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37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137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开罗,英军中东司令部更是一片慌乱。
  总司令奥金莱克宣布实行紧急状态。
  驻亚历山大港的军舰升火启航,躲向外海。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2)
  金字塔旁垒起工事,参谋们忙不迭地在焚烧文件,黑烟裹着纸灰直冲天外。
  埃及百姓拖儿带女,携金带银,乱哄哄涌向车站和码头。
  整个开罗和亚历山大的市区被惶惑和恐惧所笼罩。
  而在意大利,墨索里尼眉开眼笑,喜不自胜,匆匆飞抵利比亚,跃跃欲试,准备前往开罗参加入城庆典。
  危机时刻,丘吉尔再次展示其坚韧不屈的品格。
  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回击反对党议员,把战败责任推诿给前任政府疏于军备的政策,归咎于隆美尔的“强悍”。
  罗斯福此刻也伸手拉了他一把,派6艘快船把从美国军队中抽调出的300辆新型谢尔曼式坦克运到埃及。
  更为幸运的是,隆美尔的部队此刻已是强弩之末,只剩37辆坦克,随行意军仍不中用,首战阿拉曼乏力受挫。
  惊魂未定的英军想杀一回马枪,结果两军一场混战,谁都未占便宜。
  战线稳定在阿拉曼。
  双方安营扎寨,掘壕固守,各自埋下几万枚地雷,在海岸到卡塔腊盆地间形成对峙。
  丘吉尔当然不满意这种局面,就调兵增援埃及,并亲赴开罗,改组中东司令部。
  他撤掉了奥金莱克中东司令兼第8集团军司令的职务,派去了两个新人——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体型精瘦,深陷的眼窝里藏着一双精明狡黠的小眼睛,脸上一只硕大无比的鼻子永远坚定地指向前方。
  跟隆美尔一样,他不沾烟酒,傲慢专横,却有鼓动力。
  蒙哥马利从未在中东打过仗,只因第一人选、赫赫有名的戈特将军被德机当成丘吉尔的座机击落殒命后,他才受领了这个差事。
  8月10日,他从伦敦出发,12日到达热浪滚滚的埃及。
  到达后,他发现情况相当糟糕。
  司令部里一派残破景象,肥大的埃及苍蝇嗡嗡乱飞,官兵们垂头丧气。
  办公桌上赫然放着奥金莱克的撤退计划。
  蒙哥马利等不及正式接任的日子到来,就接过指挥权,立刻给参谋班来了个大换血,改编部队,成立了第10军。
  他情绪高昂地对官兵说:倒霉的日子已经过去,好日子就在前头。
  他下令烧毁撤退计划,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待丘吉尔来视察时,全集团军上下已面貌全新,士气高昂。
  蒙哥马利到任不久就收到隆美尔即将进攻的情报。
  他深知,隆美尔此举不仅威胁到整个中东英军的安全,也是对自己的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此时他虽有3个军,700辆坦克,但部队刚刚完成改编,还未摆脱战败的阴影。
  于是他不顾众部将“报仇雪耻”的吵嚷,决定以守株待兔之策,让隆尔美来攻。
  蒙哥马利亲自巡视前线,发现一处名为阿拉姆·哈勒法的狭长山脊极为重要,即派兵固守。
  除此之外,他又煞费苦心,与隆尔美斗起了心眼。
  早在7月的战斗中,英军俘获两名德军情报人员。
  之后顺藤摸瓜,破获了德国人在开罗的间谍网“康德尔小组”。
  蒙哥马利不露声色,让参谋长德·甘冈利用这个秘密渠道,不断向德军发假情报。
  诸如“英军兵力不足”、“一旦来袭只能勉强抵挡”云云。
  德·甘冈还画了个假地图,把遍地流沙的阿拉姆山岭前标成“硬地”,然后逼着一名被德国女间谍用美色勾引下水的少校带着地图开车驶入德军雷区。
  倒霉的少校很快就在巨响中毙命,假地图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入隆美尔之手。
  隆美尔不知是计,拿着地图连称“英雄,英雄”。
  8月中旬,他得到新补充的人员和装备,坦克增至440辆。
  又得南线德军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和意大利总参谋长的保证,一定会给他1000吨汽油。
  他信心倍增,决定大举进攻。
  第一个目标就是阿拉姆—哈勒法山岭。
  在惨白的月光下,德第15装甲师和第21装甲师的200辆坦克在据说是英军防御薄弱的防线南端闯入雷区。
  工兵下车快速排雷。
  不久发现地雷似乎无穷无尽,雷场远比情报介绍的宽阔。
  这时一枚枚照明弹升上天空,照得雷区如同白昼。
  早已恭候在此的英军的所有火器一齐开火。
  德军措手不及,死伤累累。
  第2l装甲师师长冯·俾斯麦中弹身亡。
  非洲军军长奈宁的指挥车被炸翻,虽幸免于死,但浑身都是弹片。
  这个时候,蒙哥马利正同往日一样呼呼大睡。
  参谋长德·甘冈摇醒他报告了战场情况,他咕哝了声“好极了”,便又转身酣然睡去。
  次日晨,德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起出18万枚地雷,终于穿过雷区,向北进攻阿拉姆—哈勒法山岭。
  中午时分,沙暴突起,英机无法起飞,德军侥幸推进几公里。
  不料在“硬地”陷入流沙之中,速度骤降。
  至16时才抵阿拉姆—哈勒法山岭西端的132高地。
  据报此处仅有1个师的英军。
  其实英军在此有3个师之众。
  英军炮火之猛如一道火墙,德军根本无法逾越一步。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3)
  隆美尔发现自己进退两难。
  白天,英国大炮不停轰击。
  德国人开一炮,英兵就回敬十炮。
  隆美尔也险些被弹片击中。
  入夜,英机又像幽灵般飞来,乱炸一通,不给非洲军片刻安宁。
  更糟糕的是,凯塞林和意大利人答应送来的汽油不见踪影——开往北非的意大利油船都被击沉了。
  油料一天天减少,眼瞅着即将告罄。
  隆美尔暗暗叫苦,赶紧发电给柏林,让国内宣传降调子,以免遭后人耻笑。
  很快,他又获悉新西兰旅正向德军的后方穿插,欲关门打狗。
  遂下令撤回己方战线。
  蒙哥马利初战获胜,众部下欲穷追猛打,被他拒绝。
  他深知己方士兵未到巅峰状态,而隆美尔惯于用88毫米高射炮痛打冒进的追兵,英军已多次领教,故蒙哥马利小追一阵就鸣金收兵。
  此役史称阿拉姆—哈勒法之役,或第一次阿拉曼之战,双方损失不大。
  德军损失38辆坦克,英军为28辆。
  人马本居优势的英军可得及时补充,而隆美尔的坦克丢一辆就少一辆。
  更重要的是,双方士气完全颠倒过来了。
  英军因战胜“沙漠之狐”而信心“与日俱增”。
  蒙哥马利也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制服了那些对他不屑一顾的老兵油子。
  这一切都对以后的总决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如隆美尔的作战参谋日后写道:这次战斗无疑是“沙漠战争的转折点,是各条战线一系列败仗中的第一个,预示了德国的战败”。
  蒙哥马利怡然自得,坐在帐篷里给远在英军的朋友写信:“现在的比分是一比零。
  这一轮是他发的球,下一次该轮到我发球了。“
  他信心十足地描绘自己的进攻蓝图,以履行来北非前许下的诺言:“把德国人赶出北非!”以后的一个多月里,两军均掘壕对垒。
  隆美尔在战线的己方一侧构筑了层层防线,埋下44万枚地雷,由步兵、坦克和大炮把守,号称“魔鬼乐园”。
  从何处冲过“乐园”,如何对付德装甲部队,成为蒙哥马利和部下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按当时通用的战术,攻方在与海岸平行进攻时,通常选择在远离海岸,切断守军退路。
  在选择打击目标时,通常从对方装甲部队开刀。
  但蒙哥马利别出心裁,炮制出“稀奇古怪”的战术,准备把主攻方向放在海岸一侧。
  其好处是一旦突破敌阵,既可向南迂回,也可直抵龙门,使对方难以把握自己的脉搏。
  同时,他选敌非装甲部队为首次打击目标,以重炮和步兵猛击之。
  待其装甲部队来援时,再出动在第二线的装甲部队与之展开装甲大战,以优势兵力聚歼之。
  此计划遭参谋们的非议,却得到英中东总司令亚历山大的支持。
  在讨论作战方案时,情报参谋威廉少校建议择敌弱点,首先突破战斗力较弱的意军防线。
  蒙哥马利采纳了他的意见。
  蒙哥马利关心的另一问题是如何在赤裸裸的沙漠里以假乱真,屯兵于北线,对隆美尔打个措手不及。
  为此,参谋长德·甘冈和著名的欺骗部队A部队指挥官克拉克密切配合,连出妙招。
  他们把200吨汽油装桶后藏在深壕里;用遮阳棚和伪装网罩在坦克、炮车上,将其伪装成卡车。
  在开进时用卡车顶着大炮倒行,扮成卡车状。
  待其离去后,又在原地安放上千辆假坦克、假大炮,造成部队仍在原地的假象。
  在佯攻方面,英军大张旗鼓地在德国人眼皮底下调动部队,构筑工事,铺设油管,把电线杆架在阵地上充当大炮。
  他们还利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德国间谍网,频频发出假情报,说英军不可能在11月中旬以前进攻。
  10月下旬,随着兵员和装备的源源开到,第8集团军已成为一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的精锐之师,有3个军共12个师。
  其中4个是装甲师,拥兵23万。
  一线坦克1440辆,其中500辆是新式美制格兰特式和谢尔曼式坦克。
  二线还有坦克上千辆。
  空军有飞机1500架。
  无论在地面还是在空中,无论是人员还是兵器、数量还是质量,蒙哥马利都压倒了隆美尔。
  此外,他手里攥着一张足以置强敌于死地的王牌——设在英国本土的密码破译机,掌握着隆美尔的一举一动。
  在防线对面的隆美尔,此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阿拉姆—哈勒法一役失败后,他自知无力冲过阿拉曼,但又不甘心让出脚下阵地,就挖沟埋雷,营造“魔鬼乐园”。
  在南北防线纵深,各部署了一个德国装甲师和意大利装甲师:在其前方配置步兵和炮兵。
  准备依托防线中部的米泰里亚山脊,以层层拦截挫败蒙哥马利的进攻。
  然而,他的兵员装备远逊于对手,仅10万余人、500余辆坦克和350飞机。
  其中德军只有5万人,坦克260辆,与英军坦克之比是1∶6。
  况且性能不及对手,仅30辆是最新式的MK4型。
  意大利人的坦克全是老掉牙的破烂,无一辆中用。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4)
  更要命的是他的后勤补给本来就不好,蒙哥马利偏冲这软肋猛下刀子,利用“超级机密”破译的情报,鼓动海空军冲着德意运输船大开杀戒,把隆美尔眼巴巴盼望的人员、装备、汽油、食品和弹药都送进了大海。
  德意运输船队的损失率陡然升至40%。
  德意军储备严重不足。
  前线部队经常一个月不见蔬菜,疾病流行,非战斗减员严重。
  至10月中旬,德意军储备、油料为7天,食品21天,弹药9天。
  看到此景,隆美尔与凯塞林以及意大利人大吵大闹,恶语相加,却无济于事。
  终于心灰意冷,在9月23日称病回国养病,把指挥权交给了施登姆将军。
  10月中旬过后,第8集团军已是万事俱备,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