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砖-第10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官了吧?不要把目光总是盯在武将的身上,他们犯了错,朕自然会处理。
今天朕说的多了些,把事情挑开了说,大唐的律法不是只对武将有用,对文官同样有效,该治理离吏治了。”
好好地朝堂因为李二的一番话就掀起了惊涛骇浪,李二到底是李二,在求长生不成,立刻就冷静的把目光转向了现实,又回到了他皇帝的位置上。
大事可以遮掩小事,比如云烨家发生的事情就是小事,上官仪所在的吏部,这一次彻底的成了风暴的中心,大清理已经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上官仪只能乖乖地闭嘴,努力的让自己忘记那几个命运悲惨的歌姬。
回到兵部以后,这里自然欢腾一片,考功司立刻将这些年可考可不考的功绩全部拿了出来,请主官批阅,既然现在军方系统没了多少牵制,加强一下自身的力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云烨在兵部大堂上忙碌了整整一天,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事情,用印签押就是了,这些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城尉一类的小官,职位不过八品算不得什么事。
大军出征刚回来,到处都需要安插有功的将士,能被推举的不能说都是有功之臣,**成还是有的,军中不但讲究军功,更讲究面子。
整个兵部都在忙碌,这一忙碌不觉得就到了天黑,云峥打算今天把所有的事情办完,所以就没有准许兵部的人离开衙门,在衙门里吃了一点晚饭,就接着开始干活。
李二在幽深的宫禁里呆坐了良久,就起身溜达,他其实不喜欢留在光芒大作的大殿里,站在万民宫前俯视整个长安,此时的长安宵禁时间未到,兴化坊,平康坊那一带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他仿佛还能听见丝竹之音,和脂粉的香气。
再看看自己的脚下,六部衙门漆黑一片,这么说也不准确,至少兵部的衙门里还是处处灯火,不断地有疍吏抱着文书匆匆的来往于各个房间。
李二很想看看云烨在干什么,就在断鸿的陪伴下悄悄出了宫门,不用出皇城,只需要走一柱香的时间就会到兵部衙门。
走在青石铺就的路上,李二的心情似乎变得好起来了,身后的侍卫越跟越多,到了最后侍卫的数量超过了百人。
抬手阻止了那些侍卫,李二和断鸿悄然进入了兵部衙门,守卫全部被下令闭嘴,不一会皇帝就已经把兵部转了一大圈。
官吏们在忙碌,李二就好像老农看到自家的老牛在耕作一样舒坦,最后来到兵部的大堂前,就听见云烨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河西地乃是战略要地,这里的将校首先需要的就是勇猛,他们要防备的就是吐蕃人,还需要随时随地**羌人,所以勇猛还是需要放在第一位,从这些将士中挑选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军功,同等条件下军功优者为先,同等军功,勇猛者为先,就按照这个方略去挑选。
地方府兵,适当的增加常备军力,即使是农忙时也要保证一半的兵力在军营里,无非就是多损耗些钱粮,保证地方上不出岔子才是第一要务,把这事也当做条例下发吧。”
李二听得连连点头,对云烨处理事情的方法很是赞同,正要离去,大堂的门却打开了,书吏抱着文书出门,乍一见李二在门外,腿一软,就跪了下来,手里的文书也洒了一地。
李二笑了一下,拍拍书吏的肩膀,没等书里从巨大的眩晕中清醒过来,抬腿就进了大堂,原本还想夸奖云烨两句的,一抬眼看到云烨把两只脚翘在桌案上正在悠哉悠哉的端着茶壶喝茶气就不打一处来。
“你挨揍挨得少是吧?”
云烨听到李二的声音立刻就把脚放了下来起身施礼道:“陛下,夜寒露重的您怎么来了?”
“年纪大了,整天昏沉沉的觉也少了,就出来走走,唉,你也是堂堂的兵部尚书,就不能有点规矩?整天这样**形骸的终究不好。”
李二抬起手本来想揍=抽一巴掌的,但是看到云烨在向自己问安,这一巴掌却无论如何都抽不下来,语气也变得缓和了。
“不知您老人家把妖僧杀死了没有,他不是说自己可以起死回生的么?”
“呵呵,一刀就杀死了,仵作解剖开他的尸体发现与常人无异,搜检他的行李,从里面找出来很多的彩色药丸,经过牲畜试毒之后发现,都是大毒之物。这一次是朕自找其辱啊,好好地皇家规矩被朕给毁了,承乾为此铤而走险,人心试不得啊。
记住,以后你要是遇到和朕同样的情形,万万不可设局试探,如今想起来,朕还是遍体生寒,如果你和青雀没有那样做,而是选择了另外的做法,叫朕和皇后如何自处啊?与其这样,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你们能有本事瞒哄朕和皇后一生,不见得不是我们的福气。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总是会相互变幻,有的人他昨日的忠诚未必不是出自真心,但是到了今日他却能立刻背叛你,最近朕总是想起侯君集,昨日又去秦府探望了叔宝,没几天好日子了,老一辈的人开始凋零了,迟早有一天朕也会老去。只要不出现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争局,就是上天对朕最大的奖赏了。”
把椅子搬过来请李二坐下,云烨忽然道:“陛下,既然京师里待烦了,不如由臣陪着您咱们去南海钓鱼如何?大帝号还在南海上飘着呢,您只是在湖泊里乘坐过,去见见大海有什么不好的,反正京城里的事情就这样了。您在那里办公不是办公呢?
您打下了如此辉煌的江山,不去四处看看太可惜了,现在我大唐不缺少您出巡的那些钱粮,广州开埠已经近千年,它如今的辉煌不下于长安,如今丝绸之路已经完全被海运替代,外面的国家能输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臣以为,长安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这不是陛下您的一纸诏书,或者迁徙一些大户来长安就能避免的。”(未完待续。(xbiquge。),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xbiquge。阅读。)
第二十二卷家国安 第四十五节女侠
李二其实很健谈,曾经有和李靖促膝交谈一天一夜的记录,两个人就天下时局还有对战争的看法高谈阔论了一番,然后就有了《李卫公问对》的出世。
俩个聪明人共有98次问答。论及之处颇为广泛,并常旁征博引,对前人军事思想大胆地评说扬弃。虽是问对,却是有问无对。
李二本是一位娴于骑射、富有疆场战斗经验的马上君主,而李靖又是满腹韬略的军事家,他们之间的问对,往往能相互引发,启迪军事思维。譬如李靖对用兵“奇正”的独到见解,则是与唐太宗思维碰撞之中产生的。可见,问对论兵模式本身具有优点,同时也是记录史实的一种方法。他们对这样的问对非常的重视。后人对此总结出:分别奇正,指画攻守,亦易主客,于兵家微言,时有所得的评语。
不过《蓝田侯问对》就非常的没意思了,两人对着小炉子上熬着的一锅粥坐在两边说话,基本上是蓝田侯在口沫横飞的讲述大海的神奇与壮阔,用蛊惑性的语言和夸张性的动作鼓动皇帝去岭南看看。
“陛下,长安人对广州是有偏见的,总以为那里是荒蛮之地,其实早在秦代那里就是一座大城市了,后来经过两汉,两晋,的开发,最后加上前隋在广州修筑了南海神庙,这才彻底的奠定了广州成为南海边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现在冯盎已经老得拉不动弓了,镇守广州已经是力不从心了,这样一个繁华的通都大邑,您怎么能够轻易地忽视呢?”
李二拿勺子轻轻地搅着白米粥,听完云烨的话之后问他:“你先跟朕说一个老实话,前些天那样揍了你一顿,现在对朕可还有恨意?”
云烨一下子就愣住了,哪有这样问人话的,不过他还是老实的回答说:“如果说没有那才是对您的不尊重,小杖受大杖走,就是微臣的底线,如果您要是打的再厉害一些,我是一定会跑的远远地,不回来了。”
李二拿勺子舀了一勺子热粥喝了一口,将勺子放下之后擦擦嘴抬头看着云烨说:“比如跑到远岛?按照你的性子来说很有可能,这是大实话。既然你和朕说老实话,那我们就把实话的游戏继续下去,朕也不会藏着掖着了,我们有什么说什么。说说远岛,怎么打算的?岛上已经有近三十万人了,勋贵们都知道,只瞒着朕和皇后是个什么意思?”
云烨起身将白粥装了两碗,一碗放在李二的面前,一碗放在自己跟前,瞅着粥碗缓缓的说:“这事情是有出处的,皇权之下无父子,陛下是君,承乾,青雀,我以及别的勋贵都是臣子,所以在很多时候,是不能和陛下您讲什么情感的。
在铁的法则面前,我们选择了逃避,在您声威日渐的情形下,甚至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光想着往远处跑了。
最早选择远岛的时候,是为了安置侯君集的家人,他们终生不能上岸,可是人不能总留在船上,这样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
可是后来陛下大肆的裁撤勋贵将权利向中央集中的时候,人人自危之下,远岛就显得极为珍贵,或许那里是我们最后的存身之地。”
李二苦笑一声道:“总是没有两全的法子啊,这么下去朕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承乾,青雀,你们都跑了,打算把我和皇后两个人留在皇宫孤老?好狠的心啊。
你翻开史书看看,有哪一个帝王没有在成功之后大肆的屠戮功臣,只有朕!侯君集有取死之道,谁都救他不得,除了他,朕还杀过哪一位心腹重臣?
刘弘基那样的混账,现在可以说对国家已经没有多少用处的人,朕将他的爵位革除之后,还不是还给了他?
魏征无数次的顶撞朕,甚至私下里**作《起居注》朕还不是一样将他的国公爵位还给了他?虽然他也没几天活头了,可那是老病,与朕何干?
这样推心置腹还养不熟你们这些白眼狼,有本事**起刀子和朕大战一场,一个个像乌龟一样的跑到天涯海角算什么本事?
天涯再远,也是朕的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看着李二有些激动,云烨低下声音小声的说:“陛下,既然已经开始跑了,那就不介意跑得更远,您想在大海上找一处岛屿太难了,就算是找到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远岛太远了,扯上风帆顺风顺水的还要跑一年,一来一回的,时间上您就折腾不起。”
李二看着云烨给他指出的远岛的位置,长叹一口气,端起碗开始喝粥,直到一碗粥全部喝完,这才放下碗,擦掉粘在胡须上的米粥,看着云烨贴在墙上的巨大地图发愣。
良久才说:“是朕贪心了,朕想要江山,也想要情义,这两者终究不能相容,其实只要朕煎迫的不是很厉害,也未必有那么些人愿意抛家舍业的去远岛吧?”
云烨笑了起来,拱手说道:“傻子才会愿意去远岛,侯家那是没办法才去的,同理之下,没到实在活不下去的局面谁会去远岛?那地方就是保证香火不灭的一个地方,留一支子孙在那里繁衍生息,守着宗祠里的香火不灭就是了,说白了就是一个看守祖祠的活。
陛下,其实您也应该在那里留一支血脉,这样一来,您和勋贵之间还有什么亲疏之别?您是勋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