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难为妾-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她?永定候家的三小姐凌茜?”皇后讶异了一下,看向了皇上。
凌萝已经嫁给了李钦,这凌茜要再嫁给李锦,只怕,这些世家功勋面前不好交代。
“不,不是,朕只是看到她,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对了,锦儿这些日子有没有过来请安?”
“有,这个孩子规矩着呢,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只是有一点,这个孩子好像对自己的亲事一点也不上心,问他好几次了,他都推脱了,说是不急。”
“不急?哼,朕就给他指一个,朕看安国公家的这个就不错,你预备预备,早些把这件事情定下来吧。”
“臣妾知道了,如今已是六月底了,七月不说亲,八月份吧,臣妾让司天台挑一个好日子,顺便连明年成亲的日子也定下来。”
皇后一听定的是安国公家的,忙松了一口气,虽然她对容家不是很满意,可只要不是凌家,别的都还勉强能接受。
“对了,皇上,宫里是不是也该添两张新鲜的面孔了?皇上这几年忙着操劳战事,宫里好几年没有进新人了。”皇后一边说一边细细地看着李異。
“罢了,朕如今哪有这个心思?雁门关那的战事一直僵持着,刚把金人打得消停些,那些蒙古人又起来了。”
“皇上,臣妾听说容家的世子爷受了伤,这前线正是缺人的时候,不如…”
“皇后,后宫不得干政。”李異的脸一下沉了下来。
“臣妾错了,臣妾原本是有口无心之言,只是见皇上忧虑,不免多了一句嘴。”皇后跪了下来。
“起来吧,朕去看看母后。”李異甩了甩袖子。出了坤宁殿。
本想去慈宁宫的李異路过景秀宫的时候,想起了李锦的亲事,便拐了进去。
一身半旧家常衣服打扮的姝贵嫔正在窗前做针线活,手里拿着的是应该是李锦的亵衣。
“这么多年。你还是保留这个习惯,非要亲自给儿子做衣服?”李異看着姝贵嫔,心情忽然好了许多。
这个女人不管是得宠还是失宠,总是一脸淡淡的笑,而且最难的是,她从来没有拿自己当成什么贵人,而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姝贵嫔没想到皇上这个时候会进门,有些慌手慌脚地放下了手里的衣服,掸了掸身上的襦衣,刚要跪下去。不提防李異先一步伸出手来扶住了她。
姝贵嫔的脸突然一下红了,皇上很少对她有这么亲密的动作,忙抬头了看了眼眼前这个天神一般的人物,见李異也正看着她,复又低下了头。渐渐地连脖子也红了。
李異挥了挥手,让身边的人都出去了。
“锦儿呢?”
“好像出去了,说是去看他的王府了,皇上有事找他?”姝贵嫔的脸有些惊慌起来。
“无事,吓到你了?朕只是随口一问,这王府建好了,他的亲事也该定下来了。”
“亲事?我的锦儿也要成亲了?”姝贵嫔想起儿子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不由得眼圈有些红了。
李異看着姝贵嫔的惊喜不似作假,心下不由得又有些烦乱起来,这个李锦究竟在做什么?
敢跟皇后吐露自己的心事,却不敢对自己的生母说句实话,是怕迁怒到她身上吗?
“朕已经跟皇后说了,暂定安国公家的容六娘。”
“安国公家的?”姝贵嫔也在脑子里搜寻对方的印象。虽然她一向身份低,那些命妇们也鲜少跟她打交道,但是这个安国公夫人她还是有点印象,因为她经常进宫来看看慧妃娘娘。
还有一点,容家的世子爷却又是贵妃娘娘的亲外甥。贵妃娘娘生的六皇子李钰正深得皇上的宠爱,这容家的女儿再嫁给了李锦,容家这队该怎么站?
想到这,姝贵嫔也有些明白,为什么皇上会把容瑾指给李锦了,又是帝王家的平衡术,就像宫里的这些妃子似的,重要的妃位一般都是这几大世家霸着,皇上一般都是不偏不倚的,没有说独宠哪一家,为的就是怕外戚做大。
姝贵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丫鬟出身,没有多少见识,不过她在李異的身边最久,看的多了经历的多了,自然也就明白多了,这门亲事,她并不看好。
如果可以,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平凡一些的,出身差一些的女子为妻,这样的话,她的儿子才不会被人注视,分府以后,才会有自己的安宁日子。
“不能改了吗?”姝贵嫔弱弱地问了一句。
“改?你有合适的人选?”李異倒是来了兴致。
姝贵嫔摇头,道:“贱妾只希望锦儿这一辈子顺顺当当的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王爷,不愁吃穿,足矣。”
李異听了一恼,若是换了别人,只怕会感激涕零了,可眼前的这个人却不知好歹,可是话说回来,难道他自己就没有私心吗?
“哼,那只是你的想法,未必是他的,朕的儿子不想着为朕分忧,想着什么逍遥自在,哼。”李異进门时的好心情顿时没了,心下也是一恼,又是拂袖而出。
此时,宫里的其他主位也差不多听到了信,脸上均是一愣,没想到李異会给李锦挑一个这么强大的世家,尤其是慧妃和贵妃两人,这样一来,一个弄不好,自己不但少了一份助力反而多了一份阻力。
再说李锦从山上兴冲冲地回宫时,没想到等待他的事居然是这样的一件晴天霹雳般的事情,他跪在坤宁殿求了皇后半天,皇后只是摇头。
李锦思虑再三,只得进了皇上的御书房。
“来的倒挺快的。”李異是一点也没觉得意外。
“父皇,儿臣的亲事真的不能缓几年吗?”
“你说说,为何要缓?”
“父皇,儿臣成亲是一件大事,户部要拨一笔款项,可如今夏国还是连年的战事,国库吃紧,儿臣觉得这亲事可以再缓几年,用这笔银子做军费,还有,既然父皇也说了,儿臣是一个福将,儿臣想再替父皇分忧,这一次,儿臣去东北做监军吧。”
“你,再去东北做监军?你可是真的想好了?”李異看着眼前的这个儿子,心中不由得一动。
“想好了,父皇,儿臣愿意去。”
“好,父皇准你,只是,这门亲事还得先定下来,明年等你回来再成亲。”
“父皇,这亲事还是不要定下来为好,儿臣这一去,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又或者说能不能平安健全地回来,儿臣还是别耽误人家了。”
李異听了这话,看着李锦,沉吟不语。
李锦虽然有些心虚,但是却也强自挺着,这是他这几天苦苦思索想出来的法子,唯有这个办法,他才能躲开几年,才能等凌萱长大。
至于凌萱长大后这门亲事该怎么求娶,李锦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他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你刚刚回来,不适合远行,朕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好好思量,是定亲还是去西北。”李異倒是也动心了,想看看这个儿子究竟能有几分本事。
“多谢父皇成全。”
李锦出了御书房,回到自己的院子时,双腿都有些站不住了,坐在了石凳上,看着天上的星星,不知想了些什么。
宫里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宫外,容家很快知道了皇上钦点了容瑾做李锦的王妃,却不知道李锦为了拒绝这门亲事竟然起了别样的心思。
容家倒是喜气洋洋的,最高兴的莫过于是容瑾了,成亲就分府另居,她就是人人羡艳的康王王妃,李锦的容貌、李锦的身家,想到这些,容瑾做梦都似乎带着笑。
有人欢喜自然也就有人愁,凌茜就是那个愁的,她一向跟容瑾交好,两人从小到大没少攀比,虽说凌萱对自己能不能进宫本来没有这么在意,反正自己家已经有一个王妃了,可这容瑾要嫁给李锦了,这凌茜的心里就不是滋味了。
更让凌茜郁闷的是,她从下人的嘴里听到了母亲似乎在和容家议亲,议的是她和容璋的亲事,要说凌茜跟容璋自幼也熟识,两人不说青梅竹马吧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身边的朋友要嫁皇子,自己的两个姐姐也是一个嫁皇子一个嫁世子,怎么到了她这就得嫁给一个没有爵位的人?
凌茜是心里藏不住事的人,知道这个立刻就去找朱氏闹了起来,不想同意容家的亲事。
“你看看你像什么样?谁家女孩子自己主动跑到父母跟前来说亲事?我平时就是这么教导你的?”朱氏对着凌茜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本来这些日子朱氏正为凌茜的亲事着急,上次温氏来过之后,本以为这件事情会很快定下来,谁知等了一个月都没有动静,这就不由得朱氏多心了,难道容家真的是因为凌萱的身份曝光而打算放弃这门亲事?
不但如此,本来凌萱回来时凌家接了不少帖子,应该都是冲凌萱来的,可是这些日子竟然也都没有了动静,更有甚者,本来凌嘉明的亲事应该差不多能定下来,可谁知女方又突然反悔了。
朱氏正想好好教训凌茜一顿时,老太太打发人来叫她了,说是族里来人了。
☆、第三十六章、来客
朱氏赶到前院时,李氏正跟九叔婆在说着什么,九叔婆旁边还坐了一对婆媳,正抽抽噎噎的,朱氏在一旁听了一会,原来是这媳妇的女儿本来商定了一门亲事,可是男方突然反悔了,理由是凌家的女儿是扫把星,有了第一个谁知还有没有第二个。
“大嫂,我就说那个扫把星不能留在家里,你看,这不开始妨人了?我可怜的女儿呀,你这辈子就这样毁了哟…”那媳妇见朱氏进门,拉着朱氏的手哭道。
朱氏听了不悦,说:“弟妹这话也太牵强了些,我们家萱娘这会正好好的在庙里修行的,有佛祖和菩萨保佑着,哪个讲她在妨人?”
“可不,连无相大师都否认了我们家萱娘是扫把星的说法,皇上都说了前事不提,只让我们家萱娘修行一年,跟你们家女孩子说亲又有什么关联?难不成以后族里的女孩子嫁不出去都要怪到我们家萱娘头上来?”李氏早就不耐陪着这对婆媳了,可看在九叔婆的面上,又不好撵了出去。
“侄媳妇,这事虽说皇上已经不追究了,可那丫头一出生便克死了三个人,这总归是事实吧,如今满京城都知道我们凌家的扫把星又活了,这女孩子们的亲事,的确是有些影响…”九叔婆对李氏说道。
“九叔婆,这话我也不爱听,我们侯府是出了一个萱娘,可她也并未影响到那几个姐姐们的亲事,我们家萝娘嫁了瑞王,我们家菁娘跟护国公的世子定了百年之好,既然萱娘的两个姐姐都能找到好亲事,你们家的女孩子找不到好亲事也赖不到我们头上吧?”
“这?”朱氏的话把那对婆媳问住了。
“这不一样,你们家大小姐出嫁时都以为那扫把星死了,人家自然也就不计较了,可现在她不是又活了过来吗?我可听说了外面都传这个丫头是妖孽,才多大的孩子。居然有这些本事?你们听她说话,也不像是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吧?”九叔婆道。
“九婶,那依你该怎么办吧?”李氏懒得听对方纠缠。
“侄媳妇,你是那丫头的亲祖母。你说该怎么办?”
“我的孙女正在庵里修行,我能怎么办?这是皇上的旨意。”
“既然是修行,怎么不去家庵?族里的意思是让她在家庵里修行一年,乞求祖宗们的谅解。”
李氏瞥了她一眼,道:“九婶,咱们的家庵有多长时间没有修整了?”
“这个我也不清楚,你也知道,这几年年景不好,族里的公帐上也没有什么银钱,再加上一个族学。每年的开销也不是一笔小数,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
李氏听了点点头,对朱氏道:“回头从咱们的账上支一百贯大钱送给族里,五十贯用来修家庵家庙,五十贯贴补族学。”
“是。”
九叔婆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便起身告辞,那对婆媳还想说什么,见李氏和朱氏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