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125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125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枪试探道:“我听说汉川铁路已经开始动工,司令官阁下为何将这条联系三省的大动脉交给技术能力不足的私人公司呢?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美国参与进来,因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铁路技术。”
    都是帮恶狼杨秋心底暗暗冷笑,说道:“一条铁路真的那么重要吗?在上游,有占中国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个无比庞大的市场!可惜作为一个老牌国家,英国在那边方式非常不合理,他们只想到掠过资源却忘记培养市场。我想这点公使阁下应该比我更加清楚,一个稳定、拥有一定购买力的人口密集地区,将会带来什么。”
    “是的,这点司令阁下和我想到一起去了,但您如何确保人民有足够的购买力呢?”亨利端起杯子,静静等待下文。
    杨秋站起身,望着楼下等待的几人,语速缓慢:“这是个复杂的过程,具体要涉及包括税改,土地资源分配,还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走出来等很多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想我已经在做了!这次的采购计划设备可以组建四家大型工厂,吸收上万的劳动力,此外我还准备在汉口建立一个自由经济保税区,并以这个保税区为中心将三省的资源转化为商品,这样可比用轮船运来便宜多了。”
    “自由经济保税区?您的意思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租界?”亨利差点跳起来。这可是个大消息!要知道因为崛起太晚,世界已经被英法瓜分完毕,所以美国不得不享受二等待遇,在华很多领事馆还必须寄生于英国或者公共租界内,要是能促成一个新的大美国租界,那他甚至能进入白宫了。
    杨秋摇头笑道:“公使阁下,您觉得租界这种老旧方式除了会激起民愤外,还能带来什么吗?”
    亨利的疑惑中,杨秋将后世保税区的想法说了一遍,新奇的理念让他很感兴趣。虽然还需要遵守当地法律,需要交纳一些税收,但如果真有这样的保税区,那么美国企业就可以大量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利用三省的资源制造出更多商品。上帝!他是怎么想出这种新奇的主意的?而且杨秋走进两步,故作神秘道:“相信公使阁下很清楚,我国正处于一种焦躁和不安的排外运动边缘,民众不太喜欢外国商品,如果有保税区,那么一些企业完全可以走合资经营的方式,老百姓只要能看到商品产地被表明是国内,接受度肯定会提高很多。”
    毫无疑问,杨秋这些建议都是诱人的,但亨利还有个最后疑惑:“司令阁下,您如何确保您的梦想实现呢?”
    杨秋从兜里掏出了一枚7。62毫米子弹放在桌上:“权力和它。”
    亨利走了,不出意外带走了采购合同,并且答应将极力促成这笔贸易,还表示愿意派遣技术员协助汉阳钢铁和拖拉机厂的建设。当然自由保税区计划或许才是他带走的最大利益。
    望着缓缓驶出大门的轿车飞速融入庞大的上海租界区,杨秋也不知道自己这套行不行得通,会不会被冠以卖国,但他坚持自己的道路,后世实践证明了保税区在促进工业发展上的作用,一家保税区工厂可以带动起大批的零配件小工厂。中国已经落后太多了,传统手工过渡到工业的漫长模式已经无法在帮助这个国家。
    当然在这些梦想之前,还有另一件事要做权力!
    (未完待续)


第一二六章 捡到宝了!
    @@@@@亨利一走,杨秋就主动下楼去见两人,见到他后蔡元培明知故问试探道:“辰华,刚才那位是。”
    “美国公使亨利。墨菲先生。”招呼两人座下后,杨秋很直接的说道:“来谈笔生意。”
    生意?什么生意居然需要公使出面!难道人家下面那些参赞、助手和商人都是混饭吃的?!担忧杨秋会因为权力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所以伍廷芳沉下声音叮嘱道:“辰华,你还年轻,和洋人打交道还是要多留个心眼。”
    伍廷芳是老资格外交官了,可惜清朝国弱那有什么真正的外交,所以短短一句话就让人听出了话语中的辛酸。其实杨秋也明白,以订单和自由贸易区来拉拢美国说白了也是一种卖国行为,只是披上了层鲜亮外衣罢了。没辙,人穷志短何况力气也不够,所以只能先这样带动起来,郑重说道:“两位先生可以放心,杨某是想要权,可还不至于出卖国家利益!”
    两人都没想到他会说得这么直接,不知道是夸奖他年少耿直还是骂他恬不知耻。放在以前两人或许会选后者,可现在拉拢他还来不及,只得违心道:“辰华真爽快,那我们也直说吧。今日前来是想问清楚,辰华到底是支持南方还是北方?现在克强先生他们已经在组织北伐,国防军是否愿意配合呢?”
    杨秋也不回答,当面竖起了五根手指,说一句弯曲一根:“三省支持一切中央决定,每年会定额向中央缴纳税收,国防军会服从国家安排,确保三省稳定,维护国家完整并确保和平渡过大选!”蔡元培比较激动,没想到今天来竟然能得到这么肯定的答复,只有伍廷芳知道话还没完呢,插嘴道:“辰华不妨把话说完吧。”
    “文爵先生爽快!中央政府必须答应辰华三件事。第一!任命杨某为三省巡阅使节制军政。第二要给三省一个军的编制,装备和武器由我们自己筹措。第三邀请黎督前来南京出任副总统。”
    “你。”刚才还神色激动地蔡元培猛然沉了下来。巡阅使他们想到了,一个军编制也就是名义上的事情,但让黎元洪来南京出任副总统倒不是他们舍不得副总统位置,而是杨秋这招明显就是在借中央打压立宪派!他自己不出手,却让中央来调走三省核心之一的黎元洪,这不是故意造成立宪派和他们的冲突嘛!只要黎元洪一走,湖北就彻底是他的了,而且从地理上看有湖北挡在前面,湖南和四川与中央的关系将被切断!
    杨秋却仿佛没看到两人黑黑的脸色,起身看看怀表吩咐王正廷:“儒唐,带我送送两位先生。再让雷猛去安排车子,德国公使还在等我呢。”
    两人没想到杨秋这么不客气,让自己等了大半天后才说几句话就下逐客令,顿时跺跺脚转身向车子走去。王正廷在旁边心有不忍,替两人拉开车门说道:“两位或许不舒服,可正廷还有句话要说。万事不能只看表面。”
    听他话里有话,蔡元培拉住他问道:“儒唐的意思是?”
    王正廷说道:“两位恐怕不知道,司令已经拟好了要在三省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和减免厘税的计划,而且眷诚先生的铁路公司也完全是司令在支持,所有款项均有他拨出。正廷不想替司令歌功颂德,但这些要是真的实行起来那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说完后,他停顿一下想想后说道:“还有件事我想应该告知两位,司令已经答应北面,月底用第四镇战俘换武胜关。”
    换战俘?两人也顾不上惊讶和生气了。第四镇被俘有五千余,全都是训练多年的北洋老兵,一旦放回去后稍稍休整在加入些新兵就是一个完整的镇。现在信阳已经有三万余北洋和武卫右军。放他们回去就以为湖北和北面正式停战,那袁世凯就可以彻底腾出手来南下!月底、月底!两人互看一眼,王正廷这么说,恐怕就是在告诉自己这些人,要是月底前还没法决定,恐怕最后得利的就是北面了。
    两人走后不久,杨秋带图纸赶赴德国使馆,等到下午离开去码头见德国代为招募的技术工人时,两百五十万英镑已经被转入西南银行。同时大批已经抵达上海的机器设备和废钢开始沿江而上,根据合同德国会在未来一个月内将所有设备和物资交付完毕。为了确保最重要的汉阳厂改造设备安全抵达,杨秋还让楚豫舰和江贞两艘炮舰肩负起了护航任务。
    此外他也没忘记继续自己扩充武装。设备抵达后汉阳厂改扩建势在必行,这些新设备要想投入运行大致需要一年时间,至于规划中的四川工业公司由于运输和工人培训等限制,没三年基本指望不上。在自己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在未来获得优势就不得不采取外购,只得再次挥舞起了支票。不仅同样向德国下了五万支新步枪、一千万发子弹,30辆卡车、两万具工兵铲等等军需物资,还增订了三十台无线电和五套价格昂贵的战场电话系统,考虑到自己还没有获得出海口,一切都需要扬子江输送,所以还订购了八艘大马力江轮,加上其它必须的工业设备,又是一笔超过两千五百万的大采购。
    此外德国公使转达了德国政府的原话,德国已经原则通过了以四川自流井盐税贷款一亿马克的提议,但必须按惯例九折支付,也就是说实际到杨秋手里的只有九千万约合4500万银元,同时还答应向华西公司派遣20位铁路建造技术人员,免费提供价值200万马克的建造设备,最后还签署了以五千万马克贷款换取30年铁路营运权的意向性文件,依然还是强制性的九折支付。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最后杨秋成为三省巡阅使后才能正式签署。
    站在吴淞码头上杨秋并没有很高兴,短时间内算上两笔贷款和250万英镑交易费,折算成银元已经接近亿元,可德美两家的采购协议就需支付四千多万。此外想要让这些工厂顺利运作起来,还需要培训工人,外购紧缺原材料等等。而且他很清楚,即使有了这么多设备和机器也仅仅完成了雏形,工业真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这需要长时间的大量资金投入。万幸的是订单可以分期支付,要不然他此刻又会陷入财政危机。
    “阁下,这些就是您需要的奥地利技术工人。”
    乱糟糟的仓库区里,几十位德国水兵保护在四周,沙包后面还能看到几挺马克沁机枪的影子,等到陪同来的是德国公使助理和奥匈帝国商务参赞拉开仓库大门后,杨秋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概五六百头发乱糟糟,面黄肌瘦的白人挤在并不大的仓库里,大概这段时间活动都在这里,所以整个仓库都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更重要是这些人中很多明显就受过拷打等严刑。这那里是最好的奥地利技术工人?完全敷衍自己的囚犯嘛!
    “两位?这就是你们答应我的最好技术工人?”杨秋的脸一下子冷了下来,可德国秘书不疾不徐将清单交给他,神色倨傲说道:“原来一共613人,旅途上有4人死亡,6人趁靠岸跳海逃走,剩余都在这里了。他们全都是您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和各类专家。”
    杨秋忍着怒火查看起了清单,但等看完后才知道自己捡到了多么大的宝贝!德国人说的没错,这里面全都是高级工人和技术专家,又以军事工业居多,其中很多还是设计师,甚至还有几十位化工和电气方面的人才。经过奥匈帝国商务参赞解释后他才知道,原来特劳恩将他需要两百最好工人的事情告知国内后,德国立即开始招募,但由于是来远东,加上杨秋又延长了合同一定要干满五年才能离开,所以根本招不到愿意来的人。最后为了自己的海军,威廉二世干脆挽袖子自己出山,直接发电报给奥匈皇室帮忙。
    由于这位神经刀皇帝只说要军工等高级技术工人,也没说要多少,一心巴结德国希望在巴尔干问题上获得更多支持的奥匈帝国立刻从满监狱的政治犯中挑选出六百多人塞上船,还主动承包了运输任务。这些人放在他们国内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