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6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卫军?”
在炮声中耳内依然轰响的鲁尼科夫仍然明白了眼前这个人的意思,一半是他嘴唇的动弹,一半是隐约听见的,于是点了点头。
眼前这个穿着水兵背心的额头上淌着血。他不时用手擦着。脸上赫然有一块长达数厘米的伤口,尽管伤口不深。但血仍然不住的往外淌着。
鲁尼科夫摸了一下口袋,拿出一卷黄纸包捆的绷带。
“给!”“谢谢!”
穿着水兵背心的年青人把枪炮在怀里。拉过绷带后有些生硬的给在脑袋上缠了一圈。
“你好,同志!康达洛斯基,一九六步兵团三营政治委员!”
包扎好伤口后,唐达洛斯基伸出自己的右手介绍着自己,眼前的这个士兵浑身血污的样子让康达洛斯基相信他绝对不可能是逃兵。
“你好,政治委员同志,一五三步兵团鲁尼科夫!”
鲁尼科夫连忙伸手和其握手,眼前的这个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年青人竟然是政治委员,想到他是政治委员鲁尼科夫感觉自己的后背在冒汗,尤其是看到对方怀里的那支步枪后。
看着眼前的满身血污的战士,康达洛斯基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
“你会打枪吗?”
“会一点!
听到政治委员的问题,鲁尼科夫先是一愣然后回答道。”
“你看那里……看到观察窗后的那些白匪军了吗?。”
康达洛斯基趴在弹坑边指着百米外那个原本属于自己掩蔽所。
“嗯!看到了,那是……”
鲁尼科夫看到那个掩蔽后的观察窗后有几名白匪军的军官在里面来回走动着,并不时拿着望远镜向外观察着指指点点,似乎是在说些什么。
“有把握打死中间的那个吗?就是肩上挂着缀带和中将军衔的家伙!他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我们后方的战线。有把握打死他吗?”
康达洛斯基开口说道。尽管不知道那个中将什么人,但是他却是掩蔽所中军衔最高的,所以是最好的的目标。
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同志挑选来的党员之一,康达洛斯基和一起来同志们一样,大都没有受过训练。不会开枪,有的只是满腔地热情和革命精神。在弹坑里康达洛斯基偶尔会想如果当时政治委员不跳出战壕和敌人展开白刃战,或许战壕还能守住,至少会给敌人更大的杀伤。
“能!但我需要一支步枪!”鲁尼科夫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给你!……记住枪里只有一发子弹!”
把步枪递给了身边的战士后,康达洛斯基在说话时脸上带上些许窘色。在战壕失守后就藏身在弹坑内康达洛斯基发现自己的掩蔽所成了敌军的前线指挥所后。就曾试着打死敌人地将军,但开了四枪……子弹都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幸好没被敌人发现自己的存在,但是这支枪里却只剩下了一发子弹。这是最后的机会。
鲁尼洛夫接过步枪,拉枪栓见子弹已经上膛,立即趴在弹坑边用肩窝夹着枪托,将胳肘放稳后,腮部贴住莫辛步枪的桦木枪托,避开逆光瞄准着自己地目标。那个肩上镶着中将穗带的白卫军的中将。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不时的对身边的白卫军军官们说些什么。
在准星与目标的脑袋叠到了一起时,一个虚影出在了目标身后。鲁尼洛夫听着炮声扣动了扳机“砰!”
“噗!”肩头一顿,子弹飞了出去。子弹准确地周中的目标的脑袋,目标人物几乎是在瞬间就摔倒了下去。而在目标身后的一个挂着金肩章白卫军军官,则吃惊地捂着自己的喉咙,顺着他的指缝流出的蛞蝓般的血液,然后便一头翻倒,从视线中上消失了。
枪响后康达洛斯基便目瞪口呆的望了一眼陷入一片慌乱之中地掩蔽所。在缩回弹坑后不可思议地看着身边的刚依下身地鲁尼洛夫。康达洛斯基有一种感觉自己见证了一奇迹的诞生。
“一枪击毙两个白匪军地将
“政治委员同志!完成任务!”
面色平静异常平静的鲁尼洛夫把步枪重新递给了康达洛斯基。
“……对我们而言这绝对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仅不过一天,我军就击毙了两名白匪军的将军。其中一人是杜托夫•;亚历山大•;伊里奇。白匪军的中将,奥伦堡**匪军的司令。乌拉尔地区反革命活动的策划者。从去年八月起就在奥伦堡领导了反对苏维埃叛乱,数以万计的革命者死在他的屠刀之下。现在他终于得到应有的惩罚……在他和他走狗们庆祝着他们所谓的胜利的时候,他被一名英勇的赤卫军战士击毙于他的指挥所中,杜托夫的死亡是在告诉他的走狗同行们和他们的主子们,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之中,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25集团军军报上的报道,托洛茨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尽管不过一天就就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外围第一道防线,但是击毙白匪军两名将军的战果仍然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将是一个可能鼓舞全国士气的消息。
“古谢夫同志,我们树立一个英雄士兵出来,而不是英明领袖、伟大的将军,士兵们不需要这些东西。我们需要一个来自士兵中的英雄!让士兵身边的英雄去鼓舞他们士气,让他们相信这场战争我们一定会赢得胜利,我们要让整个俄罗斯都知道英勇的战士事绩!相信我榜样的力量将会改变这场战争!”
放下25集团军的军报,托洛茨基有些激动的说道,只有士兵中的英雄才能够被士兵们接受,让他们看到胜利的希望,善长宣传的托洛茨基知道,对于军队和民间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什么?”
听到托洛茨基的建议后,古谢夫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宣传普通的士兵和目前国内的宣传完全不同,国内的现在的宣传更侧重于对领袖人物和高级官员的宣传,革命之所以成功很大一方面归功于对领袖的宣传,而不是宣传那些无名小卒。
目前全国各地的宣传工作靠的都是斯维亚日斯克的电讯,在国内报纸的宣传中,托洛茨基同志的到来使局势发生了决定性地转变。在偏僻的斯维亚日斯克车站上地托洛茨基的专列带来了必胜的信心、首倡精神和对军队各方面工作的有力督促。人们只看到报纸上千篇一律地托洛茨基深入到部队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量的动员。把士气低落和松松垮垮的东方方面军所属各部变成了一支英勇善战地部队,他们一定能够保护喀山不会沦陷。
托洛茨基见古谢夫这位老社工党员仍然没有意志到榜样的作用。于是便开口解释到。
“现在我们的士兵不是死于敌军,就是死在我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再给他另一个选择,一条用勇气铺就的荣耀之路,报道英勇战斗的英雄、歌颂爱国精神。让他们确定必胜的信念,让榜样给人民和战士以希望,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地斗志。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胜利希望!”
仅只是宣传着领导人和将军的们的拥有必胜的意志是不够的,在这个困难的时期人们不会相信一个领导人可以改变一切。但是人们却愿意相信一个英勇的士兵,相信榜样,榜样会给士兵带来希望。
“鲁尼洛夫奇迹般地一枪击毙了两名白匪军的将军,不!他还击毙了三名、不!是四名敌他仅用了一夹子弹就消灭了两名将军、一名上校和三名白匪!这是个奇迹!在这个时候人民和战士们都需要奇迹!把鲁尼洛夫的奇迹传通整个俄罗斯!让前线地每一个士兵都听到鲁尼洛夫地名字,让他们景仰他、尊敬他。进而效仿他!学习他!以他为榜样!”
托洛茨基的话在车厢里响彻着,在斯维亚日斯克车站地专列上,一个被精心包装的英雄出台了,英雄和榜样地力量或许正如托洛茨基所言,将会改变这场战争的胜负。
宣传从来都是最为神奇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社工党人更能看到其中蕴含着的巨大力量,当然除了西北之外,相比于的社工党人有些生硬、稚嫩的宣传,源自于后世诸多成熟经验的西北,在宣传和意识形态灌输上无疑才是这个时代的领头羊。
布喀达坂峰位于昆仑山中阿尔格山东端与博卡雷克塔山西头交接处。布喀达坂在缠回语中意为“野牛岭”。山峰四周分布着数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布喀达坂峰高耸于群峰之上;与东面的一座667l米高峰遥相对峙;雪原绵延;气势磅礴。
山区地处温带草原边缘;牧草繁茂。遍地是英蓖草、白利果等丛生矮禾草和矮灌木,常有野牛、藏原羚、黄羊、白唇鹿、藏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高原牧场上骆驼昂首阔步;牛、羊、马群比比皆是。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高原草场上。耸立着数十座藏式的毡帐,穿着破烂的藏式服装的男男女发来回走动着。这里显然是一个藏民的游牧地。破旧的藏式毡账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军帐以及数十辆卡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明和原始在此交汇着。
嘴里叼着烟斗的格里菲斯来回的在草地上渡着步子,同时不停的翻看着剧本画片,这部电影被投资商要求必须要按照剧本画片拍摄,这是司马特意在后世让人制做分镜头画册,对后世的那部《红河谷》适当的修改之后,参考电影用手绘的方式制做而成,目的是为了加快拍摄时间。
“这不是一部电影!至少不是一部纯粹的电影!”
朝不远处一处军营望去,格里菲斯多少明白为什么边防军会派出一个连保护的摄制组。这部电影对他们而言或许更多的意义是工具,一个宣传工具而已。想到这里格里菲斯在心中自语道。
“大卫,六十万元的投资!但愿公司会满意这部电影吧!”
作为监制的郑正秋走到格里菲斯身边说到,因为格里菲斯并没有完全按照剧本画片上的分镜头拍摄,作为监制的郑正秋此时最担心的公司看到后会不会满意。“知道吗?两年前的一部《党同伐异》让我几近破产,而这部电影尽管在场面上可能不及那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我复出之作,后世的人们会永远记住这部电影,不是因为他是有声的,而是因为他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
格里菲斯在回答时只是望着已经安置好的12台电影机,一个小时之后,将用这12台电影机拍摄一个镜头,这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
山前的这片牧区《红河谷》摄制组的拍摄场地,藏式的游牧地完全是根据电影拍摄的需要而建成,甚至于连那些牧民都是从青海的土司手中租借来的藏人奴隶。为了让电影场更逼直格里菲按照照片,原尺寸营建了电影中的所有的建筑,最令人惊叹的建在山顶的石堡,数千名工人用了直到两周前才建成,而今天这座看起气势恢弘的石堡将毁于一次爆炸之中,完成了这个境头,整部电影的拍摄就结束了。
“雪山女神有三个儿子,老大叫黄河,老二叫长江,老三叫雅鲁藏布江……”
听着耳边响起的熟悉的台词,司马看着屏幕上皑皑的雪山,小电影院的灯亮了起来。
“啪、啪……”
随着电影的结束,掌声随之响起,这是刚刚完成剪辑的《红河谷》的第一次小范围的试映,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有声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反抗列强侵略的电影,带着浓重的政治宣传色彩。
“把所有的汉语对白翻译成英语,制成英语版本,然后送到美国交给华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