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魔幻手机-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武定邦炯炯的眼神,魏晨东长叹一声,缓缓的道:“定邦啊,打仗不能只要打爽了就行,我们打仗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杀人?还是那空无瞟渺的荣誉?不,不是,是为了政治,是为了利益,我们要想着打这场仗我们能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平衡之下,是得还是失,为了利益,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这就是政治的无奈,打仗也是一样,所有的一切都得为政治服务,那我问你,吃掉这十万英军,我们能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呢?”
武定邦听了一怔,眉头一皱,想了一下,心情激仰的道:“吃掉这十万英军,我军能得到无上荣耀,中国人能够扬眉吐气……至于会失去什么,我还没想到,在我看来,我们呆在这里,能够失去什么”。
“你没搞懂这些,难怪你不同意我的决定啊,我来告诉你,我们会得到英国人的报复,会得到国民党的猜疑,会得到日本人的关注和打压,会得到其他势力对我们的遏制……而唯一能得到的好处就是可怜的名声,而这个名声,在当下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我们当下最大的敌人是日本人,而不是英国人,日本人和英国人在亚洲也存在利益冲突,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你死我活的敌人,还是那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日本人恨不得我们和英国人拼个你死我活,好坐收渔翁之利,这只能让亲者痛,仇者快”。
“就算我们看英国人不爽,但现在也不是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对抗那么多敌人,如果真要报仇,不是现在,而是等我们真正强大起来以后”。
“现在将英军放回去,事情还有可以转换的余地,我们就不需要在和日本人打仗之前,和强大的大英帝国来一仗了,这没有任何意义,有日本人在亚洲坐阵,英国人的魔爪伸不进来中国多少,所以我们和他们的冲突不会有太大,如果这次不是印度的事情,我根本就不想和他们打仗”。
……
魏晨东语重心长的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刚开始,魏晨东也是打算将这些英国佬灭掉的,但在没打仗之前,心里有点不大放心,所以打个电话回去,问了一下那些老将军,在了解了这边的情况之后,这些老将军和魏晨东讲了上面的那些话,魏晨东不是傻子,稍微想一下就明白了,做事要有大局观,小打小胜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就算炎黄军再强大,也消灭不了欺负中国的所有敌人,八国联军灭得了吗?这太不现实,虽然说耻辱不能忘怀,但并不表明就要不切实际的硬碰,那只会弄得一身的伤口,没有人会同情你,这就是政治的残酷,一切以利益为上。
魏晨东对英国人也很不感冒,就是他们将帝国主义一窝蜂的引到了中国来,可现如今就和英国人死磕明显为不智行为,虽然有仇恨,但魏晨东还是决定忍了。
武定邦也是聪明人,以前是因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才导致没有思考全面,现在经过魏晨东一说,心里顿时一亮,知道魏晨东说得都是对的。
“副元帅,对不起,是我思想太简单了,误会你了”,既然错了,武定邦毫不犹豫的承认错误。
魏晨东拍拍他的肩膀,未语,对聪明人说话不要太罗嗦,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场仗是打完了,但魏晨东并不后悔,因为,这是必须要打的一场仗,不然的话,炎黄军的发展就有可能停滞,或者被英国等其他势力压得死死的,所以一定要打,而且要打胜,目前的结果是魏晨东想看到的,既把英国人打败了,又让他们知道炎黄军对英国人没有恶意,相信英国人应该知道那些逃回去的士兵是被炎黄军故意放走的了。虽然对英国人留了手,但毕竟干掉了他们几万人,魏晨东也不太确定英国人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是疯狂报复还是和解,但他现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得尽候英国人表态,如果英国人真的不甘罢休的话,那他也就只有奉陪了,本身这场仗就是场充满矛盾的仗,不想打,但又必须得打,打了又不能下死手。
正文 第一三0章 虚伪的谈判
时间在魏晨东的焦急等待中度过,虽然心里着急,但魏晨东的面上并未表现出来,前几天他已经联系过蒂丽丝了,让她和她爸爸沟通沟通,毕竟她老爹是香港总督,对英国国内高层的反应应该会知道一些。蒂丽丝也是很卖力,知道自己的男人现在出现了困境,更不想自己男人和自己的祖国成为死敌,所以亲自从美国赶到香港,和她老爹磨叽了半天,终于把他哄回英国打探消息了,可见蒂丽丝的父亲对这个女儿也是宝贝得很,不过对魏晨东就很有意见了,这家伙不但神不知鬼不觉的拐走了自己的女儿,现在居然把大英帝国的士兵打成这样,其中一部分部队可是从香港调过去的啊,怎让他不有意见,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还好这家伙最后留了手,不然,说什么也不会去国内帮他打探什么消息,自己女儿大老远从美国跑来,不用想也知道是这家伙在后面捣鬼。
又过了一段时间,英国政府还是没有公开表示要报复炎黄军,也没有调兵的俭,这件事情也冷却了一些,蒂丽丝的父亲也从英国赶回到了香港,把消息告诉了蒂丽丝,蒂丽丝不敢明目张胆的去见魏晨东,只得秘密的把消息送给魏晨东派往香港的间谍,几经周折才到魏晨东手中,为了减少怀疑,蒂丽丝干脆不回美国了,直接在香港住下,至于美国的事情,少了她一个,应该也不会出现大问题的,再者,现在香港也是炎黄军物资比较大的中转站之一,留在这里照样能帮不少忙。
收到蒂丽丝父亲探知的消息,魏晨东的心情终于放下了,思虑了一下,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表示这场仗打得毫无意义,纯属误会,炎黄军根本不想和大英帝国为敌,他魏晨东是盗了一些印度的古迹,但并没有多少,毕竟他又不是神,怎么可能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印度挖遍了,那些纯属谣传,对这场仗最后的结果,魏晨东表示遗憾,同时表示愿意承耽军的全部损失,同时归还自己从印度那里挖到的文物,并向英国政府道歉,消两方能化干戈为玉帛。
魏晨东的公开表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很多人都乐了,你认为你这样认下错,大英帝国就会不顾面子和你和谈吗?
几天之后,英国政府做出了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举动,表示愿意接受炎黄军的道歉,并消炎黄军拿出诚意,英国政府会派出特使到甘肃,和炎黄军代表商谈和谈之事,消炎黄军不要忘记先前答应的事。
果不其然,英国政府派代表来到了甘肃,这次,魏晨东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很多记者都到场了,这一幕自然会传遍世界。
当然,和谈的事情是不可能让这些记者参与进去的,双方足足谈了三天,三天后,两方人员都笑眯眯的出来见记者们,准备给记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特使先生,这次和谈的结果如何,您还满意吗?”一泰晤士报的记者问道。
“嗯,我很满意,炎黄军很有诚意,他们先前的承诺全部都实现了,并且赔偿了一大笔抚恤金……”,英国特使笑眯眯的,显得对这次谈判很满意。
“魏先生,炎黄军作战胜利了,为什么你会先出来向英国政府道歉呢?是觉得炎黄军和英军作战是错误的,还是担心英国政府报复呢?”一美联社的记者问出了尖锐的问题。
魏晨东笑笑,清清嗓子道:“呵呵,这位美女记者问题问得好,对,我是怕英国政府报复,那样的话,我们双方就要进行决战了,到时候,不管是胜的一方,还是负的一方,我觉得都是算输的,因为,仗打完之后,我们双方能得到什么,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炎黄军肯定会被强大的英国政府消灭,但英国政府能得到什么?文物?就那么一点而已,不及军费的千分之一,占领甘肃?甘肃又穷,英国政府占领这里肯定还会引起很多不满,而且,英军肯定也需要花费一定的伤亡,这完全和大英帝国的利益不符▲我们炎黄军是弱势的一方,此事本身就是我们先不对,所以我们先道歉认错也是应该的,为了友谊,英国政府大义的化解了双方的误会,从而达成了这次的和解……”
……
接下来,中外各记者都问了一些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魏晨东和英国特使都认真回答了,这两个家伙看似都很和善,显得很友好,其实都虚伪得很,如果这些记者见到他们谈判的情景恐怕都会大跌眼镜的。
英国人要求魏晨东拿出从印度盗走的全部文物,或者给出相等的款项『晨东直接不鸟他,也不承认,随便拿出一些早就通过魔幻手机鉴定是垃圾的文物打发他们,说这就是从印度挖来的,甚至还大方的让英国特使到他家里去搜、国特使气得火冒三丈,要魏晨东出英军的损失费,魏晨东大方的给了一万英磅,还不带拖欠的。这明显不拿英国人当回事嘛,英国特使当然不乐意了,甚至跺脚拍桌子,威胁如果不同意英政府的条件,那就只有开战了。
魏晨东心中冷笑一声,说了一句随便,大不了用炎黄军的四十万拼掉英军的几十万而已,他魏晨东卷铺盖滚蛋,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当个暴发户、地主资本家什么的。
见魏晨东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英国特使最后也无计可施了,因为他得到的命令就是,在不和炎黄军闹翻的情况下,最大的争取利益、国特使感觉自己已经尽了,不过是不是最大利益就不知道了,也不晓得换个人来是不是能从魏晨东这个铁公鸡身上多扒点鸡毛下来。
最后的结果是,英国特使基本上答铀魏晨东的要求,但魏晨东也不想太过分,就是消钱少赔点而已,至于再一次公开道歉或者什么其他口头上的东西,他都大方的答铀英国人,反正他一个军阀,也不用在乎这些。
魏晨东之所以敢这样和英国人谈,还得感谢于蒂丽丝老爹弄来的情报,那情报的主要意思就是英国人不想再和炎黄军打下去了。
这样也容易理解,英国政府算了一笔账,从炎黄军的实力和身处的位置来看,英军要完全吃掉炎黄军,至少得出兵三十万以上,单论伤亡,英国政府估算在十五万以上,再论军费,三十万部队的开消不用算也知道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后续伤亡的医疗和抚恤等等,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在眼下经济危机时刻,这笔开消肯定会让英国政府非常肉痛。就算打下了甘肃,消灭了炎黄军,英国人就真的能够得到那批文物吗?魏晨东有一百种方法保证英国人连那些文物的毛都看不到一根。
如果英国人打下了甘肃,占不占领这块地方呢?军队留不留下呢?如果懒着不走,中国政府会答应吗?那日本人会答应吗?日本政府早把中国看成其面前的一块大蛋糕,谁想在这里分一块,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
日本人一直把自己看成和西方列强一个等级的,而西方列强哪个没有几块殖民地,可日本呢?除了朝鲜和台湾,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这自然让他们心里很不平衡,谁要和他们争中国这块地方,他们都是不可能同意的,日本人和英国人在上海滩的针锋相对就是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