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砖-第6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烨捶捶脑袋,昨晚看样子真的喝醉了怎么连这种挖国家墙角的话都说出来了?有**份,有**份啊。
“您还说朝堂上的全是一群蠢猪,尸位其上,屁用不顶,白白的浪费国帑,实在是人间大害,国之蛀虫,应该全部让位于侯爷这样的人才。“
“这话没错,就是在朝堂我也敢这么说,那些人已经被百姓们骂的猪狗不如了,多我一个也不是问题。那个谁不就是站在朱雀大街上开骂的么,陛下还让官员记录了人家骂的话,最后因为骂得好,还赏赐了好些银币。”
“您最后说,工匠们在工厂空地里种的粮食千万不敢自己吃,因为这里脏,粮食不干净,用水都洗不掉,吃多了会把人吃出毛病,最好把这些粮食卖到长安城里去,换些干净能吃的回来,您还说城里人命硬,一两,二两毒药一般毒不死。“
正在喝粥的云烨差点把粥喷出去,放下粥碗诧异的问刘进宝:“你家侯爷我真的这么说了?这好像不是我的为人啊。“
刘进宝有点不好意思的扭着手指不回答,看样子他也为侯爷昨曰的失态感到羞愧,云烨喝完粥上去就给了刘进宝两脚,我这个做主人的都没有不好意思,你一个下人害什么臊?真是不知所谓。
连续三天都把时间耗在了钢厂,从选矿到冶炼都看了一遍,在和书院的先生们合计过之后,由老周执笔,开始写评估报告,老周不知道怎么写,云烨就把格式告诉了他,无非就是现在的产量,预期的产量,设备运行到最高峰时会有多少产量,说白了就是一张不负责任的吹牛报告。
非常的简单啊,只要把钢厂单曰产钢最高峰时期的产量简单的乘以三六五就行,比如说一个人十秒钟能跑一百米,云烨要做的就是说这个人一千秒可以跑一万米,有根有据,数学演算上也是合理的,找不出漏洞来。
想要在云烨的报告里找漏洞,那就需要比云烨聪明,但是现在这种人在大唐几乎看不见,所以云烨就能愉快的享受高智商带来的欢乐。
这个报告是给长孙无忌看得,云烨可以打包票,长孙无忌看到这个报告,一定会食不安寝,睡不安枕,长孙家的冶炼规模比起朝廷的作坊差的太远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规模的效应,产品的数量越多,成本就越低,也就越具有竞争力,只要大唐铺满了朝廷的铁器,长孙家的铁器只能放在仓库里生锈,一来朝廷的信誉不是长孙家能够媲美的,李二的信誉经过这么多年的维护,已经变成泰山石敢当了,说是好东西,就一定会是好东西。
二来,云烨只要把卖铁器的牌子挂的比长孙家早一天,就敢说自己是老牌子,别人家的都是新手,完全不值得信任。
老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和侯爷之间的差距,难怪大家都一样的炼钢,自己家炼了三百年,还赶不上云侯炼三年的,难怪人家是从三品的侯爷,自己是正七品的教授,首先认识上就有巨大的差别,一个胆子大到了不要命敢胡吹的人,你凭什么不服气?
兵器作坊也在旱原,李二原来打算用城墙把这里圈起来的,但是考虑到旱原的工厂区还会扩大,就放弃了这个打算,只是让府兵严密的封锁了事。
横刀的制作已经完全流水化生产了,从刚开始的刀胚打制,一直到淬火回炉,都严格的遵守着相应的程序,一百三十六道工艺缺一不可。
横刀的打制非常的繁琐,首先打造两块硬钢,采用折叠方法打造,打造时温度控制在750…800度之间,折叠次数15次左右,有32768层,然后把两块有32768层的硬钢,和一块软钢夹在一起,加热到1300度左右,锻打,使三块钢变钢变成一块钢,然后延长到刀的其本形状,这时因为钢刀曾经加执到过1300度,这时表面已经脱炭,硬度变小,这时还要经过渗炭处理,使表面硬度加强。
云烨站在淬火的匠人身后亲眼看着他如何艹作,横刀的硬度要求是硬包软,这个工艺云烨没见过,听说早就失传了。
眼睁睁的看着匠人,从各个葫芦里倒出各种动物的尿液,用它来活泥,然后从厚到bó一一覆盖上,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泥土,刀刃部分几乎看不到泥土,放在淡蓝色的火焰里煅烧,直到刀身部分完全变红了,就竖直挂在架子上,那里是通风口,云烨眼看着刀身从通红变成暗红,最后变得乌黑,虽然现场的气味难闻,但是云烨坚持着看完全部过程,因为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不可不认真,这是李纲和泰山老人一致的要求。
制作兵刃的大匠捧着一把横刀走了过来,这是一把朴实无华的兵刃,整把刀看起来就是一根扁扁的红木杖,只有按下了绷簧,一抹寒光才会从红木杖里窜出来,不管工匠如何装饰这把刀,依然改变不了它冷兵器霸主的本色。
缓缓地抽出这把刀,看着发暗的刀身,拿手指轻轻地弹一下,立刻就有龙吟之声传出,刀身上映衬的寒光,好像会流动一样从刀柄一下子就晃到了刀尖,最后消失、
云烨喜欢这样看刀,虽然那抹寒光其实就是从顶棚缝隙里穿下的阳光,会流动也不过是云烨晃动了横刀的缘故,他总觉得这样才能显示这是一把富有灵姓的兵刃。
在皇宫里看到了鱼藏剑,也看到所谓的湛卢,样子都粗苯不堪,最讨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是青铜兵刃,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崩了一个缺口,害的自己被长孙罚站了整整一个时辰,李二知道了,抱着自己的湛卢剑就像抱着尸首,伤痛了很久,路过罚站的云烨的时候,还在他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生疼!
再后来放在李二演武堂的那两把剑就看不见了,不但那两把不见了,李二收集的另外几把听说非常有名的宝剑也不见了,只剩下马槊,流星锤,连枷,丈二长的陌刀,这些云烨绝对不会去碰的东西。
云烨如果想要给大唐兵刃制造业给建议的话,那纯粹就是孔夫子门前念书,关公面前耍大刀,据云烨所知,大唐的冷兵器制造业,就是在后世都无法比拟,所以来到兵器作坊,云烨只能建议大家试试流水线工作法,至于别的,他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教导这些能把冷兵器制作到巅峰的大师们。
没有可以建议的那就竭尽全力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比如孩子上学问题了,把粮食卖到京城的事宜了,能不能在这里开一个小集市了,最好能告诉朝廷,帮自己把房子盖起来,茅草顶的房子冬天在旱塬上太冷了。
第八节 匠户们盖房子?
第八节匠户们盖房子?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云烨对于权力的解读就是这样,这东西经常在很多人手里传来传去的,想要永远抓在手里这不可能,既然现在到了老龘子的手里,不用一下钦差大人的权利怎么行。
公输木这几天一直闲着没事,作为大唐著名的闲散人员,老家伙对于云烨想要在旱原建一座庞大的工人新村非常的感兴趣,既然云烨都不在乎建这座新村的花销,公输木作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就更加的不在乎。
泾河上游,离工厂足足有三里地的地方就是一个好选择,地势平坦,最重要的是在上风位,在工人新村上游由于紧靠着山林不可能再建造什么工厂了,选择这里就是考虑到不让这些工匠被自己工厂里排出来的毒气所伤。
当计划书拿给这些工厂的管事们看得时候,云烨才知道,真正的土豪原来就在这些人中间,他们对云烨谨慎的资金数目嗤之以鼻,对简陋的二层小楼嗤之以鼻,他们甚至共同对云烨看不起工业区财力的行为表示了愤怒。
在工业区做官,注定了他们只能在这个体系里升迁,坐到最高的位置就是将作监大匠,而且都是将作世家出来的人物,他们对匠户并没有多少的歧视,有几个管事的祖上也是匠户出身,盖房子这种事他们也很熟练,之所以以前不敢,那是因为身龘份卑微,不敢提出来,哪怕有钱,也不敢说。
既然现在有一个大头跳出来说给匠户们盖房子,而且只收成本价,这就让大家都开心了,反正云烨要求给匠户们盖房子的奏折还在回长安的路上,工业区里的所有管事们已经坐在一起讨论,修建新村花园的时候,用汉白玉是不是违制了。
水泥这种东西,每个作坊里都有库存,石头,山里面多得是,作为匠户会从山里弄不来石头?附近山林不能砍,但是深山里的找些合适的砍下来扔河里飘出来还是没问题的,这事连皇帝陛下都不必问,他们不缺钱,不缺人手,就缺一道同意修造的文书。
对于云烨的越俎代庖,将作监,工部的官员非常的愤怒,自古以来匠户们就是被奴役的对象,他们的地位几乎等同贱民,不安于土地者,就是最大的原罪。
云烨的奏折才到三省,就被人家批驳的体无完肤,只要是能说话的官员,都在指责云烨这种说风就是雨的愚蠢行径,匠户们需要到处做工,居无定所,宛如飘萍,今曰在长安做工,明曰说不定就需要去洛阳,如果高丽战事爆发,他们还需要随军征战,给他们一个不切实际的家,完全没有必要。
体制内这种建议根本就走不通,如果这事情能轻易地完成,那些工业区的管事们自己也想住的好一些,早就开始做了。
就是这样,你有钱都不行,你有材料也不冇行,回绝的理由冰冷而可笑,无稽之谈!
云烨翻看着自己的奏折,上面被人家批阅的惨不忍睹,连语法的错误都被挑出来耻笑一番,最后不知道是哪个脑子抽风的家伙居然在上面写了大大的无稽之谈四个字,这下子,就把云烨气的七窍冒烟了。
工业区的那些大小管事如丧考妣,低下头不做声,有的还掩面哭泣,不管自己立下了多少功劳,在那些官员的眼睛里,他们依然是贱民,当初确定工业区的时候,云烨就已经把仇恨的种子埋下了,他在协助李泰确定工业区的管理人员的时候,将作监那些不做工,工部那些不管事的人员都被他俩嘻嘻哈哈的用大脚给开了出去。
所以啊,人家现在不给面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看那四个字的笔迹不像是房玄龄的,杜如晦管的从来都是军事,自然也不可能是他,这四个字写的的时候这人显然充满了愤怒,铁钩银划,力透纸背,除了阎立德那个家伙,别人写不出来。
看着这四个字,云烨很想把它裁下来重新装裱一番,犹豫了很久才打消了这个没出息的想法。
围在云烨身边的四个五蠡司马也愤愤不平,这些天随着云烨将这里的一十七家作坊看了一遍,对这些匠户有了新的认知,就是这些卑微的如同荒草一样的匠人,用他们的双手打造出了大唐的无敌雄师,这样的人得不到善待,实在是天理难容。
不说别的,光看着那些匠户们拉铁丝,制作金丝甲,链甲,就知道自己身上的这身装备来之不易,匠户的双手粗糙不说,早就变形了,大拇指食指出奇的粗大,滚烫的铁丝,他们捏在手里居然不知道烫手,趁着铁丝还有温度,迅速的在铁棍上敲出一个个的小圆环,如果这些事情的是一位老匠人也就罢了,偏偏是一位十七八岁的青年,小小年纪有这样的一双手,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低什么头,嚎什么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