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传古奇术 >

第186部分

传古奇术-第186部分

小说: 传古奇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朝歌有了一个出山计划。 
    等狼母子养好伤势,他就会随着狼群向外迁徙。为了以防万一,朝歌与老神侍和铁蛋约定,在他随狼群离开,寻找出山路径之后,要在村子周围最高的一座山顶点着湿柴生烟,这样就可以根据烟火位置,大致判断狼群的迁徙方向是否符合正确离开方向,而不是兜圈子。 
    计划已定,朝歌开始着手准备。 
    除了每天按照老神侍的方法为狼母子疗伤外,每晚还要托入老神侍和小铁蛋两人的梦境。把自己人面风水和八字推命术的记忆留给老神侍,再把隐身术和一些在广元古镇地宫中所得的正统道家内丹术留给了小铁蛋。 
    有了这几样东西,在朝歌离开后,应该也足够维持两村和平了。 
    这几日内,朝歌常捕些山兔飞雀喂食狼母子。细心照料之下,狼母子恢复迅速,很快就可以随群迁徙了,这也意味着朝歌离开的日子近了。 
    小铁蛋极不舍得,每次听朝歌提起离开寻路的事情眼圈就泛红。一年多的相处,他早已对这位外冷内热的蛮族大哥哥情谊深重。但不管怎样,离开的日子终究还是到来了。 
    随着母狼归队的一声轻嗷,狼群开始了一年两次的大迁徙。 
    暗中跟随其后的朝歌虽然小心,但很快就被嗅觉灵敏的狼群发现了,随之狼群发出一阵警觉的骚动。 
    朝歌暗叫不好,群狼对自己发起攻击倒是小事,最怕此后警觉的狼群开始带着朝歌在迷魂阵似的大山里兜圈子,那样的话,恐怕出山永无时日了。 
    意想不到的是,正在狼群骚动不断增大的时候,那头细眼母狼走到头狼身边低嗷了几声,头狼向朝歌方向望了几眼,随后向狼群发出一声长长的嚎叫。狼群顿时安静下来,重新井然有序的组队迁徙。 
    朝歌回头望向老神侍在山顶燃起的烟柱,狼群迁徙的方向仍然没变,准确无误的是直线离开方向。不知怎地,朝歌看着正随群队默默行进的母狼背影,心中不觉微微一热。 
    正如最初所预料的,在走了两天之后,狼群停了下来,看众狼欢悦的样子,这里应该就是狼群迁徙的终点了。 
    当初,朝歌从迷入山中到得遇望阴、上军两村,总共是六天时间左右,狼群迁徙速度较快,两天的路程下来,应该已经来到两村与山外的中间地带。 
    朝歌不敢耽误,快速攀上附近最高一座山头,燃起一堆湿柴。以升起的烟柱为座标,他要奋力以最快的速度直线背向离开。必须在有限的可视时间里,最大限度的走完剩下的路程。成败在此一举。 
    可老天似乎故意要跟朝歌过不去,就在朝歌奋力登攀半天之后,就在朝歌一步步与山外越来越近的时候,一场不大不小的山雨淋灭了赖以指示的烟柱。很不幸,朝歌再次迷路了。 
    雨后日出,艳阳高照,山中一派初春生机勃然之像。 
    朝歌却陷入了无比低落之中,筹划已久的努力、得来不易的机缘,一切的一切,都被一场不大不小、不早不晚的山雨浇灭了。 
    难道还要重回山中两村漫长等待吗?身怀奇术和待解的家族之谜,却要在迷山中虚耗此生。对于此刻年轻的朝歌来说,真是万言也难以形容心中之味啊! 
    清晨的太阳是值得期待的,它给经过了一夜黑暗的山中众生重新带来了光明。 
    一头熟悉的细眼母狼,披着一身朝阳出现在朝歌身旁,它凑近闻了闻朝歌已经换回的现代人衣装,然后默不作声的开始向外走。 
    一股来不及细想的冲动在朝歌心中涌起,他不再去想任何事情,就只是一步不停的跟随在母狼的身后。 
    艳阳之下,大山之中,一头狼、一个人就这样默不作声的,在婆娑碧影中不停的攀行着。 
    日升、日偏、日落,在山外之前的最后一座山顶,母狼终于停了下来。 
    它静静站在那里,注视着朝歌一点点消失在出山的路上。 
    今夜,皓月如缦……
    第三章 死敌
    今日术界已非昔比,天元古派的瞬间消亡,正意味着八门的迅速崛起。 
    八门在少主冷步芳的率领下,在神易和楚风两大家族相继衰落的背景中,八门在术界的影响力达到了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强大。 
    「这日子没法过了!」 
    越来越不可一世的八门,并没有让杜门直使杜老二那句口头禅减少出现次数,相反大有增加的态势。 
    客观来说,随着八门各门势力的不断壮大,像杜老二这样暗藏野心的八门中人,显然只会多,不会少。 
    休老大当然早闻出了味儿,在他的建议下,少主冷步芳很快就召开了第二次全门大会。 
    此时的冷步芳也已非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白面年轻人,八门整合的成功让他威信倍增、自信非常,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无不隐隐透着一股当家人的气势。 
    休老大那句不愠不火的话,形容的倒是挺贴切:「人家毕竟是喝过墨水的。」 
    大会上,冷步芳劈头便指出了八门当前的要害所在。 
    八门现在的强大只是一种表象,是建立在术界整体衰落这一基础上的表象。从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八门当前的实力,甚至还不如动荡分裂的民国初年。 
    更重要的是,远溯几百年前,八门的八位祖师建门的最大初衷,就是追踪神易的宝藏秘密。但这么多年来,八门对神易家族的了解又有多少? 
    甚至就连楚风遗世的种种怪异遗嘱,都让八门如同蒙在鼓里般,摸不到边际。 
    不客气的说,一直以来,八门就像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门外汉,眼前的一时强盛,不但没有丝毫值得炫耀的地方,反而已经到了最危机的时刻。分则速亡,合则速胜! 
    如果说第一次整合会议,让八门有了独霸术界的实力,那么,第二次整合会议则让八门完成了上下一心的飞跃,毫无疑问,这让八门变得更加可怕! 
    这次会议后不久,在八门更加井井有条的运行中,冷步芳悄悄不知去向。与此同时,楚玉身边却多了一位必恭必敬、听候使唤的白面年轻人。 
    朝歌出了望阴山后,不免寻思此后何去何从。 
    他困居山中已经一年有余,想来梁库那边早已安排妥当,再无后顾之忧。加上此时身怀绝术,少有敌手,可以挺直腰板毫无顾忌的行走术界,但如此一来必将导致杀戮重重,似乎又不甚佳。 
    他也曾想过接回常疯子的八字,但因为担心常疯子的混沌意识,可能造成难以想像的副作用,终究还是作罢。 
    几番寻思下来,朝歌决定还是低调行事,悄悄运用接命术,在明代诸多大术士的八字中,慢慢寻找当年神易的蛛丝马迹。 
    但在这之前,朝歌还要了却一桩心愿,他想带着顾月戌老人的八字记忆,亲自回到江西老家凭吊一番,也算是对这位有恩于己的老人,一点点迟来的慰济与回报。 
    只是此刻的朝歌衣衫褴褛、身无分文,左思右想,不得已之下,只好又拣起当年爷爷牧三文的成名绝技:风水探墓。 
    虽美其名曰「风水探墓」,毕竟还是刨人祖坟的损德之事。因此,尽管以朝歌此刻的本事,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两个唐宋大墓,但终究还是只挑了一座被盗过的汉墓进入。 
    朝歌并不奢望有多少收获,只要能寻得一两个不被古代盗墓者看重的完整汉陶,也可在如今的古董行得个好价钱。 
    可惜正如预料,墓内除了满地的烂木残骨,其他早被洗劫一空。 
    朝歌正想出穴再寻别的墓,脚下忽然绊到了什么圆滚滚的东西,用手一摸,却是一颗骷髅头。朝歌小心的把头骨和一堆凌乱残骸拢到一堆,也算是对自己冒入墓寝之举,表达一点愧疚之意。 
    不想,拢来拢去却拢出一块寸许见方的长条玉蝉来。 
    汉代人迷信死后若用玉塞住七窍,不令元气外散,可使身体长久不腐。其中塞在嘴里的,就是仿照树上鸣蝉的样子,用玉雕成的玉蝉。 
    这块玉蝉是上好玉料雕成,除了几块古趣昂然的沁斑外,通体温润光莹,雕工生动细致,是不可多得的玉件上品。 
    朝歌拿着它去到古玩行上露市,立刻就被高价抢购。 
    得钱后,朝歌修饰整洁,面容变成顾月戌年轻时的样子,一路低调直奔江西而来。 
    现今的浮梁县人口暴增、市容大改,凭着顾月戌几百年前的记忆,自然已经完全不能辨认了。 
    朝歌几乎徒步踏遍整个县城,也没找到当年顾月戌的故居所在,而且打听了七八位本地人,居然没一个知道县城里还有姓顾的。 
    眼见天色黑了,朝歌只得先找了个旅店住下。 
    旅店很小,上下三层楼总共十几个房间,卫生打扫、代管看门全归五十几岁的老王头夫妇。 
    夫妇俩性格迥异,女的只管从早到晚的忙活不出声,男的恰相反,有事没事总爱操着一口浓重江西口音找人聊闲话。 
    自从朝歌进门那刻起,老王头就总是在偷笑,背地里跟老伴儿小声叨咕:「这个新来的住客,比村里老李家的二小子还丑。」 
    若从实事求是的客观角度来说,别看顾月戌在术界的修为绝对堪称大宗师级别,但长相实在有点对不起观众。凸额凹眼鼻孔朝天,在相法上的确算是古来奇相,可在老百姓眼里,整一个天外来客。 
    闲不住的老王终于把闲聊对象发展到了朝歌身上,朝歌也正好跟他这个地方人士打听些小县古事。 
    果然,老王不经意的另一句闲话,立刻引起了朝歌的注意。 
    「现在县里的大姓可就要属姓齐的了……」 
    朝歌心中一动:当年与顾月戌斗法的正是齐玄儒,不知道两者是一个偶然,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关联。 
    多年的街坊沟通经验所致,老王头立刻察觉到,朝歌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他马上像喝了鸡血似的精神起来:「这齐姓现在在县里那可不得了!上自县里领导,下到个体老板,都有老齐家人。哦对了,明天可是浮梁县齐姓人的大日子,每年这个时候,齐宏祖就领头祭祖。」 
    朝歌数了数日子,有些不解:「明天?又不是清明,也不是什么大节气,齐家人怎么会选这么个日子来祭祖?」 
    老王头:「嘿嘿,要说这齐姓人祭祖,和别人实在有点不太一样。像有的建祠堂的大姓人家祭祖,都是把历代祖宗一块拜祭了,可这齐家却只祭拜一位,明天就是这位齐家祖宗的诞辰,可有七八百年的来头了,而且还听说啊,这位祖宗是第一个迁到咱浮梁县的。 
    「哦对了,还听说啊,也不知道为啥,就是从这位齐姓祖宗迁到这后,顾姓人才便渐渐少了。这我还是听我爷爷说的呢……」 
    听到这,朝歌心里一动。从顾月戌的记忆中他知道,自从斗法败阵后,他这一支代表逆排干支的江西遁甲派,就被术界视为邪端异说,遭到以齐玄儒为首,所谓奇门正宗的江东派百般打压,会不会是在顾月戌落魄而走后,浮梁县的顾姓人家便越来越少了呢? 
    于是朝歌随口问道:「这位齐姓家祖不会是叫齐玄儒吧?」 
    本来这只是朝歌的一时猜想,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话刚说出口,老王头一拍大腿惊讶道:「对啊!就叫齐玄儒啊!你一个外地人,咋知道这个的呢?」 
    朝歌怕引人注意,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赶紧含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