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超级程序 >

第286部分

超级程序-第286部分

小说: 超级程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变得异常重要了。健康人格品质养成的五大原理:

    一是亲和性原理。意识的品质性因素也存在认同性、亲近性、亲和性。某些基本精神特性的形成,之所以带有遗传性,说明频繁接触是最见效的影响方式。象勤奋、懒惰这类品质往往是在人的婴幼儿时代就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这种自然倾向经过后天自觉强化而成为突出的品质。二是行动强化原理。行动是最好的强化剂。某些品质性的因素,仅仅认识到其重要性是不够的。怯懦和勇敢,新战士初上战场面对枪林弹雨,在跳出战壕发起冲锋前要经过多少次犹豫徘徊。最后往往是在瞬间的一跃之中完成了心理的转变和飞跃。三是定向强化原理。意识能动性的自然表现状态呈现为离散性、游移性、飘忽不定性。对意识过程不加有意控制,或者注意力长期集中产生心理疲劳,意识就会呈现出其自然性特征。通常所说的意志、信念不牢固、不坚定,正是意识流于自然而缺乏人为加固、升华的表现。所谓记忆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神经元之间建立起固定的联系,而养成某种品质性因素,要比记住某种东西困难得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途径获得,意志品质则需要在实践中千锤百炼才能养成,而且在形成某种意志品质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定向强化的作用,努力排除、遏制相反意念的滋生。四是诱导暗示原理。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不厌其烦地不断变换角度进行说服,久而久之,使处于游移不定状态的意念通过近似于极其严整的逻辑推理。堵塞了种种可能的溢出之路,终于使预期意念处于固定、锁定状态。五是意识无空白原理。人的意识天性即使不加任何有意的引导、干预,它也会自然处于联想、想象状态,自然生发、萌生出种种的奇思妙想,它会自然地受到和接受外界的种种影响。**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无产阶级若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会去占领的论断,就反映了意识的这一固有的特点。有些科学家正是成功地利用了意识的这一特点,取得了突破性的科学成就。当集中思考某一问题不得其解时,采取放纵思路的办法。任其自由自在地联想,时常会使科学的惯性思维潜在地发挥作用。浮现出意想不到的思路,一举突破难点。

    单个人面对人类伟大的创造物。普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需要确立健康的生存压力观即适度生存压力观。健康的生存压力观是通过人生价值的外部展现、实现的途径、方式,使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化解、消解生存压力。在一定意义上说,生存压力是人生某种目标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感。从这一角度考察,生存压力的形成与消解具有周期性循环出现的特征。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和源泉,人们形成某种需要并受到诱因刺激进入现实状态时,会产生紧张、冲动、焦躁等心理压力性症状,由此促使人们积极寻求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或目标,当需要与目标联系起来,人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达到目标,需要变成了目标,满足了需要,原来紧张、冲动、焦躁的压力性心理症状会得到有效缓解和消除,相应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这时,人可能会产生或激起进一步的需要,寻求新的满足目标,开始新一层次的循环。

    他又归纳总结出减轻心理压力的9种方法。

    1提升重要性。改进、提升对所从事活动意义的看法、态度,赋予其重要性或者崇高性,或者感觉事情具有极端重要性,把所做之事的意义提升到极致,产生积极心态,相对而言,承受的压力会相应减轻。所赋予的意义不同,心理感觉份量也不同。

    2分解压力。对当前所做多种事情,按照其重要程度和处理的难易程度,采用级次化处理技术,分出先后顺序、轻重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压力实行分解。

    3时间上的推移。某些事情当即处理若压力过大,则采取放一放、等一等的方式,时过境迁,压力随之降低。

    4战胜畏惧、勇于迎接挑战。经验证明,对有些事情越怕越紧张、越紧张心理压力越大,正面迎接挑战,反而有可能会使压力顿失。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说明正面冲突激发出抗争的勇气是消解压力的最好办法。

    5消除压力源。也就是消除产生压力的根源,一劳永逸地消解某种形式的压力。

    6调低期望值,避免承受过度压力。不宜追求十全十美,乐于十全十美,但安于不十全十美。

    7排除法。做到“三不想”,即不想无用之事、不想不高兴之事、不想无能之事。

    8行动减压。采取某种积极的行动,分散注意力,通过心理活动的转移替代,减轻压力。

    9重视修养。加强对健康人生价值观的修炼,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对有社会价值意义事情的心理承受能力。(未完待续)
第二八八章 机锋辨趣(一)
    吴为特别感谢许多网友,在同他聊天的过程中,给予他友谊和灵感,使他在暂短的聊天经历中,深刻地体验到聊天不止是一门艺术,聊友之间一对一的对聊,婉转曲折突兀的话语之中,更是藏有机锋,富有刺激挑逗的意味,又类似高明的对手之间以话语的方式互相过招拆解,带来意想不到的悦己悦人之效。便突发奇想,为什么不以聊天这种非常新颖的艺术形式把自己有关乐商的一番思考提供给朋友们呢?也好分享这样的喜悦。他又极喜欢这种一对一的带有私密性的聊天形式。于是以昵称q哥之名上网有意选择聊友以聊为趣,在此选择若干以分享机锋辨趣。

    网名不易

    q哥:你好

    网名不易:同好。

    q哥:你的名字可不俗啊!

    网名不易:彼此彼此。你的q哥叫起来也很帅、很酷啊。

    q哥:是么,但也不如你呀,再酷也不如你包罗万象啊!

    网名不易:网友们起个网名是件容易的事情么。一个人对自己的真实姓名,多半都得认“名”,想改可是不容易。所以,每个网友在决定用什么网名时可是颇费思量啊。你在qq上找朋友,你看到的网名背后不隐藏着一个由无数网友组成的无边无际的海洋世界吗?

    q哥:哈,你可真有想象力啊,把网友们的心思可是摸透了,能够体验到网友们的苦心。

    网名不易:我可以想象,你的名字也是来之不易吧。

    q哥:我发现你很善解人意呢。

    网名不易:你起的名字是与阿q有关吧?

    q哥:你算猜对了。我提出乐商这个新概念,后来想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中就已经包含了它的合理内核,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点,总是把阿q想象成一个可怜的混混。其实。阿q不就是凭借精神胜利法使他成为永恒的精神胜利使者、永恒的精神乐者,避免了另一种失意、痛苦、悲伤、绝望甚至自杀的命运吗?

    网名不易:真没想到,你在阿q身上还看到了这一点。很自然就变成了q哥?

    q哥:事情可没有这样简单啊。围绕乐商我曾经写出了好多题目:乐商访谈、乐商是心中的欢乐殿堂、假如阿q还活着、阿q还活着。都感到很累,这也不是阿q的本来面目。乐商也不应该使人感到疲惫啊。直到聊天,先起了个网名:活着的阿q,被有的网友直呼为q哥,才启发了我,干脆就叫q哥吧,这样还真有当一回哥哥的感觉了。

    网名不易:你这个名字起的可不容易啊,大家叫起来会觉得简单、轻松、亲切。

    q哥:这也是你的命意所在。每个网友起那个网名,不都是要浓缩精华的感受吗。而且,有许多网友甚至不惜拿自己开涮,“丑化”自己,象“小猪丢丢”、“心痛”、“悲伤”、“一败涂地”、“懒人”等等,来给网友们当笑料。自己辛苦一些,能够给朋友们带来一点愉悦的感受,也算得到了一种安慰。

    网名不易: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就是拿自己开涮,解脱了自己。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笑料。可真有你的呀!

    q哥:我也是找到了知音啊,祝你幸福欢乐!

    网名不易:谢谢!

    实话闲说

    q哥:你可别见怪呀

    实话闲说: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q哥:你是不是觉得闲话的名声不好,改成此名

    实话闲说:怎么改。也是扯闲话

    q哥:你是不是知道人们很讨厌你

    实话闲说:那要看怎么说,我就不信你们不扯一扯闲话

    q哥:据说,一个村庄,有很古朴的民风,村人之间相处极其和谐。谁知,搬来一户新人家,这个家庭的主妇爱扯闲话,在邻里之间东家长、西家短,结果弄得村人互相猜忌、隔膜。原来的融洽没有了。后来村人知道是那位主妇惹的祸便疏远她,她也自知无趣搬走了。可是,村风再也没有得到恢复。

    实话闲说:那是因为她扯杂了

    q哥:闲话、闲话。是没有必要的话,属于可说可不说,那就可以不说、免说,你没见古书上经常有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的说法

    实话闲说:哪有那么多正经话去说呀,如果古书上就说那么点事情,可能就没有意思了,闲说生趣才有人听啊

    q哥:原来你是这样看自己的

    实话闲说:你可不知,我的名字这样一改,市场可是越来越大了

    q哥:?

    实话闲说:把要说的实话、非说不可的话,借用扯闲话的风格去说,比较那种有板有眼的一本正经的说法,可是轻松、有趣得多了,实话也就容易让人听的进去了

    q哥:没想到你还有这样一番用意啊,可别扯出差错,扯闲话被扯出事端来

    实话闲说:谢谢忠告,的确是祸从口出,如果真惹出什么麻烦来,那就怪自己弄巧成拙了

    q哥:那你不如改成实话巧说了

    实话闲说:咳,我这个名起的,可真是弄巧成拙了,干么拐了这么大的弯,还容易使人误解,我可真要给你付更名费了

    乐

    q哥:找到你可真不易啊

    乐:太容易了

    q哥:?

    乐:人人心中不是有我

    q哥:我可真笨呐

    乐:现在时兴研究乐学

    q哥:乐也能成学问?

    乐:你看,美国说打你跟你没商量,拿联合国都不当回事情,什么公理原则,还靠得住么,还是在自己内心中找个标准,使自己高兴起来

    q哥:你还挺深沉

    乐:要不怎么办啊,据专家说,每个人一生平均要感染200次病毒呢,**还不是毒性最厉害的角色,天花,全世界死了三亿人;1918年那次瘟疫死了四千万人,比战争伤亡还多

    q哥:你是说,瘟疫不可怕?

    乐:光是病毒,无论毒性大小、强弱,你一生大概就要轮到200次,有些人可能还会更多,人生不仅仅会遇到病毒吧,媒体上天天曝光的各种灾害、险情、困难、问题,你要天天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