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搭载的蒸汽轮机和重油锅炉所提供的充足动力,也确实是让这种平均空载为8000吨左右的大型货船拥有了难以想象的高速。
这艘货轮出现在海面上的第一次目击报告,是在1918年1月的南印度洋航线上,由大英帝国“玛丽夫人”号货轮上的水手提供,报告称其航速曾达到至少30节,因而被认定为是一艘无武装的试验军舰,但因情报过于模糊而被忽略。
而她的正式出场则是在同年的3月份的旧金山港口。因伪装成普通货轮入港,而未受到太多关注。
直到1918年夏,英国皇家海军情报调查局开始调查激增的海盗案件时发现,该级船曾多次作为海盗船出现,并由美利坚海军军方情报部门核实验证后,确认该级货轮所拥有的澎湃动力以及完善的设计,使得该级船只拥有的最高航速甚至可以比肩当时皇家海军主流轻巡洋舰的最高航速。
同时。通过对捕获海盗船以及同类货轮对比发现,该级货轮在建造时便拥有武装化改造接口,似乎只需要将武备在接口上固定,便可以完成武装改造,其多个货仓的设计可直接作为弹药库使用。可以说,这就是一艘拥有大型货仓的无武装轻巡洋舰。而在世界大战期间。也曾有多艘该级货轮被改装成为轻型巡洋舰或袭击舰为战争双方国家海军服务。
该船一经推出便身受广大用户好评,订单数量庞大,而中国的众多造船厂似乎非常不可思议的拥有足够的能力来消化这种订单,一直到1938年全面停产,在整个大洋的洋面上活跃着的舰只据估算最少有800艘以上,其中有确切情报指出超过170艘的份额被海盗持有,并被改造成海盗船。成为贯穿整个20世纪上半页,俗称“大海盗时代”中的海盗代名词。直至今rì,依旧能在那些偶有发生的海盗案件中能够看到这种货轮的改装进化版本的出现。
现在,在整个世界已经是光荣的融合于伟大的大明帝国的怀抱内,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富足的同时,该级舰船依旧保持着货轮最高航速的世界纪录。而她的一号船现仍旧作为帝国皇帝陛下的私人游轮“东方号”在海上航行至今。
……
标准快速货轮,就是帝国为了应对运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的最终方案,为了简化三号时空人员和维护的适应问题。时空远征军简化了舰船的设计,建造出了一款结构异常简单,维护也完全适应于这个时代的一款快速货轮,同时也为在这种货轮的多用途改装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同时,这种货轮的cāo作也比同时代的舰船要简易的多,几乎是稍微有些航海知识,经过几个月的简单培训就足以驾驶这种完全是傻瓜式的舰船。而即使是这样,该货轮的船员需要数量也比同时代的其他船只要少得多,平均只需要普通数量的一半。这大大的减少了驾驶人员的需求,使得该级船舶的驾驶人员的培训更加的便宜。为该级货轮在联邦内的大量普及奠定了基础。
而作为简化设计的应急建造舰船,该级货轮的建造无疑就更为简单,帝国的绝大部分中等资质以上的船舶制造厂家都可以生产该舰船的模块,最后再组装起来下海。再加上帝国皇帝陛下本人的空间运输额度的贡献,使得这种船只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像是爆炸一样出现在了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几个月内就成为了帝国最广泛受欢迎的船种。
与之相对应的,是帝国蓬勃发展起来的航运业,也伴随着迅速增长的帝国船只的数量在世界各大洋上迅速扩张,帝国的航运业在这个战争时代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仅仅是1918年的头三个月,投放入现实的该级货轮近三百艘就创造了上千万吨的海洋运力,大大的缓解了帝国海上运力紧张的局面,从而也使得帝国在海洋战略上很快的超过了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国家,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海洋大国。
这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帝国跨越大洋的进攻战,都和该级船舶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的,这使得战争结束后,帝国皇帝陛下甚至亲自嘉许:
“帝国在战争期间开发建造出的东方级标准高速货轮,是帝国战胜世界的第一功臣!”
这无疑是对这一款船舶的设计者们的最大肯定。
只是,帝国在将这一款船舶投入使用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款cāo作简便,速度快捷,而改装却又方便的舰船,竟然掀起了一阵全世界范围内的海盗风cháo,无数大海上活跃着的无zhèngfǔ主义者们,因为乱世而艰难挣扎生存的中小型利益集团们却因为这一级高速货轮的出现而获得了新生!
一百九十八章登陆之前
嬗变的三国卷一百九十八章登陆之前
rì本国陆军大臣田中义一,这一段时间的心情本来还是比较愉快的。rì本陆军南下支队在菲律宾的攻略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士气,虽然如今在中华联邦的体制内,再没有所谓大rì本帝国这一,但是在联邦内大中华的忠实追随者里面,rì本,在此战中毫无疑问是大大的涨了一会脸。
作为陆军大臣,凭此战绩也可以和牛气冲天的海军众将掰一掰腕子,从此之后,本国在联邦内的话语权也就会更大一点,这样的话,想必在本国天皇陛下的尊号的问题上,或许就不会那么被动了吧!
想起这个,田中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是否rì本国国王的天皇尊号,是本国和帝国zhōngyāng之间一直在纠缠的一个细节问题。rì本在1917年正式加入中华联邦的时候,对这个问题没有很重视。被rì本国打马虎眼给拖了过。
但现在这个问题成了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之前很多次rì本在联邦相关的事务中被打压都和此有关。事情发展到了现在,甚至本国的经济都被这个政治问题影响,联邦能源委员会甚至因为rì本国迟迟不愿意天皇尊号卡住了rì本国的石油和煤炭的进口,这个就真的是无妄之灾了。
天皇不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名号称呼的问题,谁知道暹罗和波斯这几个国家为什么总是揪住此点不放。最终惊动了帝国的博学鸿儒梁启超和章太炎先生,终于导致形势不可挽回!
这两位老先生国学深湛,在联邦学术界内可谓是德高望重,又尤其看重礼制!这两个人一站出来,rì本国天皇尊号这个问题就迅速的凸显出来,变得引人注目,到现在成了帝国内所有的媒体都竞相关注的问题,社会影响如此之大!怎么办?恐怕这个尊号是非不可的了。
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对西方人来,或许这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的事情,到了东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这种礼制敏感之极,天皇这个称呼很明显有些逾制,早先不追究是早先的的事情,现在的rì本经济。对帝国的依赖如此严重,rì本的军事和工业,又几乎和帝国融为一体,现在正是国势摆脱了先前的颓势,正是蒸蒸rì上的时候。
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触怒帝国。只有让天皇陛下在这个方面委屈一下了。
或许,只有在这次大战中发挥出rì本更大的作用,才能摆脱rì本因为这个问题在zhōngyāng帝国民间舆论中的负面影响了吧!
所以,刚才田中接到的这个任务,非但没有让他畏首畏尾,反而是更加积极的想要争取,哼!就让你们这些反对者们。看看rì本,在帝国的藩属国里面能够起的更大的作用了吧!到目前为止,在联邦内的所有藩属国里面,娿只有rì本一个国家才能承担起这种联邦下达的单方面的进攻任务。
阿拉斯加,就是帝国三军总参谋部给rì本军方分配的下一个目标。
……
1918年年中,在帝国终于在各方面做好了准备,准备下一次大规模进攻的时候,进攻的主力方向选择的问题。再次被放出来讨论。
北美洲还是澳大利亚?这是一个问题。
进攻澳大利亚,显而易见,是当前战局下最实用的选择,帝国装甲兵团主力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都布置在离澳大利亚的新几内亚岛上,此时的澳大利亚,人口还不到五百万,正式兵员也只有二十万大兵。而且其中还有十万被大英帝国征召参加了非洲大陆战争,如今在本岛上的本土兵员不过是十万人左右。
即使是因为帝国的威胁,澳大利亚全民进行了第二次的动员,重新扩招了二十万新兵。而且美军增员到岛上也有两个师的海军陆战队。但是毫无疑问,要凭这些家伙们来抵挡帝国两个主力集团军的进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可以,只要帝国决定在澳大利亚动,那占领这块土地就只是时间问题,不可能出现意外。
但是,是那样,如果将主力进攻方向放在这里的话,那太平洋方向,对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的进攻,就注定是不会取得太大的战果了。因为很简单,帝国的进攻兵力不足。
要对美国西海岸进攻,据参谋部推算,最少要一次xìng投放一百二十万以上的兵力,而其中最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帝国主力装甲集团军!
而帝国现在,显然是凑不出那么多兵力来的,普通野战军还好,帝国经过1916年底第一次国防总动员后,国防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但是其中装甲集团军仍然是停留在六个的规模。其中第三集团军作为近卫军,被留在帝国本土,剩下的能动员的就只有在东北军的老底子上建立起来的第七集团军了。
要凭这一个装甲集团军对美国西海岸进攻,恐怕只能做sāo扰!
美国本土现在在帝国的进攻压力下已经动员了四百三十万兵员,近五百个师,其中单单是装甲师就有三十个,全部都分布在美国西海岸。即使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动员兵战力远逊于帝国的野战军,但是这种兵力上的巨大差距,再加上帝国还承担着后勤和地形上的负担,又是在敌方国土上作战,帝国毫无胜算。
要进攻美国本土,就绝不能三心二意,只能孤注一掷!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帝国六月份的御前动员会议上,帝国皇帝陛下亲自做了决断,放弃把澳大利亚作为主力方向进攻。而选择将帝国的三个主力集团军,一百六十万兵力全部投入到太平洋方向。
对澳大利亚的进攻,将由暹罗国为主力,配合马鲁古、帝汶、婆罗省、马六甲总督区等十几个南洋的藩属国和地区组织起的六十万杂牌军承担佯攻任务。
此外,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也将作为一个偏师的进攻方向,此地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环境恶劣,不方便帝国主力集团军进攻,但是帝国却有一个好狗腿子——rì本,rì本欢天喜地的将这个任务接了。
rì本将动员全部的十个常备师团和两个海军陆战师团参与对此地的进攻,对此时还没有怎么样开发,只有一些零星的淘金客的阿拉斯加来,毫无疑问这已经是泰山压顶一样的攻势了。
六月十六rì,帝国全权特使伍廷芳秘密出访墨西哥。
……
“亲爱的总统先生!能再次见到您,真的是让人无比荣幸!”伍廷芳脸上绽放出鲜花一般的笑容,拥抱着对面的这个家伙。
“哈哈哈!伍,你们中国人话,就是如此的动听,见到你我也很高兴,非常感谢中国一直以来对墨西哥的帮助!”墨西哥总统阿尔瓦罗?奥布雷贡使劲的拍着伍廷芳的肩膀,也是满脸的微笑。这个在战争中失了右臂的家伙,在年的政变中推翻他曾经支持的盟友卡兰萨政权,登上了总统的位置,这已经不知道是墨西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