官衣锦还乡,朝政混乱之下,再过几年十几年谁还能记住沉寂下来的秦家?
可惜,如今一切都毁了,他只能尽力与西夏周旋,希望能让大周力挽狂澜,若实在不行,也可助西夏或金国瓜分大周,只要将国内的义军一网打尽,秦家就还有生存之路。
第525章 分兵
大周向金国和西夏正式提出议和,金国只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将大军后撤三里驻扎,就跟大周的军队眼对眼的瞪着,等待议和使者的到来。
他们进攻了一个多月,到现在也没能占下一城一镇,反而损失了不少勇士,可谓憋屈死了。
在西夏势如破竹的形势对比下,金国也有些慌张了,看袁将军和齐修远严防死守的样子,他们也很难讨到便宜,还不如就着西夏的攻势定下和约,多讨一些岁币绸缎茶叶之类的好处。
金国愿意停战,但西夏不乐意,他们已经占了不少的地盘,并且为了这次大战投入良多,怎么可能说停战就停战?
他们可是打着灭掉大周的主意,但他们也没一口回绝,而是以此事他们不能做主,需待国主吩咐为由暂时拖下,但该进攻还是要进攻,该攻城略地还是要攻城略地。
大周的臣子和景炎帝气得牙痒痒,却又不阻止不了,打嘴仗大周是很能耐,但人家闷头攻城,难道你能叫他还回来,你倒是够大脸敢叫了,但人家会还吗?
但现在国内兵力不足,大周根本震慑不住西夏,也阻挡不住他们的脚步,加上景炎帝主要的兵力放在了国内叛匪身上,一时之间竟然让西夏如入无人之境般轻松,有路西夏大军甚至能一天收两城,
景炎帝虽然更忌惮叛匪,但也不能放任西夏如此攻城略地,不然等他压下叛乱,大周也被西夏占完了,他还当什么皇帝?
景炎帝最后下令调回袁将军十万大军和齐修远五万大军,分为两路阻挡西夏,西路由齐修远派将领统辖,入潼川府阻挡西夏继续东下,而袁将军则要派人领十万大军从东路直下,过淮南西路直入荆湖北路阻挡西夏大军。
景炎帝本来还想直接从朝中派大将过去领兵,但思索过后就放弃了,此时不是削弱袁将军和齐修远势力的时候,还是让他们的人自己去领军成功性要大一些,而且,朝中也实在派不出实战的将军了,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启用齐浩然了。
齐修远收到圣意后思索了许久,又将荣轩找来商议,半响才决定派穆石和江泽领兵,穆石领兵两万,江泽领兵三万。
齐修远想要造反的事至今也才他们五个知道而已,穆石和江泽全然不知。
江泽跟随在齐修远身边很长时间了,他自然信得过他,但扯上造反,事情就不一定了,所以齐修远想了许久,还是决定先将此事瞒下,将大军一分为二,江泽只需一心阻挡西夏大军就好。
而穆石,齐穆两家是姻亲,齐修远就当穆石已经上了贼船,决定将事情告诉他,让他在击退西夏大军时还要注意收留流民,招收兵马,无论如何要保证他们的兵源。
齐修远将穆石找来,在书房说了大半天的话,他出齐府的时候脸上没有表情,闷头骑着马回家了。
江泽只当齐修远是和穆石解释为何他领兵比他少,并没有多想,私底下甚至还有些得意洋洋,他跟了齐将军这么多年,就算穆石是将军的姻亲,也还是比不上他的。
心里对齐修远又多信服了几分。
而回到家的穆石却气得拿起笔来写信去把女儿骂了一顿,她怎么能瞒他这么大的事。
他倒是不怎么气愤和焦虑,他虽然识字不多,却因早年走南闯北见识也不少,在他看来,大周早就摇摇欲坠了,反了就反了呗,反正他的妻儿家人在北边这一块儿,这是齐修远的大本营,以后就算齐修远当不成皇帝,他们穆家也能保全,大不了再回家打猎去。
但女儿不同,阿灵嫁给了齐浩然,那肯定是同生共死的,他能带着家人逃,却带不走阿灵,何况,此时他们还没反,人就已经被扣在皇宫里了。
穆石怎么可能不生气,不紧张?
舒婉娘见他气呼呼的回来,就去厨房做了一些小东西给他端来,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穆石将笔撂下,装作不在意的把信收起来,道:“将军派我领兵去抵抗西夏大军,到时候家里就又剩下你们娘几个了,我有些担心,想叫表哥表嫂他们来家里住一段时间,也好照看照看你们。”
舒婉娘闻言就笑道:“博文已能顶门立户了,哪里好总是烦扰表哥表嫂?”
舒婉娘将碟子放在他跟前,叹气道:“外头现在乱糟糟的,也不知道阿灵在京城过得好不好。”
“放心吧,那是皇帝呆的地方,全天下最安全的就是那里了。”
舒婉娘闻言松了一口气,重新笑起来,“你说得对,皇帝呆的地方防守严密,阿灵应该安全无虞,不然她一人带着小外孙我还真的担心,可惜最近南北的商队断了,连范公子的作坊也送不了货物,不然我还可以托他们带些小衣物给我们的外孙送去。”
舒婉娘越说越惆怅,她的女儿明明还那么小,怎么就也有了孩子,就好像昨日阿灵还吵着闹着挂在丈夫的身上要一起进林子打猎,可转眼,他们一家搬到了汉中府,阿灵出嫁有了孩子,博文也长成一个小伙子了。
穆石见舒婉娘神色恍惚,就知道她又在胡思乱想了,忙随手拿过一本书将信压住,就抱了她安慰。
而袁将军也是兵分两路,一路由底下一员大将领着,一路则由他的长子袁昭领着,共同南下。
随着东西两路大军南下,西夏大军的进程稍缓,攻势却越发猛烈,战事一下子就胶着了起来,而本来已安分的金国却又蠢蠢欲动起来,但因为有袁将军和齐修远压着,对方也没能讨到好。
皇帝见状松了一口气,这才考虑将宫中的官眷放出宫去。
因为他们在宫里住的够久了,再留下去,就不止臣子有意见,外面那些吃饱了没事干专门盯着皇室的百姓也要冲他吐唾沫了。
好在齐修远和袁将军现在兵力都有所消减,加上又有金国大军牵制,皇帝觉得让他们出宫也不是不可以了,反正都还在临安城里。
因此,穆扬灵他们虽然能出宫里,却被限制了活动范围,只要不出城,去哪儿都可以。
理由也很现成,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前面一队要刺杀他们的西夏兵已经被抓住,但有没有漏网之鱼却不确定,加上西夏还未确定有没有派出其他的刺杀队伍,所以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不能出城,而府外也围了一圈的禁军,专门保护他们的。
第526章 回府
穆扬灵和李菁华回到齐府,全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虽然在皇宫里好吃好喝的供着,安全上也没问题,但和皇后及后宫的嫔妃说话好累人,一个多月下来瘦了许多。
李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