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大盗(校)-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一名守城大将走了出来,看他一身血迹,伤势也是不轻。他对姬庆这边躬身施礼,说已经派人通知皇帝了,他现在就可以带姬庆去。
姬庆点点头,身后三千武将落到了城内,近三千文职人员也落到了城中。姬庆自己一人来到了城墙上,那名武将的身边。
武将看着姬庆落到了他的边上,眼睛睁得大大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做何礼节!
姬庆看出了他的囧境,笑了,让他不用多礼,带他去见崇祯就行。
武将松了一口气,脸上有些难看的笑了一下,拱拱手,然后在前边引路,两人一起奔向了紫禁城。
去见崇祯谈谈,自然不会干掉他。
实际上,姬庆还是非常欣赏这个皇帝的,可以说,崇祯是生不逢时啊,否则绝对是一代千古明君。
崇祯即位,正直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大军,外有满洲铁骑虎视耽耽,山河冷落,烽烟四起。
他决事果断,雷厉风行,如处理阉党一案,也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之一面,如关于是先攘外夷或先安内,一直拿不定,遂误国家。
既有刻薄寡恩、翻脸无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肠之一面,对周后互敬互爱。
他自制极严,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皇袍都打着补丁!)
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
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一旦翻脸,严酷无情,果于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出现崇祯朝五十相局面。
他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实际上,当时不说达官贵人,就是普通百姓也是很少缴税。很多时候,都是他自己宫内节省出来的钱用作军资。
他励精图治,经常平台招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至于煤山殉国,从死者唯一太监耳。
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清朝编纂的《明史》依旧承认他兢兢业业,勤勉勤俭。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崇祯皇帝宁可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宁远铁骑调进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历代明皇们对臣民的承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实不仅是崇祯,有明一代,虽然各个帝王都有这那的缺点,但是总体来说,明代还是非常不错的。
明朝也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姬庆就是这样的心情,他不想大明就这样倒了,不想大明被异族取了果实,不想中国至此被阉割近三百年,彻底的落后和屈辱下去。
姬庆那个时空,电影《辛亥革命》,一开头就是秋瑾就义的画面,秋瑾一脸煽情状环顾周围人群,嘴里念叨着何以革命之故,什么为了将来幸福宁静的生活云云。
到了后面孙中山等人,更是满嘴推翻两千年封建制度之类的昏话不绝,而对于辛亥最响亮的口号,最根本的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只字不提。这些编导奉命而为,原不足怪。只是在强奸历史的时候,也不妨敬业一点,不要把笑话弄得太过离谱低智。
不提姬庆那个时空的文字狱,单说说辛亥革命是为了什么。
先看看秋瑾一百多年前所写之檄文,至今看来,尚虎虎有生气。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盖种族之不保则个人随亡。此固大义了然,毋庸多赘者也。
然试叩我同胞以今为何时,则莫不曰:‘种族存亡之枢纽也。’再进而叩以何术可解决此存亡之问题,则又瞠然莫对,否即以政治改革为极端之进化矣。
嗟夫,欧风美雨咄咄逼人,推原祸始是谁之咎,虽灭满奴之族亦不足以蔽其辜矣!
夫汉族沉沦二百有余年,婢膝奴颜,胁肩他人之宇下,有土地而自不知守,有财赋而自不知用,戴丑夷以为主,而自奴之。
彼固傥来之物,初何爱于我辈,所何堪者我父老子弟耳。生于斯,居于斯,聚族而安处。一旦者瓜分实见,彼即退处藩服之列,固犹胜始起游牧之族。奈何父老子弟乃听之而不闻也。
年来防家贼之计算着着进步,美其词曰“立宪”;而杀戮之报不绝于书,大其题曰“集权”,而汉人失势,满族枭张。
呜呼!人非木石,孰不爱生?而爱群逼于不获已,则只能守一族之利益矣。彼既弃我种族,置之不问之列,则返报之道,亦所当为,奈何我父老子弟见之不早也?
某等菲薄,不敢自居先知,然而当仁不让,固亦尝以此自励。今时势阽危,确见其有不容己者。为是大举挞伐,先以雪我二百余年汉族奴隶之耻,复以启我二兆方里天府之新帝国,宗旨务光明而不涉于嗳昧,行事务单简而不踏于琐细,幸叨黄帝祖宗之灵得以光复旧业,与众更始。所有遣派之兵马晓谕如左,凡我汉族,自当共表同情也。
意思清楚明了,辛亥革命,首要做的就是推翻满清,而不是什么结束封建制度,因为满清根本就没有被算在华夏之列。
不为别的,就是满清干的不是人事儿。
辛亥革命以反满为第一要义,孙中山之同盟会纲领开宗明义十六个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重要性还在建立民国之前。
甚至同盟会的前身兴中会的成员谢缵泰、李纪堂等人就曾经在1903年1月在广州起义,试图建立“大明顺天国”,国号中的“大明”正是对大明朝的纪念,取反清复明之义,可见反清复明口号在大众心中的份量。同盟会基层赖以发动群众之手段,也多仰仗洪门天地会哥老会等反清复明组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再看看明朝和满清的差距,就知道满清一代,祸害多大了。更不用提姬庆之前去的抗日时候看到的、感受到的、经历过的种种,更是证明了满清罄竹难书的罪恶。
私营工商业方面。
明朝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宋朝手工业从官营到私营的演变,而且变化得更为彻底。迄至明朝后期,除了盐业等少数几个行业还在实行以商人为主体的盐引制外,一些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
晚明时中国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当英国商人手工场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巨富时,明朝民间商人和资本家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在商业都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城市化状况和市场化程度方面:16世纪的欧洲城市规模较小,1519年至1558年时期,拥有2万至3万人口即可称为“大城市”。从城市规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据伊懋可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在明朝末年占到总人口的6%至7。5%。据曹树基的估计,16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8%。
科技方面。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作者不详)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1900年被八国联军德国劫走1921年索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数学、物理方面。
1450年吴敬撰《九章 算法比类大全》。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总计1500多问近50万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1584年朱载堉著《律吕精义》出版。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医学方面。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纪我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我国种痘法于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1596年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1601年,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农业方面。
1376俞宗本著《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1547年马一龙著《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化学、冶炼及化工方面。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1596年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术。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全面发展科学的设想。
徐光启重视演绎推理,并特别把重点放在数学上,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徐光启在崇祯二年(1629年)即成立西局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给崇祯帝上奏《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中说“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与度数故耳”,提出“分曹”料理,即分学科研究的思想,并论述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及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认为数学是“从用之基”,提出“度数旁通十事”: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
在他掌管的“历局”内开展以数学为根本,兼及气象学、水利工程、军事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算学及音乐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历局有了科学研究机构的雏形。
崇祯帝对此积极反应和支持,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该衙知道”。
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有李之藻,李天经,孙元化,王徵,其后又有方以智,王锡阐等发扬。
等等等,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