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异界生活助理神 >

第55部分

异界生活助理神-第55部分

小说: 异界生活助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日后,工序被确定,而最终版本的“竹盐”,同样被确定。(未完待续。。)
第二卷 安居乐业 第七百四十九章 通告,回信
    方天的预感是正确的。

    被他假定为硝酸钠钾的东西,确实无法通过加热再冷却的方法从氯化钠中析出,或者说,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行。——他足足重复了七八遍加热冷却的步骤,才勉强将这种东西析出个七七八八。

    实验可以这么来,实际生产中显然不行。

    别说七八遍了,就是三四遍,都会冗杂繁重得不像话。

    暂时放过这份样本,方天将视线投向最后两份样本,而小半刻之后,结论得出,这最后的两份,和之前的这一份,大同小异。

    五个盐湖,三个有毒,一个不咸,一个产量低。

    这后两个不需要多考虑,前三个么……

    方天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个问题抛出去,让那些一线的操作人员,也就是一辈子甚至是祖祖辈辈都和盐打交道的盐工来试一试,尽管他们连氯化钠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盐中混杂了哪些杂质。

    前世华夏古代,还是宋朝的时候,也是盐业,那些挖盐的人,就能把盐井向地下钻出一千多米深。哪怕是千年之后,方天知道这个事情,也是瞠目结舌,完全地难以置信的。

    尼玛,一千多米啊,全手工作业。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所以对于所谓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方天向来是不敢小看的。

    或许在理论方面他们确实缺乏,但通过天长日久的实际操作。其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容小觑。——而一旦在理论方面完善了,那这些人就是大师了。

    理论。实际,嗯嗯嗯,这还是阴阳。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是瘸子。

    毛里球斯帝国历2380年八月中旬,炎黄城区域,一道由城主发布的通告,经由炎黄城盐业商会会长希岩之口。传遍了辖区的五大盐湖。

    通告内容为:

    不限身份,不限来历,任何能使盐湖产出的盐更“干净”(不苦、不涩、不五颜六色)的人。都可以得到炎黄城官方的奖赏。

    奖赏可以在以下三项中任选其一。

    一、金币。

    二、炎黄城积分。

    三、炎黄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名额。

    举荐者与解决者,奖赏同。

    由此,“积分”与“学院”这两个方天考虑已久的东西,就这般登上了炎黄城的历史舞台。然后。整个炎黄城大哗,再然后,无数道信息,在炎黄城内流转,或从炎黄城中向外发散。

    炎黄城积分?

    炎黄城职业技术学院?

    这啥米东东?短短数日间,炎黄城内外,无数的分析与猜测,纷纷扬扬。

    普通人在猜测着。散修在猜测着,各大小佣兵团这样的势力在猜测着。如去年的木罗希岩这般的人在猜测着,还有其它许多的大小势力,同样在猜测着。

    而不论猜测的结果如何,许多有条件的,总是想插一脚的。——有许多信息是这样传达的,“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或许,我们可以借此和方天阁下建立连接!”

    结果就是,以前从没有人多看一眼的盐工之类,一下子变得热门到不能再热门,无数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地被邀请着登上了修者之堂。

    同时,无数的“民间研究所”,在炎黄城内外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小叶城,炎黄城最南面的盐湖所在地。

    早早就被老师发配在这里采风或者说喝西北风的某魔法师,在同样组建了一个“民间研究所”之余,开始给老师写信。

    这位先生并不知道其老师早已经和某城主勾搭在一起了,在信中小心翼翼地这般写道:“老师,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弟子便聚拢了小叶城许多经验丰富的老盐工。弟子想问的是,老师,若有结果的话,弟子可否和方天城主联系?”

    这可怜的孩子,一有机会便想方设法地为老师和某位阁下缓颊,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二者上演pk……

    方天同样在写信。

    具体地说,是考虑这封信该怎么回,嗯,回向帝都的那位圣域者前辈。

    从情上来说,这是知交好友的师长,从理上来说,这是直坦一生经历,给了他莫大启迪的引领者,让他跨出了又一个大步。

    是以,不论从情还是从理,这封信,他都需要好好回的。

    可是,回什么呢?

    还是那个酒山下的旷野丛林,方天在漫步着,一边漫步,一边也在检点或者说思索着一身所学。

    “大道”、“我道六境”,这是好东西,毫无疑问的好东西。

    尽管对前者方天目前还领悟不深,缺少契入的钥匙,但对于后者,且不说就是这个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他的道途,将他拽向了真修的道路,就说一步一步走来,每向前走一步,方天对这个东西的感受便深了一分。

    而感受越深,越觉得这个东西了不起。

    不说什么高深莫测,这话太虚,而且也不是“莫测”,一步一步,一境一境,他是实实在在把握着的,但哪怕是已经握在手中,方天还是觉得,他需要漫长的修行和解读,并且,是反复地。

    嗯,反复地。

    哪怕是现在,已经走到了“太阳真火境”的地步,方天依然觉得,前面的那两境,“空寂离尘境”和“初阳雪消境”,依然值得他长久地、慢慢地咀嚼着,反复回味着。

    越咀嚼,越觉回味绵长。

    “空寂离尘”,是让人从天地外界中暂时地脱离。脱离了,离却了一切纷纷扰扰,身和心。才能真正地静下来。

    静则清,清然后能作镜照。

    鉴照自身,洞彻并涤去、回复身心的一切污染与隙漏。这就是“初阳雪消”。

    这两境,都是埋头自修,不理外在。而过了“初阳雪消境”,就需要再次走向天地,“太阳真火境”是什么且不说,就说后面的“初阴知尘境”,是明明白白地。与外在大有关系的。“离尘”与“知尘”,一前一后,这同样是一个阴阳。

    换言之。“太阳真火境”在这里是承前启后的地位?

    它是脚踩两只船,一在阴,一在阳,由阳而达阴。或者说。由阴而达阳?也就是前世所谓的“阴极阳生、阳极阴生”?

    一念及此,方天心中生大震动。

    似乎,“太阳真火境”的真正面目,就要向他展露。

    不过暂时,方天没有进一步思索。——慢慢来吧,反正领悟在这里,跑也跑不掉。慢火久炖,这样子炖熟了。那汤水才有滋有味。

    而此刻,在方天没有观注的识海中。最亮的那颗“太阳”,与最浩大的那颗“太阳”,俱都光耀灼灼,并且,二者间风来火去,被它们带动着,整个识海,那九十七颗“太阳”所在的区域,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在这片火海中,所有的“太阳”都被一定程度地“融化”着,而那“融化”所形成的“水”,在这整个区域中流动,在那所有的九十七颗“太阳”中流动。

    然后,那些“太阳”,有的缩小,有的变大,有的更加明亮,有的走向黯淡。

    这一切,方天都不知道。

    当然,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太过在意。——该怎么来,就怎么来,一切,顺其自然吧。

    方天还是在想着回信的事。

    这“大道”与“我道六境”,是不能传播的。

    并不是方天挟秘自珍,舍不得好东西,而是这东西的来源,哪怕到现在,方天也是一头雾水。——这东西是从“识海”中得来的,可是,那“识海”又是从哪里来?

    是他修行修来的?

    方天不知道。

    那“识海”早就出现了,可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以他那个时候的修行层次,不应该出现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大道”与“我道六境”,排除在外吧。

    接下来是武者的九级传承。

    这个东西,是有用的,对魔法师同样有用。方天甚至不排除,如果他把这个东西在回信中传递出去,那位圣域者阁下,也有可能看透一些什么。

    更不用说,这个东西的世俗意义。

    对全大陆武者来说,这都是无上秘藏。

    不管是谁将之传散出去,只要其能压得住阵脚,那他就将是天下第一人。如果有心在世俗方面发展的话,打造一个大陆最强的修者帝国,轻而易举。

    不过方天思绪只一转,这个东西依然被排除。

    道理依然很简单。——这不是他的东西。

    他可以根据自身领悟,向格罗特和南金三老传输一些超越了六级的武者修行的东西,但是这个九级传承本身,至少在可望见的目前来说,方天是不打算向任何人扩散的。

    那么,他还有什么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呢?对一位圣域者层次的人来说。

    黄帝说养身聚神攒簇七宝飞升经?好歹这是前世祖传的东西,将之送人总是不大好。

    易经?

    唔,这个有档次,但是太太太太太……太那个有档次了,至少目前,方天看不懂。倒也并不是说这个东西怎么艰难,“易”,就是日月,日月,就是“阴阳”。

    换言之,这也是阐述和表达“阴阳之道”的东西。

    看起来似乎和他领悟的东西是一回事,但是层次高低且不说,至少,二者间版本不一样。对这个东西,不排除有朝一日,他一下子就懂了,完全懂了。

    但至少目前,他不懂。

    而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就不要丢人现眼地传给别人了。

    那么,道德经?

    这个似乎可以,但是,啊那个但是,但是这个玩意儿,它不好翻译啊。

    来到此世,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翻译”过前世的许多东西了,哪怕是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的诗啊词啊什么的,他同样照搬不误。不过就是在音韵上面本土化嘛,这对方天来说,是小菜一碟。

    但是道德经不一样。

    许多字词,许多涵义,以土著的字眼,无法表达,完全无法表达。

    或者也可以说,以方天目前的层次,还无法顺利地将这个东西复制过来。

    哪怕强行复制,也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别说这个世界的土著了,就是前世,对许多西方人来说,他们可能知道太阳和月亮,知道原子核和电子,知道dna双螺旋,但是他们不知道“阴阳”,更不知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方天忽地心中一动。

    易经,原本不是经(经典),而只是“易”。而似乎,据说在往古之时,易,是没有文字的,只有图像。

    再似乎,后世,还有一个叫“太极图”或者说“阴阳图”的东西?就是黑白两只小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