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模拟城市-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只是付出些代价无法避免。就算这次自己搞不定,后面大部队接着来就是。
杨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神采奕奕自信满满地来到阵前,冲着镇内喊道:“我乃黄巾军宋头领麾下杨牯,区区小镇还不快快开城投降!”声音高亢入云,如惊雷贯耳。杨牯对自己的嗓门非常满意。
在得知黄巾正向凤翔镇行进之后,阿牛便抛开了所有幻想,想让别人忘掉“天下第一镇”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韬光隐晦地蛰伏不能避免战争,那又何妨用磅礴的战意让对手知道凤翔不可轻辱!
原本如木雕般的鞠义冷冷一笑。
“我家主公有令,只要尔等不犯我领地,大家便相安无事;如若不然,包管叫尔等血溅五步!”鞠义性格本就桀骜不驯,讲这番话时语气强硬无比。
杨牯勃然大怒,“既然你等不识抬举,休怪我手下无情!”手一挥,立时带着队伍向鞠义的部队冲去。镇内的阿牛看到黄巾军的装备时,几乎将眼珠子瞪了出来。
木棍、锄头、扁担……这些就是黄巾军的武器,至于盔甲,压根就没看到有谁穿在身上!
鞠义的部队虽然不象“陷阵营”般全身披挂,但身上轻甲都出自大师级裁缝手工的上等货色,也算得上装备精良。与黄巾的装备相比,这种差距更是被无限放大。
这样的战斗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这队黄巾军中唯一骑着马的杨牯冲得不算最快,但仍然无法避免与这个罪恶的世界说拜拜,鞠义并不想让他在旁边看戏。杨牯手底明显没有嘴皮子功夫好,只一合就被鞠义挑落马下。八百余名农民军在“先登死士”面前没有任何机会,在他们的主将被杀之前短短几秒间,一百多名黄巾军倒在了地上,再也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头领的阵亡让这些草草组建的农民军失了锐气,短短几秒时间内又损失了一百多名兄弟,更让他们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黄巾退了。
“我再说一次,犯我凤翔者死!识相地就老老实实不要耍花样。”鞠义冷冷的声音再度响起。
阿牛现在的心情十分复杂,对于这些因“官逼民反”不得已造反的农民起义军,阿牛更多的是同情。如果还有一线生机,这些人又怎么会成为“反贼”?
鞠义并没有追击黄巾军,对于一名真正的军人而言,屠杀几乎毫无反抗之力的对手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何况这还是阿牛的命令。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这种对敌人仁慈的做法实在不值得提倡,搞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阿牛并不是一个心如铁石的人,即使是在游戏中。
黄巾军退出五里之外下寨,同时派人回下邳汇报军情。第二天,宋钟便带着人马赶了过来。
篇后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帮忙投票和收藏,谢谢!
正文 第81章 杀鸡用牛刀(上)
当宋钟带着人马到达凤翔镇时,现场的情形让宋钟有点神经短路。
杨牯残余的部队仍与凤翔镇“和平对峙”着,之所以这种局面没被打破,似乎只因为双方都没有再战的打算。
昨日一战,黄巾死了一百多号人不说,连头领都给挂掉,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甚至没能让凤翔镇出现轻伤。实力悬殊太大,凤翔镇不赶尽杀绝已经足以让这些黄巾军满足了,哪里还有主动进击的勇气与实力!
如果说黄巾不战是因为后继乏力,那么凤翔镇的按兵不动就有些不合情理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么严重的挑衅行为,绝对不是热血男儿能接受的,更何况凤翔镇既然能轻松取得一胜,那么面对黄巾残兵,再接再厉应该不是难事。但阿牛似乎完全没有这种觉悟,大有“不管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势。
疑惑归疑惑,宋钟既然负责黄巾军在青州齐国郡的事宜,出了这样的“重大异常”当然不会善罢甘休,而且被阿牛手下砍了祭旗的人还是宋钟的表兄弟,这个场子也必须得找回来。
宋钟能独挡一面,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昨天接到报告后,立刻亲自带着1500名黄巾军驰援,这批人是宋钟手里最强大的力量,虽然还比不得黄巾军多年来暗中训练的正规士兵,但比起杨牯带的那帮人就强多了。杨牯带的队伍如果是刚报名的新兵,而宋钟的部队就是训练多年的预备役了。
而且在武器装备上,宋钟带过来的1500人都刚刚在下邳完成了换装,全套朝廷正规军的装备。仅凭这一点,宋忠就多了三分信心。
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寻仇前宋钟也做了一番调查,最起码凤翔镇表面上的实力算是摸清了。
“就算飞上天也不会超过200名士兵,我这边能战之士超过2000人,看你怎么跟我玩!”计算清楚之后,宋钟有着必胜的信心。
****************************
宋钟带着援军到来,多少对凤翔镇外的黄巾余部有些激励,在宋钟出战的命令发出十分钟后,2200名黄巾士兵终于勉强站好队形,凤翔镇与黄巾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即将开始。
黄巾的动向显然不能瞒过凤翔镇的武师,事实上宋钟刚到的时候,阿牛就知道会有一场硬仗。黄巾军到达镇口时,凤翔镇的部队也早已准备停当。
这次出头的依然是鞠义的部队。
“陷阵营”的士兵太过宝贵,阿牛又有葛朗台的风采,这些士兵可比金币贵重多了。鞠义的“先登死士”招募起来相对容易,而且还没有完成晋阶,阿牛也希望通过真正的战斗,让鞠义的部队成为真正的惟一的“先登死士”!
宋钟来到阵前,遥向凤翔镇内问道:“郑阿牛镇长可在?我乃大贤良师座下宋钟,负责青州齐国郡攻略,请郑阿牛出来述话!”
“郑阿牛在此,宋将军一路辛苦。”阿牛微笑着从镇内走到阵前,神情便如同与好友畅谈一般。李奇一言不发跟在身后。
“朝廷贪官当道,百姓苦不堪言,今我黄巾替天行道,尔等为何不知天命,居然杀我弟兄!然宋钟向来敬重阿牛仁厚之名,如你等愿缴械投顺,助我天师道成就大业,昨日之事可不再计较。否则打将起来,只怕你的领地难以保全。”宋钟原本想扮演警察叔叔,但亲眼见到鞠义部队的威势后,心里还真有点嘀咕,貌似这一百多号人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当下“挥慧剑斩心魔”,暂且乔装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尽量避免使用暴力。
可惜阿牛意志向来坚定,而且改换阵营这样“大是大非”的事情,又岂是名不见经传的宋钟能说服的?不过同样爱好和平的阿牛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过分激怒黄巾,笑道:“宋将军宽宏大量,阿牛感激不尽,若非各为其主,阿牛实不愿你我再起刀兵。无奈阿牛向以报效朝廷为已任,实不敢接受将军好意。”
阿牛虽然已尽量委婉,但拒绝的意思是明显的,宋钟听得火起。
虽然凤翔镇部队的气势令宋钟有些投鼠忌器,但还远远未到恐惧的地步,之所以连表弟的仇都宁愿放弃,改变以血还血的初衷,只是不希望付出过多的损失而已。宋钟的意识中,已方胜利是必然的!当下冷笑道:
“既然如此,宋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天就让我为昨日死去的兄弟讨个公道!”言罢手中大刀问天一指,黄巾分出一千人的部队开始缓缓前行。
阿牛也明白此事无法善了,要他接受黄巾军的招降是不可能的,而且招降之后凤翔镇的全部家当估计都得奉献出来,这样的结果就算把刀架在阿牛脖子上也不可能答应。对面这位宋钟是黄巾军负责齐国郡的头号人物,只要将其击溃,那么在黄巾军新的部队到来之前,凤翔镇应该能得到喘息的时间。
当下吩咐鞠义迎敌,李奇带着凤翔镇的一百多名武师掠阵,如果这两股力量都没有办法取胜,阿牛也只好让高顺的“陷阵营”出动了。上千人战斗的大场面,阿牛宁愿用武师都不用“陷阵营”,可见对这支部队的珍惜。不过高顺并没有因此对阿牛心怀感激,对于战场达人来说,被人保护显然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同样好战的鞠义就幸运多了,至少出战的机会远远多于高顺。现在面对十倍于已的敌军,鞠义没有丝毫惧意,迅速地下令道:
“三列雁形之阵!”
120名凤翔战士立刻行动起来,面对步步进逼的黄巾军,迅速完成阵形。如果说黄巾军稀稀拉拉的方阵,象是箭的躯干,那么凤翔镇的士兵就是箭头,呈倒八字形状裹脚着黄巾士兵。双方距离还有一百五十步。
“全体都有,三段式射击!”
鞠义话音刚落,士兵们已从背后摸出一件东西,宋钟的视力显然相当不错,尽管隔着一百多步,仍一眼就看出来那是什么东东,居然是弩!
正文 第82章 杀鸡用牛刀(中)
弩,名副其实的中华利器兼人间凶器,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远程武器。与弓箭相比,弩有明显的优势:射程更远,杀伤力大,操作简单,准确性高。
弩由三部分构成:弓、弩臂和弩机。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端。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于扣弦、发射。使用弩没有太多的限制,不管弩弓的强度多大,只要轻轻扳动弩机就能发射,这便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战国时期的弩机,可以和近代的来福枪相匹美,是人类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之一。
事实上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中国能拿得出手的强兵只有两种:弩兵和蒙古铁骑!
中国在春秋时期,军队就已经开始装备弩了,在春秋晚期的时候弩常被用来作为压制性武器,在孙子兵法中曾用弩来形容兵势。“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弩的地位可见一般。
后来弩的制作和使用传到欧洲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在骑士为尊的欧洲列国,弩的出现让他们十分尴尬。任何一个农民只需要简单的操练,就能用弩轻松杀死一名从小培养的“高贵”的骑士,为此弩曾经一度被禁用。
宋钟看到凤翔镇的士兵拿出弩时,脸色变得煞白。
“快,全体冲锋!”宋钟的声音有些发颤。原先黄巾军的缓缓逼近,是想依靠人数上的优势对敌人制造压力,宋钟万万没想到凤翔镇这些士兵居然人人配备了一副弩,实在太过卑鄙!再不冲锋就只有被射得浑身窟窿了。不光前面的一千前锋,后面一千二百名黄巾军也全部投入战斗,甩着膀子跑得那就一个欢!
面对凤翔镇的弩箭宋钟选择了冲锋,并不是这位将军英勇所致。凤翔镇的弩兵非常欢迎黄巾军后撤,那样就可以站在原地照后背脑门狂射一通。现在两军相距不过百步,往前冲还有一线生机,只需要捱过这一百步!
但这一百步明显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在凤翔镇的箭雨下,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相应的人命。
鞠义“三段式射击”的要求被不折不扣地执行。所谓的三段式射击是指:第一排射击、第二排待命、第三排装箭,当第一排完成射后,立刻退到第三排,循环往复,以保持持续的火力和伤害。
2200多名黄巾士兵,虽然其中1500名都换上了大汉朝正规士兵的制式装备,但在穿透力惊人的弩箭面前,这些装备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