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系统-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阵吧!等从后面出击,再绕过大阵,冲击燕军阵营。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慕容麟打的就是这么一个主意,他就是想憋住明军阵内的骑兵。而如果里面的骑兵最终真的是从阵后转出来的话,等他们撇开两翼燕军的纠缠,调整方向往前杀来时,自己也充足的有时间来做应对准备。
慕容麟很自负,只要是丧失了突然姓,自己就能充分准备好。不管是对手骑兵实力有多强,对自己所部的威胁都不大。
慕容麟歼诈,刘玉也不傻。自己要是真让燕军堵住了。那就只能被动挨打,不好还手了。走着眉头,看着不算太顺利的战事。刘玉皱了下眉头,大手一挥。身边的传令兵迅速跑去传令。
“杀啊……”
进攻的号角吹起,早已等得不耐烦的上万骑兵,齐齐催动坐下战马。坐骑缓缓地加速,肆虐的杀意在心中沸腾。
刚才还在奋战的步兵,长枪兵、刀盾手、重甲步兵迅速缩屯到一团,宽阔的战阵正面裂开了二十多个宽宽的缺口来。
明军步兵裂开个缺口,放自家骑兵出去的同时,燕军骑兵也趁此机会迅速向里面突入。燕军步兵也不闲着,扯着明军变换阵型之际,迅速杀来,着实杀了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还好大明禁军虽未经过什么战事,但着实是精锐中的精锐。作为拱卫京师的军队,平常训练也都异常刻苦。
虽说现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没过多久,就反应了过来。并迅速组织防御,成功地稳住了阵型,挡住了对方的拼命进攻。
漫天的战鼓声,跟近二十万大军的喊杀声,完全融合在了一块。明军大阵是倾巢而出。同时大营前的上万千骑兵,也呼啸着向着面前的两万多燕军骑兵撞了上去。
。。。。。。。。。。。。。。。。。
傍晚时分,鲜血染红了大地,汇成一小股溪流。夕阳与鲜血交映显得万分刺眼。惨叫声,呻吟声充斥大地,大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天。
双方的士兵都非常疲累,连武器都快挥舞不动,甚至站都有些站不稳。双方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打下去就有些不明智了,双方很默契的罢战回营。
刘玉撤回云台县城,一座座包房立起,围绕着县城绕了一圈又一圈。两军各自拉回了自己的尸体,辎重营处大火烧了一天又一夜,大营不远处的一座小树林都被砍了小一半。
军人当了兵,也是讲究入土为安。可身在他乡,就算死的是是禁军精锐,战场之上谁会有精力将战死者运回家乡,在入土为安。即使刘玉有心,在这万分紧张的战场之上也无力。只能从一捧骨灰回乡,也胜做异乡野鬼。
骨灰全都混在一块,拉回去就那么一下子埋了。不要说是小兵,就是队率等小军官,挂了也都一个样。只有军侯校尉以上的中级军官,才会单独列出来烧埋。
没办法,战争状态下,没那么多的规规矩矩,而且也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到这上面来。作为一军统帅,刘玉不能允许自己的士兵死后不能归乡。因而要求所有人仔细查找,将所有战死者分开辨认。
但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士卒人死了,根本无法辨认,只能匆忙的被辎重营一把火烧了。有军牌的还好,能够认出谁是谁,骨灰还有可能被送回家乡。那些连军牌都丢失无法辨认的人,只能骨灰全都混在一块,拉回去就那么一下子埋了。
对于此,刘玉也没有好办法。他做的也只能是,领着大小将领,为这些在这些埋在异国他乡的军魂致敬。亲自地这些战死的亡魂,埋土立碑。
看者眼前巨大的坟墓,刘玉喃喃自语“这就是战争!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连家人的骨灰都见不到了!”
但是刘玉没有发现,身边士卒有哪一个心智落寞的,相反因为刘玉的做法,他们都很激动,士气不落反升。作为军人,战死他乡本是本分。实在没有想到,三皇子竟然花费大精力,想将战死者落叶归根。仅此一项,就足以将所有士兵,都对刘玉这个三皇子感恩戴德。
等忙完这些,即使全军一起努力,也足足忙到深夜。
云台县城县衙中,刘玉夜不能眠。正愁眉苦脸的看者地图,思考着未来的计划。也只有这样,才能勉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愧疚和不安。
一天的大战,不仅将士们死伤惨重,身心疲惫。连刘玉也是心力交瘁,他是真的累了。毕竟他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光是指挥时的紧张,战局不利时的强作镇定,都差点把他逼疯。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奇袭之道毕竟不是长久之道。以正合奇,正为主,奇为辅。堂堂正正之师,击败对手才是王道。一味只靠奇策,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刘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而今天一战,他亲自指挥,与燕军名将慕容麟正面相抗。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指挥能力,和大军团作战的能力。
自己实在想当然了,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以前所知的兵法,就算不能击败慕容麟,勉强匹敌总行吧。今天一战,慕容麟好好给刘玉上了一课,让刘玉明白了自己与名将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是区区一本‘孙子兵法’“六韬”就可以拉近的。
这一战,彻底把他战胜十万燕军精锐,所渐渐养成的骄傲之气,击得粉碎。让他明白了,真正军团大战的残酷和不易。若不是自己一直坐镇中央,致使禁军无人敢后退一步。不然的话,整个军阵怕是要被燕军,从正面彻底击垮。
就在刘玉懊悔之际,他身边的头号情报头子,慢慢走了进来。看到愁眉不展的刘玉张了张嘴,却是没有开口。
李玄进来,没有刻意隐藏身形。刘玉很快便有所察觉,苦笑一声,有些颤抖的问道“李玄,今曰我军损失如何?”
手中拿着记册,李玄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此战我军殁步卒五千八百余人,伤八千六百七十人,其中以在最前方的长枪兵为主。骑卒一千七百八十八人,伤三千两百余人。马匹折损三千七百余匹,箭矢。。。。。。。”
真没想到自己今天一战,竟然足足伤亡了近五分之一的兵力,这还是普通士卒的伤亡。再次无声的叹息了一声“军官将校呢?折损了有多少?”
“校尉折损六名,将军以上的中郎将折损两名,其他的到没什么折损。”说到这里,李玄也不由有些讽刺,周云帆和他的一方心腹在作战过程中,不仅不冲上,反而屡屡拖后腿。若不是有李玄这个超级高手坐镇,他们怕是会直接破坏战局。
校尉、以及中郎将,换做和平时都是一方大员。可今曰,一场大战折损了几员。要知道,这些折损的都是冲在第一线的,都不是周云帆的人,是三殿下可以拉拢的对象,可惜都阵亡了……
“校尉以下军官,军司马折九人,伤十一人;军侯折十三人,伤八人;都伯折五十六人,伤四十六人;队率折百余人,伤百余。”
要知道,战事到了最后,刘玉亲临前线。将官见三皇子亲自帅亲卫冲杀,都拼命才稳住战线。这一场大战,虽然刘玉的布局不怎么样,差点被对手正面突破。可也让禁军重新认识了这位传说中三皇子,对三皇子的印象大为改观。
;
第八十二章隐忧!
军中从来都是崇尚强者。作为三皇子的刘玉带头冲杀,自然是整个战场的焦点。燕军也不是吃素的,数次有高手前来想击杀刘玉,都被他一一斩杀。看到三皇子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几乎所有的禁军都暗暗佩服起了这位三皇子。最后都拼命跟随三皇子身后冲杀,只是可惜,最后伤亡着实大了些。
得知自己一方的伤亡,刘玉着实有些焦急。下意识的就像那燕军伤亡来对比“那燕军伤亡如何?”
“殿下,燕军那边还没传来消息。不过据属下估计,燕军的伤亡虽小一些,但也小不了哪里去。”
刘玉话一说出口,就后悔了。听到李玄的话,就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刘玉自嘲一声,他如何不知,也怪自己的布局失误,即使最后全军用命。但燕军占了优势,最后伤亡状况,刘玉粗略一看,就知道自己一方远超燕军。
刘玉摆了摆手,李玄声音一息,无声的退出了帐中。他知道,今夜殿下怕是要无眠了。不仅是对死去将士的愧疚,还要思虑对策。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军官空缺,削弱周云帆的势力……
禁军大营,中军大帐。周云帆同样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今天大战,三皇子的勇武,令他不寒而栗。吴周两家,早已投靠赵贵人,效忠四皇子,更使曾率众围杀三皇子,木已成舟,已经无法回头。
如今看来,三皇子,文成武略,皆远在四皇子之上。战时率军冲在最前方,所过之处无人可挡,已经让所有禁军尊敬有加。而且战后,收拢士卒尸体,敬拜战死的士卒,更是让让大部分禁军收心。
“此时三皇子一句话,怕是比自己这个大将军更有效吧!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然自己迟早失去军队的掌控。”辗转反侧的周云帆暗自思量;越想越觉得自己危险了。
“来人,派人请各部将军来议事”
“诺”作为周云帆的心腹侍卫,当然明白周大将军的意思。虽然不明白周大将军为何深夜召集心腹将领来议事,但侍卫知道有些是自己能问,有些事情不能问。
深夜集会,你必有要事,几个将领也不敢怠慢。很快,几大将领就来到了中军大帐。周云帆坐在首位,端着酒杯,愁眉不展的喝着酒。几位将领对视一眼,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了“拜见将军”
“坐”
“谢将军”
刚刚坐定,便有将领站了出来。深夜集会,周大将军又是愁眉不展,换谁也不能心安“大将军,不知大将军深夜召集我等,有何要事?”
周云帆放下了手中的就酒杯,淡淡的说道“韩将军,诸位将军,你们可知道,大祸已近了!”
周云帆话一出口,周围的将领都是议论纷纷。大祸临头这事情,放谁脑袋上都会让人恐惧。
“大将军,不知道您此言何意!”
周云帆两眼如刀光一般,掠过几位将领的脸,吓得几人不住的缩了缩脑袋“几位将军,今曰三殿下的表现,你们都看到了吧!有什么感想”
这事最先发话的韩将军,站了起来“大将军,今曰殿下虽然指挥上缺乏一些经验,导致军队有些混乱。但三殿下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又体贴士卒,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不错?对,三皇子是很不错。三皇子的表现大家也都看到了,的确是很不错,甚至超过四皇子。但你们想过没有,现在三皇子表现越好,以后名声就越高。要知道,三皇子可是嫡皇子,有了好名声,想登基就简单了。”
“这是好事啊!三皇子文成武德,一定可以做一个好皇帝。”
“好事?真是愚蠢。你们可知道,吴周两家一直支持四皇子,甚至曾刺杀过三皇子。你们可都与吴周两家关心紧密。他曰三皇子一旦登基,谁都跑不了!”
“啊!这,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几位将军迷茫无助之际,周云帆倒了一杯酒。抬头望了望众人,轻声一笑,淡淡道“事到如今,三皇子必须死!”
“啊!”周云帆的话如石破天惊。虽说大明国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面前,可能比蚂蚁强壮不了多少。但对于他们这些,自幼生活在大明的将军们来说,接受忠君爱国的教育,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