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为相-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都是这位天子刻意纵容的结果。
知道皇帝是真心想看戏,并不是降罪于某人,张铭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当下推得干净:“微臣只是代于御史递奏折,具体什么事微臣并不知情,皇上何不让莫尚书和于大人当面对质。”皇上想看戏,他帮忙搭台子就好,别的就不掺合了。
当面对质?听起来甚是吸引人,宣和帝欣然接受:“那改天就让他们当面对质吧。”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喜欢看人吵架,实在是于平均和莫步云都才华横溢,斗起嘴来也引经据典,着实…好看。
……
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的辩论赛赵剑秋没能看到,她现在的官位还不够资历见证朝廷大员斗嘴,而且虽然任职监察御史,她还是跟在张铭山左右实习。
没有正式的工作在身,赵剑秋一天到晚仍是忙个不停,因为要过年了。
这是赵剑秋在这个时空过的第二个新年。
第一次过年时,她刚来到天佑王朝不久,在杭州侥幸中了解元,为了怕认识原赵剑秋的人发现她是个冒牌货,所以龟缩在客栈中不轻易出来,除夕夜听着外面鞭炮声,自己却茫茫然不知未来怎样。
而今年就不一样了,她有了工作,买了房子,家里还有可爱的惜惜,这些,足够让她看到未来的希望,拥有奋斗的目标。
赵剑秋白天上班,晚上就打扫房子,心亮了,就希望过个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的佳节。
柳易生的户部在年前是最忙的,不但要计算各地方当年上报的财务收支,还要算出文武百官年终的福利,加班加点成了常事。
所以当江天暮去户部办公,顺便提醒柳易生,“好久三人都没聚一聚了,过年是不是该去看看惜惜?”的时候,柳易生停下笔,想了想,解下自己的荷包扔给江天暮:“你帮我买礼物去看惜惜吧,年前我大概抽不出时间了。”
“好。”江天暮喜滋滋的接过荷包,花别人的钱还能不痛快。
“还有,”柳易生这回看看周围没人才小声说道:“太子年前要设宴,你有没有空去,闻人方可是希望你来的。”
江天暮看他:“那你呢,你去吗?”
柳易生沉默片刻,终于还是点点头。
太子设宴是不可能偷偷摸摸的,那去的人无疑会被打上“**”的标记,柳易生准备去,就是准备公开站在太子那边了。
江天暮清楚这个意思,所以才叹气:“真麻烦,易生你知道我最怕麻烦了,如果去了太子的宴席,我还怎么找莫先生要点心吃?”
柳易生笑笑:“江家应该早站到太子那边了吗?你不代表令兄去一趟?”
“江家只是出钱,你什么时候见过江家把人往太子府送的?”江天暮笑嘻嘻的回答,“我还是见剑秋和惜惜去吧。”他挥手告辞。
……
离过年还有几天,赵剑秋的家已经装饰好了,窗户上贴着冯氏剪的窗花,惜惜和巧巧穿着红色的棉袄,坐在温暖的炕上玩玩具,赵剑秋在厨房做饭。
江天暮进来就看到这温馨的家庭气氛,赵剑秋意外而欣喜的看到他到来,江天暮却把她拉到院子里,惊讶的问道:“怎么还是你做饭?”
“我做饭有什么关系。”赵剑秋不在乎的笑道,“冯氏照顾两个孩子已经够累了,这小孩子穿衣又容易脏,她每天洗衣打扫卫生已经够辛苦了,而我晚上回来又没事干,做点饭也累不着。”当初她跟冯氏签好只要人家带孩子的,如今家里上上下下人家都包了,她都有种虐待劳工的感觉了。
江天暮更正道:“我不是说应该让冯氏做饭,乳母只管带好孩子,这才是她的工作。我是说你,你现在是监察御史,有正式官位在身的人,这过年肯定会有不少同僚上门拜年的,到时谁端茶递水?你要亲自来,我保证他们会如坐针毡,冯氏来?惜惜哭闹起来怎么办?”
赵剑秋想想也是,身为朝廷命官了,应酬上的规矩还得注意:“那我该怎么办?”她请教大户人家出身的江二少爷。
江天暮可不把这当难事:“这还不好办,你再买几个丫环仆人就行了,你现在六品官月俸二十五两,而一个丫环最好的身价也不过二钱银子,你还怕养不起?”
赵剑秋其实也曾想过多添人,但一来她不习惯呼奴使婢的奢侈生活,二来她对陌生人仍然不信任。
“你看我这家里就是女人小孩,真要再找人我也不放心。”赵剑秋选择将顾虑实说,江家那么多仆役都没出事,古代人应该有其御下的方法。
江天暮想了想:“你考虑的有道理,但只要买好了就行,不能因噎废食,这样,我现在就帮你挑选。”
江天暮当下就拉着赵剑秋出门,赵剑秋不解:“牙行现在已经关门了吧?”现在是酉时多,差不多晚上七点,这里商店没有晚上营业的。
“你不是想挑信得过的吗?就得这时候去。”江天暮拉她到大街上,随手叫了辆马车,报了个地址让车夫驾车过去。
赵剑秋自来长安京城后,除了琼林宴那天被柳易生拉去花街,就再没见过这里的夜生活,她毕竟是女儿身,又是安安静静的性子,可不敢晚上一个人去逛街。
……
“就是这里了。”江天暮带赵剑秋到了一处街口下车,给过车钱看车夫走远才对赵剑秋说道,“牙行白天是帮人介绍雇主,那些雇佣之间虽然有保人,但签的是活契,只能保证他们在你府上干活时手脚干净,但所谓的忠心保证不了。”
“那这里是晚上的牙行了?”赵剑秋从他话里猜测,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一座灯火通明的宅院前,这也是这整条街唯一一家掌灯的住处,看上去有点不协调的感觉。
“猜对了,这里干得是贩卖人口的行为,不过却是正规营生,这里卖的人多数是一些犯官家的仆役,对如何干活办事根本不用你再费心教导,而且价钱还便宜。”江天暮低声和她解释,待走到门口扔给门口迎客的仆人一块至少一两的银块。
他出手大方,得到的招待自然也好,两人被迎到楼上的雅座,江天暮在门口停了下却不进去,反而转身进了隔壁一间,没等赵剑秋看清就听他笑着打招呼:“秋姐姐好。”
赵剑秋这才看清楚,隔壁雅座笑靥如花的红衣美人不正是好久不见的秋蕊香吗?于是也点头招呼:“好久不见了,秋姑娘。”
“知道好久不见赵公子也不过来,蕊香还以为赵公子不记得奴家了。”秋蕊香轻嗔薄愁,着实无限风情。
赵剑秋只好笑笑,在这样女人味十足的尤物面前,她觉得自己更不像女人了。
秋蕊香绝不会叫场面冷下来的:“既然过来了,赵公子不会丢下小女子一个人孤零零在这儿吧?锦儿,绣儿,快给江公子、赵公子看座。”
坐哪儿不是坐,看江天暮早就自己坐好,自己伸手倒茶,赵剑秋也在旁边落坐:“秋姑娘过来也是…”想到秋蕊香所处的地方,赵剑秋不知怎么再问下去,难道现实版的逼良为娼就要上演了?
秋蕊香倒是坦然自若:“听说今天拍卖的有好货色,蕊香特地过来看看,媚香楼再不添点新面孔,赵公子怕是更不登门了。”
这怎么又扯到她这儿了?赵剑秋看看旁边悠闲的江天暮,不动声色将他拉进战场:“剑秋今天是第一次来这儿,等一会儿还请天暮和秋姑娘指教。”
秋蕊香的注意力果然转到江天暮那儿:“我说赵公子这么老实的人怎么知道这里,原来是你这坏家伙带人过来的。”虽然是指责的语气,但她说起来就像在打情骂俏。
所以江天暮笑嘻嘻的喊冤:“秋姐姐说笑了,我带剑秋过来,不过是帮忙挑几个能使唤的丫头仆役,正大光明的很,怎么算做坏事?再说这儿又不是媚香楼。”
他最后这句可是“惹恼”了秋蕊香,“真是个坏家伙!”秋蕊香伸手去捏他的脸颊,偏还是舍不得用力,只能在嘴上狠狠诉他,“小没良心的!”
这当然伤不了江天暮丝毫,看江天暮笑得无辜的样子,一直冷眼旁观的赵剑秋突然发现其实江天暮也挺讨女人喜欢的,不同于柳易生那种“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风流,江天暮是介乎大男孩的可爱和成年男子的俊美,这就让女人在对待他时多了份柔情,就是打情骂俏也下不去手。
赵剑秋只顾点评别人,却忘了自己的男装扮相在别的女人眼中也是异常的俊俏可人,秋蕊香身边的锦儿、绣儿一直是红着脸给她端茶送点心的。
直到楼下突然热闹起来,才让本来嘻笑的几人的注意力转移。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十七章 捡漏儿
更新时间2010…8…31 13:35:37 字数:3076
(感谢笑口ぉ常开的粉红PK票。*^_^*)
江天暮带赵剑秋去的这院子也是一处牙行,但门口没有挂招牌,明明说是正规营业可怎么一切都这么不光明,尤其在看到花街的老板也来这儿挑人后,赵剑秋更是怀疑这个地方的合法性。
可当下面台中间的拍卖开始,居然还有顺天府的衙役在场维持秩序后,赵剑秋便又分不清了,这真要是非法的,在天子脚下他们敢穿着公家制服给私人看场子?
“这里卖的奴婢们,她们的原主人大多是因公犯了事,家产充了公,奴婢也充了公,既然是公家的,当然由公家的人负责买卖。”秋蕊香知道赵剑秋第一次来这儿,所以自己挑选时还不忘了跟她解释。
果然她在楼上解释,楼下负责拍卖的人也介绍起来,这是什么什么官家里的奴隶,因犯了什么什么事才充公拍卖,以表示“货物”的来源可以放心。
资产充公,赵剑秋当御史没少接触这个词,但现在她才把人和财产联系起来,这些奴婢就是主人的财产,可以任意买卖。
“如果…如果秋姐姐买走她们,她们会心甘情愿吗?”赵剑秋见秋蕊香挑了两个看上去就楚楚可怜的小丫环,忍不住问道。
“她们的卖身契在谁手上就得听谁的,剑秋你不是想选些靠得住的又能干的人吗,注意看下面挑选吧。”江天暮指着下面的台子说道。
下面拍卖的不仅有小丫环,也有粗使丫头、看着像管家和账房之类的各种人,这和冯氏那种中介公司介绍的不一样,赵剑秋还没有花钱买过人,她不知道怎样挑,也无法心安理得把人当货物买。
“你买了他(她)们才是给他(她)们一条生路,不然挑剩下的只有和他们原主人一起在牢里做苦力还债。”江天暮好像看出她在犹豫什么,小声说道。
赵剑秋知道古代不是讲人权的地方,也知道比起那些满门抄斩的人,台上能再换地方生存下去的人还算幸运,她改变不了这个时空,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赵剑秋的家里只有冯氏带着两个小女孩,无论从安全还是避嫌上考虑,赵剑秋都不能买成年的男子回去,所以她目光停在了台上边脚落的一老一少,老的头发花白,看上去六十多岁,小的却只有十三、四岁,瘦瘦弱弱的,这两个都是无人问济,但却对了赵剑秋的条件。
赵剑秋刚想出价,就被江天暮眼明手快制止:“别着急,那两个你还怕有人跟你争?看着吧,等会儿肯定降价,说不定还半买半送呢。”
赵剑秋想想也是,便坐着看别人挑选,台上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