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当家 >

第192部分

大当家-第192部分

小说: 大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爷闻言急忙解释:“不,我没说清楚,他们曾是大内侍卫!”

  “曾?”苏悦儿正在咬这个字呢,那魏太监却是急色的跑了过来:“爷,那小子的信儿查到了!”

  太子爷立刻转头:“他是什么人?”

  魏太监急忙道:“故宁王府的人。”

  ……非常非常的感谢大家的支持哦!一琴儿鞠躬一

  哈哈,这个时候,等于是把任安的身份大致说了,所以悬赏到此时结束,我会按照之前说的给先猜到的三位奖赏的,恩恩,这个另作公告!会在书评区,呵呵。粉红票砸来吧!把琴儿送到第六去哦!亲们我等着你们给力哦!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要不要喊非礼?(粉红大加更)

  一亲们给力,我自然回报给大家!看到爽吧!

  宁王府,乃是当初宁王的府宅,加个故字,便是说明这个府宅已经不复存在了。

  苏悦儿对于钺国的历史不了解,对于其上三代的皇室争执与白家的纠葛,也是知道个一知半解,尽管依稀记得红玉或是红绫给她提过一个什么宁王而且还是死掉的那种,但也是没在她脑袋里占过个坑位留档的。幸好她顶替了姬姑娘出来,在何叔的话里知道这夏夫人当年本是应该嫁给宁王为妻的,所以虽是不大对的上号,但也知道这是皇亲国戚那一拨,应该和悦王差不多的路数。

  苏悦儿不清楚,可大爷却是清楚。作为白家的长孙,他不但经商有天赋,更是因为要主持白家的大局而被老祖多方教导,所以即便当年的事,有些遮遮掩掩稀里糊涂,但是他还真是门清儿,所以这话一出来,他听到是故宁王府的人,心底便是一沉,当下就冷笑着出声疑问:“弄错了吧?当年宁王府抄家,那一家大小可是死了个干净,连小厮奴仆的都一并砍了,怎么还有余孽?我家主人说,那宁王府上上下下的尸首可是全摆在了府宅大院里被朝廷里的人查了三遍,并无一个遗漏,一个混淆,这如何又冒的出来故宁王府的?”

  大爷的话全然是把太子爷的心里话说了个透,他那时,尚是个不知事的娃儿,并不知道这事,可大了些便自是听闻了许多版本,最后干脆就问了他的太傅。太傅虽有担心,却秉着正史之心,把当事的事讲了一遍给太子听,尤其说到那抄家灭门的部分,也是忍不住叹息了出来。而太子彼时虽只有十五岁,但听罢后却说了一句话令太傅对他刮目相看:“树欲静而风不止,唯有斩草除根才能绝了后患。”他十五岁的年纪已知道君王之道的独字篇,更是耳濡目染的将皇上的狠劲传承了下来,自那后太傅教学的方向也从策论,书籍上往政治,君道上倾斜……

  此刻太子爷盯着魏老太监希望他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答案:“宁王一系,早已绝患,如何冒出来一个?”

  魏老太监躬身:“本来也不敢肯定,可是适才老奴瞧见了那霍老大,便觉得也未尝不可能。”

  “说的清楚些!”太子爷有些激动,但此时兵器声碰撞的激烈,于是魏老太监便说到:“爷,咱们还是先离开吧,免得遇上了麻烦,回头老奴再解释。”

  老太监说的没错,当下大家也便迅速的收拾东西撤离。

  才买来的衣服什么的,苏悦儿也没碰,抓了一张床单两下一包这边拉着大爷出了房。此刻马车已经停在楼下,许是吸取了教训,苏悦儿一进马车就看到车厢里还卷吧这两床被子。四人上了车,马车便是跑开,苏悦儿手脚利索的把被子铺开,大家便凑在一起摆谈。
 
  “咱们现在去哪儿?”她和大爷才是欢爱过的,虽是套了衣裳,却是胡乱凑活,合着五月的天本是不觉得冷的,可许是靠近了北境,天气要凉一些,此刻又在马车上,风灌了些许进来,倒觉得凉了些。
 
  大爷瞧见苏悦儿的手扶到了胳膊上,便知她冷,刚想过去偎着她给她些暖意,却不想太子爷一甩手一间男子的衣袍搭在了她的身上:“你穿的太少,别凉到。”

  大爷有些不自在的言谢,心里却是愁着这男子的衣袍。他个子本就高,装作女子,就十分扎眼出挑,索性他本身容貌像他娘亲,女像了些,如今改了改,不会觉得有男子气,可是若是披上个男子路阌行┑P奶右岵炀醭隼矗员阋话殉读艘路吕粗苯哟钌狭怂赵枚纳砩希骸懊妹门虐桑也焕洌姨焐歉龌鹦匀讼不洞┑谋∫恍谱诺故悄阈枰!?

  苏悦儿自是领会,便笑着说道:“姐姐还真疼人,只是你借花献佛,却是让我得罪了哥哥。”

  太子爷看着眼前这么一让,便只能当自已马屁拍去了一边,于是尴尬之下冲着魏总管把苏悦儿的问话又问了一遍,当下那老太监答到:“刚才几位在街市上转的时候,老奴就去看了几家客栈,虽说条件不错,可在闹市里,并不见得好,先前安置了大家在驿站,老奴想着明日若是运气好就能入谷,便干脆往迷雾谷那边去探了探,倒是看到一家不大的客栈,虽是略简陋了些,但也干净,咱们这会要避开他们的,去那里再合适不过了。”

  老太监一答话就说员了个透,大家这上面没什么问的,自然就扯回了先前的话题,于是魏老太监一脸谨慎的说道:“爷,数年前您在宫里陪陛下游园的时候,应该是见过那四位侍卫的。”

  “是,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在宫里当值,常侍奉在父皇近前,虽不是近身侍卫,却也有些品级,后来自我见了夏夫人归来,夏夫人那边传来噩耗,这四人就不曾再见,只依稀听闻,父皇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事去做。”太子爷回忆着相言,魏老太监点头:“正是,他们四个被陛下授意去保护郡主,但这事又不能太明,宫里侍卫出入超过三天的都必须记录交底,所以最后皇上不得不在一次发怒中,将他们牵连入内,革掉了大内侍卫的身份,遣散出宫,而他们也接了皇上的旨意,保护郡主至死方休。”
 
  老太监说到这里,太子爷直接转头看向了苏悦儿:“他们是保护你的,怎么跟了别人?”

  苏悦儿只能一摊手:“我不知道。当初他们是跟着我,我找他们呢,他们也管我不被人砍了杀了的,但是,别的就不帮啊,后来莫名其妙的他们就没在出现,我还以为他们接到命令不用管我了呢!”

  太子爷闻言扭头又看回魏老太监:“魏总管,你可知内情?”

  魏老太监摇摇头:“陛下没下过召回的命令,在郡主失去音信后,皇上也曾下令召他们四个问话,可是他们四个也一同没了音讯。”

  “可是他们四个的确是跟了那个任安的,还叫的挺客气,叫他先生。”苏悦儿插言,毕竟她对那种非奴非仆却有谦恭的感觉一直很好奇。

  魏老太监的手交叠在一起搓了槎,此时太子爷轻问:“你刚才说的是也未尝不可能,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牵扯?”

  老太监的身子轻晃了一下这才说到:“是有一点牵扯。这四个人里的霍老大,和其他三个不同。皇家子嗣入学多有宗亲子弟陪读,并兼书童之责,而当时,不仅有陪读的也有陪武的。陛下还是太子时,无论是亲弟弟悦王还是贤妃之子宁王,两个都是喜好习武的,而太子爷必须修习武学,所以也都一起学习。在当时,三位皇子里,悦王的武学最好,宁王次之,最后才是当今的陛下。而那霍老大其时还是个十岁的毛头小子,但因着有天资,根骨奇佳被破例挑出来一起习武,一来做为陪武的,二来嘛,也是希望早和皇子们熟悉了,以后更好的近身保护。彼时,他和年纪最小的宁王经常做对打,倒是关系近一些,后来到了成年时,皇子们封王各去封地时,他本以为会跟着宁王走,却被先皇指定为陛下的护卫,只因为太子的武学差的太多,皇上觉得这个年轻又能干的人跟着陛下会好一些。”

  “原来是有这么一层关系啊!”苏悦儿嘟囔着点点头,她已经可以想象到其后的故事。
 
  “当时霍老大可不叫这名字,叫做霍行,后来因为在大内侍卫里算是一等一的高手,认他做大哥的人很多,渐渐的都叫他霍老大了。他是先皇指给陛下的护卫,可陛下又不爱武学,加之陛下是长子,与其他皇子差着些年岁,与这霍老大就更差着年岁了,也没什么可说的,加之那之后也很少习武,便只是偶尔与他练练拳脚,更多的时候就是让他做个侍卫保护。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那边的春天。”魏老太监说着缩了一下脖子:“那年春天,先皇突发重病,便时好时坏,太子虽是先皇定下的储君,但悦王军功颇大,臣民歌颂,便有相抗之心,彼时双方已在暗中争斗,更有几次交手,而宁王则在自己的封地花天酒地不说,连朝岁也不来参加。其时,先皇身子正不爽利,得知了有些生气,发折子质问他为何不孝,他却不前来请罪,倒称自己觅得意中人,正在行三媒六聘之礼。”

  “这个我知道。”太子爷插口:“太傅说过,彼时宁王虽行为不检不孝,但却毫无争位之心,也曾让朝臣叹息之余,更把太子与悦王的争斗激到了已经由明到暗的地步。”

  “爷是这么认为的吗?”魏总管忽而轻问,太子爷冷笑:“武学要讲究虚则实之,他虽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看似中庸不上不下,却从不扎眼,在那样的日子,他以不孝惹人叹息,却恰恰是以退为进!不但把自己从皇爷爷怀疑的眼里抹出去,更是冷眼相观,他,那是在等!”

  “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看来是想等太子和悦王打到最后两败俱伤的时候,白捡便宜了!”苏悦儿一听老太监讲到宁王的事,便已想到这一点,这会太子爷也是如此说,她便有所感慨。毕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皇家的子嗣有几个能是没那花花肠子的?
 
  太子爷感慨的点头:“是啊,当时那种情况,我皇爷爷虽是心中生气,却总算看到一个没去争的,未尝心里就没动过心思。”他说着看向了魏总管,于是魏总管说到:“是,当年先皇是有些想法,为此还召集了内阁宰辅商议,而白相爷也就是在那次召集之后,告老还乡未参与表态。但是不久之后,皇后她老人家闻出了味来,便以千岁之名召了陛下与悦王与她庆生。

  那天到底皇后和他们说了什么,无人知晓,只是那天过后,这事就变了个方向。”

  “是牵扯上我娘了对吗?”苏悦儿大体摸的出来走向,老太监点了头:“当时我还只是宫里的一个小黄门,每日里跑跑腿传个信罢了。忽而宫里就传了个消息出来,说宁王已经下定,下个月就要迎娶的新娘子不见了,消息传来的时候,事情已经是八天前的事了。先皇闻听大怒,便叫人去查,但碍于皇家脸面都是压着的,可是找来找去也没了音讯,于是什么样的流言都有,而那是陛下和悦王依旧势成水火,大有不管先皇死活自我先定的架势,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位霍老大突然上报陛下说宁王已有谋反之举,并邀他里应外合,而他虽和宁王交好,但不可不忠,故而来报。于是陛下立刻报知于先皇,先皇不信,责令御林军前去查抄,结果真的从宁王府的地窖里查到了大量的兵刃盔甲,于是宁王的下场自是抄家灭族,而先皇也因此气的病情加重,陷入弥留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