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三国-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第一联想是自行车,第N联想也是。对于链条传动,田润就只知道自行车。
田润不懂机械,不代表读者不懂。因而有必然作一下简单的说明。链条传动的定义,就不用说了。先说说它的优点。其优点,主要是无打滑、传动比精确;传送力量大;所需张紧力较小,链轮轴上所受横向压力也随之较小;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链轮轴上所受横向压力是什么意思呢?就比如针对汽车轮来说。汽车的重量就是轴的横向受力。横向受力越大,转动的阻力也就越大。
四条优点,第一条传动比,田润是不需要的。第二、三条优点都是力,现在是有力使上不去。优点等于摆设。就剩下最后一条了,恶劣环境。螺旋桨在水下,算恶劣环境了。说的不是环境污染。
链条传动的缺点,通常不能转向;成本高,易磨损,平稳性差,有许多额外的动载荷、振动、冲击和噪声。
不能转向的缺点,在马钧手里,已经克服。此时的传动,顺利的传了九十度。其它缺点,都是存在的,但也是对于田润不重要的。因而也可以说,没什么缺点。
这些,田润是不知道的。田润就知道自行车。在现代的时候,田润有轿车、越野车,但田润依然有自行车。很多时候,田润骑自行车并不是为了健身。尤其在繁华的闹市,田润更喜欢以自行车去代步。原因就是:不会堵车。
田润也不是第一次看螺旋桨的传动机构了。以前也看过。当时,一看。田润就联想到自行车。于是,田润立即就提出,把踩踏那儿的四个链轮直径加大。加大了,才像自行车啊。
结果,马钧、郑浑说了不少理由。里面充斥了当时的专业术语。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能加大。这会儿,幕幕往事,都浮现在田润的眼前。
……
田润望着浸入水下的部分,突然有所感觉,问道:“下面的链轮,有多大呢?”郑浑回答道:“跟上面一般无二。”田润道:“我记得我想加大上面的链轮。你们说不行。那么,能不能减小下面的链轮呢?”
当主动轮与被动轮直径相等,其传动为等速传动;直径不相等,则为变速传动。在这个时代,变速传动还没有问世。因而马钧、郑浑等,出色的科学家级别的人士认为田润的提议很荒谬。偏偏田润还说不出所以然来。田润就按自行车去想了。
郑浑一直没有答话。田润说:“你不用回答了。我知道又是不行。”田润自己也觉得很是泄气,转身就走了,上到甲板之上。
郑浑就有些慌了。在郑浑看来,田润生气了。而且,田润的生气,不仅为了这一次,而且还因为上一次。上一次,自己和马钧解释了半天,看来田润没懂。郑浑认为田润是个明事理的人。只要懂了,就一定能够理解的。田润这次的提议,当然也是行不通的。但要怎样解释,田润才会懂呢?如果一直让田润不懂下去,说不定哪天自己脑袋都会搬家。
郑浑急了。急中生智,叫了几个人过来,把链条拆开。并且取了二十扣左右,重新闭合成环。然后就去找田润了。
……
田润一瞧,吓了一跳,道:“干嘛,刀刀枪枪的拿上来了?”郑浑嘿嘿笑道:“浑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向总督说清,还非得这样不可。”
然后郑浑指挥那几个人把链条抬了过来。怎么用了个抬字?当然该用抬。自行车的链条,是用不上抬字的。这是三国时候的出自于翻车的链条,非常大,当然也非常重。
抬过来之后,郑浑道:“总督请看。假设我的手臂,就是一个小链轮。总督适才不是说,要减小下面螺旋桨的链轮嘛,现在减小了,减到我的手臂这么小了。但是,总督请看,”郑浑让从人抬起链条,将手伸了进去,“瞧。这链条的一个扣就足足有一尺,足以在浑的手臂上绕两圈,哪这个小链轮的齿,又怎做呢?做不了齿,这个小链轮就动不了啦。”
这回是直观形象的比喻,田润倒是真的懂了,因此道:“嗨,行。我明白了。我不会强人所难的。快去洗洗手,别蹭到我身上了。”
郑浑见田润神色坦然,终于放心了。就带着那几个人把链条抬下去,又重新装上。盖上盖板,让船只重新开动,这才去更衣洗手。郑浑是不会在船上洗澡的。
洗完了,换了衣服。便把脏衣服放在了污水盆中。盆中是洗手的水。最脏的部分,进大海了。在脏的部分,就拿盆装起来,再次利用。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当然,就郑浑的觉悟而言,讲的就是利在眼前。
郑浑又上前甲去了。田润却不在。郑浑就开始找了。倒也没什么事儿,也不希望有什么事儿。不过,郑浑感觉跟田润在一起很愉快。至少可以饱眼福。
……
田润回舱了。前面说过,田润的房间,在白天的情况下,是可以随便进的。一开始郑浑不知道。第一次找田润的时候,先找的亲兵。但亲兵却不给郑浑带路,就让郑浑自己敲门。那次郑浑也没什么要事,没敢敲门,就走了。第二次的确有要事,就只好壮起胆子敲了门。结果一敲,里面田润就说请进。没事儿!后来慢慢地,郑浑胆子也就大了。
郑浑此时在外面找了一圈,没找到,就奔田润的船舱来了。当然,郑浑没有问人。郑浑有权,本来也是可以问人的。但郑浑的确没有事情。没有事情,也就没有理由。理不直,就气不壮了。
郑浑敲了门,里面田润还是说请进。郑浑就进去了。进去之后一瞧,田润和衣斜靠在床上。见到郑浑进来,田润并没有起身。以往还没有过这种情况。郑浑心里有点慌,就问:“哦,总督,我是来问你有什么事儿没有。如果没有,我就下去了。”
通常,郑浑这样的高级将领对田润的称呼,都是人前称总督,人后称泽坤。这时郑浑一紧张,就有点语无伦次了。
田润道:“我没事儿,想睡一会儿。你去吧。”郑浑如逢大赦,立即退了出来。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郑浑很愿意往田润跟前凑。郑浑却没有过什么非份的想法。郑浑估计田润也没有。但刚才那情景,郑浑就误以为田润有什么想法了。这样的事情,想想好像是好事,想想似乎又是坏事。那一闪念部,郑浑无法分辨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郑浑却直接判断出,那是要掉脑袋的事。
如果真的发生那种事情,一旦被发现,谁人能躲得过王越的追杀?而且,往往还等不到那个时候。多半,田润这边,这了防止被发现,就先杀人灭口了。
郑浑以正常的速度退出了房门。出门之后,把门掩上。掩上门之后,就准备发足飞奔。突然,里面田润又说:“哎,文公,你进来。”
……
不进去的话,死得更快。郑浑只好进去了。进去之后,田润道:“你把衣服脱了。”“这个……”郑浑想要拒绝,却不知道怎样说;既怕死,又有点向往田润的身体。“磨蹭什么?”田润道,“又没叫你脱光。只脱一件,不可能有多冷的。”
原来只让自己脱一件。郑浑心里的大石头放回了原处,轻松了,但不由得却又感觉一点淡淡的失望。略停,便将最外面的衣服脱了。
田润这才起身,道:“来,你把手按在这张几上,按稳了。”边说,边接过郑浑手里的衣服。待郑浑按稳了,田润就凑上前去,把那件衣服抖着一束布条,自郑浑的腋下穿过去,再从外面绕回来,然后双手各执布条的一头,拉紧。
4028字→4074
第二卷 第321章 软硬结合
第321章 软硬结合
要说心无杂念,田润此时就是。田润做这个动作。肯定是要凑得很近,而且有可能会接触到郑浑的身体。说不定头发丝就在郑浑的唇上掠过了。然而,有没有接触到呢,有没有掠过呢,田润全然不知。这是因为,田润是现代人。现代人根本就没有授受不亲的说法。这个事儿,对于田润就完全不是个事儿。因而田润就专心做自己正在做的事儿。
郑浑就不同了。一名女人,凑这么近,可是头一遭。这名女人,当然不能说是郑浑心仪的女人,但绝对可以说是郑浑欣赏和敬佩的女人。简单地说,是在郑浑的心底有好印象的女人。田润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并没有挨上郑浑的身体。田润是麻木的,郑浑的敏感的。因而田润不清楚,郑浑清楚。没有挨上,是的。但掠过了,只不过不是唇。田润的头发丝掠过了郑浑的脸庞。
很多作者会在这个时候描写,说扑鼻一股女儿香,熏得郑浑如何如何。可惜,田润不是女儿,郑浑虽未成亲。却也是接近三十的成年男子。女儿香,什么东西嘛?百度一下,哈哈,你会失望的,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植物、专辑、电视剧。女人香,就更不要去百度了。
女儿香,通常人们的理解,是处女才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闯到鬼了!对于色狼来说,只要是女儿,哪怕是屎尿都是香的。女儿香到底是香还是臭,让另一个女儿闻闻就知道了。
人体,是会散发气味的。散发气味的部位很多,如腋下、会阴、后背等等。这种气味一般很淡,在夏季会浓一些。终其一生观察,又以青春期的味道浓烈一些;到老年的时候可以减轻或基本消失。这种味道,统称腋臭。是青春期,而不是处女。《外台秘要》卷二十三说:“病源人腋下臭,如葱豉之气者,亦言如狐狸之气者,故谓之狐臭,此皆血气不和蕴积,故气臭。”“肘后疗人体及腋下状如狐狸气,世谓之胡臭。”世人均说臭,某些没见过女人的色狼作者偏偏说成女儿香。算了,由得他去。
因此,在这里。郑浑没有闻到什么女儿香。只有一股刚洗不久的头发的味道。也不是洗发精、护发素的味道。田润虽然使用的算是奢侈品,但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但郑浑还是有些迷糊了,有些沉醉了。而这个时候,田润却双手各执布条的一头,先拉紧,然后一收一放。郑浑吃痛,就惊醒了,“哎哟!”先叫了一声,随即便想收回按在几上的手。田润喊道:“嗨,按好!再来!”田润换了个方向,再一放一收。这次,郑浑没叫了,也没松手,只是痛得哼了一声。
田润反复弄了几次,问道:“明白没有?”“啊?”郑浑一脸的迷惘,“明白什么?”“啐!没明白就再来几次。”田润又开始重复一收一放、一放一收的过程。重复了二十来次,郑浑还是没有反应。“朽木不可雕也!”田润松开左手,右手把衣服拉过来,收了。再递给郑浑。猛然发现,郑浑的右手手臂已经破皮了。“啊,破皮了!我不是有意的。”田润连忙道歉。
郑浑还是没有反应。“好啦。好啦,别生气了,我真不是想要弄伤你的。”田润再说。郑浑依然没有反应。田润又说:“你是男子汉,气量得足。我不可能给你下跪赔罪的。”郑浑还是没有反应。田润道:“弄伤你,是我不对。但这只是小错。我赔礼道歉了,你不接受就算了。我知道你有歪心里。但我告诉你,我也不可能陪你睡觉的。得王大哥先对不起我,我才能对不起他。”
说了一会,田润见郑浑还是呆在那儿,便又走了前去。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